图解黑格尔《逻辑学》3
- 格式:ppt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67
黑格尔之三:逻辑学|近代哲学《逻辑学》以《精神现象学》为其前提:意识,作为显现着的精神,它自己在途程中解脱了它的直接性和外在具体性之后,就变成了纯知,这种纯知即以那些自在自为的纯粹本质自身为对象。
它们就是纯思维,即思维其本质的精神。
所以,《精神现象学》乃是“纯科学概念的演绎”,而《逻辑学》便以这些“纯科学概念”作为它的研究对象。
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与本体论是同一的,而且与认识论、辩证法也是同一的。
逻辑学讨论的是思维规律和纯粹的思想规定,因而就是认识论。
然而在黑格尔看来,这不仅仅是主观范围内的事情,它们同时是事物的客观规律和本质规定。
另一方面,无论逻辑学还是认识论从根本上都是以辩证法为其基本形式的。
1 历史与逻辑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主张思维在它的内在规定中,和事物的真正本性是同一个东西。
亚里士多德从范畴入手来解决存在问题,通过以实体为中心的十范畴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经过中世纪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实体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高对象,而近代哲学中通常逻辑学亦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只是单纯主观的思维形式。
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进行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
现在黑格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赋予范畴以客观性的意义。
在《精神现象学》之后,黑格尔首先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建立世界的逻辑结构,亦即对纯粹本质性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哲学奠定基础。
当人类精神达到了“绝对知识”之后,整个认识过程便纯化为范畴,《逻辑学》即以此为对象。
在黑格尔看来,人类精神对绝对的认识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亦是一个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哲学史恰恰就是这一过程的最高体现。
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
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
黑格尔逻辑学的主要内容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哲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辩证法:黑格尔的逻辑学强调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和对立的斗争而实现的。
他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法,适用于各个领域。
2. 概念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强调概念的重要性,认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他认为,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3. 本质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强调本质的重要性,认为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他认为,事物的本质是通过概念的发展和变化而展现出来的。
4. 现象论:黑格尔的逻辑学强调现象的重要性,认为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他认为,现象是本质的表现,而本质是通过现象而展现出来的。
5. 历史哲学:黑格尔的逻辑学还涉及到历史哲学,认为历史是一种发展的过程,是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过程。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通过辩证法而实现的。
总之,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哲学体系,它强调辩证法、概念、本质、现象和历史哲学等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哲学、政治、社会和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解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三部分1、图解黑格尔的《逻辑学》,我们采取的方法是将黑格尔所著的大小逻辑有机结合为一体,同时展开解说的方法。
整体结构以《小逻辑》为主,观点解说则是根据逻辑关系的属性、形式和特点穿插进行。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剖析黑格尔的动态分析方法——辩证逻辑规则在认识论的各个环节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无论是《逻辑学》还是《小逻辑》,它讲述的内容都与老子的《道德经》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为老子的《道德经》传入西方之后,西方没有“道”的概念,于是将它翻译为“逻辑”。
黑格尔系统阐述了大道的逻辑,将它从讲道理的形式演变成科学理论的形态,由此形成了辩证逻辑自身发展演变的两个阶段:老子的“大道”是隐藏形式的辩证逻辑,黑格尔将它变为显露形式,理论形式。
2、这是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本质论的第二部分:现象环节具有的逻辑结构图。
它的基础是静态本质,上面的环节是现实,所以,现象属于间接认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
为此,我们用双向箭头标注出它的认识深度。
3、本质论第二部分是现象,它由存在、现象、本质的对比三章构成,这是它各章内部具有的逻辑结构图。
4、现象是规律作为否定的、自身绝对变化的存在是过渡为对立物、自身扬弃和回到统一的运动。
这个不静止的形式或否定性的方面并不包含规律;因此现象与规律对比起来,就是总体,因为它包含规律,但还多一些,即自身运动的形式这一环节。
《逻辑学》下卷P145、1465、有是绝对抽象;这种否定性对有不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是有,唯有有而更无其他,才作为这种绝对否定性。
由于这种绝对否定性之故,有仅仅是作为自身扬弃之有,并且是本质。
但本质作为单纯的自身等同,反过来又同样是有。
有论包含第一个命题:有是本质。
第二个命题:本质是有,构成了本质论第一篇的内容。
本质把自己造成有,但这个有却是本质的有,是存在;这是一个从否定性和内在性发生出来的有。
《逻辑学》下卷P1156、存在就是本质的关系;现象物表明了本质的东西,而本质的东西又是在其现象之中。
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阶段-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阶段是黑格尔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他的逻辑学中,黑格尔试图探索人类思维和理性的发展过程,并将其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
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客观逻辑"、"主观逻辑"和"绝对逻辑"。
在这三个阶段中,黑格尔试图探讨客观世界和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绝对真理的本质。
通过这些阶段的分析,黑格尔试图揭示思维的发展是如何逐渐达到绝对自我意识的过程,从而实现对于现实的全面认识。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阶段,并分析每个阶段的重要性和贡献。
通过这样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逻辑学部分,以及对于理性和思维发展的理解。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阶段。
在引言部分,将对黑格尔逻辑学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分析其特点和发展历程。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每个阶段进行总结,并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整体发展和影响。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全面展示黑格尔逻辑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过程,为读者深入了解该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阶段,揭示出其在哲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通过对每个阶段的详细分析和总结,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黑格尔逻辑学的思想演变过程,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和方法论。
同时,通过对三个阶段的比较和对比,可以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黑格尔逻辑学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进而对其哲学体系有更全面的把握和理解。
最终,本文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探讨黑格尔逻辑学的视角,从而促使对其深奥哲学思想的思考和启发。
2.正文2.1 第一阶段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第一阶段被称为"抽象逻辑"阶段。
黑格尔逻辑学这篇文章我已经想了好久,还是准备今天讨论这个事情,理由也非常的简单,在《逻辑学》关于矛盾说法的注释二部分,黑格尔明确讨论了两个逻辑学的定律,排中律和矛盾律自身的矛盾。
今天看了一遍,感觉又有些新的想法。
所以一并进行讨论。
一、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关于“绝对”之“内容”的一部“内容逻辑学”如果从形式逻辑讨论的要素来说,黑格尔的《逻辑学》确实是包含了形式逻辑学的全部内容,如果要说它和传统形式逻辑区别的话,我认为它应该被命名为“内容逻辑”。
这个内容,就是关于“绝对”的内容,这个逻辑就是这个“绝对”之“内容”的逻辑。
关于“绝对”,我已经在其他文章说了很多次了,这儿我略去不谈,如果感觉还把握不住的话,去看其他的篇章,现直接开说。
绝对是大全,是全体,是真理,是三位一体,是这个世界所有,那谁来言说它呢?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指出。
即绝对主体,也就是说,绝对自我说,但不是直接说,而是通过实体,通过真理的两个中介,即绝对自我通过实体作为主体,以绝对真理作为开端,指导实体运作。
绝对运动受那个开始支配,那个开始是真理,那个真理是绝对的,那个真理是逻辑的目的和最终结果。
黑格尔经常不断地告诉我们,他整个哲学的科学性是由他体系的陈述而自己证明自己。
绝对在这个运动中,证明自己是真实的绝对,这个世界是真实的,这个世界是有真理的,那个真理是开端也是结果。
所以绝对即是真理,真理即是绝对,体现了他“思有同一”的彻底一致性。
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最早出现的是有,那个无规定的直接性,最后得到的是绝对理念,那个绝对理念是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的同一,这个同一即是真理,也是关于“绝对”的知识,也是那个绝对的精神,也是那个无规定性的直接性。
所有这些说明了绝对即是主体,绝对即是真理,绝对即是精神的同一。
也就是说,在整个的逻辑学的论述中,通篇只有一个对象,那个就是绝对。
这样又回到绝对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真理,上帝是三位一体的说法上面去。
为什么上面的说法,我要一再说起,只是因为,这个说法太重要了,重要到什么程度?重要到,如果你不这样认为,你不把所有涉及“绝对”及“绝对的”这两个概念理解为“绝对”这个最抽象,最普遍的共相上,也是最普遍的直接性。
黑格尔《逻辑学》义解-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他在这部著作中系统地探讨了逻辑学的基本概念、方法论以及其对现实的意义。
《逻辑学》可以被视为黑格尔系统哲学体系中的一环,它是黑格尔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逻辑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研究的是思维的规律和形式。
黑格尔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探讨了思维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
他认为,逻辑学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思维规则,更是思维的内在本质的展现。
在《逻辑学》中,黑格尔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他认为,事物的发展和演变是通过矛盾的斗争而实现的,而这种矛盾的斗争又是通过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表达和实现的。
因此,黑格尔的逻辑学具有明显的辩证法和整体性的特点。
此外,黑格尔逻辑学的基本概念也是《逻辑学》中重要的内容。
他对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逻辑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他独特的理论观点和见解。
这些概念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思维的本质和思辨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总的来说,《逻辑学》是黑格尔作为一位重要哲学家的集大成之作,它对逻辑学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思考和观点。
这部著作不仅对于理解黑格尔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我们理解思维规律和推理方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和解读《逻辑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思维的本质和思辨的方法论,进一步拓展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文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逻辑顺序和内容安排。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黑格尔《逻辑学》的义解。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黑格尔《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然后,我们将说明文章的结构,并明确阐述文章的目的。
最后,我们将对本文进行总结,简要概括全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对黑格尔《逻辑学》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我们将概述黑格尔的逻辑学,包括其发展历程和学派特点。
《逻辑学》黑格尔演绎归纳
黑格尔的《逻辑学》是哲学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探讨了思维和存在的本质关系。
在这部著作中,黑格尔提出了一种独特的逻辑学体系,该体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演绎和归纳逻辑,还进一步发展了辩证逻辑。
首先,黑格尔认为演绎逻辑是传统逻辑的主要形式,它从一般概念出发,通过演绎过程推导出特殊情况下的具体结论。
然而,黑格尔认为这种逻辑形式有其局限性,因为它只能处理有限和确定的知识,而不能处理无限和不确定的事物。
其次,黑格尔对归纳逻辑也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归纳逻辑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无法获得真正的普遍性知识,因为归纳过程总是基于有限的经验和观察,无法涵盖所有的情况和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提出了辩证逻辑作为对传统演绎和归纳逻辑的超越。
辩证逻辑强调在推理过程中要考虑到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变化,通过辩证思考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总之,黑格尔的《逻辑学》不仅对传统的演绎和归纳逻辑进行了批判和补充,还进一步发展了辩证逻辑,为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黑格尔大逻辑解读
黑格尔的大逻辑是指他的哲学体系中的逻辑学部分,通常被称为《逻辑学三书》(Science of Logic)。
这部作品是黑格尔哲学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纯粹逻辑学》、《自然之逻辑学》和《精神之逻辑学》。
黑格尔的大逻辑追求的是一种关于思维和现实关系的哲学体系,他试图超越传统的形式逻辑,提出了一种有机的、发展的逻辑系统。
以下是对黑格尔大逻辑的一些基本解读:
1.辩证法:黑格尔的逻辑以辩证法为核心,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
展是通过对立和矛盾的统一解决而实现的。
这与传统的形式逻
辑中的二元对立有所不同,黑格尔关注事物发展的过程,而不
仅仅是静态的结构。
2.绝对思维:大逻辑追求一种称为"绝对思维"的境地,即思维和
现实的绝对一致。
在这种绝对思维中,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
在、理性和现实等对立面被统一起来,构成了哲学上的最高境
地。
3.三书结构:
•纯粹逻辑学:主要关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基本逻辑范畴。
•自然之逻辑学:探讨自然界的逻辑,涉及物质和力的范畴。
•精神之逻辑学:着眼于精神、自由和道德等范畴。
4.思维的自我发展:大逻辑强调思维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运动。
思
维不是被动地反映外部现实,而是通过自身的内在逻辑过程不
断发展。
5.历史性和过程性:黑格尔认为真正的逻辑是历史性和过程性的,
只有通过对历史过程的理解,才能揭示逻辑的真相。
黑格尔的大逻辑深刻而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和解读。
由于其复杂性,学者对其解释可能有不同的观点。
对于深入了解黑格尔大逻辑,最好参考相关的学术著作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