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
- 格式:ppt
- 大小:1.71 MB
- 文档页数:28
第七课考点二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宗教政策的四个方面(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2.弘扬科学精神我们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弘扬科学精神,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创造美好的人生。
1.判一判(1)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反击西方对我国不尊重人权的指责。
(×)(2)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意味着在我国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3)我国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目的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2.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六部门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推动宗教界公益慈善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宗教事务局于2014年9月11日在青岛召开宗教界从事养老服务情况座谈会。
在宗教问题上,党的宗教政策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宗教?提示:在宗教问题上,党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3.2015年9月21日,濮阳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进社区巡演活动启动仪式在建设办站前社区举行。
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普及反邪教知识,唤起和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崇尚科学的自觉意识,强化反邪教斗争的责任和义务。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知识点:我国宗教政策(反对迷信)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①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正常的宗教活动是指在宗教活动场所或教徒家中进行,在宪法、法律和政策范围内进行的活动。
任何人不得在宗教活动场所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任何宗教组织和教徒也不得到宗教活动场所以外进行宗教活动。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这是为了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政策的宗教活动,直至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邪教不是宗教。
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旗号,神化首要分子,宣传迷信邪说,蒙骗群众,非法聚敛财物,制造事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邪恶势力。
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
我们要树立科学世界观,抵制邪教,反对封建迷信③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这并不是要求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而是要求教徒在政治上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国家利益相一致。
④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我国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弘扬科学精神:①原因:我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坚持不懈地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②怎样:中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振兴中华的光荣历史使命。
7.3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概况多民族的国家,也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
我国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
其中,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2.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法律依据: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②含义: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一是信不信的自由,二是信哪种宗教的自由,三是信哪个教派的自由,四是什么时候信的自由。
)③实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成为公民的私事。
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即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是一项全面、完整的政策。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重要体现。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含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指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
(3)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②体现:一方面,我国政府要坚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另一方面,又要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
绝不允许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原因: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既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姓名:______班级_______小组______小组评价____教师评价______3.7.3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师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记住从四个方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2.学会正确的对待宗教。
3.记住并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重点难点】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
一、知识链接备课过程二、独立预习一、全面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我国的宗教政策是什么①我国实行宗教_________________政策,依法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_________________相适应。
②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A、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内涵是: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__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_____________的自由,也有信仰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重要体现,侵犯这一权利,必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含义:政府依法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管理。
②目的:为了保护宗教界的______________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____________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4、我国宗教坚持的原则。
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
课题3.7.3 我国的宗教政策教师姓名:吴丽红工作单位:大同机中〖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新课程中新的课程观和学生观为指引,坚持“三贴近”原则,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进一步实现“四个转变”,即: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以“以人为本”为指导思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探索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一《政治生活》(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一框主要通过三个镜头,展现我国的五大宗教,让学生对宗教界有所了解。
第二目:首先,介绍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其次,阐明我国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再次,阐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最后,强调必须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第三目:是要学生明确应该如何面对宗教。
阐述解决宗教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设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涉足社会较浅,对宗教的性质与对社会的作用了解不足,其中还有些诸如“唯心主义”这样的哲学术语,增加了学生理解上的难度,对于我国的宗教政策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如何贯彻,宗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体现,理解上会有些困难。
因此,可采用视频或生活中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从感性上来辅助理解本课的理论和政策性的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是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二)能力目标1、领会我国的宗教政策遵循了宗教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2、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明确宗教信仰自由时宪法赋予公民基本权利,是保护和尊重人权的表现,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弘扬科学,树立科学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