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空间 凸现人文精神——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一期城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5
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特色--以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的景观设计以自然、人文、现代、开放为主要特色。
其中,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是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的代表。
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以湖泊为主题,融合了传统园林文化和现
代建筑风格,打造了一个既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又充满现代感的城市
景观。
景观设计师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水、石、花、木等元素,营造了
一个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体现了生态保护与城市建设相融合的理念。
同时,设计注重赋予景观更多的功能和意义,例如,在园区车
库屋顶种植绿化,利用屋顶空间,既解决了车位不足的问题,又起
到了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此外,苏州金鸡湖景观设计还注重营造人文景观,让游客在欣
赏景色的同时,能够领略到苏州的历史文化。
设计师结合了传统的
苏州园林元素和现代建筑风格,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注入了新的
设计理念。
总体来说,苏州工业园区景观设计以自然、人文、现代、开放
的多重特色为主,凭借其出色的景观设计和生态环境,以及多元化
的文化内涵和全球化的开放视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
在高层建筑中营造现代园林佚名【期刊名称】《建筑设计管理》【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36-38,48)【正文语种】中文近日,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正式启用。
在这座99m高的现代高层建筑中,出现了一座“向苏州优秀传统文化致敬”的现代园林式办公空间。
一个为他人构划空间的设计机构自身的存在样式应当是其创作思想与实践最直观清晰的展示。
在人们习惯以“洋苏州”概括的工业园区,一座现代建筑执著于致敬苏州古城的努力,值得关注。
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密集出现,它们不仅强有力地改变着城市的天际线,也在彼此之间制造了关于阳光、空间、绿化的种种侵入与竞争;与此同时,越长越高的钢筋水泥丛林事实上成为“隔离”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力量,那么多具体而微的白领保健贴士、养生秘诀在朋友圈的流行,似乎也可验证被“隔离”起来的人需要亲近自然,需要接地气。
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月亮湾CBD,是一个集中了多座高层现代建筑的新兴城市区域综合体,身处其中的中衡设计研发中心,也当然是一座改变了城市天际线的高层建筑,在独墅湖、苏州古城区、CBD三者之间,在解决功能需求的同时,研发中心还可以有哪些承担?研发中心总建筑面积75000m2,由塔楼和裙房组成。
塔楼的矩形体量规整、干净,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充满生气的空中花园镶嵌在塔楼的顶部,简洁明了。
大面积的办公空间是标准化的体现,也容易产生单调与呆板,设计者巧妙地采用每3层配备一个大型空中共享花园的做法,将每层独立的办公空间串联成一个立体共享空间,并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空间的处理手法,让共享成为每层办公空间的中心,让穿行其间者享受到了更自由、宽松的空间感。
塔楼南的裙房,是设计者“重现苏州古城布局与园林空间构划”的着力点:借鉴苏州民居“进”与“落”的空间组合手法,将园林空间元素穿插于各个不同功能的使用空间之中;贯穿大楼南北的中庭是对苏州“小桥,流水,人家”的现代演绎,白色的石材地面以“河”的寓意被引入设计之中,两侧办公空间的连桥跨“河”而过,图书馆,多媒体中心以“亭子”的姿态融入空间之中,两侧廊上出挑的平台像极了枕河人家的河埠头。
Amazing City 厉害了我的城088 MODERN SUZHOU张蓝图绘到底,这里实现着二十多年前的想象。
而园区的未来,要你们去想象。
”对于未来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原以想象创未来,宜居天堂的正确打开方式○文 严春霞切,离不开规划建设之初的“想象力”。
文化启蒙为生活增色添彩每个周末,位于金鸡湖畔的苏州金鸡湖音乐厅内总会传出美妙的交响乐。
作为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代表性空间之一,金鸡湖音乐厅于2017年投用,这里既是苏州交响乐团的驻地,也是苏州市民、音乐爱好者享受音乐艺术之所。
“一总规划师时匡满怀期待。
自开发建设以来,园区始终践行“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
短短几个字,人们仿佛窥见一座新城如何从图纸上“跃然而出”,“蓝图”变“地图”,一座年轻、朝气、国际化的新城正蓬勃成长。
而这一十年光阴,苏州工业园区迎来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大跃升。
话剧、芭蕾舞、交响乐、音乐剧,多元的舞台演出纷至沓来;金鸡湖艺术节、江南青年戏剧节、iSING!Suzhou国际青年歌唱家艺术节,丰富的艺术活动百花齐放……深耕园区这片充满创意和想象力的沃土,文化艺术蓬勃生长,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文化艺术凝结着人类最朴素真挚的情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核心。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几年前,金鸡湖音乐厅的“前身”是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一个展厅。
为了进一步接轨国际、提升城市文化影响力,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共建交响乐团,金鸡湖音乐厅应运而生。
其建设不只是一个空间、一处场所的成型与蝶变,它更代表了一种未来生活方式的建设,体现了园区人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想象。
而苏交的乐手们也纷纷表示:“金鸡湖音乐厅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
乐手们在这里演奏、与观众互动,在这里,很多创意的想法和可能性被创造出来。
”从诚品书店到北部市民中心,从明·美术馆到嘉德·宥爱艺术中心……在园区,诸如此类的标志性文化场所还有很多。
从一页页“白纸”到一处处文化地标,园区的文化生活、文化内涵在想象中丰满,在发展中繁荣。
营造和谐空间凸现人文精神--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一期城市
设计
高宏宇;李宏利
【期刊名称】《华中建筑》
【年(卷),期】2006(024)002
【摘要】针对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一期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城市设计着重考虑整体空间布局,建筑环境与场所感的创造,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和城市设计与规划管理相衔接的四个方面,从而营造高教区整体和谐、富有情趣和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
【总页数】5页(P94-98)
【作者】高宏宇;李宏利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433;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20043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4
【相关文献】
1.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体育中心运营方式浅析 [J], 姚杰;封涛
2.紧凑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初探——以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为例 [J], 戴叶子;徐晔
3.新城建设城市激活策略研究——以苏州独墅湖月亮湾商业区为例 [J], 王爽;
4.当代中国"一区多校"管理模式创新实践初探——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为例
[J], 陶德胜; 胡微
5.基于环境行为的大学校园户外空间设计研究
——以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为例 [J], 古笑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设计:以独墅湖周边为例摘要:分析对城市设计不足之处与建议,通过独墅湖周边城市设计为例,展示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关键词:城市设计独墅湖正文: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城市控制、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城市核心区、城市新的发展中心区域、城市重要景观地带的城市设计工作,既有城市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概念性设计,也有针对某一街区或节点的局部景观设计,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各种设计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都有长足进步。
然而,在当前城市设计普及的热潮下,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前许多被忽略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进一步深化、降低城市设计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城市设计成果缺乏深入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城市设计成果虽然最终涉及城市建筑形态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控制,但却是一系列政策管理、经济转型、土地开发等城市社会要素的综合反映,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其核心是保持和创造城市自身的特色和活力;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更新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已造成了许多城市原有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丧失,反映到城市设计领域,就是在重视城市建筑形体、景观等表象性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内在经济、人文因素的深层次研究;有的城市设计方案过于强调建筑造型对城市景观和空间的表现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所谓“宏大”效果,缺乏对方案长期实施的构想和方法,其设计内容已明显偏离了城市设计自身的特点和目标。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随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经济、政策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的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特点,与我国长期沿用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运用上,需要大量现场性的调研工作。
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设计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是导致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量”却缺乏“质”的内容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城市设计不得不偏重于形体设计的主要原因。
某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区域简介某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某某工业园区转型开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开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融合通信、软件与动漫游戏产业。
目标是在今后5—10年内,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兴旺、人才优势突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创新体系和环境功能一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创新基地。
自2002年正式开发建设以来,某某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
已吸引设立18所高等院校和1所国家级研究所入驻,教职工人员3600多名,全日制在校生接近7万名,其中主导产业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约3.6万人;高端培训机构36家,年培训量超5万人次,其中高端培训2.5万人次。
区域累计竣工面积390多万平方米,首期11平方公里城市面貌日益完善,高等教育、新兴产业和公共配套三大功能区建设根本成型;二期桑田岛区域规划建设全面启动,世界名校区、某某纳米城、纳米孵化基地、桑田岛大学科技园、新兴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加快推进。
月亮湾商务核心区初具规模,建设了某某省首个集电力、供水、供冷、供热、通信等综合管线为一体的共同管沟项目〔总长约920米,截面3.4米×3米〕,采用了全省首例、全国最大的大型非电空调集中供热供冷系统,邻里中心和社区商业完善了商业、商务配套网络,集区域实时监控、交通调度、市政设施维护等多功能一体的城市数字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公共图书馆、体育馆、影剧院、体育公园等一大批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开放,为区域提供了和谐便利的人居环境,园林化、生态化、人文化城市形态初步形成。
目前,科教创新区聚集了纳维科技、吉玛基因、智童科技、悦华生物、旭创科技、同程旅游网等1300家左右技术先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业务总收入超100亿元。
其中,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53个,省级认定软件企业166个,CMM/CMMI认定企业34个,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4个。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简介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云计算产业。
目标是在“十三五”末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
自2002年开发建设以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的发展新路。
获批国家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吸引设立32所高等院校和1所国家级研究所入驻,在校生人数7.85万人,教职工6365人;各类培训机构49家,2016年累计培训量约4万人次。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首批认定;区域累计建成研发机构和平台247个(其中省部级38个),国家级孵化器7个、省级孵化器4个;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量51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约占66%。
区内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动站38个,区域经评审的各类高层次人才1558人次,其中院士24名,“千人计划”115名;海外归国人员超1700名。
约6万名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75%以上。
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纳米城、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腾飞创新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快速成长。
目前,科教创新区聚集了南大光电、吉玛基因、华为、汉明科技、旭创科技、同程旅游网等超3200家技术先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企业。
其中,经认定的各级高新技术企业435个,省级认定软件企业409个,累计CMMI认定企业47个,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9个。
按照“低碳、智能、生态、人文”的建设标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所有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实施,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近10公里,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提倡绿色交通,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率先启动区域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系统。
“新苏州新东大”——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一、
二期工程的地域性实践
高庆辉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独墅湖高教区东南大学苏州研究院是从苏州地域性和东大历史性出发,以
现代性对其加以诠释的一组教育建筑群体.设计从城市关系、规划架构、总体空间
以及色彩材料等设计角度对周边环境、苏州老城以及东大老校园文脉寻求紧密关联,从而形成一处“新苏州·新东大”的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空间场所.
【总页数】2页(P81-82)
【作者】高庆辉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作所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独墅湖高教区公共学院,苏州,中国 [J],
2.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影剧院设计赏析 [J], 李冰;李伟;徐立
3.大学城公交满意度测评体系构建与实际应用——以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为例 [J], 何华玲;王礼亚
4.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调查--以苏州独墅湖高教区高职院校为例 [J], 景仕荣
5.苏州市独墅湖高教区PM_(2.5)对大鼠呼吸系统急性损伤的研究 [J], 周莉婷;杨果;古桂雄;童建;王爱清;洪承皎;万建美;蔺瑶;宁萍;彭丽;田海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州中心设计方案苏州中心是一个美丽、现代化的城市中心,它以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
设计方案旨在充分展现苏州的独特魅力,并融入现代城市的需求和功能。
首先,在建筑设计上,我们将充分利用苏州的传统建筑元素,如雕梁画栋、石桥水巷等,将其融入到中心的建筑设计中。
同时,我们也会采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使得建筑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具有现代化的舒适和功能。
在公共空间的规划中,我们将注重保护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作为城市中心的亮点和重要景点。
我们将会建造一系列公共广场、公园和步行街,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交流的场所。
这些公共空间将会融入苏州的独特景观,如太湖山水和园林建筑,以及传统的文化艺术表演和展览。
此外,我们还将注重交通的便利性和环境的保护。
我们将建设高品质的道路和交通设施,提供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以方便市民的出行。
同时,我们也会采取环保措施,如建造绿色屋顶和使用可再生能源,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在商业和居民区的规划中,我们将重点考虑居民的需求和生活质量。
我们将会建设多样化的商业设施和城市设施,如购物中心、影院、餐饮娱乐场所等,提供人们丰富的消费和娱乐选择。
同时,我们也会规划合理的居民区,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便利的生活设施。
最后,我们将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
我们将建设一所现代化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提供人们学习和参观的场所。
我们也会建设一所高水平的艺术学校和文化中心,培养和展示当地的艺术人才和文化活动。
总之,苏州中心的设计方案将会充分展现苏州的独特魅力和现代化的发展需求。
通过充分利用苏州的传统建筑元素和自然风光,保护和展示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便利的交通和居住条件,丰富的商业和娱乐场所,以及高品质的文化教育设施,我们相信苏州中心将会成为一个宜居、宜业和宜游的现代化城市中心。
古城新“芯”——基于校城共生理念下的环苏大文创生态圈设计项目名称:概述该项目旨在创建一个具有活力和创意的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圈,以苏州大学为核心,围绕校园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共生关系展开。
通过打造一个多样化、可持续发展的文创生态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创新科技应用和经济繁荣。
1.定位该生态圈将定位为一个融合传统文化与创新科技的综合性文创产业聚集区,旨在吸引和孵化优秀的文化创意企业和个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
2.核心要素苏州大学资源:充分利用苏州大学的师资、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源,提供创新科技支持,并与学校合作开展相关培训和研究项目。
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苏州古城的文化遗产,如园林、建筑、手工艺等,为文创企业提供灵感和创作素材。
创意产业:吸引和扶持文化创意企业,包括设计工作室、艺术家工坊、数字媒体公司等,提供办公场地、资金支持和市场推广等服务。
社区合作:与当地社区密切合作,共同规划城市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和社区参与。
3.设施规划创意孵化中心:提供办公空间、研讨会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为初创企业和个人提供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实现创意的商业化。
文创展示馆:用于展示和销售文创产品,并定期举办主题展览和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创客空间:提供共享工作空间、创意工具和制造设备,鼓励跨领域合作和知识共享,培养创新创业精神。
文创街区:打造一个集购物、餐饮和娱乐于一体的文创街区,吸引游客和居民,增加商业活动和就业机会。
文化教育中心:提供文化艺术培训和教育课程,鼓励文化创意的传承和发展。
4.支持政策和机制资金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孵化、创新研究项目和文创企业的发展。
税收优惠:为入驻生态圈的文创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和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企业入驻。
市场推广:与旅游部门合作,将生态圈纳入旅游推广计划,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
产学研合作:建立苏州大学与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技创新和实践项目,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新苏作的设计灵感和思考
丁云;华悦
【期刊名称】《现代苏州》
【年(卷),期】2018(000)023
【摘要】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緑水、白墙灰瓦,人们用千年时光描绘梦中的天堂美景——“苏州”。
为再现这座名副其实的“设计之城”,展区由《姑苏繁华图》
互动艺术装置出发,用当代城市中常见的材料搭建了一座带有苏州城市轮廓的图景。
从“纵观”到“内观”再到“细观”,穿插在“巷子”中的作品通过纺织、木工、
建造、饮食几大门类,呈现苏州本地代表性的手工艺大师和当代优秀青年设计师的
作品,以及他们对于“苏州设计之城”的描绘和思考。
【总页数】4页(P56-59)
【作者】丁云;华悦
【作者单位】[1]不详;[1]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47
【相关文献】
1.大美之恋艺术复兴时代的苏作玉雕:苏作玉雕的变局之旅 [J], 戴怡;
2.当代艺术语境下苏作玉雕的新境界 [J], 徐飞
3.风起云涌“新苏作” [J], 陶瑾;
4.苏作木雕技艺的传承及给予本土高职教育的启示-—评《刀尖上的艺术:苏作木雕》
[J], 王宝军; 张艳华
5.清代家具三作(京作、苏作、广作)的风格特点 [J], 周耀;王玥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