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与机械能和内能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198.50 KB
- 文档页数:6
总复习(四):简单机械、机械功和机械能二. 教学目标:1. 知道杠杆的支点和力臂。
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了解杠杆的应用,了解人体杠杆。
2.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了解滑轮组。
知道滑轮组拉力的计算。
3. 理解功的原理,并会用功的原理推出斜面公式。
了解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了解机械效率。
4. 理解功的概念。
知道功的单位。
5. 理解功率的概念。
知道功率的单位。
了解一些机器和生物体的功率。
6. 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涵义。
了解机械能,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三. 知识总结:1. 杠杆的概念:杠杆是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固定点”、“硬”是其两个要素。
杠杆并不要求是直的。
2. 杠杆平衡条件:平衡是指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当杠杆满足这个条件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实验表明:杠杆的平衡不同于一般物体(质点)的平衡,杠杆的平衡由力和力臂共同决定。
3. 杠杆的分类:4. 滑轮:滑轮可看作旋转的杠杆。
当滑轮静止或匀速转动时,也满足杠杆平衡条件。
5. 功:物理学上的做功包括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作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
功的计算公式:W=FS,功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焦,1焦=1牛·米6. 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叫功率。
公式:P=W/t,功率也是一个物理量,它的单位是:瓦特,1瓦特=1焦/秒根据公式P=W/t=Gh/t,可知要测定人上楼时的功率,需要测量的量有:人的体重G 、楼高h ,上楼时间t 。
根据功率的导出式:P =Fv 可知功率一定时,要增大F ,必须减小v ,即汽车上坡时要换低速档。
7.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机械时,动力对机械做的功,一定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这一规律是大自然对人类智慧的制约。
人凭智慧可以发明各种各样的机械,可以得到省力的好处,也可以得到省距离的好处或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可同时既省力也省距离,即永远不会发明能省功的机械。
机械功和机械能一、机械功: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不做功的三种情况:有力无距离、有距离无力、力和距离垂直。
3、力学里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功公式:W=FS4、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二、机械功原理: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
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增大有用功,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三、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 p= Fv4、单位:主单位 W 常用单位 kW5、机械效率和功率的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四、机械能 (一)、动能和势能 1、知识结构:2、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知识结构:P Wt =机械 能势能重力 势能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物体质量越大、举得越高,势能就越大弹性 势能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学科辅导知识结构⎧⎧⎪⎪⎨⎪⎪⎪⎩⎪⎪⎧⎧⎪⎪⎨⎪⎨⎩⎪⎪⎪⎧⎪⎪⎨⎨⎪⎩⎪⎪⎪⎪⎧⎪⎨⎪⎪⎩⎪⎩⎩杠杆定义 杠杆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平衡条件实质定滑轮作用简单机械实质滑轮定滑轮作用省力情况的判断滑轮组距离关系⎧⎧⎨⎪⎩⎪⎪⎧⎪⎪⎪⎨⎪⎪⎩⎪⎪⎧⎪⎪⎪⎨⎪⎪⎪⎩⎨⎪⎧⎧⎪⎨⎪⎪⎩⎪⎪⎪⎪⎧⎪⎪⎪⎪⎧⎨⎨⎪⎨⎪⎪⎪⎩⎩⎪⎪⎪⎪⎪⎪⎪⎪⎩⎩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功的概念功的公式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的概念功率的定义功率的公式及单位有用功、总功的计算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测量功和能定义动能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弹性势能---定义机械能势能 定义重力势能---决定因素动能和势能间的相互作用重点难点1.简单机械(1)对于杠杆,关键是会作出杠杆的示意图。
杠杆示意图,关键是力臂的作法。
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这实际上是几何中点到直线的距离的作法。
力臂可以在杠杆上,也可以不在杠杆上。
(2)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由此可以判断,省力杠杆的条件是L 1>L 2,但要多费距离;费力杠杆的条件是L1<L2,虽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3)对于最省力杠杆,其实就是要求动力臂L1最大。
这就要求在作杠杆示意图时,要用几何方法判断最长的线段为动力臂。
(4)对于滑轮组,要求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
滑轮组省力越多,所费距离也越多。
满足:当F=G总/n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s1(s1是滑轮组中动滑轮移动的距离)变形杠杆及其作用一览表2.功和能(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我们判断一个力是否做功就要同时注意是否满足这两个条件。
特别是第2个条件的对应性。
(2)对于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要求:①会组装滑轮组;②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摩擦、动滑轮的重力和吊起物体的质量;③利用滑轮组工作时,省力越多,费距离也越多,仍然满足s=ns1(s1是滑轮组中动滑轮移动的距离)所以当用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其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W有/W总=G s1/Fs=G/nF。
初三物理总复习(5) 简单机械、功和能知识精讲 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总复习(5):简单机械、功和能二. 复习内容及要求第十三章 简单机械(一)杠杆1. 定义(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2)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3)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4)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5)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6)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作2211L F L F ⋅=⋅,也可写成2112L L F F =。
杠杆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 杠杆的种类(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起子、扳子、撬棍、铡刀等。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镊子、钓鱼杆,赛艇的船浆等。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
例如:天平。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动力移动的距离较大),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
(二)滑轮1. 定滑轮(1)定义: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
(2)原理: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 动滑轮(1)定义:轴可以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原理: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滑轮直径D )为阻力臂(滑轮的半径R )2倍的杠杆。
动滑轮省一半力。
3. 滑轮组(1)定义:由几个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叫滑轮组。
(2)原理:既利用了动滑轮省一半力又利用了定滑轮改变动力的方向。
第十四章 功(一)复习内容1. 功(1)功的初步概念: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就对该物体做了功。
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A . F1< F2, W1=W2F l 和F2,B . F1< F2,W I<W2课题:第11、12章复习(2)课型:新授审核:九年级物理备课组姓名:主备:谢朝玲班级:_____一 .选择题(共11小题)1.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B .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学号:2 .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0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 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 F ()A .变小B .C.D. 变大不变先变大后变小HT3.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关系正确的是(F1、F2、F3、F4之间的大小F1=F2F3=F4F1=#3F2却4 •在排球运动中, 腾空、击球和落地跳发球(图)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抛球、A •抛球B .C.D . 腾空击球落地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 > AC , 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则,(C . F 1> F 2, W 1> W 26 .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 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 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F 1> F 2, W 1=W 2F 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 F 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 ) 丙三个表面上 W 甲、W 乙、W 丙, 4— —s ------- ►- F— —¥------- F -rn:m !F A . W 甲< W 乙< W 丙C . W 甲=如乙=W 丙7.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 B . W 甲> W 乙> W 丙 D . W 甲=如乙< W 丙 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 ) G i、G 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G 1=G 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若G 1=G 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若G 1> G 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8.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 B 、C 两点,已知 AB=BC , 段重力做功W 2,做功功率 如图所示,物体在 AB 段重力做功 P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点自由下落, W 1,做功功率相继经过 P 1;在 BCW 1 WV 2 P 1 羽 W 1=W 2P 1> P 2下列事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 . W 1=W 2 D . W 1=W 2P 1=P 2 P 1< P 2)夏天在饮料中放入冰块使饮料喝起来更凉爽 冬天在寒冷的室外互搓双手来使双手变暖 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10 .由Q=cm (t - t o )得c= ~厂,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B .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C .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11•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 •机械能保持不变 二.填空题12. 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到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 10s 内行使了 40m ,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 ,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______ J ,平均功率为 ______________ W .13•如图所示,质量为 50g 的金属小球从a 处自由下滑,经过 b 处、到达c 处时,恰好停下,在a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________________ J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 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_______________ J . (g 取10N/kg )1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 220N 的物体,动滑轮重为 的摩擦及绳重.若在5s 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 6m ,则物体上升 子的力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N ,拉力的功率为 W ,15 •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75%,物体重力为150N •用滑轮组匀速将物体提升2m ,所用拉力F 为 __________________ N .16•小新同学遥控重为 10N 的小型无人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竖直上升阶段,共用时20s ,然后悬停在距地面 16m 的高度•在减速上升阶段飞机的动能 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重力势能__ 一 (选填一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_____ m/s ;若不计空气阻力•且无人机在匀速竖直上升阶段 的速度为1.2m/s ,则在匀速上升阶段,无人机升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 W .17.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 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 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气的 _)B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 .机械能一定减少第15题图2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 ____________ m ,手拉绳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能转化为盒盖的 ______________ 能,这与四冲程汽油 机的 ___________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18•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非常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___________ (选填 大于” 等于”或 小于”沙子的比热容.质量为2kg 的水温度升高10C 时,吸收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 J. [ (c 水=4.2 XIOJ/ ( kg?C)].19.小明将1kg 温度为10C 的水加热到90 C 时,需要吸收 __________________ J 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 ______________ m 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 水=4.2X03J / (kg?C),天然 气的热值为8 X07j/m 3].20.完全燃烧0.3m 4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 放出的热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J ;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kg , 20C 的水加热到 __________________ C.【天 然气的热值为3.0XI07J/m 3, C 水=4.2X103J /(kg?C),当地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三.解答题22.作图题(1 )如图所示,某人站在 A 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 ,所用的拉力F=100N ,物体B 重300N (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 .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为使轻质杠杆 AB 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 F l 的示意图,并作出阻力3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看作是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 小动力F 1及其力臂L 1. 4 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 1和阻力臂L 2 ,5L A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L 2,并画出施加在 A 点的最请你作出动力臂 L 1和阻力F 2.F 2的力臂.实验装置如图所示.23 •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装置做的实验.(选填甲”或乙”)图所示(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4 )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 _______________ m,机械效率n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2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1 )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甲① 通过观察比较题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法(选填 直接测量”放大”或 转换”).② 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___________ 两个图来分析. ③ 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25. 如图所示,小机车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 机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 10kw 重物重3500N , 动滑轮重500N •机车所受摩擦阻力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时摩擦忽略不计.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2) 若要求重物以1m/s 匀速提升,则机车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量为多少?QC26. 某家庭需要将 50kg 、10C 的水加热到50C 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kg 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 q=4.2 XI07J/kg .水的比热容为 c=4.2 XI03J/(kg?C).求:(1 )把50kg 、10C 的水加热到50 C 需吸收的热量; (2) 0.8kg 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 煤气灶烧水的效率.ECXd丙Z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tm。
初三物理辅导教学简单机械功和能•、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二)功(三)功率(四)机械效率(五)机械能二、典型应用(一)学握篇(二)提高篇三、习题(一)掌握篇(二)提高篇答案一、基础知识(一)简单机械1.杠杆(1)杠杆的平衡:即指杠杆静止不转成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公式:①FJi = F2-/2②旦=L即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儿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儿分之一。
耳i2(3)杠杆的分类: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叩人>厶,动力小于阻力,F{<F2。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BP/j </2,动力大于阻力,许〉尸2。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1\ =-,动力等于阻力,F, = F2 o省力的杠杆,需要多移动距离,即费距离。
费力的杠杆,则可少移动距离,即省距离。
2.滑轮①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秤的杠杆,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动滑轮:实质是个动力臂⑺)为阻力臂(4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费距离,且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儿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儿分之一。
F二丄(G物+G轮),其中斤表示吊着物体的绳子的段数。
n(二)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衣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 FS.3.功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4•正确理解物理学中“功”的意义。
物理中的做“功”跟FI常牛活中的“做工”或“工作”的含意不同。
在物理学中,做功是指两个因素同时存在的物理过程,这两个因素是,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索缺一不可,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条件, 物理上就说没有做功。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下面的三种情况没冇做功。
(1)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没有通过距离,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例如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一个人举着一个物体不动,力都没有对物体做功。
初三物理知识点:机械能和内能,机械和功归纳大全初三物理知识点:机械能和内能,机械和功归纳大全物理学起始于伽利略和牛顿的年代,它已经成为一门有众多分支的基础科学。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
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机械能和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内能也称热能)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功和机械能第1节 功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 =Fs用F 表示力,单位是牛(N ),用s 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 ),功的符号是W ,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 ,1 J=1 N•m 。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 =Gh ;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6、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 )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 ),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 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W t=Fv 其中W 代表功,单位是焦(J );t 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 );F 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 );v 代表速度,单位是m/s ;P 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千瓦(kW )1W=1J/s 、1kW=103W 。
第3节 动能和势能一、能的概念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
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
《机械功和机械能》、《内能与热机》复习课一、知识要点:1.做工的两个必要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公式:W = F S ( 克服重力做的功:W = G h )2.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P = W / t P = F v3.W 总= W 有用 + W 额外提升重物时:W 有用 = G h W 总 = F Sη=FS Gh ×100﹪ S=nh F= n 1G (n 表示承担重物绳子的段数。
)4.机械能等于动能加势能5.物体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
6.燃料的放热公式:固体:Q = qm 液体:Q = qV7.C 水 = 4.2×10 J /(kg な), 表示每千克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1 C 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J 。
8.物体吸(放)热公式:Q = c m △t9.汽(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冲程。
二、习题训练:1. 一个重500N 的物体,受到100N 的水平推力移动了4m ,则推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 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
2.一支步枪的枪管长1m ,某次射击时能把重0.5N 的子弹射到500m 处,已知弹药的爆发力为45N ,求爆发力做的功。
3.某同学从一楼跑到三楼用了10 s ,则他上楼的功率大约是( )。
A .3WB 30WC 300WD 3000W4.一辆小汽车的功率为80kW ,当它以20m /s 的速度匀速行使时,牵引力是 N 。
5.小华用200N 的拉力把水从2 m 深的井里提上来,已知水桶重50N ,则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总功是 。
6.某人用动滑轮把400N 的重物提起10 m ,已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则此人做的有用功是 J ;总功是 J ;额外功是 J 。
7.某同学测得一组滑轮组数据如下表,则有用功是 J ;总功是 J ;机械8.如图所示,把重力为6×1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5m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求:(1)、拉力F 做的功;(2)、拉力F 的大小。
初三物理简单机械能和内能看法总复习纲要初三物理简单机械能和内能看法总复习纲要一、能的看法:一个物体可以,我们就说它拥有能量。
能量的可用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能量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二、机械能:和统称为机械能1、动能:物体因为而拥有的能叫动能,质量越速度越,则物体动能越大。
2、势能:(1)重力势能:物体因为而拥有的能,质量越举得越,重力势能越大。
( 2)弹性势能:物体因为而拥有的能,弹性形变越,弹性势能越大。
3、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变: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可以互相。
动能和势能转变过程中,若不考虑,则机械能的总量。
一、内能:1、定义: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部全部分子做运动的和的总和。
2、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称为。
一个物体温度高升,内能;一个物体温度降低,内能。
冰融化成水温度,内能。
3、全部物体(填“拥有” 、“不拥有”)内能。
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a、做功:(1)外界对物体做功(压缩气体做功、战胜摩擦做功),物体内能,此时能转变成能。
(2)物体对外做功(气体膨胀),物体内能,此时能转变为能。
b、热传达:是指能量从物体传到物体也许从同一物体的部分传到部分的过程;在热传达过程中,传达的多少叫热量,单位是。
做功和热传达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的。
四、比热容:的某种物质温度高升(或降低)时,汲取(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物质的比热容,用符号表示。
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水的比热容为,它表示:。
五、热量计算1、在热传达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内能,它要热量,此时放出的热量Q放 =;低温物体温度,内能,它要热量,此时汲取的热量 Q吸 =。
假如用△ t表示,则热量公式可写成:。
六、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也不会;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余形式,也许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变和转移的过程中,保持不变。
七、燃料及内能的利用1、燃料的热值: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种燃料的热值。
如汽油的热7k g,它表示:。
课题:第11、12章复习(2)
主备:谢朝玲课型:新授审核:九年级物理备课组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如图为吊车从图示位置向上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O点缓慢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状,伸缩时伸缩撑杆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大小不变
B.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C.匀速缓慢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大
D.吊臂是一个省力的杠杆
2.如图所示,有一质量不计的长木板,左端可绕O点转动,在它的右端放一重为G 的物块,并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着,当物块向左匀速滑动时,木板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拉力F()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3.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
B. F3=F4
C. F1=F3
D. F2=F4
4.在排球运动中,跳发球(图)是最具威力的发球方式,其动作要领可简化为“抛球、腾空、击球和落地”四个过程,其中运动员对排球做功的过程有()
A.抛球
B.腾空
C.击球
D.落地
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B>AC,沿斜面AB和AC分别将同一重物从它们的底部拉
到顶部,所需拉力分别为F1和F2,所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
A.F1<F2,W1=W2B.F1<F2,W1<W2
C.F1>F2,W1>W2D.F1>F2,W1=W2
6.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甲<W乙<W丙B.W甲>W乙>W丙
C.W甲=W乙=W丙D.W甲=W乙<W丙
7.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每一个滑轮的重量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B.若G1=G2,则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C.若G1>G2,则拉力做的有用功相同
D.用甲、乙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8.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W1≠W2P1≠P2B.W1=W2P1=P2
C. W1=W2P1>P2 D.W1=W2P1<P2
9.下列事例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夏天在饮料中放入冰块使饮料喝起来更凉爽
B.冬天在寒冷的室外互搓双手来使双手变暖
C.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D.陨石进入大气层后与空气摩擦而发光发热
10.由Q=cm(t﹣t0)得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小一半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C.比热容与物体质量多少、温度变化大小、吸热或放热的多少都无关D.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比热容增大一倍
11.如图所示,小明从滑梯上下滑,在这一过程中,他的()
第
15题图 A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 . 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 .机械能保持不变
D .机械能一定减少
二.填空题
12. “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到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s 内行使了40m ,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N ,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_________ J ,平均功率为 _________ W .
13.如图所示,质量为50g 的金属小球从a 处自由下滑,经过b 处、到达c 处时,恰好停下,在a 到b 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_________ J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球克服摩擦消耗的机械能为 _________ J .(g 取10N/kg )
14.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 的物体,动滑轮重为20N ,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在5s 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 ,则物体上升 _________ m ,手拉绳子的力为 _________ N ,拉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 .
1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物体重力为150N .用滑轮组匀速将物体提升2m ,所用拉力F 为 _________ N .
16.小新同学遥控重为10N 的小型无人飞机从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经历加速、匀速、减速三个竖直上升阶段,共用时20s ,然后悬停在距地面16m 的高度.在减速上升阶段飞机的动能 ____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重力势能 _________ (选填“一直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在整个上升阶段飞机的平均速度为 _________ m/s ;若不计空气阻力.且无人机在匀速竖直上升阶段的速度为s ,则在匀速上升阶段,无人机升力的功率为 _________ W .
17.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
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是因为酒
精燃烧产生的燃气对外 _________ ,燃气的 ______
能转化为盒盖的 _________ 能,这与四冲程汽油
机的 _________ 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8.烈日炎炎的夏季,中午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海水却非常凉爽,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的比热容.质量为2kg的水温度升高10℃时,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J.[(c水=×103J/(kg℃)].
19.小明将1kg温度为10℃的水加热到90℃时,需要吸收_________J的热量,这相当于完全燃烧_________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c水=×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107J/m3].
20.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来加热水箱中的水,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J;若放出热量的84%被水吸收,则可以将水箱中20kg,20℃的水加热到_________℃.【天然气的热值为×107J/m3,C水=×103J/(kg℃),当地大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三.解答题
22.作图题
(1)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通过一根绳和两个滑轮匀速提起物体B,所用的拉力
F=100N,物体B重300N(不计滑轮重和绳重,不计摩擦力).画出滑轮组的绕线.(2)为使轻质杠杆AB在如图所示位置静止,请你在杠杆上画出所施加最小动力F l的示意图,并作出阻力F2的力臂.
(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甲是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时的情景,水龙头手柄看作是一个杠杆,请你在图乙所示的示意图中画出阻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其力臂L1.
(4)如图所示的杠杆中,已知动力F1和阻力臂L2,请你作出动力臂L1和阻力F2.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23
钩码重G/N446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上升.
(2)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第2次实验是用_________(选填“甲”或“乙”)图所示装置做的实验.
(3)通过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越高”、“不变”或“越低”).
(4)小组同学再用第1次实验中使用的装置做第3次试验,表中第3次试验中空缺的数据应为:绳端移动距离s=_________m,机械效率η=_________.
(5)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3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________.
24.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步骤如下:
(1)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A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3)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的B处由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_法(选填“直接测量”“放大”或“转换”).
②为探究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___两个图来分析.
③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
25.如图所示,小机车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机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0kw 重物重3500N,动滑轮重500N.机车所受摩擦阻力不计,绳重及滑轮转动时摩擦忽略不计.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若要求重物以1m/s匀速提升,则机车能提升重物的最大重量为多少
26.某家庭需要将50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103J/(kg℃).求:(1)把50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