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改黑复合式路面加铺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12.37 MB
- 文档页数:85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摘要: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是新时期道路修复的一项新型技术,能够改善旧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评价情况和路面整治方案的选择,对“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在混凝土路面修补的应用进行分析,为类似的工程探讨提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改造;修补;加铺层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行业等到进一步的发展,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数量日益增加。
但由于设计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和载重量的增加及道路维护不力等原因,我国城市道路混凝土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满足城市道路发展的需要,并且这些病害影响到城市道路的行车速度、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开展城市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和修复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自通车以来,在该市城市交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极大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的高速发展,该道路设计为双向10车道的快速路,呈闭合环状,道路路线总长约51km,设计车速为80km/h。
道路路面结构为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为24cm。
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道路上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剧增,超出了预定设计的流量。
超载现象也越来越多。
从检测及调查情况来看,道路已经开始不能满足继续增长的交通流量要求,其表现在:(1)路面损坏严重。
车道按损坏状况由轻至重为:内侧辅道,外侧辅道,内侧快车道,外侧快车道。
(2)承载力不足。
道路外侧快车道承载能力相对较差,路面弯沉较大, 也相对较小,比较均匀。
(3)接缝传荷能力。
道路快车道接缝传荷情况较差,内、外快车道的次差率分别为18.0%和21.7%,还分别有23.8%和22.5%中等率,优良率均不足60%,其中内侧快车道的情况相对更差。
内侧辅道的接缝传荷能力较好,次差率为8.6%,优良率为72.7%;而外侧辅道情况相对较差,次差率为14.1%,优良率为61.6%。
(4)板底脱空状况。
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要点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交通量增长和运营时间的增加,为了提高路面承载力、舒适性,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得到推广,具体就是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后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工程技术。
“白改黑”技术充分利用了旧路资源和行车舒适性,大大提高了道路运输能力,提高了路面的质量、效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时间一长,行车舒适度差、噪音大不说,养护维修也不方便。
于是,很多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的“白色路面”都通过改建,变成性能更优越的黑色沥青路面,统称为“白改黑”。
公路“白改黑”,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使原来的混凝土刚性路面变为沥青柔性路面。
在“白改黑”的施工中,作为路基的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处理及相关施工对于保证新铺成的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及实用至关重要。
水泥路面上加铺是一项技术难度大且稍有不慎就容易出问题的工作。
虽然该工艺不是什么新工艺,但不同的工程存在不同的问题。
1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概述“白改黑”就是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进行处理后,或者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后,加铺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工程技术。
在整个“白改黑”工程有以下几道工序:道路弯沉检测、对破损的水泥混泥土板块进行修复、进行切缝灌缝、道路抗裂贴、应力吸收层、铺第一层沥青、铺第二层沥青。
其实,“白改黑”就是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白改黑”后的沥青混泥土路面的特点有三个,首先是美观、行车舒适、噪声小,对车胎面磨损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车轮的抓地力,在“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结构平整、排水性能好、不反光、有利于行车安全等;其次是沥青路面具有较强的耐热、耐寒性,在高温的情况下还会吸收热量,降低城市温度;最后还具有较强的防滑性,能缩短刹车制动距离,从而提高行车安全系数。
“白改黑”施工技术具体就是指将混凝土路面变为沥青路面。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及方法探究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市政道路的荷载量与日俱增,对原路面结构的损坏也越来越重。
越来越多的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面临着重新整修的工作,此谓“白加黑“改造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原来旧路面的使用性能,大大的延长其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节约维修成本。
本文就某段就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利用“白+黑“改造技术进行了维护,探讨了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以及方法。
关键字:白加黑改建、反射裂缝、路况调查、沥青罩面设计方法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unicipal road load increases day by day, the pavement structure damage also more and more heavy. more and more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face completely renovated work, this call “white and black”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this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riginal old pavement, greatly prolong its service life, the maximum extent save maintenance cost. this paper is a old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using “white + black”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maintenance, discusses the urban road “white and black” reform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method.key word: white and black reconstruction, reflection crack, the road, investigation, asphalt cover face design method水泥混凝土路面由于其具有强度高、刚度高、抗损耗能力强等优点,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的应用。
道路工程白改黑施工方案第一章总则一、项目概况白改黑工程是指对已成型的混凝土路面,进行新型沥青路面的替换施工,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本项目为某城市主干道的白改黑施工工程,涉及路段长度约5公里,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
二、技术要求1、路面设计要求本项目路面设计采用新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包括基层、粗集料层、细集料层和面层。
路面设计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达到相应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2、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确保施工队伍技术过硬,具有丰富的白改黑工程施工经验。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执行,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3、施工材料要求施工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具有相关的施工资质证明。
特别是沥青混凝土材料,必须经过检测合格才能使用。
第二章施工组织设计一、总体布置1、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设备。
2、施工现场应划分为施工区域、物料堆放区、临时设施区和安全通道等区域,并合理设置施工标志。
3、施工单位要与路政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进行协调,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交通和周边环境。
二、施工机具1、路面铣刨机:选择经过检测合格的铣刨机,能够满足不同混凝土路面的铣刨要求。
2、沥青混凝土摊铺机:根据路面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摊铺机,保证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摊铺。
3、压路机:选用20吨以上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密实和平整。
4、其他机具和设备:还需要配备洒布车、搅拌站、搅拌车、自卸车等其他机具和设备。
三、劳务组织1、施工人员要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的上岗证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
2、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任务,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3、施工单位还需要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意识和素质。
第三章施工技术方案一、路面铣刨1、路面铣刨前的准备工作(1)清除路面上的垃圾和杂物,确保铣刨机的正常作业。
“白加黑”道路改造技术探讨摘要: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道路综合改造(俗称“白加黑”),目前应用越来越普遍,这种复合结构涉及刚性、柔性两种路面结构形式,在沥青加铺层中出现反射裂缝就成为一个普遍问题。
本文结合三峡专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对如何确保此类工程质量进行阐述。
关键词:反射裂缝结构层设计旧板处治控制重点特殊结构层由于使用年限及交通量的急剧增加,近年来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情况日益增加,各地大量采用在原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综合改造。
该方法可以分幅、分段封闭施工,面层摊铺后即可开放交通,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交通的干扰,同时摊铺的柔性路面可以大大提高行车的舒适性。
但由于是在刚性面层上加铺柔性路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在通车后发生反射裂缝。
现结合三峡专用公路路面改造工程,从设计和施工的角度,谈谈如何确保道路“白加黑”工程质量。
一、工程概况三峡专用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双向四车道的山岭区准一级汽车专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60km/h。
整体式路基宽1 9.0 m,分离式路基宽1 0.0m,平曲线最小半径为125m,最大纵坡6%,设计荷载:汽车一36级(三峡工程特种荷载标准)。
路面采用40号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5MPa,抗折弹性模量3.1 x 10m4MPa。
该路的建成通车对三峡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一条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意义的重要公路。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旅游需求,该路交通量逐年增大,加之超载、重载车辆增多,水泥混凝土路面局部出现了坑槽、裂缝、断板、错台、唧泥等病害:桥涵也部分出现伸缩缝破损、桥头跳车、梁底及腹板裂缝等病害;隧道部分出现砼施工缝、麻面区及各种裂缝处渗水现象。
二、路面改造结构层设计方案1、表面层路基段落采用5cm厚SMA-16,特大桥面为减轻荷载,采用2cm 厚Novachip超薄磨耗层,隧道路面为增强抗滑、降噪、排水、防火阻燃功能,采用5cm厚OGFC开级配排水式沥青磨耗层。
浅谈市政道路“白改黑”改造施工技术摘要: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和多年的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对市政道路“白改黑”的施工中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白改黑;施工技术引言:白改黑, 道路建筑用语, 是把原来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灰白色)改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黑色), 达到环保、防尘、降噪和增添行车舒适性的效果。
相对于原先的混凝土路面, 白改黑后的道路路面与轮胎之间附着力增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 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安全, 更加平稳;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将大幅度下降, 为降低城市噪音起到了重要作用;黑色沥青路面吸尘性能较好, 能有效吸收车辆行驶过程中的扬尘, 从而能提高空气质量, 提高美化城市环境的质量。
这几年的实践效果表明道路白改黑能有效地改善城市面貌, 提高城市档次, 减少道路养护费用。
本文主要通过总结福州第一条白改黑工程:福州五一五四路改造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
1 白改黑施工技术的简述所谓的白改黑技术就是在原有的水泥路面的上面再铺设一层沥青混合物,这就会使以前的水泥刚性路面转换成沥青柔性路面。
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对原有的水泥混凝土路基进行粗糙的打磨,这就会出现粗糙面,然后再在粗糙面上进行沥青混合物的铺洒,进而使道路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对于原有的水泥路面来说,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认真做好处理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升道路改造的质量。
2 市政道路白改黑中出现的问题及改造方法2.1 市政道路白改黑中出现的问题本文针对市政道路的白改黑的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结构构成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二者性能不同,在受到温度变化时容易出现反射裂缝的情形。
产生反射裂缝的原因主要有(1)温度造成的反射裂缝(2)载荷造成的反射裂缝所以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反射裂缝可以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主要有:设计科学合理的沥青罩面厚度;采用性能良好的沥青进行罩面工作;反射裂缝吸收层的设置;玻璃纤维格栅层的添加;对旧水泥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等。
关于对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技术的探讨摘要: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改造技术,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应用越来越多。
主要分析旧路基层处理、施工机械、原材料等质量控制等措施。
关键词:市政道路;技术处理;质量控制为了充分利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残存强度,同时改善路面使用性能,近年来,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技术,俗称“白加黑”复合路面改造技术,在市政道路改造中应用越来越多。
然而,这种复合结构涉及刚性、柔性两种路面结构形式,不仅材料差异大,而且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上存在接缝、裂缝、错台、板底脱空、断裂等问题,使得复合结构中“奇异部位”突出,极易使沥青面层在对应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及裂缝位置出现反射裂缝。
在环境因素的负效应(雨水、氧化等)及行车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常常使裂缝迅速扩散乃至“演变”成其他病害,从而缩短面层的使用寿命。
下面,结合亳州市光明路“白加黑”改造工程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调查与评价。
众多的改造工程经验教训表明,旧路病害的处理是“白加黑”改造工程的关键,对原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其上加铺沥青面层的使用寿命。
因此,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充分的调查与评价是合理进行沥青加铺层设计的基础。
亳州市光明路“白加黑”改造工程西起西一环,东至建安路,全长3660m。
由于运行多年,局部路段出现破损,对交通影响较大。
此次对该道路原有路面做以如下调查与评价。
1.1路面状况:主要对破碎板块、开裂板块、边角破损板块、板间纵横缝开裂宽度、错台位置与高度、纵横坡度及板底脱空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2排水状况:主要对低洼路段排水状况进行调查。
1.3弯沉测试:用落锤式弯沉仪对水泥混凝土板角及板中进行测试。
1.4取芯检查:通过采取随机钻芯取样检测的方法,调查水泥混凝土面板厚度,计算板厚代表值;通过芯样劈裂强度试验结果,评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强度;通过对基层钻芯取样,对基层的完整程度进行观察和记录。
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的运用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工程,重点分析了具体工程施工中运用的关键技术和施工流程,旨在推动我国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领域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技术;运用伴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政道路建设标准和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水泥公路也逐渐被沥青公路所取代。
为进一步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可直接在水泥路面上铺设一层沥青混凝土罩面,从而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发挥出沥青路面的功能与作用。
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工程技术提出个人见解和建议,以期能够为相关领域从业者提供参考。
1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工程概述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工程是指将原有水泥路面改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由此通过沥青混凝土的良好通行质量来实现市政道路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众所周知,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颜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而两者之间沥青路面无论通行的舒适度,还是安全性都更为理想,由此在新时期的市政道路建设中纷纷强化了白加黑改造工程的建设。
总而言之,白加黑改造工程是提升市政道路通行质量与行车安全的重要举措,进而推动了市政道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2市政道路白加黑改造施工中运用的关键技术2.1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水泥混凝土作为一种脆性材料,在长期车载作用力下会出现许多结构性损坏问题,例如常见的裂缝、坑洞、错台以及短板等。
当水泥混凝土面板作为道路路面基层结构时,首先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为此也需要对旧面板进行加固修复处理。
具体而言,旧水泥混凝土面板处理技术主要包含了裂缝修复、坑洞填补、断板恢复以及面板底部灌浆稳固处理等路面恢复施工,同时做好路面的封水处理,从而为沥青路面面层铺设以及市政道路的长远稳定运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刚柔性界面处理技术从专业角度来看,水泥混凝土材料与沥青混凝土材料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当在水泥路面上覆盖沥青面层时,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两个面层之间的粘结关系,必然会出现层间滑移问题。
分析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所以大众出行的次数也越来越多,对自己出行的舒适性、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并提出诸多的要求。
城市道路长时间暴露在空气环境当中,非常容易受到多种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现如今旧水泥路改造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过程当中的主要工作,“白加黑”的改造方式,保证旧路面完全满足技术标准。
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城市道路旧水泥路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进行认真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旧路改造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虽然说水泥混凝土路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到达使用的年限,所以其性能发生大幅度下降的情况,对于道路的使用带来诸多影响,也给道路养护工作带来了制约。
另外,因为某些新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受到各种运输所带来的影响,在使用几年之后,也出现破损问题。
基于此,本文下面主要对城市道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1、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意义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国家大力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此路面最明显的优势与特点就是施工方面强度高、刚度大、无需投入更多的成本等。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使用的时间大约为20年,早期建设完毕的道路到今天,已经到达了使用的期限,再加上社会经济高速的发展,交通运输量的不断增加,给水泥混凝土路面带来了诸多影响,增加了破损问题出现的可能性,路面的性能没有办法再满足使用的要求[1]。
另外,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较,因为水泥混凝土路面修复难度偏大,所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改造是一项非常关键且重要的工作,需要选择出合适的维修改造技术,并进一步提高路面的服务水平[2]。
2、“白加黑”改造方式分析通过对“白加黑”改造方式进行分析,发现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其中包括较多的内容,整板利用与破碎利用是较为常见的改造方法。
什么是整板利用?主要就是在水泥混凝土旧路上面加铺沥青结构层,将原有路面的结构性能给予保留。
浅议水泥路面“白改黑”“白加黑”施工技术摘要:水泥路面具有造价较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日常养护工作量小等优点,曾一度普遍推行。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水泥路面的固有缺陷逐渐体现为病害暴露出来,混凝土板块脱空、接缝跳车、板块断裂错台日益明显,制约了行车速度、降低行车舒适性甚至危及交通安全,亟需改造处理,本文通过几个使用实践浅议应用“白改黑”“白加黑”技术,改善路面使用品质的案例。
关键词: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加罩沥青混凝土0引言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强、稳定性好、耐久性优良等优点,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因水毁损坏大量沥青路面,而水泥路面未全面损坏,因此各地公路部门全面推行水泥路面。
上海也不例外,我公司承建的青浦工业园区市政配套设施三纵三横主干道及加密支路全部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也曾为社会的交通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与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重载车辆和超载现象日趋严重,同时由于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损坏等原因,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近20年后,就出现了较大损坏,从而严重影响了行车的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亟需对损坏路面进行改造,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改造后既要确保道路舒适性,又要经济可行、符合环保并方便地养护。
“白改黑”“白改黑”施工方案弥补了白色路面的缺陷,“白改黑”就是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改变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基层,在其上修建沥青混凝土面结构的一种施工技术。
“白加黑”是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家铺沥青面层的一种水泥混凝土结构。
2、原路面技术状况调查评价对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状况全面调查和评价是选择施工技术方案的必要条件,其中调查的内容有旧路面损坏情况、接缝传荷能力、底板脱空状况、旧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适应程度等。
调查的方法和标准按《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CJJ36-2006)、《公路养护工程质量评定标准》(DG/TJ08-2144-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的规定进行。
城市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1、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变成路基的施工方法与要点1.1坏板的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都是由伸缩缝分开的混凝土板组合而成(板的大小在3.5m×5m 左右)。
1.2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一些混凝土板被车轮压烂、压碎、断裂、掉角等现象,在白改黑施工时,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
1)如果个别混凝土板已被压烂、压碎,不能继续使用,则必须将旧板彻底砸除,将混凝土石渣挖出外运,然后重新浇注标号不低于原路面的水泥混凝土。
将旧板破碎时,一要注意不要使用大油锤,可采用人工或小型号油锤破碎的方法,破碎后更不要采用装载机下去铲装,可采用人工将碎石搬出的方法,以严格避免施工挠动更深的底基础;二要注意破碎时不要损坏相邻混凝土板,同时石渣土清除后还要清除坑底浮土,注意相邻板的下面是否有空洞等,如有,也必须同样处理。
重新浇注混凝土后,要严格照规范要求进行振捣、赶光、拉毛、养护等施工,最后尽早切割好与相邻板的伸缩缝,以防天气炎热造成混凝土板胀裂。
2)如果原水泥混凝土板破损不严重而且只有裂缝时,可以不破碎,采用割缝机沿裂缝割缝,清理干净,并在所割缝隙中灌沥青玛蹄脂(同伸缩缝处理方法,后面将详述)。
如果原水泥混凝土板破损不严重而且只有边角处轻微损坏的水泥混凝土板可以不破碎,施工时先用割缝机沿损坏范围割成正方形区域,再用人工将损坏处凿出12~15cm 深并清走,再向其中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1.3顺接段施工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纵向顺接段,由于混凝土路面路面上要铺沥青混凝土从而造成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高程不一致,因此要进行二者顺接段施工处理。
处理方法是将接头处约长10~15 米的混凝土板按处理坏板的方法砸除,重新按顺接高程要求浇注混凝土路面,为保证顺接处的施工质量,往往还要在新浇注混凝土路面布设钢筋网及传力杆,形成钢筋混凝土底基层。
横向顺接段因面积小、交通流量较小,可以采取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衬补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方法使高程一致。
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分析发表时间:2018-09-27T15:06:58.6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0期作者:张俊杰[导读] 沥青加铺的方式对其进行旧路面改造。
本文主要结合某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采用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对旧路面病害进行改造,并简单讲述了白加黑路面改造的关键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张俊杰江门市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529000摘要:针对"白加黑"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维修方案,采用“白加黑”沥青加铺的方式对其进行旧路面改造。
本文主要结合某水泥混凝土的路面改造工程,采用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对旧路面病害进行改造,并简单讲述了白加黑路面改造的关键技术,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技术;沥青面层引言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是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严重病害的有效方法。
随着经济发展,交通量的不断增长,对道路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如何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改进,来改善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是公路技术人员提高路面质量的关键。
1工程概况随着我国交通量日益增长,很多修建已久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超载超限车辆的反复碾压下,水泥混凝土路面逐步出现了多种病害,严重影响车辆的正常通行。
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全长26km,设计标准为高速公路,双幅四车道。
经过长期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已经出现严重损坏,有破碎、错台、凹陷以及断板等严重病害,已经不能满足车辆通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需求。
为了保证道路正常使用,提高道路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现采用“白加黑”的沥青加铺方案对其进行改造处理。
2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经常用的改造技术,主要是把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病害、稳固处理,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再加铺一至两层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形成一种刚性基层和柔性面层的组合结构,即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
白加黑路面改造技术的不仅仅可以充分的利用到旧路面的强度,而且能够改善旧路面的使用功能,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浅议水泥路面“白改黑”“白加黑”施工技术发表时间:2017-10-13T13:29:00.1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作者:陈国平[导读] 曾一度普遍推行。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水泥路面的固有缺陷逐渐体现为病害暴露出来,混凝土板块脱空、接缝跳车、板块断裂错台日益明显,制约了行车速度、降低行车舒适性甚至危及交通安全,亟需改造处理,本文通过几个使用实践浅议应用“白改黑”“白加黑”技术,改善路面使用品质的案例。
上海西部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摘要:水泥路面具有造价较低、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日常养护工作量小等优点,曾一度普遍推行。
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水泥路面的固有缺陷逐渐体现为病害暴露出来,混凝土板块脱空、接缝跳车、板块断裂错台日益明显,制约了行车速度、降低行车舒适性甚至危及交通安全,亟需改造处理,本文通过几个使用实践浅议应用“白改黑”“白加黑”技术,改善路面使用品质的案例。
关键词: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修复;加罩沥青混凝土0引言鉴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载力强、稳定性好、耐久性优良等优点,在我国广大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因水毁损坏大量沥青路面,而水泥路面未全面损坏,因此各地公路部门全面推行水泥路面。
上海也不例外,我公司承建的青浦工业园区市政配套设施三纵三横主干道及加密支路全部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也曾为社会的交通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技术背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与建设的迅猛发展,交通量快速增加,重载车辆和超载现象日趋严重,同时由于设计、材料、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自然灾害的损坏等原因,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投入使用近20年后,就出现了较大损坏,从而严重影响了行车的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亟需对损坏路面进行改造,以提高其使用性能。
改造后既要确保道路舒适性,又要经济可行、符合环保并方便地养护。
“白改黑”“白改黑”施工方案弥补了白色路面的缺陷,“白改黑”就是将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改变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将原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为基层,在其上修建沥青混凝土面结构的一种施工技术。
城市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1、原水泥混凝土路面变成路基的施工方法与要点1.1坏板的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都是由伸缩缝分开的混凝土板组合而成(板的大小在3. 5m×5m左右)。
1.2 10水泥混凝土路面经过长时间使用,就会出现一些混凝土板被车轮压烂、压碎、断裂、掉角等现象,在白改黑施工时,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
1)如果个别混凝土板已被压烂、压碎,不能继续使用,则必须将旧板彻底砸除,将混凝土石渣挖出外运,然后重新浇注标号不低于原路面的水泥混凝土。
将旧板破碎时,一要注意不要使用大油锤,可采用人工或小型号油锤破碎的方法,破碎后更不要釆用装载机下去铲装,可采用人工将碎石搬出的方法,以严格避免施工挠动更深的底基础;二要注意破碎时不要损坏相邻混凝土板,同时石渣土清除后还要清除坑底浮土,注意相邻板的下面是否有空洞等,如有,也必须同样处理。
重新浇注混凝土后,要严格照规范要求进行振捣、赶光、拉毛、养护等施工,最后尽早切割好与相邻板的伸缩缝,以防天气炎热造成混凝土板胀裂。
2)如果原水泥混凝土板破损不严重而且只有裂缝时,可以不破碎,采用割缝机沿裂缝割缝,清理干净,并在所割缝隙中灌沥青玛蹄脂(同伸缩缝处理方法,后面将详述)。
如果原水泥混凝土板破损不严重而且只有边角处轻微损坏的水泥混凝土板可以不破碎,施工时先用割缝机沿损坏范围割成正方形区域,再用人工将损坏处凿出12〜15CnI深并清走,再向其中重新浇筑水泥混凝土。
1∙3顺接段施工在原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纵向顺接段,由于混凝土路面路面上要铺沥青混凝土从而造成新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髙程不一致,因此要进行二者顺接段施工处理。
处理方法是将接头处约长10〜15米的混凝土板按处理坏板的方法砸除,重新按顺接髙程要求浇注混凝土路面,为保证顺接处的施工质量,往往还要在新浇注混凝土路面布设钢筋网及传力杆,形成钢筋混凝土底基层。
横向顺接段因面积小、交通流量较小,可以釆取在旧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衬补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的方法使髙程一致。
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技术探究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伴随而来的人口与车辆剧增,市政道路路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质量。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质量管理经验,对市政道路“白改黑”施工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就其含义、施工要求,准备工作以及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白改黑”;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伴随而来的人口与车辆剧增,市政道路路况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出行与生活质量。
目前城市中许多损坏程度不一的混凝土路面,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和人们出行的快速与舒适性。
“白改黑”技术是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不但可以大大改善原有路面的整体性能,还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路面病害处理中已普遍采用。
1.市政道路“白改黑”的相关内容概述1.1市政道路“白改黑”的含义所谓市政道路“白改黑”指的是在已经建好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铺设沥青进行罩面工作,由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通常是白色,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所以这一铺设工作又被称之为“白改黑”。
市政道路“白改黑”在近些年城市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常见,传统的水泥混凝土市政道路不再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通过“白改黑”,能够使得市政道路的交通运输更加顺畅,不仅可以保证行车的安全,还能够降低噪音,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被绝大多数的市政道路管理部门所推广认可[1]。
1.2市政道路“白改黑”的优点(1)维护起来速度更快。
通常情况下,沥青混凝土道路维护起来的时间不长,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较小,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维护时间短则几天,长则十几天。
(2)产生的噪音比较小。
“白改黑”后,沥青混凝土路面要比原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的噪音更小,在城市降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车辆行驶更加安全。
与原先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与轮胎之间的附着力更强,车辆在处理紧急事件中制动性能大大提高,抓地力增强,车辆行驶起来更加平稳和安全。
关于路⾯“⽩改⿊”,你不得不知道的施⼯⼯艺路⾯“⽩改⿊”施⼯⼯艺,以其经济、环保、⾼效,及改造后的优良的综合路⽤性能,⼴泛应⽤于混凝⼟路⾯的改造⼯程中。
本⽂分别对“⽩改⿊”⼯艺的技术背景、优势、典型的施⼯⽅案及⼯艺路线以及科学选择⼯艺⽅案的决策机制进⾏了分析和探讨,为混凝⼟路⾯“⽩改⿊”施⼯⼯艺的⼯程实施提供参考和借鉴。
⽬前我国的⽔泥路⾯的总量巨⼤,特别是三级以下公路中硬化路⾯基本都是⽔泥混凝⼟路⾯,尤其农村“村村通”⼯程实施后,混凝⼟路⾯⾥程激增。
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量快速增加,未来混凝⼟路⾯维护翻修的总⾥程量也必然将越来越⼤。
因此,针对⽔泥混凝⼟路⾯的维修、改造、养护等问题和⼯艺的研究和分析势在必⾏。
道路“⽩改⿊”, 是在⽔泥混凝⼟路⾯上, 经过改造处理、铺设沥青混凝⼟, 使原来的混凝⼟刚性路⾯(灰⽩⾊)改建为沥青混凝⼟柔性路⾯(⿊⾊),俗称“⽩改⿊”。
旧⽔泥混凝⼟路⾯“⽩改⿊”技术因其兼具沥青混凝⼟路⾯路⽤性能优异和充分发挥旧⽔泥混凝⼟路⾯强度⾼的特点,被⼴泛应⽤于旧混凝⼟路⾯的改建⼯程。
1 技术背景我国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许多道路尤其是南⽅的许多省际⼲线公路都建成了造价相对便宜的⽔泥混凝⼟路⾯。
⽬前,我国⽔泥路⾯的⾥程数总量巨⼤,特别是⾼速公路等级以下的各等级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如表1 所⽰。
其中,⾼速公路⽔泥混凝⼟路⾯⽐重约为7.3%,⼀级公路⽔泥混凝⼟路⾯⽐重约为40% ;⼆级公路⽔泥混凝⼟路⾯⽐重约为57%。
随着我国改⾰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交通量和汽车载重量⽇趋增加,在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重交通负荷冲击下,同时由于设计、材料、施⼯技术、施⼯管理和质量控制等⽅⾯的不⾜,以及⾃然灾害的破坏等原因,使得⽔泥混凝⼟路⾯在投⼊使⽤3 ~ 5 年后,就出现了⼤量的早期破坏,⼤量出现了断板、错板、裂缝、剥落、坑洞等损害,从⽽严重影响了⾏车的速度、舒适性和安全性。
旧混凝⼟路⾯⼤修改造的⼯程任务量巨⼤,亟待有经济可⾏、环保⽅便的养护⼯艺来解决,⽽“⽩改⿊”⼯艺的运⽤也逐渐普及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