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研制用于FLNG装置的紧凑高效换热器”等两个项目启动会在江苏镇江召
- 格式:pdf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1
“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型中空玻璃及节能外窗
系统开发与应用”启动
佚名
【期刊名称】《江西建材》
【年(卷),期】2024()2
【摘要】近日,由秦皇岛玻璃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薄型中空玻璃及节能外窗系统开发与应用”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
据介绍,该项目针对建筑外窗洞口保温、密封薄弱环节,研
究薄型中空多因素作用下荷载传递行为及变形机理、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热工性能影响规律,开发薄玻璃表面增强及制备工艺、电致变色智能调光薄型中空玻璃、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制造技术,建立气密膜结构—功能一体化多尺度设计平台、薄型中空玻璃及外窗系统综合评价体系。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
【相关文献】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经济型建筑节能外窗系统及关键材料与评价技术研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2.“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木材工业节能降耗与生产安全控
制技术”项目启动会在北京召开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
重点专项“S波段高功率微波源的开发与应用”项目启动会在京成功召开4.“十
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基弹性体项目在玲珑轮胎启动5.应急管理部天津
消防研究所召开“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稳定性环保泡沫灭火剂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推进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的新达人|INNOVATING TALENTMill i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兰林锋:在研发中攻坚克难变中突破■文/王洋“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大产业,而薄膜晶体管(TFT)是显示面板的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目前TFT 面板的关键材料、技术和设备基本上被国外掌握,我国以引进生产线为主,缺少自主的核心技术。
”当前,国际形势风云突变,美国正对我国全面遏制打压,通过“实体清单”政策限制我国企业或机构釆购釆用美国技术、设备和软件制造的产品,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被“卡脖子”的局面。
面对这种紧迫的局面,我们要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把这一风险挑战转化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机遇。
科技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早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就前瞻性地提出:“要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要有决心、恒心、重心,树立顽强拼搏、刻苦攻关的志气,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基础技术、通用技术、非对称技术、前沿技术、颠覆性技术,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集合精锐力量,作出战略性安排。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导师兰林锋研究员一直以科技创新、学以致用为目标,在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究中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并进一步探索新型氧化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在OLED显示、柔性显示、透明显示及印刷显示中的应用。
变中求新研制国内首块氧化物TFT阵列基板2008年,来自福建省武平县的兰林锋开始进行氧化物(基于ZnO)TFT的研究。
这又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因为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研究氧化物TFT,更没有公司提供掺杂氧化物12♦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18期INNOVATING TALENT|创新达人的靶材,在做靶材方面就已经费尽周折。
在实验中,兰林锋发现了稀土离子与氧空位电子的温度互补偿效应,据此发明了稀土掺杂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体系LnxInl-xZnO4(简称:Ln-IZO),解决了氧化物TFT在光热及偏压下面临的阈值电压严重漂移问题,同时IZO突破了传统IGZO的迁移率瓶颈,阵列迁移率最高可达50cm7Vs(传统IGZO的阵列迁移率难以突破20cm2/Vs)o此外,也打通了TFT阵列制备工艺,制备出国内首块氧化物TFT阵列基板。
FLNG发展及应用初探杜庆贵;谢彬;谢文会;朱小松;王俊荣;冯加果【摘要】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FLNG)是海洋工程领域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介绍了FLNG的概念及关键技术,分析了FLNG的发展历程及工程应用,总结了在中国南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期刊名称】《石油矿场机械》【年(卷),期】2016(045)008【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海洋工程;LNG【作者】杜庆贵;谢彬;谢文会;朱小松;王俊荣;冯加果【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中海油研究总院深水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952我国南海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地质资源量230亿~300亿t,天然气总地质资源量约16万亿m3,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其中70%位于中远海[1-2]。
南海中远海气藏离岸300 km以上,水深1 500 m以上,周边海域没有可依托开发设施,若采用传统的“生产平台+长距离海底管道”的开发模式开采,成本高昂,流动安全难以保障,技术实施风险较大(目前最长的水下海管位于挪威海域,长约140 km)。
南海中远海气藏的开发需要新的开发模式和浮式装置。
随着澳大利亚西北海域Prelude气田开发的推进,一种全新的浮式生产装置——FLNG,从概念走向现实,如图1所示。
该装置具备天然气的开采、处理、液化储存及外输功能,可实现对传统气田开发模式的替换[3]。
笔者对该装置的发展历程、装置构成及其特点、关键技术、工程应用等展开讨论,为我国FLNG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
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存外输装置(Floating,LNG production,storage and offloading system,FLNG),其概念类似于FPSO,存储介质为LNG。
FLNG技术在海上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引言: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陆上油气资源逐渐减少,工业界正在集中精力开发远海油田和气田。
无论是地中海,北海还是南海等海域,气田和油田的开发活动都在快速发展。
然而,远海油气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和经济挑战,其中一个重要的挑战是如何有效地开发远离岸岛的岩石油气田。
本文将重点讨论FLNG(Floating Liquefied Natural Gas,浮式液化天然气)技术在海上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
一、FLNG技术简介FLNG技术是一种将天然气从岩石油气田中提取后,在海上直接液化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陆上的液化天然气(LNG)厂,FLNG设施独立于陆地,并且可以直接部署在岩石油气田附近,极大地方便了远离陆地的油气田的开发。
二、FLNG技术的优势1. 提供更高效的开发方式:FLNG技术可以将油气田的开发过程集成到一个设施中,通过直接在海上液化天然气,避免了传统的陆地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需求,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
2. 降低环境风险:由于FLNG设施独立于陆地,岩石油气田的开发不会对岸上的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
同时,FLNG设施还能够处理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海洋气候,保证设施的运行稳定性。
3. 增加项目的经济可行性:FLNG技术能够根据油气田的可行性进行定制化设计,在节约建设和运输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4. 利用海洋资源:海洋资源的开发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课题之一。
FLNG技术通过利用海洋资源,满足了能源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了陆地资源。
三、FLNG技术在岩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案例1. Prelude FLNG项目(天然气田开发):Prelude FLNG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FLNG项目之一,位于澳大利亚的麦坚伦海域。
该项目由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开发,预计可生产3.6百万吨液化天然气(LNG)和1.3百万吨液化石油气(LPG)每年。
该FLNG设施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部署的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设施。
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精细化工领域对于高效、环保的生产方式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在这个背景下,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首先,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海上油田开发方面。
由于海上油田的开发具有复杂的环境条件和高投资成本,传统的陆地油田开采方式往往难以应对。
而FLNG技术则具备将天然气在海上加工、储存和转运的能力,可以直接将天然气从井口通过管道输送到FLNG设施中进行处理。
这种在海上进行一体化处理的方式节省了海上油田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并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其次,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还体现在天然气加工过程中。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石化原料,在石油精细化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FLNG技术可以将天然气在海上进行液化处理,将其转化为液态天然气(LNG)。
相比于传统的陆地液化天然气工厂,FLNG设施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移动性,可以在不同的油气田之间迅速转移。
这种灵活性使得FLNG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石油精细化工中对天然气的快速供应需求。
此外,FLNG技术还在石油精细化工中发挥着重要的环保作用。
石油精细化工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大量的废气和废水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而FLNG技术可以将天然气在海上进行处理,减少了陆地上的污染和安全隐患。
FLNG设施通常配备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可以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净化,降低了石油精细化工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FLNG技术还能够减少废水的排放和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为石油精细化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最后,FLNG技术在石油精细化工中的应用还体现在能源供应方面。
石油精细化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而传统的陆地能源供应方式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
FLNG技术可以将液化天然气从海上转运到陆地,为石油精细化工过程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GH4096合金固溶冷却方式对性能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白云瑞1*, 付 锐2, 李祚军1, 李福林2, 孟令超2, 毕中南2(1.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 成都 610500;2.中国钢研北京钢研高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1)摘要:为了在保证GH4096合金主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降低薄壁类零件用锻件的内部残余应力,提高零件加工过程的尺寸控制精度,研究空冷,风冷,油冷,盐浴等固溶冷却方式对GH4096合金环锻件析出相的尺寸和形貌、主要力学性能和内部残余应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采用传统油冷的试件相比,空冷试件的二次、三次γ′相较为粗大,蠕变性能和高温拉伸性能有较大幅度的降低,风冷试件的二次γ′相尺寸略有增大,三次γ′相尺寸相当,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有小幅降低,盐浴冷却试件的二次、三次γ′相尺寸相当,蠕变性能和拉伸性能相差较小。
采用风冷的试件内部残余应力可控制在±100 MPa 以内,比油冷和盐浴冷却的试件降低50%以上。
GH4096合金环件固溶处理冷却方式采用风冷与传统的油冷和盐浴冷却方法相比,可以明显降低锻件内部残余应力,蠕变和高温拉伸等性能只有小幅降低,有助于改善GH4096合金薄壁零件冷加工过程的变形问题,提高尺寸控制精度。
关键词:GH4096;固溶冷却方式;力学性能;残余应力doi :10.11868/j.issn.1005-5053.2020.000009中图分类号:TG1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053(2022)01-0074-07GH4096合金是基于粉末冶金FGH4096合金的成分,采用我国原始创新的定向凝固铸锭变形工艺研发的先进航空发动机用盘件合金[1-4],主要性能与粉末冶金FGH96合金相当,最高使用温度可达到750 ℃。
由于采用了新型定向凝固铸锭变形工艺,从根本上避免了大尺寸夹杂物带来的使用风险,且生产成本降低40%左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科技成果——高端装备关重构件激光焊接制造技术成果简介
面向高端装备发展对先进激光焊接技术的迫切需求,围绕大型薄壁关键构件激光焊接制造过程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展开研究,突破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的关键共性技术,解决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过程稳定性、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难题,开发出关键功能部件和成套技术装备,构建了大型薄壁构件激光焊接制造理论和技术体系,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项目成果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应用于北京地铁14 号线地铁列车制造
应用简介
项目成果成功应用于轻量化免涂装地铁列车、杀手锏武器装备、高效节能型离子膜电解槽、国际大科学工程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等高端装备的大型关重构件激光焊接制造,显著提升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技术水平,推动了产品升级换代,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膜电解槽极网激光焊接成套技术与装备,支撑国内唯一的离子膜电解槽制造企业——蓝星(北京)化工机械有限公司离子膜电解槽制造技术跃升到国际领先水平。
投资规模及效益分析
投资规模500万元,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提升生产效率,节能降耗,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2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佚名【期刊名称】《广东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1页(P77)【正文语种】中文华南理工大学王聪教授负责的“用于心肌缺血/猝死早期检测的心电动力学图新型装置”项目和裴海龙教授负责的“海岛海岸带多要素综合飞行测绘仪”项目喜获2015年度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合计930万元。
此次,国家基金委共批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共81项,华南理工大学获批2项,在全国各单位中排名并列第五位,成绩突出。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以科学目标为导向,鼓励具有原创性思想的探索性科研仪器研制,着力支持原创性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为科学研究提供更新颖的手段和工具,以全面提升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
近年来,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资助率一般在10%左右,竞争非常激烈。
急慢性心肌缺血及心源性猝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其早期检测和预警是医学界长期以来急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浙江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等单位,研制用于心肌缺血/猝死早期检测的重要科学研究设备——心电动力学图仪。
该仪器拟采用动态模式建模新方法对心电图信号进行动力学建模,提取心电信号中与心肌缺血相关的动力学信息,并将其三维可视化显示得到心电动力学图;通过心肌缺血动物实验及虚拟心脏仿真实验,对心电动力学图算法和相关模型进行验证与修改,提出心电动力学图检测心肌缺血的心脏电生理机理;在临床上,首先基于小样本临床试验形成心肌缺血早期检测的心电动力学图判别标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样本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力争达到对心肌缺血早期检测大于80%的准确率。
该仪器的研制对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心肌缺血/猝死这一重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国家海洋局南海海洋工程勘察与环境研究院,针对科学研究、海岸工程和国防建设中急需的海岛海岸带基础数据(海岸、水线、近岸水文等)快速大范围采集难题,从理论上解决基于红外LiDAR技术的快速移动过程中海浪特征提取难点,构建新的水深反演探测方法,之后通过与小型无人直升机的集成一体化设计,研究机载LiDAR/图像/DGPS/lNS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设计面向海岛海岸带环境岸线水深轮廓线移动探测的主动式自主导航控制算法,实现低成本单一仪器系统对海岸地形和近岸水深多形态基础数据的移动测绘,满足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海岛海岸带基础数据需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题目2021yff12001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已经成
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为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近期,我们了解到其中一个项目的名称是“2021yff1200100”。
这个项目旨在通过
研究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将看到一些令人兴奋的成果和技术创新。
例如,在信息技术方面,我们将深入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在生物技术方面,我们将重点关注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为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这些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它们将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地位;
其次,它们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从资源消耗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最后,它们还将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2021yff1200100”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将引领我国
科技创新的方向和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让我们期待这些技术和产品的早日问世和应用,为我们的未来带来更多的机遇和美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十四五重点项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CEFP) 是中国一家综合性科研院,其研究领域涵盖了核能、等离子体物理、激光技术、惯性技术等多个领域。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CEFP 计划重点推进以下几项研究项目:
1. 核能技术研究:CEFP 计划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拓展核能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其中包括开展高温气冷堆、低温核聚变堆等新型核能技术的研究,推动核能技术在能源转型中的应用。
2. 等离子体物理研究:CEFP 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温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约束、等离子体动力学等领域。
在“十四五”期间,CEFP 计划进一步深入研究等离子体物理的机理和规律,推动等离子体物理技术在能源、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3. 激光技术研究:CEFP 的激光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功率激光技术、激光材料加工、激光医学等领域。
在“十四五”期间,CEFP 计划进一步开展新型激光技术的发展研究,推动激光技术在信息、医疗、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4. 惯性技术研究:CEFP 的惯性技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精度惯性测量、高精度制导、高密度存储等领域。
在“十四五”期间,CEFP 计划进一步开展惯性技术在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惯性技术的不断发展。
除了以上重点项目,CEFP 还计划加强对环保、智能交通、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FLNG技术在海上沥青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油气消费的增长和陆地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海上沥青石油气田的开发成为了油气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而在海上沥青石油气田的开发中,FLNG(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FLNG技术在海上沥青石油气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和优势。
一、FLNG技术的概述FLNG技术即浮式液化天然气装置,它将海上沥青石油气田的天然气提取、液化和贮运集中于一体,整合了天然气的开采、处理、液化和运输等多个环节,具备规模经济、适应性强和环保节能等诸多优势。
FLNG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天然气采集系统、气体处理装置、液化天然气储罐和液化天然气运输系统等。
二、FLNG技术在海上沥青石油气田的液化应用1. 节约成本相比于传统的陆上液化天然气装置,FLNG技术的液化过程更为经济高效。
FLNG技术将液化天然气装置直接放置在海上油气田附近,节省了长距离管道运输天然气所需的成本。
此外,FLNG技术还可以利用海水进行冷却,降低了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
2. 灵活性和适应性FLNG技术可以灵活部署在各种规模的沥青石油气田上。
其相对小型的装置可以适用于较小的油气田,而大型的装置可以适用于高产出的油气田。
此外,FLNG 技术还可以根据不同油气田的特点进行定制化设计,确保最佳的运营效果。
3. 提高安全性FLNG技术通过在海上进行液化天然气生产和储存,避免了陆上液化天然气装置的安全隐患。
海上的FLNG装置可以更好地控制环境和安全风险,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整个沥青石油气田开发的安全性。
三、FLNG技术在海上沥青石油气田的运输应用1. 提高运输效率FLNG技术可以将液化天然气储存在船上的储罐中,大大减少了天然气运输所需的船舶个数和航线长度。
与陆上液化天然气装置相比,FLNG技术的运输效率更高,能够更快速地将液化天然气送达目的地。
2. 减少环境影响FLNG技术减少了长距离海洋航运天然气管道的需求,降低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干扰。
龙源期刊网
科技部公布第二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者:
来源:《中国标准导报》2016年第03期
2月19日,科技部公布了第二批10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包括高性能计算、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战略性先进电子材料、地球观测与导航、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材料基因工程关键技术与支撑平台、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和国家质量基础的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等10个重点专项。
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专项围绕钢铁、有色金属、石化、轻工、纺织、建材等6个方面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部署31个重点研究任务,专项实施周期为5年,即2016—2020年。
2016年启动其中12个重点任务:高品质特殊钢、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大规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材料、化纤柔性化高效制备技术、高性能工程纺织材料制备与应用、基础化学品及关键原料绿色制造、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及加工关键技术、塑料轻量化与短流程加工及功能化技术、制笔新型环保材料、水泥特种功能化及智能化制造技术、特种功能玻璃材料及制造工艺技术等。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专项重点围绕煤炭高效发电、煤炭清洁转化、燃煤污染控制、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余能回收利用、工业流程及装备节能、数据中心及公共机构节能7个创新链(技术方向)部署23个重点研究任务。
2016年首批在7个技术方向启动16个项目,其中煤炭清洁转化包括低变质煤直接转化反应和催化基础研究,煤热解气化分质转化制清洁燃气关键技术,煤转化废水处理、回用和资源化关键技术。
此前,科技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量子通信、纳米科技等9大专项入选。
(摘编自科技部网站和中国石化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