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独墅湖科教区低碳创新控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39 MB
- 文档页数:50
1448.低碳生态理念下的城乡规划内容体系完善——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低碳生态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叶兴平【摘要】在低碳生态理念下,传统的以空间规划为主的城乡规划应融入资源管理与生态建设等内容,构建发展容量、低碳产业、用地布局、绿色交通、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等低碳生态规划要素体系,并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介绍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融入低碳生态要素的内容体系和编制方法。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乡规划规划要素1 序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当今中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低碳生态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城乡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进行统筹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必然担负着引领、促进和落实低碳生态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低碳生态理念指导下,传统城市规划以物质空间功能为载体、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方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必须从规划理念和规划要素上进行较大的转变。
2 规划理念转变下的内容体系完善2.1 传统规划理念传统的城乡规划主要是以功能分区为理论基础将城市解构为“生产、生活、交通、游憩”四大功能,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城市各子系统,包括产业用地布局、居住用地布局、公共设施布局、交通体系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
规划导向主要强调经济优先、功能完善、设施现代等理念,但是实践证明,过分追求经济等功能却容易牺牲城市的生态环境,大量消耗资源,忽略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图1 传统理念下的规划系统示意2.2 低碳生态规划理念在低碳生态理念下,城乡规划应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注重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
规划强调土地利用、绿色交通、生态建设、节能减排、资源利用板块间的有机联系,围绕五大板块构建物质空间各子系统。
图2 低碳生态理念下的规划内容板块示意2.3 低碳生态实现途径和策略低碳生态城乡规划主要围绕“碳”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落实,在实现途径上应紧抓减少碳排、增加碳汇、自然和谐三个关键点。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简介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是苏州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核心项目,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5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40万人(其中学生规模约10万人),致力于构建高水平的产学研合作体系,重点发展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云计算产业。
目标是在“十三五”末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高等教育发达、人才优势突出、环境功能和创新体系一流的科教协同创新示范区。
自2002年开发建设以来,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已初步建成集教育科研、新兴产业、生活配套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探索走出了一条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以合作办学为特色、以协同创新为方向的发展新路。
获批国家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吸引设立32所高等院校和1所国家级研究所入驻,在校生人数7.85万人,教职工6365人;各类培训机构49家,2016年累计培训量约4万人次。
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获得“2011计划”(即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首批认定;区域累计建成研发机构和平台247个(其中省部级38个),国家级孵化器7个、省级孵化器4个;2016年新增专利申请量519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约占66%。
区内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和流动站38个,区域经评审的各类高层次人才1558人次,其中院士24名,“千人计划”115名;海外归国人员超1700名。
约6万名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比达75%以上。
依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苏州纳米城、生物纳米园、创意产业园、腾飞创新园、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以纳米技术为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布局、快速成长。
目前,科教创新区聚集了南大光电、吉玛基因、华为、汉明科技、旭创科技、同程旅游网等超3200家技术先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企业。
其中,经认定的各级高新技术企业435个,省级认定软件企业409个,累计CMMI认定企业47个,国家认定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29个。
按照“低碳、智能、生态、人文”的建设标准,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正全力打造绿色生态示范区,所有新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实施,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近10公里,区域集中供热、供冷项目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提倡绿色交通,以轨道交通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率先启动区域慢行系统规划建设,建成了公共自行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