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件汇总(完整版)_部分3
- 格式:pdf
- 大小:19.47 MB
- 文档页数:5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课件一、课程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和基本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爱国情怀。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
二、课程大纲1.课程概述2.近代中国的开端: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朝统治的危机4.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5.甲午战争与中国民族危机6.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7.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8.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9.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0.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革命11.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2.解放战争与新中国的成立1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4.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1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展望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和阐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事件。
2.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和认识。
4.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作业与考试: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果,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和认识。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小组合作成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整体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021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全册课件
一、课程导论
●课程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事件。
●课程内容:近现代史的定义、研究方法及课程安排。
二、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民族危机
●课程目标:分析西方列强侵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理解民族危机的严重性。
●课程内容:鸦片战争、不平等条约及其后果。
三、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
●课程目标:了解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课程内容: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四、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
●课程目标:理解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课程内容:洋务运动的兴起、内容和影响;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失败
原因。
五、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目标:掌握辛亥革命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解中华民国的建立。
●课程内容: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意义;中华民国的成立及其政治制度。
六、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课程目标: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课程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思想和人物;五四运动的起因、经过和影响。
七、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课程目标:分析国民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
●课程内容:国民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过程和早期
活动。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第一节视频《辛丑条约》 点击按钮播放清政府横征暴敛,导致民怨沸腾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各阶层人民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31:增开商埠和租界,进一步扩大对华商品的倾销;扩大对华资本输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1904—1905年,日俄战争,争夺东北1903年,英国侵入西藏1904年,英、德、法、美对长江流域的争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清末群众的反抗斗争1905年1906年1907年1908年1909年1910年10399188112149226清末群众起义斗争(次数)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Array 1901 19011911清政府派出考察团赴各国考察立宪清末“新政”及其破产清末新政的内容改革官制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改革军制裁撤绿营,建立新军改革教育废科举,设学堂,派留学改革经济制定商法,奖励工商预备立宪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仿行预备立宪1906190891911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中国代表团与西人合影清末“新政”及其破产孙中山:(清王朝)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 我们恐怕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
192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视频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点击按钮播放孙中山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青年运动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2卷视频孙中山点击按钮播放189418952商人 工人自由职业者公务员、学生会党 农牧业 总计963925126178兴中会会员构成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1904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这表明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了以武装起义推翻“孙中山的杰出之处在于他是近代中国思想界摆脱改良与革命矛盾的第一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章炳麟发表了为论革命书》邹容出版了《革命军》陈天华出版了《警世钟》《猛回头》历史进入20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我中国今日欲摆脱满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