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生产工艺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998.50 KB
- 文档页数:45
案例1锅炉给水调节阀故障导致全装置停车事故经过:2001 年5 月12 日20 时11 分,某装置室内操作人员发现BA-106 炉汽包液位高报(LICA10601 PV=73.1%),当时液面调节阀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20 时14 分,汽包液面高高报(LICA10601 PV=80.2%),当班人员立即现场确认汽包液面,同时室内发现锅炉给水流量达到32455.3KG/H,仪表状态开路。
20 时16 分,汽包液面105.9%,现场发现汽包玻璃板液面100%,锅炉给水进料调节阀现场全开。
在当班人员现场关闭该阀下游阀的过程中,BA-106 出口高压蒸汽温度下降。
20 时28 分,室内人员发现丙烯压缩机(GB-501)和裂解气压缩机(GB-201)的驱动透平(GT-501 /GT-201)轴位移上升。
20 时31 分,GT-201 轴位移联锁停车。
20 时32 分,GT-501 轴位移联锁停车。
GB-501 停车后,乙烯制冷压缩机(GB-601)及分离系统相继停车。
21 时40 分,新、老区裂解炉全部停止进料。
原因分析:BA-106 炉锅炉给水调节阀FCV-106-26 阀门信号线发生故障,引起汽包液面满,SS 蒸汽带水,导致总管SS 温度降低,致使GT-501 /GT-201 轴位移高联锁停车。
整改措施:1、加强联锁管理,投用新裂解炉全部联锁。
2、加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应急应变处理能力。
点评:裂解炉、大型压缩机组等关键设备的联锁保护是确保装置安全生产,避免发生设备事故的重要屏障。
特别是一些新上、改造的设备在联锁保护的设计上更为完善,也更趋复杂,一定要在深入研究、仔细领会其联锁设计意图的基础上,认真执行联锁管理制度、程序,坚持对联锁的严格管理。
可考虑设计上在SS 总管适当位置设置温度监测点。
案例2汽包出口挡板变形引起对流段盘管烧坏事故经过:2003 年5 月13 日,某装置6#裂解炉升温至高备状态,7:00 内操人员发现SS 温度持续升高,加大减温水量也无济于事,SS 持续升高至裂解炉联锁。
教学案例:课程名称:《乙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制备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的热爱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乙烯的实物样品,让学生观察乙烯的外观和气味,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物质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新知讲解:通过PPT展示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让学生了解乙烯的基本知识。
同时,通过实验演示乙烯的制备方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数据。
3.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乙烯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
鼓励学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验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拓展应用: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乙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塑料制品、医学领域等,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乙烯的性质和反应机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PPT演示法:通过PPT展示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基本知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课程内容。
4.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乙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乙烯的制备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乙烯的反应机理和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树立环保意识。
乙烯工艺流程分析
《乙烯工艺流程分析》
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乙烯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来完成。
下面将针对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
乙烯的生产通常以石油或天然气作为原料。
首先,原料通过蒸馏或裂解的方式得到乙烯的预生产物——乙烷。
接着,乙烷要经过脱氢反应来制得乙烯。
这个脱氢反应通常在高温、高压下进行,需要通过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度。
脱氢反应后的乙烯会含有杂质,需要进行蒸馏和净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成分。
随后,乙烯要经过合成反应来制得乙烯聚合物,也就是聚乙烯。
这个合成反应通常需要使用催化剂,而且反应条件也相当苛刻。
一旦制得乙烯聚合物,就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和处理,最终形成乙烯产品。
整个乙烯生产的工艺流程中,不仅需要各种化工反应工序,还需要配套的设备和管道来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而且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并且要防止化工品的泄漏和污染。
总的来看,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环节的紧密配合,以确保乙烯的高效生产和产品质量。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以确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的安全不会造成影响。
一、事故背景XX化工厂位于我国某省,是一家集化工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
该工厂主要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化工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塑料、纺织、包装等领域。
事故发生前,工厂运营正常,但近期由于市场波动,生产压力增大,员工工作强度增加。
二、事故经过2021年7月15日,XX化工厂发生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
事故发生在当天下午15时左右,当时,车间正在进行聚乙烯生产线的正常操作。
根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故发生时,车间内突然发生剧烈爆炸,随后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
事故导致4人死亡,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
三、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到位:经调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设备老化,长期未进行保养。
特别是反应釜的密封圈、安全阀等关键部件存在严重磨损,导致泄漏和压力失控。
2. 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在事故发生前,部分操作人员为了追求生产效率,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提前开启反应釜进料阀门、减少安全阀的开启时间等,这些违规操作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3. 安全意识淡薄:事故发生前,工厂管理层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培训不到位,员工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员工对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掌握不牢固,缺乏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4. 应急预案不完善:虽然工厂制定了应急预案,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急预案的执行力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应急演练。
四、事故教训1.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磨损的部件,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规范操作规程:企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强化安全意识:企业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让安全成为企业发展的基石。
4. 完善应急预案:企业应制定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事故处理1. 事故调查: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追究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