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选择题1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 乙酸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 CH 3COOC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2.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上面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A .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B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 .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 .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作用生成乙烯3.酯化反应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类重要反应,下列对酯化反应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酯化反应的反应物之一肯定是醇 B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脱水 C .酯化反应是有限度的D .酯化反应一般需要催化剂4.将1 mol 乙醇(其中的氧用18O 标记)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18OB .生成的水分子中含有18OC .可能生成88 g 乙酸乙酯D .不可能生成90 g 乙酸乙酯 5.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 .混入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用饱和Na 2CO 3溶液除去C .除去CO 2中的少量SO 2:通过盛有饱和NaHCO 3溶液的洗气瓶D .提取溶解在水中的少量碘:加入CCl 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6.取某一元醇13.00 g 跟乙酸混合后,加入浓硫酸并加热,若反应完毕时,制得乙酸某酯15.80 g ,回收该一元醇1.40 g ,则该一元醇是( )A .C 7H 15OHB .C 6H 13OH C .C 5H 11OHD .C 2H 5OH7)A.①② 8.(双选题)某有机物X 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 和Z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与练习题(附答案)大多数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只有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才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化合物则属于无机化合物。
烃是一类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也称为碳氢化合物。
甲烷、乙烯和苯是烃的代表物,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用途不同。
甲烷是一种饱和烷烃,稳定性较高,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也不会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轻,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烯烃,含有双键和链状结构,六原子共平面。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苯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的环状烃,平面结构为正六边形。
它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烃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和高温分解。
燃烧产生CO2和H2O,取代反应可以生成多种有机取代产物,而高温分解可以将甲烷分解成C和H2在取代反应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产生多种有机取代产物,其中HCl气体产量最多。
烷烃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产物复杂,多种取代物同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烃类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乙烯是一种烯烃,具有不饱和性。
它可以发生多种反应。
氧化反应:乙烯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使溶液褪色。
加聚反应是乙烯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乙烯。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气、氢氯酸和水发生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苯是一种芳香烃,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它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硝基苯。
溴苯可以通过液溴和铁单质催化剂反应得到。
必修二课后习题(一)1 .钫是放射性金属元素。
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出它的某些性质吗?如颜色、 状态、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性强弱等。
2 .镁和钙是第口人族元素。
(1)镁和钙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镁反应缓慢,钙则反应较快。
请 推测同主族的镀和钡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2)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的反应,所以要 把钙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
你认为钡应如何保存?3 .根据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和元素周期律,思考并回答有关114号元素的几个问题。
(1)原子核 外有几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可能是多少? (2)它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3)它属 于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4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1)MgCl 2; (2)Br 25 .下列分子中,哪些是以极性键结合的,哪些是以非极性键结合的?(1)F 2 (2)02 (3)NH 3 (4 )CH 4 (5)SO 26 .根据下列提供的一组物质回答问题:HCl 、CO 2、H 2O 、H 2、NaOH 、Cl 2、NaF 、CH 4、MgCl 2、 CaO 。
(1)这些物质中分别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键? (2)哪些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哪些物质属于 共价化合物?7 .下列关于铷(Rb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它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第口人族C .在钠、钾、铷3种单质中,铷的熔点最高8 .下列有关氢化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稳定性:H 2S>HF C. 一个D 2O 分子所含的中子数为89 .下列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__________ , 口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 3)制生石灰(CaO ) 口燃烧木炭取暖 口炸药爆炸 口酸与 碱的中和反应 口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口食物因氧化而腐败DBa (OH )2-8H 2O 与 NH 4cl 反应10 .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同素异形体)。
在100 kPa 时,1 mol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1.895 kJ 的热能。
一、选择题1.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中添加微量二氧化硫作抗氧化剂,使酒保持良好品质B.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物C.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丁达尔效应D.酸雨是指pH<7的降水,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2.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将混合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B除去乙醇中的水加入生石灰,蒸馏C鉴别苯和环己烷加入溴水振荡,静置后观察分层及颜色差异D分离苯和溴苯加水后分液A.A B.B C.C D.D3.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该物质为()A.蛋白质B.葡萄糖C.淀粉D.油脂4.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燃料是天然气)在水中点燃呈现“水交融”的景象,惊艳世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天然气易溶于水C.天然气燃烧是放热反应D.天然气燃烧的主要产物是CO2和H2O 5.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4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6.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SO2-3、Cl-、Br-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2-3、Br-、K+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B.乙炔的结构式:CH≡CH C.氯化钠的电子式:D.二硫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2=CH2、三种物质中都有碳碳双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B.1 mol 与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3mol NaOHC.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取代反应D.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一己二烯和甲苯9.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与水B.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C.用溴水区别乙烯与甲烷D.用浓硫酸干燥NH310.人类肝脏蛋白质两谱三图三库基本架构已完成,它将为肝脏疾病的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选择题1.(0分)[ID:137493]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2.(0分)[ID:137487]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3.(0分)[ID:137473]假期,小明随父母外出旅游,不仅饱览了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而且经质了收获满满的化学之旅。
乘坐汽车前往景点,小明发现火车就像一座化学材料的“陈列馆”。
下列关于汽车家零部件所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挡风玻璃属于硅酸盐制品B.安全带属于金属复合材料制品C.橡胶轮胎属于无机高分子材料制品D.座椅表面的真皮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制品4.(0分)[ID:13747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与D,16O与18O互为同位素;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互为同系物B.在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和2个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C.H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F,所以HI的沸点高于HFD.由IA族和VI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可能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5.(0分)[ID:13744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聚合B.石油裂化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6.(0分)[ID:137444]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7.(0分)[ID:137435]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一系列举措体现了中国力量。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遇到双缩脲试剂会呈现紫玫瑰色B.可通过控制溶液的pH分离氨基酸C.将纤维素溶解在铜氨溶液中,将形成的溶液压入稀硫酸中,取出生成物用水洗涤重新得到蓝色的铜氨纤维D.物证技术中常用茚三酮显现指纹3.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4.分子结构丰富多样。
下列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的是A.乙醇B.乙烯C.甲烷D.乙酸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煤焦油是煤的干馏产物之一B.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方便储存C.淀粉、纤维素均可在人体内水解生成葡萄糖D.羊毛、蚕丝、牛胰岛素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6.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某物质的含量可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该物质为()A.蛋白质B.葡萄糖C.淀粉D.油脂7.利用下列反应不能制得括号中纯净物的是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乙烷在光照条件下反应(氯乙烷)B.乙烯与水加成(乙醇)C.乙烯与氯气加成(1,2-二氯乙烷)D.氯气与苯用氯化铁作催化剂反应(氯苯)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式符合C n(H2O)m通式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糖类B.油脂、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氨基酸是两性化合物,能与强酸、强碱反应生成盐D.单糖是不能发生水解的最简单的糖类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B.乙炔的结构式:CH≡CHC.氯化钠的电子式:D.二硫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2=CH2、三种物质中都有碳碳双键,都可发生加成反应B.1 mol 与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3mol NaOHC.将溴水加入苯中,溴水的颜色变浅,这是由于发生了取代反应D.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一己二烯和甲苯二、填空题11.写出下列有机反应方程式(1)乙炔与氢气用镍作催化剂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烷___________。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乙醇课时训练16乙醇基础夯实1.下列有机物中,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A.B.CH3CH2NO2C.CH2CHBrD.CH2CH2解析:可看作甲苯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Cl取代;CH 3CH 2NO 2可看作CH 3C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硝基取代;CH2CHBr可看作CH2CH2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Br原子取代;只有CH2CH2不属于烃的衍生物。
2.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粒金属钠,下列对该试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钠粒浮在乙醇液面上B.钠粒熔化成小球C.钠粒在乙醇液面上游动D.钠粒表面有气泡产生,故钠粒沉在乙醇底部,且反应生成气体较慢,钠粒不会在乙醇液面上游动,A、C两项错误;钠与乙醇的反应比较平缓,放出的热量不能使钠熔化,B项错误。
3.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生疏中,错误的是()A.+HNO3+H2O;取代反应B.CH2CH2+HBr CH3—CH2Br;加成反应C.CH4+Cl2CH3Cl+HCl;置换反应D.2CH3OH+O22HCHO+2H2O;氧化反应4.下列有关乙醇的物理性质的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从化学学科角度看,俗语“酒香不怕巷子深”中包含乙醇简洁挥发的性质,无法用分液方法将乙醇中的水除去。
5.对同样的反应物若使用不同的催化剂,可得到不同的产物。
如:C2H5OH CH3CHO+H2↑2C2H5OH CH2CH—CH CH2↑+H2↑+2H2O2C2H5OH C2H5OC2H5+H2O又知C2H5OH在活性铜催化下,可生成CH3COOC2H5及其他产物,则其他产物可能为() A.H2B.CO2C.H2OD.H2和H2O解析:依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原子总数相等作出推断。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2课时乙酸1.下列有关乙酸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B.乙酸的沸点比乙醇高C.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它是一元酸,能与碳酸盐反应D.在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分子羧基中的氢原子跟醇分子中的羟基结合成水解析:乙酸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含有一个羧基属于一元酸,酸性强于碳酸,沸点高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乙酸反应脱羟基。
答案:D2.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为,苹果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是()①与NaOH溶液反应②与石蕊试液反应变红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气体④一定条件下与乙酸酯化⑤一定条件下与乙醇酯化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3.(2017·全国卷Ⅱ)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且可溶于四氯化碳,所以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A对;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乙醇(C2H5—OH)中,—C2H5抑制了羟基的活性,所以乙醇分子中的氢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活泼,B错;乙酸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属于强酸制弱酸,所以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C错;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有氯甲烷和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是HCl,D错。
答案:A4.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解析:根据题意,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属于羧酸,其官能团为—COOH,可以将该有机物看作C4H9—COOH,而丁基(C4H9—)有4种不同的结构,分别为CH3CH2CH2CH2—、(CH3)2CHCH2—、(CH3)3C—、,从而推知该有机物有4种不同的分子结构。
答案:B5.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解析:制取乙酸乙酯时易挥发的乙酸会随蒸气进入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生成。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练习1一、基本物质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电子式为,结构式为,空间结构为2、可以从石油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且可以做水果的催熟剂的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3、可以从石油或煤中获得的基本化工原料是(写名称),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空间结构为。
4、生活中常见的有特殊香味的,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能与水以混溶的有机物是,(写名称),俗名为。
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5、生活中常见的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是,(写名称),俗名为。
其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它的官能团是,(写名称和结构简式)。
6、基本营养物质是,,。
7、葡糖糖和果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
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是,它们属糖,它们互为体。
米的主要成分是,棉花的主要成分是。
其化学式都可表示为,它们属糖,它们属于同分异构体吗?。
8、油脂包括和。
它们分别是酯和酯。
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9.毛发、皮、丝、酶的主要成分是。
10、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它的特征反应是①,②。
11、蔗糖水解条件是,水解产物是12、淀粉的特征反应是。
水解条件是,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3、蛋白质的特征反应是:①,②。
水解的最终产物是。
14、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和。
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和。
后者水解反应也称为。
二、基本概念1、烃:仅含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碳倾化合物,也称为烃。
例如:苯分子组成中只有两种元素,所以它属于;乙醇分子组成中有 3种元素,所以它烃(填“是”或“不是”)。
2、同系物:结构,相差一个或多个原子团的物质。
例如:乙烷和丁烷都是烷烃,是烃,(填“饱和”或“不饱和”),分子中都是键,故结构相似,但C4H10—C2H6 = C2H4,即分子组成相差了2个CH2原子团,所以乙烷和丁烷属于关系。
3、同分异构体:相同,不同的化合物。
例如:正丁烷CH3-CH2-CH2-CH2-CH3和异丁烷CH3-CH-CH3的分子式都是,CH3但它们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即结构不同,所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互称为[说明:1、同系物分子式通式相同,结构相似,性质相似。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1课时乙醇1.据美国权威机构麦肯锡分析,随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完善,纤维素乙醇产业对中国的潜在贡献巨大。
乙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再生能源,目前新兴起的车用乙醇汽油就是掺入一定比例乙醇的汽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耗氧量不同B.在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乙醇气体和乙烯气体都完全燃烧,产物相同,产物的量也相同C.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温室效应”D.用乙醇作燃料不会导致酸雨2.C2H5OH的官能团是—OH,含有—OH的物质具有与乙醇类似的化学性质,在Cu或Ag催化下,下列物质不能与O2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3.下列物质,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其产生H2的速率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C2H5OH ②H2CO3溶液③H2OA.①>②>③ B.②>①>③C.③>①>② D.②>③>①4.某饱和一元醇C n H2n+1OH 14.8 g和足量的金属钠反应生成H2 2.24 L(标准状况),则燃烧3.7 g该醇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0.05 mol B.0.25 molC.0.5 mol D.0.75 mol5.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以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处得到液体,则X气体是( )A.H2 B.CO和H2C.NH3 D.CH3CH2OH(g)6.丙烯醇(CH2CH—CH2OH)可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①加成②氧化③燃烧④加聚⑤取代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④7.某有机物6 g与足量Na反应,生成0.05 mol H2,该有机物可能是( )8.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依次为外焰、内焰、焰心,若把一根洁净的铜丝,由外焰逐渐深入到内焰,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始终是红色 B.由红色变为黑色C.在外焰变为黑色,到内焰变为红色 D.在外焰是红色,到内焰变为黑色9.为了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是还是,利用乙醇和钠的反应,设计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在烧瓶中放入足量的钠,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滴入一定量的乙醇,通过测量量筒中水的体积,就可知反应生成的氢气的体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专项训练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种类的判断正确的是( )A .丙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B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完全加成,其产物的一溴代物有5种C .分子式为C 5H 10O 2的有机物,能与NaHCO 3反应产生CO 2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D .异丁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H 2O 比 H 2S 稳定,H -S 键比 H -O 键更难断裂B .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是同类有机物C .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D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 CH 2 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3.某科研组提出HCHO 与2O 在羟基磷灰石(HAP )表面催化氧化生成2CO 和2H O 的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图中只画出了HAP 分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物2CO 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2OB .HCHO 在反应过程中有碳氧之间的δ键发生断裂互为同系物C.HCHO和OHC CHOD.HAP能降低HCHO与2O反应所需的活化能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系物B.异丙苯()和苯为同系物C.乙醛和丙烯醛()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也不是同系物D.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5.“有机”一词译自“Organic”,词源解释为“属于、关于或者源自生物的”。
下列关于有机化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3D打印技术用于有机合成,可以促进工艺的精准化和简易化B.1828年,维勒用氰酸铵合成了尿素,实现了实验室中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C.宣德青花瓷所用青料“苏麻离青”属于低锰高铁类钴料,是纯天然有机材料D.我国非遗中以板蓝根、蓝靛等为染料的扎染工艺是经验性利用有机化合物的典范6.10mL某气态烃,在55mL氧气里完全燃烧,得到液态水和体积为35mL的混合气体(所有气体体积都是同温同压下测定的),则该气态烃可能是( )A.甲烷B.乙烷C.丙烷D.丁烷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一、选择题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A.C2H4B.CH2=CH2C.CH2CH2D.2.下列物质或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溴水B.H2C.酸性KMnO4溶液D.燃烧法3.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烷和乙烷B.乙烷和乙烯C.溴苯和硝基苯D.葡萄糖和果糖4.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5.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33(CH)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C.乙醛的结构式:3CH CHOD.羟基的电子式:·····O:H6.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乙烯聚合B.石油裂化C.石油分馏D.煤的干馏7.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8.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全面展示了“稻米”这种古老食物所走过的奇妙之旅。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淀粉属于糖类,但没有甜味B.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在人体内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D.大米中所含的主要营养物质是纤维素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 将石蜡油蒸气依次通过加热的内含碎瓷片的玻璃管、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烃B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C 将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10.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位素的是()A.白磷和红磷B.冰和干冰C.正丁烷和异丁烷D.16O和18O二、填空题11.近年来,乳酸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一、选择题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换成用水浴加热实验效果会更好B.a试管上换成长玻璃导管能提高原料利用率C.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来D.向a试管中先加乙酸,再加浓硫酸和乙醇2.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NH2)、羧基(-COOH),所以其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B.用FeCl3溶液能区分CH3COOH、CH3CH2OH、苯酚三种物质C.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和“泪”都是高级烃D.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4.已知自动脱水−−−−→R—CHO。
现有A、B、C、D、E、F六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的分子式为C4H8O3。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反应①属于氧化反应B.有机物B、D的最简式相同C.A的同分异构体中,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9种D.等物质的量的D、E与足量钠反应,产生H2的量相同5.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6.2019年在武汉举办的“世界军运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燃料是天然气)在水中点燃呈现“水交融”的景象,惊艳世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天然气易溶于水C.天然气燃烧是放热反应D.天然气燃烧的主要产物是CO2和H2O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丙烯的实验式:CH2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链节的结构简式:-CH2-CH2-CH2-8.下图是制备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替代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的乙炔更为纯净B.c中溶液的作用是除去H2S、PH3C.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D.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9.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10.75%乙醇消毒液、乙醚(C2H5OC2H5)、84消毒液、过氧乙酸(CH3COOOH)等均可用于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的环境消毒。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本第76页习题1.查看下列酒类饮品的商品标签,其中酒精含量最高的是A.啤酒 B.白酒 C.葡萄酒 D.黄酒答案:B解析:酒精含量最高的是白酒,最高可达60%(质量分数)以上,最小也是30%以上;啤酒中酒精含量在3%~5%;葡萄酒中酒精含量约为15%;黄酒中酒精含量在16%~20%;因此选B。
2.下列试剂中,能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A.CuSO4·5H2O B.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金属钠答案:B解析:可用无水硫酸铜,因为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会变蓝色、现象十分明显,遇酒精不会发生什么现象;因此可用无硫酸铜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有效方法;CuSO4·5H2O含有水,无法检验水;浓硫酸不能检验水;金属钠会与乙醇和水都反应,无法检验水;因此选B。
3.向盛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块沉在乙醇液面下面 B.钠块熔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液面上游动 D.钠块表面有气泡产生答案:A、D解析:因为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所以应在液面下、A为正确;钠与乙醇反应并不剧烈,放出的热量也不多,温度达不到金属钠的熔点,因此不会熔成小球,B错;金属钠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沉入底部,反应虽然生成氢气,但是速度慢不足以使单质钠上浮、C也错;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气泡(氢气),D正确;因此选A和D。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区分乙酸、乙醇、苯的是A.金属钠 B.溴水 C.碳酸钠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答案:B解析:从水溶性和他们的化学性质来可以区分开来,即乙酸和乙醇与水混溶,苯不溶于水;在化学性质上乙酸具有酸性,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酸反应更剧烈.即选项A中的乙酸和乙醇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乙酸反应更剧烈,苯与钠不反应,即金属钠来这3种物质区分开来,故A不选;选项B中的乙酸和乙醇与水混溶,加入溴水不能区别乙酸和乙醇,故B选;选项C中的乙酸具有酸性,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溶液中有气体产生,乙醇与水混溶,苯不溶于水,三者现象各不相同,可鉴别,故C不选;D.乙酸具有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乙醇与水混溶,无现象,苯不溶于水,萃取石蕊,紫色层在上层,可鉴别,故D不选.所以只能选B.5.用 30 g 乙酸与46 g乙醇反应,如果实际产率是理论产率的67%,则可得到的乙酸乙酯的质量是A.29.5 g B.44 g C.74.8 g D.88 g 答案:A解析:设30 g乙酸能反应的乙醇为x,产生的乙酸乙酯为y,则60 46 8830g x y解得:x = 23g, y = 44g可以看到反应中乙醇是过量的,如果30g乙酸完全反应,生成乙酸乙酯44g,即为理论产率;实际得到乙酸乙酯的质量为44*67% = 29.5g所以选A。
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 B C D将钠投入水中后,钠熔成小球浮于水面,四处游动,逐渐变小 向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 试液,生成红色沉淀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褪色并分层 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pH 试纸上,试纸变红A .AB .BC .CD .D 2.现有乙酸和23CH CHCH =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 ,则碳的质量分数是 A .()1-a 7 B .3a 4 C .()61-a 7 D .()121-a 133.下列物质或方法中不可以用来鉴别甲烷和乙烯的是A .溴水B .H 2C .酸性KMnO 4溶液D .燃烧法4.完全燃烧0.1 mol 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 ,则混合物中A .一定存在CH 4B .可能存在C 2H 2 C .一定含有C 2H 4D .可能含有C 2H 6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各项性质中,它不可能具有的是( )①可以燃烧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③能与NaOH 溶液反应④能发生酯化反应⑤能发生聚合反应⑥能发生水解反应⑦能发生取代反应A .①④B .⑥C .⑤D .④⑤6.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甲烷的球棍模型:B .33(CH )COH 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C .乙醛的结构式:3CH CHOD.羟基的电子式:·····O:H7.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中含有H2O2分子B.“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过氧乙酸(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8.室温下,下列各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无色溶液中:CH3CH2OH、Cr2O2-7、K+、SO2-4B.c(Ca2+)=0.1mol·L-1的溶液中:NH+4、SO2-3、Cl-、Br-C.含大量HCO-3的溶液中:C6H5O-、CO2-3、Br-、K+D.能使甲基橙变为橙色的溶液:Na+、NH+4、CO2-3、Cl-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B.乙烯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C.在光照条件下甲烷和氯气反应D.在镍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苯和氢气的反应10.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B.氢氧化钠的电子式:C.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NaClO的电离方程式:NaClO = Na++Cl-+O2-二、填空题11.将一根下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烧至表面由红变黑,迅速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中,铜丝表面又由黑变红,反复多次,闻到有别于乙醇气味的特殊气味。
选择题A组
(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质量为a g的铜片在空气中灼烧变黑,趁热放入下列物质中铜丝变为红色,而且质量仍为a g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盐酸
D.一氧化碳
2.A、B、C三种醇同足量的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时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3,则这三种醇中羟基数之比为()A.3:2:1 B.3:1:2 C.2:1:3 D.2:6:3
3.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可采用的试剂是()
A.金属钠B.无水硫酸铜
C.碘D.生石灰
4.用分液漏斗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碘和乙醇B.乙醇和水
C.溴苯和水D.乙醇和乙二醇
5.下列物质不能作为溴水中溴的萃取剂的有()
A.乙醇B.苯
C.四氯化碳D.裂化汽油
6.用普通酒精制无水酒精的方法是()
A.加入NaOH溶液蒸馏
B.用浓硫酸脱水
C.加入无水硫酸铜过滤
D.加入新制的生石灰蒸馏
7.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H2O的总质量为13.8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5.4g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0.7g B.7.7g
C.4.4g D.2.2g~4.4g之间
8.1998年山西省发生假酒案,假酒中的有毒成分主要是()
A.CH3OH B.CH2OHCH2OH
C.CH3CHO D.CH2OHCHOHCH2OH
9.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与过量的钠反应,产生的氢气最多的是()
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
10.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试剂是
A.钠B.生石灰C.电石D.无水硫酸铜
11.用工业酒精制无水酒精,可选用的方法是
A.直接加热蒸馏B.加入浓硫酸,加热蒸馏
C.加入新制生石灰,加热蒸馏D.加入新制氧化钙,过滤
12.相同质量的下列醇,分别与足量的钠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A.甲醇B.乙醇C.乙二醇D.丙三醇
13.有下列酒精:①工业用酒精,②医疗上用作消毒剂的酒精,③白酒中含的酒精,④无水酒精,其中乙醇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④①②③B.④②①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
14.有四种相同浓度的溶液:①蚁酸;②碳酸;③醋酸;④石炭酸。
它们的酸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是( )
A .①③④⑤
B .④③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③①④②
15.关于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乙酸易溶于永和乙醇
B .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它是纯净物
C .乙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D .乙酸分子里有四个氢原子,所以不是一元酸
16.酯化反应属于( ).
A .中和反应
B .不可逆反应
C .离子反应
D .取代反应
17.若丙醇的氧为18O ,它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102
B .104
C .120
D .122
答案:
1.BD
2.B
提示:本题考查醇与钠的反应。
核心思路:当产生2molH 1时,消耗一元醇mol 2,消耗二元醇mol 1,消耗三元醇mol 32、由题给条件消耗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6:3,即可谁知含羟基数比为3:1:2。
3.讲解: 钠与水和酒精都要反应,碘无法检验水,用生石灰现象不明显,答案为B 。
4.讲解 : 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混合物必须不混溶、分层。
A 、B 、C 均混溶,故答案为C 。
5.讲解: A 、D
6.讲解: 酒精与水混溶,难以分离,须加入吸水剂进行蒸馏,氢氧化钠溶液吸水能力差;浓硫酸虽有较强的吸水性,但会将乙醇氧化;硫酸铜也要溶于乙醇中,难以过滤除去,故答案为D 。
7.讲解: 分析得水的质量为5.4g ,则氢为0.6g ,即0.6mol 。
根据乙醇的组成,碳原子的0.2mol ,CO 、CO 2的总质量为8.4g ,设二氧化碳为x mol ,则一氧化碳为0.2-x mol .
mol 175.0 4.8)2.0(2844==-+x x x ,答案为B 。
8.讲解: 假酒中的有毒成分是甲醇,故选A 。
9.讲解 : 相同质量的醇与钠反应,生成氨气的量可用醇分子中羟基数与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来表示,故丙三醇的比值最大,答案为A 。
10.CD
11.C
12.D
13.A
14.C
核心思路 : 在羧酸中,甲酸酸性强于苯甲酸,强于乙酸、丙酸等,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脂肪羧酸的酸性在减弱。
醋酸酸性比碳酸强。
石炭酸是苯酚,只能显示很弱的酸性。
15.讲解: 乙酸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只有一个氢原子在羧基上,能电离,是一元酸,故答案为D 。
16.讲解: 酯化反应是分子间发生的取代反应,有可逆性,答案为D 。
17.讲解: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醇中的18O在酯中,相对分子质量为104,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