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疱疮-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47 MB
- 文档页数:21
脓疱疮的护理指导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由于脓疱疮
具有传染性,对脓疱疮感染者进行床边隔离,洗澡时一人一盆一巾一体温计。
操作后要认真消毒手,病房每日消毒紫外线两次,每次30分钟,每天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拖地板两次,床单位用0.5%过氧乙酸拭擦,患儿出院后床单位做好终末消毒。
2、搽抗生素药膏。
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替宝宝洗手时要用流动水,避免自身被感染或再
传染给别人。
宝宝的毛巾、脸盆及被单不要与家人同用。
等病好后,须将被禄、床单等洗净,并充分暴晒。
患病期间须避免接触其他孩子。
家长要将宝宝的指甲剪短,以防宝宝将水疱抓破。
3、无论脓疱疮有多少,均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要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患儿更换衣物,
换下的衣物、尿布应煮沸消毒,在阳光下暴晒。
减少新生儿与外界不必要地接触,接触新生儿人员的手要用肥皂及清水洗净;胖孩子可用卷起的小毛巾垫于脖子后,使颈后皮肤充分暴露;局部处理用1%碘酒和75%乙醇外涂消毒后,在无菌技术下刺破脓疱,用无菌生理盐水或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后,外涂百多邦软膏;伴有全身症状者,如发热,精神弱,吃奶差等,需用抗生素药。
4、保持室温在24~26℃左右,湿度55%~60%,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日通风两次,
注意避免对流风。
每日沐浴更衣,沐浴时动作轻柔,皮肤褶皱处洗干净。
选择宽松柔软的棉制衣服,勤换尿布,保持身体清洁干燥。
新生儿脓包疮护理方法
新生儿脓疱疮是一种皮肤炎症,多源于细菌感染啊,发病很急,传染性也强。
易尽早治疗可获良好的疗效,如耽误时间较长,会导致并发症现象,如:肺炎或脑膜炎,更甚者可患败血病而危机新生儿的生命。
所有新生儿脓包疮的护理很重要,家长要十分重视。
1、清洁
宝宝的皮肤清洁很重要。
新生儿皮肤的免疫功能差,细菌很容易滋生和繁殖,更容易通过皮肤侵入体内,引发身体的各种疾病。
所以一定要保证新生儿的皮肤清洁。
同时也要注意接触新生儿的家长的卫生,因为家长通过皮肤与孩子接触,很容易把自身皮肤或衣物上的细菌带给婴儿,从而导致婴儿感染。
在家长与婴儿解除前一定要做好卫生工作,为了自己健康,也为了孩子的健康。
2、不宜穿着过厚
俗话说,小孩子要三分饥与寒。
这样的孩子身体才会健康,才会茁壮成长。
很多家长怕孩子着凉生病,喜欢将新生儿包裹的严严实实的,穿的厚厚的,认为暖和才是王道。
这样确实有弊无益的。
过多的穿着会让孩子出汗,导致皮肤潮湿,如没有及时的更换衣服或包被,会让孩子着凉受潮,易生病,也易于细菌的生长。
宝宝的穿着的冷暖可以从手的温度判断,手温则正合适。
疖肿治疗方法疖肿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也称为脓疱疮、疖子或是发疮,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疼痛和不便。
治疗疖肿的方法有很多,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未经医生诊断和指导的情况下,患者不应轻易尝试。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治疗疖肿的方法。
一、如何进行初步的自我护理?1.保持局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患处,避免使用过度的清洁剂或肥皂,否则可能刺激皮肤,使得疖肿恶化。
2.使用热敷: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患处,每次持续10至15分钟,每天做3至4次。
这样做可以帮助疖肿破溃,排出脓液,缓解疼痛。
3.避免挤压或揉捏疖肿:这样做可能会导致细菌进一步扩散,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局部使用药物1.外用药物:包括消炎药膏、红霉素软膏、双黄连软膏等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减轻炎症、杀菌,以及促进疖肿的愈合。
2.口服药物:包括消炎药、抗生素等等。
这些药物可以达到消除疾病根本原因的效果,但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手术治疗1.切开排脓: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通常使用局部麻醉,医生会用手术刀进行操作,帮助疖肿排脓。
2.红外线治疗:这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式,适用于疖肿较小的情况下。
通过红外线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疼痛,达到治疗的效果。
四、注意事项1.应该避免侮辱感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对于疖肿患者来说,平常应该根据个人情况,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强抵抗力。
3.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发热、肿胀加剧以及中毒症状等等,请立即就医。
总之,针对不同的疖肿情况,治疗方法也是不同的。
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在达到治愈效果同时,切记溶解自用药物,以免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护理体会XXXXXYY医院XXX脓疱疮是由金葡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以周围红晕不显著的薄壁水脓疱为特点,多发生在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易在儿童中造成流行。
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浸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浸入途径以皮肤和呼吸道常见,起病急骤、凶险,并发多器官功能衰歇者病死率极高。
该病除及早予抗生素治疗外,护理手段尤为重要,是该病治愈的关键。
现将我科收治的一例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患儿护理实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1年8月,我科收治了一例脓疱疮、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的患儿,伍佳,女,1岁半,因全身皮肤疱疹5天,发热4天于2011年8月1日9:10由其祖母抱送入院。
患儿于5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出现一个黄豆大小水疱疹、清水样,逐渐增大、增多,疱壁薄,无脓液、易破溃,迅速遍及头面部、颈部、躯干及四肢,发热,在当地治疗3天无效,于2011年7月9日在我院门诊考虑“天疱疮”予以强的松、头孢克洛等治疗3天后未愈而转入我科。
入院时诊断考虑①天疱疮②脓疱疮?③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体查:T37.5℃、HR110次/分、R26次/分、wt11kg,急性病容,神志清醒,精神、食欲差,左颈部、右上臂、右下腹部、右侧臀部及背部、双下肢、双足背皮肤可见片状溃损,为多个约2×3cm2与3×5cm2大小不等的红色溃损,形状不规则,大部分见糜烂面,创面潮湿,无脓液,部分干燥结痂,周围皮肤正常。
双眼周可见数个粟粒至黄豆大小不等水疱疹,已破溃。
双眼睑充血水肿,双眼结膜充血,可见少量黄色分泌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约3mm。
双肺呼吸音稍粗、无罗音。
经血培养检查确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经全科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及早诊断、及时治疗、精心护理,患儿住院7天临床治愈出院。
现将该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护理措施2.1 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患儿住隔离病房,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新鲜,实行接触隔离,减少探视,患有化脓性皮肤病的医护人员及家属不得接触患儿。
脓疱疮该怎么护理
一、脓疱疮该怎么护理二、脓疱疮的治疗偏方三、脓疱疮的预防方法
脓疱疮该怎么护理1、脓疱疮该怎么护理
1.1、首先要要注意避免脓包发生溃烂,避免用手抓破脓包,导致脓包污染到正常皮肤,引发其他部位的溃烂,同时当脓包结痂之后,一定不要用手去抠,要让结痂自然干燥脱落,这样才能不会留下疤痕和色素。
1.2、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隔离消毒,对于患有脓包疮的儿童要及时清洗消毒衣物,以免传播到其他宝宝身上,并且要对宝宝生活过的环境、接触过的事物及时进行消毒,以免出现呼吸道的传染。
1.3、当脓包疮发生溃烂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发生感染而引起全身发热的症状,同时要避免引发败血症等严重的疾病,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水果等补充维生素,多吃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增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2、脓疱疮的发病原因
主要病原菌是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71型及其Ⅱ群,也可为80/81型和甲类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为3/13,12,8,49及57型,其中有些是肾炎原性,如49型及M2型;也可为二者的混合感染。
Ⅱ群71型葡萄球菌可产生一种表皮松解毒素,使表皮颗粒层发生松解,产生大疱而发病。
亦有由链球菌或白色葡萄球菌感染者。
3、脓疱疮的特点
3.1、传染性强
小儿身上的脓疱开始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但脓疱中有许多细菌,脓疱抓破后,脓液流出污染周围正常皮肤,便会引起新的脓疱。
俗话说,。
皮肤科脓疱疮患者的护理常规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
特征为发生丘疹、水疱或脓疱,易破溃而结成脓痂,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夏秋季儿童(2~7岁)多见,易流行。
本病分为两型:大疱型脓疱疮和非大疱型脓疱疮,后者也称接触性脓疱疮,传染性强于前者。
【一般护理】1.患者应安排单间,限制探视及陪住人员,实施接触性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2.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每日定时通风,空气消毒2次。
墙面、地面及用物等均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每日2次,床单及被服保持整洁,用物专人专用,定时消毒更换。
医护人员勤洗手,正确处理器械和敷料等,严格落实消毒隔离措施。
3.保持床单位整洁,床单平整、清洁、干燥、无杂屑;保护皮肤清洁、完整,避免搔抓,协助患儿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手套;选择宽松、棉质衣物。
4.每日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变化。
5.选择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高热量饮食,包括糖类、优质蛋白、各种维生素等,同时加强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
避免食用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
6.母乳喂养时,母亲应忌食辛辣腥发刺激性食物,将奶挤出后用奶瓶喂哺患儿,防止乳母被传染。
【专科护理】(一)皮损护理1.疱液澄清、疱壁未破时可每日涂擦炉甘石洗剂5~6次。
2.脓疱处理按“疱病清创法”清除脓液、痂皮等分泌物,外涂抗菌药物。
3.脓疱结痂时应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洁创面,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外涂抗菌药物如0.5%新霉素软膏,浸软痂皮后再剪除痂皮,不要强行剥离。
4.创面渗出较多时,使用糊剂外涂。
5.注意局部清洁,保护创面,避免搔抓或摩擦,避免患儿哭闹,防止患儿剧烈运动,以免扩散。
6.加强患儿眼、口、鼻的护理,及时清理分泌物。
(二)病情观察1.观察皮疹发生的部位、大小、类型、颜色、有无水疱、脓疱及疱液的性质、侵犯面积、有无渗出、糜烂、尼氏征阳性(尼氏征又称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有四种阳性表现:①手指推压水疱一侧,水疱沿推压方向移动;②手指轻压水疱顶,疱液向四周移动;③稍用力在外观正常皮肤上推擦,表皮即剥离;④牵扯破损的水疱壁时,可见水疱周边的外观正常皮肤一同剥离),有无新生皮疹、抓痕伴痒等情况。
脓疱病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观察患者是否有体温升高,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2、观察好发部位,判定类型。
3、患者身体状况。
二、护理措施
1、将患者单间安置,做好床边隔离。
2、换药用具严格消毒,污染敷料应焚烧。
新生儿脓疱疮应注意衣物及尿布消毒。
3、做好口腔及眼部护理,预防并发症。
4 、脓疱、水疱在无菌操作下刺破吸干,再涂药液;全身损害者用
1:15000-1:20000 高锰酸钾溶液药浴。
三、健康指导要点
1、加强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
2、增强皮肤抵抗力,预防全身传播。
四、注意事项
1、夏季应少进入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2、如发现病例,应及时处理。
制定者:皮肤科护理组审批者:标准审核小组疾病概述: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浅在性脓疱与脓痂,具有接触传染和自体接种感染的特点。
常见于气温高、湿度大的夏秋季节,多侵犯儿童,好发于暴露部位。
一、执行一般护理常规二、护理评估1.了解患者生活方式、有无机体抵抗力下降因素。
2.观察皮损部位、面积、特点、程度,有无瘙痒、疼痛及感染。
3.了解全身状况及心理状态。
三、护理要点1.体位与活动:根据病情指导患者适当活动。
2.饮食与营养支持: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嘱患者多饮水。
3.病情观察(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有无咳嗽、咳痰、浮肿等情况。
(2)观察皮疹部位的自觉症状、范围、外观及严重程度。
(3)观察血常规、脓培养、尿常规等辅助检查的结果。
4.用药护理(1)询问药物过敏史,使用前做好皮试,足量饮水,促进排泄。
(2)抗组胺药:用药后观察有无嗜睡、头晕等,注意休息。
(3)协助患者涂抹外用药,每日2~3 次,注意不可强行撕去痂皮,应使其自然脱落。
5.症状护理:见皮肤破损、瘙痒的护理常规。
6.并发症的护理:继发感染(1)保持环境清洁、温湿度适宜,床单元清洁干燥。
(2)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重点观察体温的变化及伴随症状。
(3)加强口腔、皮肤护理。
7.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1)指导患者注意营养、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2)指导患者患病期间勿去公共场所;患儿患病期间用物与他人分开,可日晒、煮沸处理。
(3)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涂药。
四、护理诊断/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脓疱有关2.瘙痒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脓疱有关【参考文献】[1] 张学军. 皮肤性病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 丁淑贞,戴红. 皮肤科临床护理.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6[3] 孙艳,占城. 常见皮肤性病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范.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皮肤科护理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