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433.50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古希腊学者根据月食现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2.古希腊学者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或的形状。
3.写出人们在认识地球的历史过程中著名科学家的名字(至少三位):托勒密、、布鲁诺、4.大气的存在,使地球表面的实际平均气温为℃。
5.古代中国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的猜想。
6.帆船从远处驶来,我们先看见,再看见。
A、船尾B、船身C、船帆 D.船桨7.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
8.1519年,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说明地球是。
9.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
10.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
11.1519年,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的观点。
12.我同东汉时期天文学家认为地球是。
二、判断题13.在地球上只要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最终都能回到出发地。
()14.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15.很久很久以前,地球是方的。
()16.远望归航船队时,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是因为桅杆高。
()17.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18.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三、单选题19.发明候风地动仪的大科学家(),还提出了“天圆地方”的地球形状猜想。
A.沈括B.蔡伦C.万户D.张衡20.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A.张衡B.亚里士多德C.哥伦布D.麦哲伦21.世界上第一个以实践来验证地球是球形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B.哥伦布C.麦哲伦22.第一个在太空中看到地球的人是_______。
A.麦哲伦B.阿姆斯特朗C.杨利伟D.尤里•加加林23.如果在船桅顶放一个光源,当船驶离海岸时,岸上的人们会看见亮光逐渐()。
3.1 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基础过关练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过程。
下列选项中最能作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多张在天宫空间站上不同角度拍摄的地球照片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2.(2021·嘉兴期中)如图是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以下有关地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向内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C.地球内部结构最薄部分是C-地壳、最厚部分是B-地核D.整个地壳部分构成了整个岩石圈3.(2022·浙江舟山期末)下列各项用于研究地球形状或内部结构,其中能作为证据的是()A.①用铅笔在篮球上移动来研究地球的形状B.①用切开的熟鸡蛋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C.①绘制结构示意图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D.①用天宫一号拍摄的地球照片来研究地球的形状4.(2022·宁波期末)下列事件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沧海桑田的变化B.月食现象C.远航的船舶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D.登高望远5.(2021·温州期末)下列事实或现象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是()①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①站在大海边,看由远处驶来的帆船,总是先见船身,后见桅杆①人类环绕地球的航行①天空看上去像一个倒扣在大地上的巨大的锅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欲穷千里目”为什么要“更上一层楼”()A.要看的风景在上层楼B.站的高前面遮挡的东西少C.因为地球是个球体D.高处视野好7.关于软流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和地幔之间B.可能是地震的发源地C.位于上地幔的顶部D.可以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8.下列方法不能用来分析推断地球是球体的是()A.根据日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B.从远处开来的船先见到桅杆,后见到船身C.登上航天飞船从太空中观察D.根据月食时缺损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9.下列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名称的是A.岩石圈B.地壳C.地幔D.地核10.人类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件是()A.麦哲伦环球航行B.人造卫星上天C.郑和下西洋D.人类登上月球11.在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看,地球是很圆的,这是因为()A.地球外面有大气层B.地球赤道半径和两极方向的半径相差很小C.过去的测量有误D.地球本身就是个球体12.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白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天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
2020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 地球的形状练习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
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B.爱迪生C.阿基米德2 .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
A.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石灰岩、火山岩、水成岩D.侵入岩、喷出岩、砂岩3 . 地球家园中有()A.B.C.4 . 发生月食时,()在中间。
A.太阳B.地球C.月球二、填空题5 . 许多岩石是由_____集合而成的。
花岗岩中的矿物晶体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6 . 普利斯特发现了(_______)。
7 . 岩石的用途很多:岩石是重要的______材料,如建房、修桥等;还是重要的______原料,如烧石灰;岩石也是重要的______材料,如石磨、石碾等;岩石还可以_______各种工艺品,如玉器、石雕等。
三、判断题8 . 动植物的残体能够增加土壤中的腐殖质。
(______)9 . 从地形图上看,我国西部多平原,东部多高山。
(_____)10 . 通过观察,我发现土壤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1 . 云层布满整个天空,但没有下雨,这种天气是阴天。
(____)四、综合题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存在过度放牧、植被破坏等严重的现象,导致地表很少有草和树木的覆盖。
下大雨时,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雨水很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
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
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1(2分).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 )A.①一>②一>③一>④B.①一③—②—④C.①一④—②—③D.④一①一②一③2(2分).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 )①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爬山时,爬的越高,看到的地平面越 远 ③天是圆的 ④一直西行的船只回到了原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3(2分).下列诗句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是(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B.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4(2分).毛泽东在一首诗词中写道:“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 要真正日行八万里,在地球上你应该坐在( )A.赤道上B.极点上C.回归线上D.极圈上5(2分).我国女宇航员刘洋在“天宫一号”空间站向地球表面观看,看到地球 表面有许多白色的旋涡,这些白色物质是( )A.冰川B.云层C.陆地D.海水浪花6(2分).地球内部结构中最薄的部分是( )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①天同地方A.地壳B.地幔C .地核D.地壳、地幔和地核一样厚7(2分).“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模拟实验示意图”与玩拨浪鼓很类似。
这个实验能说明()演示地球形状变化的模拟实验示意图A.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正圆球体B .地球因为公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鼓赤道略扁的球体C.地球因为自转变成了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球体D.地球正在向正圆球体演化8(4分).如图所示为月全食过程示意图,从图左下方到右上方的变化过程中可以发现,月球进入地球阴影,阳光被地球挡住,图中地球的影子投射到月面上呈—形,据此可推断地球是个—体。
9. 2019年春节档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引发了人们对地球的关注。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9.1(6分)将“赤道”、“赤道半径”、“两极半径”分别填写在以下空格内。
A. _______ ,B. _______ ,C. ____ o9. 2«夯一口较三者长度的大小:A- B—C o(填“大于”或“小于”)10.读“地球内部结构简图”,回答下列问题:33千米OOO千米12 90OT・米\—7 5 OOoT 米∖F∕10.1(6分)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 B1> C 和B2:; D: o10.2(2分)—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6《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_______。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
3、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_____的,地是______的。
4、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_____,最后才看不见______。
5、在模拟实验中,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他是在______移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2.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天然卫星。
()3.站在海边向远处看,首先看到的是船帆。
()4.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5.地球和月球、太阳一样都是球体。
()6.“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1、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A.球形的B.方的C.无法判断2、2003年()承载“神州五号”绕地球14圈。
A.杨利伟B. 尤里·加加林C.阿姆斯特朗3、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观察者眼睛要()A.俯视B.平时仰视4、古代()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A.印度人B.中国人C.埃及人5、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形的。
A.正方形B.球形C.长方形6、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小球模拟的是()A.地球B.太阳C、月球7、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可概括为()A.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现象推断B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C.现象推测——观察猜测——实践证明8、很久很久以前,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A.方形B.圆形C.球形四、排序题:按时间顺序将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排序。
①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②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是圆形。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个________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的。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__形的。
5.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厂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
7.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状。
二、判断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即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3.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4.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5.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6.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7.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8.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三、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B.费俊龙 C尤里·加加林3.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上移动。
2020年(春秋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 地球的形状练习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选择题1 . 下面正确的是()(多选题)A.中国人四大发明:指南针、火药、造纸术、地动仪B.中国人发明电灯C.美国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D.英国爱德华.琴纳疫苗接种2 . 2010年1月15日下午,中国许多省市观测到本世纪首场日环食下列哪幅图大致可表示此次日环食发生时的日、地、月三者间位置关系是()A.B.C.D.3 . 下列()可以反映当地的温度。
A.室内温度B.室外温度C.室外阴凉通风处温度4 . 下列关于地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B.我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C.我国东部多高山,西部多平原二、填空题5 . “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宇宙撬起来。
”这是(______)的名言。
6 . 花岗岩中有(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晶体。
7 . 岩石的用途很多:岩石是重要的______材料,如建房、修桥等;还是重要的______原料,如烧石灰;岩石也是重要的______材料,如石磨、石碾等;岩石还可以_______各种工艺品,如玉器、石雕等。
三、判断题8 . 中国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______)9 . 西南风是从西南方向吹来的风。
(______)10 . 没有大气层人类就无法居住在地球上。
(____)11 . 所有生物都有比我们人类更早地知道天气变化的本领。
(_____)四、综合题12 . 下面是小叶和小黄谈论天气的一段对话,请你用“_____”画出描述天气的“词语”。
小叶:“今天看来像是个暗天,很温暖。
”小黄:“是的,比昨天好多了,昨天有点凉。
”小叶:“据说下午是阴天,会刮东风。
”小黄:“希望不要下大雨。
”13 . 下图是明明所画的一天中气温变化折线图,你能从图中获得什么信息?我获得的信息是:(1)______。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3.6地球的形状练习卷一、选择题1.用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麦哲伦C.哥伦布2.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知是不同的,如①地球是个球体;①地球是个两端稍扁、中间略鼓的球体;①天圆地方。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
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3.以下哪种方法不能证明地球是球形?()A.环球旅行B.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C.爬上山顶看地面4.如图,用帆船模型在球面上移动,正确的是()。
A.同时看到船帆和船身B.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C.先看到船身,再看到船帆5.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的。
A.方形B.圆形C.没有规则二、填空题6.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这说明了地球可能是______。
人类首先是_______带领船队环球航行,让人们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7.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周,证明了地球是( )。
8.古希腊学者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或______的形状。
9.小红和小明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若小明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若他先观察到船模的顶部,后来才观察到整个船模,说明船模是在( )上移动。
10.航海家_______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______的观点。
11.地球的形状。
很久很久以前,多数的古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方形,以下现象可以推翻古人认识的是。
_________(多选,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①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再看到船身。
①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①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①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的,其他星球也是球形。
三、判断题12.“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3. 6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回到目的地证明了()。
A.太阳有东升西落的现象B.地球是一个平面C.地球是球体2.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oA.哥白尼B.布鲁纳C.麦哲伦3.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正方体B.圆柱体C.球体4.很久很久以前,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A.方形B.圆形C.球形5.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观察者眼睛要()A.俯视B.平视C.仰视6.“天似穹炉,笼盖四野”,古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地球()。
A.是方的B.是球体7. 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A.球形的B,方的 C.无法判断8.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
A.行星B.恒星C.卫星9.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科学事实是B.地球是一个球体C.海平面上升10.仔细观察下面的世界地图,判断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和陆地面积的大小是()。
A.陆地面枳大B. 一样大C.海洋面积大11 .以下不可以用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再看到船身B.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C.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现象,有所不同12 .图中,手持有高高桅杆的帆船模型沿着塑料球表面从球一半高度经最高处向另一侧缓缓移动。
这时另一侧的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15 .世界上第一个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人是(A.麦哲伦二、判断题 16 .站在海边向远处看,首先看到的是船帆。
() 17 .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 18 .“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19 .航海家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三年后船队回到了出发地,这表明大地不是A. 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B. 先看到船身后看到枪杆C. 船身、风帆、桅杆同时完整出现13. 地球的形状是(A. 正圆球体B.椭球体C.立方体 14. 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笫一次在A .杨利伟B.费俊龙C.尤里・加加林B .伽利略即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20世纪,人类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的形状是一个。
2. 地球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千米。
二、选择题1.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A.4万米B.8万千米C.4万千米D.8万米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6375千米B.6371千米C.6370千米D.6378千米3.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 )。
A.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行4.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6.(2011·山东泰安)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
图中所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7.月食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中间,挡住了太阳的光线,人们看到的月食图片,不可能是( )8. 有一天咸蛋超人“遁地”前去拜访住在地球另一端的面包超人,他从家中钻入地底,始终保持直线前进并穿越地心,来到面包超人的家。
咸蛋超人“遁地”穿行的距离约为( )A.2万千米B.4万千米C.6 371千米D.12 742千米9.(2011·山东泰安)读下图,有关地球数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半径是6 357千米B.极半径是6 378千米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D.赤道直径约4万千米10.(2010·福建漳州)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 )A.5.1亿km2B.5.1亿kmC.5.1亿km3D.5.11k m2三、综合题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习题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
2.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状。
3.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4.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的。
5.观察地图时,我们用____________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____________。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
7.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____________。
8.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形的。
9.航海家____________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他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____________。
10.亚里土多德根据_______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_______的,所以地球是____________或近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
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地是____________,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13.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的。
教科版三下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习题一、填空题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____________,我们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成____________。
2.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形状。
3.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____________的观点。
4.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的。
5.观察地图时,我们用____________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____________。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
7.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一个____________。
8.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形的。
9.航海家____________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____________的观点。
他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____________。
10.亚里土多德根据_______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被地球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_______的,所以地球是____________或近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
但是在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地是____________,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13.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的。
3.6《地球的形状》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科学家是_______。
2、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_____。
3、我国古人凭直觉和臆想认为天是_____的,地是______的。
4、帆船远去时,先是看不见_____,最后才看不见______。
5、在模拟实验中,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他是在______移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用手电筒照射一球形物体,得到该物体的投影是方形的。
()
2.地球是太阳的一颗天然卫星。
()
3.站在海边向远处看,首先看到的是船帆。
()
4.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
5.地球和月球、太阳一样都是球体。
()
6.“天圆地方”是中国古人对地球形状的猜测。
()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1、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绕地球航行了一圈,证明了地球是()
A.球形的
B.方的
C.无法判断
2、2003年()承载“神州五号”绕地球14圈。
A.杨利伟
B. 尤里·加加林
C.阿姆斯特朗
3、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观察者眼睛要()
A.俯视
B.平时仰视
4、古代()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A.印度人
B.中国人
C.埃及人
5、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形的。
A.正方形
B.球形
C.长方形
6、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小球模拟的是()
A.地球
B.太阳C、月球
7、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可概括为()
A.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现象推断
B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
C.现象推测——观察猜测——实践证明
8、很久很久以前,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A.方形
B.圆形
C.球形
四、排序题:按时间顺序将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排序。
①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②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是圆形。
按时间顺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麦哲伦
2、行星
3、圆方
4、船身船帆
5、平面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三、选择题
1、A
2、A
3、B
4、C
5、A
6、A
7、B
8、A
四、排序题
③④②①
后序
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每一个都花费了我大量心血,其目的是在于给您提供一份参考,哪怕只对您有一点点的帮助,也是我最大的欣慰。
如果您觉得有改进之处,请您留言,后期一定会优化。
常言道: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活只是一个状态,学习只是一个习惯,只要你我保持积极向上、乐观好学、求实奋进的状态,相信你我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事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