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认定信息登记表xls
- 格式:xls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2、地理位置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东南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距县城15公里。
地理坐标为108˚25′8″∽108˚26′20″,北纬34˚35′38″∽34˚36′53″。
海拔高度1063米。
肃宗建陵隶属建陵镇、昭陵乡管辖。
建陵南邻泔河,北依经河,西靠小河。
距西安市75公里。
建陵东与九宗山相望,西与高宗梁相连。
在建陵周围有:五峰山、白马山、覆甑山、九宗山、凤凰山和朝阳山。
建陵南距省道110线5公里,国道312线15公里,西距礼相公路1.5公里。
3、自然与人文环境建陵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偏北,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地形构造前弧翼中段、秦陵纬向构造带,陇西帚状旋钮构造体系东南端的复合部位。
肃宗建陵所在的武将山一带多褶皱,为宽缓的向斜与背斜相向展布,向斜规摸较大。
最大的向斜为九宗山∽庄子原向斜,横贯中部。
山脉为石灰质,坡度较大。
建陵周围有三条河流。
南面泔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境;经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从北部和东北部边界而过;西南方向有小河,水量较小。
三条河流河谷较深,均建有抽水站。
建陵周围地土肥沃,利于耕作。
汛期七、八、九三个月。
建陵陵园植被以苹果为主,还有落叶乔木如:桐、杨、楸、槐、枣、柳、杏、桑等,也有松、柏等常青树。
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
建陵陵园及周围分部有村庄、学校、石厂、部队、工厂。
建陵陵园及周边石灰石蕴藏量丰富,草林茂盛,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4、历史沿革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即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繁衍生息。
夏时为夏人活动的地区“雍州”,周曰“焦获”,公元1134年周建沣、镐两京,“焦获”为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
周平五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161年)置谷邑,谷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
东汉时,谷县并入池阳县,之后经历三国魏、东西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帝(公元386——534年)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
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单位性质:(√适用的选项)()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单位()其他(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织机构:(请简要描述单位的组织结构,包括职能部门、人员规模等)3.单位历史沿革:(请简要描述单位的历史沿革,包括成立时间、重要发展阶段等)4.单位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请描述单位内设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以及其职责)5.单位现有文物保护情况:(请描述单位目前保护的文物数量和种类)二、申报的祠堂文物基本情况1.文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物类别:(√适用的选项)()建筑类()雕塑类()绘画类()书法类()器物类()文献类()其他(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物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物重要性:(√适用的选项)()国家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普通文物5.文物保存状况:(请描述文物的保存状况,包括完好程度、存在的问题等)6.申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请简要描述申报文物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三、申报的祠堂文物保护需要及计划1.申报的祠堂文物承载着何种历史文化信息和意义:(请简要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意义)2.申报的祠堂文物面临的主要保护问题:(请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面临的主要保护问题,如老化、损毁、盗窃等)3.申报的祠堂文物保护计划:(请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的保护计划,包括具体的保护措施、资金投入等)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表
基本信
息
名称
级别□国家级□省级
类型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
是否确定传承人□是□否
项目存续情况□传承良好□传承一般,无专门管理□濒危状态
与村落依存程度□必须依托村落存在□不需依托村落存在
活动规模□10人以下□10至30人□30人以上□全村参与
传承时间□连续100年以上□连续50年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要求: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至今是否仍以活态方式传承,与村落的密切关系,传承活动内容与形式。
照片、影像资料要求:提供反映活动场景和活动空间的照片,提供重要传承活动器具、传承人照片,作为本栏附页。
每张照片需注明拍摄对象和时间,可连续附页。
1.文物古迹评估表(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2.文物古迹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精神价值)评价(3) 汇集历史文献要求(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6.2.1)⏹ 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 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 ⏹ 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3.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参见参考文献9 C ,11)文物调查不能忽略的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现状及其变迁历史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遗留的痕迹设计、施工者,材料供应地和业主的事迹文物古迹修缮及改建的历史在当时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历史遗迹附属文物和题记记录档案历史文献汇集现状勘测报告保护工程档案监测检查记录开放管理纪录6.2.1汇集历史文献要求:1、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2、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3、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
6.2.2现状勘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调查报告,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污染源流,生态质量、植被分布和动物活动情况等;2、文物古迹调查记录,各种深度的调查记录都应收入;3、对文物古迹原状和现状认定的各种证据及论证材料;4、保护工程实施以前的状态,重点是结构、材料的稳定性分析和重要损伤的勘测鉴定结论;5、附属文物登记;6、比例精确的环境地形图、古迹总平面图和必要的立面、剖面图;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3保护工程档案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同时要针对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主要有:1、现状勘察报告;2、评估研究报告;3、方案论证报告;4、修补、更换、增减构件记录;5、特殊工艺及施工方法记录;6、实验室及现场试验报告;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4监测检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可能发生变形、开裂、位移和损坏部位的仪器监测记录和日常直观形象记录;2、对消防、避雷、防洪、固坡等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记录;3、游人和其他社会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环境影响的观察记录;4、对影响保护的社会因素的调查分析;5、对经济效益的分析。
博物馆登记表名称
国家文物局制定
博物馆基本情况
博物馆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馆级负责人基本情况
博物馆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博物馆展示与服务基本情况
博物馆经费基本情况
填写说明
一、本登记表所列项目必须如实填写。
表格填写不下时,可另加附页,用A4纸书写。
二、字迹要工整、清楚,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的书写工具和墨水(用钢笔、毛笔、炭素墨水、蓝黑墨水)。
三、本登记表须填写一式两份,报所在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四、《博物馆管理办法》发布之日前成立的博物馆,填写该表。
五、本登记表所指“博物馆”包括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及其他含博物馆性质的单位。
六、开馆日期指: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日期。
七、环境控制设备:恒温恒湿设备、空气过滤设备等。
环境检测设备:紫外线测试仪、光照度计、温湿度检测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基本保管设备:柜架、展柜、囊匣等。
安全、消防设备:报警器、消防栓、探头等。
记录和保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具,就像文化冒险家的珍宝地图!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标准,登记表,记录说明书,都和我们的信
托通道一样,指导我们通过丰富的我国文化传统挂毯。
有了这些工具,我们可以发现和庆祝从古代的仪式和活泼的节日活动到传统工艺品和
下巴跳动表演艺术的一切。
仿佛踏上令人振奋的探险之路,揭开我国
文化遗产中隐藏的宝石!抓住你的装备,准备好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
前所未有的奇迹!
登记表是一份超详细文件,收集每个文化遗产项目或习俗的各种具体
信息。
它有关于一般事物的章节,如名称,位置,以及遗产的描述,
还有关于它的历史,现状,参与的人,如何传承,如何保护等更详细
的信息。
这个表格是为了确保我们为每一个已登记的遗产要素收集一
套真正全面、标准化的数据,这样就更容易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剖析和
分析。
这一信息对于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段时间内是如何形成的,对于制定妥善计划以保障其安全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准则是准确和相互尊重地记录文化传统的重要
框架。
它们就技术方面,包括视听记录技术和文件格式,以及同意和
知识产权等道德考虑提供了全面指导。
这些指示强调了在其文化和社
会环境中将遗产背景化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各民族参与文献工作的重
要性。
这将确保制作高质量和文化上敏感的记录,可用于研究、教育
和免疫振兴。
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本准则,坚持非物质文化遗
产的完整性和保护性。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名 称马氏庄园时 代清末——民国类 别古建筑所有权国家所有使用人所在地海拔高程经 度纬 度保护级别管理机构简介马氏庄园位于xx市xx县蒋村乡西蒋村,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巡抚、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
该庄园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占地面积约20000m2,建筑面积5000m2。
现存规模基本完整,主要由南、中、北三区组成,共6路。
南区1路,座南朝北,5进院落;中区4路,座北朝南,西3路各4进院落,东路2进院落;北区1路,座北朝南,2进院落。
共存建筑83座,包括厅、堂、楼、廊等总计401间。
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中轴对称,布局严谨,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形式与当地民居的有机结合。
其“九门相照”的典型地方特点,“五脊六兽”的装饰形式,以及建筑上采用的砖雕、石雕、木雕、彩绘等多种艺术形式,均显示出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被誉为“中州官宅标本”、“中原第一大宅”等。
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1号建筑古建筑好2号建筑古建筑好3号建筑古建筑好4号建筑古建筑好5号建筑古建筑好6号建筑古建筑好7号建筑古建筑好8号建筑古建筑好9号建筑古建筑好10号建筑古建筑好11号建筑古建筑好12号建筑古建筑好13号建筑古建筑好14号建筑古建筑好15号建筑古建筑好16号建筑古建筑好17号建筑古建筑好18号建筑古建筑好19号建筑古建筑好20号建筑古建筑好21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22号建筑古建筑好23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24号建筑古建筑好25号建筑古建筑好26号建筑古建筑好27号建筑古建筑好28号建筑古建筑好29号建筑古建筑好30号建筑古建筑好31号建筑古建筑好32号建筑古建筑好33号建筑古建筑好34号建筑古建筑好35号建筑古建筑好36号建筑古建筑好37号建筑古建筑好38号建筑古建筑好39号建筑古建筑好40号建筑古建筑好41号建筑古建筑好42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43号建筑古建筑好45号建筑古建筑好46号建筑古建筑好47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48号建筑古建筑好49号建筑古建筑好50号建筑古建筑好51号建筑古建筑好52号建筑古建筑好53号建筑古建筑好54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5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6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8号建筑古建筑一般59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0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1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2号建筑古建筑一般63号建筑古建筑较好64号建筑古建筑好65号建筑古建筑好文物名称文物类别保存现状66号建筑古建筑好67号建筑古建筑好68号建筑古建筑好69号建筑古建筑好70号建筑古建筑好71号建筑古建筑好72号建筑古建筑好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73号建筑古建筑好74号建筑古建筑好75号建筑古建筑好76号建筑古建筑好77号建筑古建筑好78号建筑古建筑好79号建筑古建筑好80号建筑古建筑好81号建筑古建筑好82号建筑古建筑好83号建筑古建筑好自然与人文环境1、自然环境(1)气候xx县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附件3: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文物名称新堂天主教教堂所在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申报单位凉城县人民政府(公章)申报日期2009 年7 月20 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图纸册页照片册页历史沿革内蒙古南部凉城县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是绥南根据地之一,绥南根据地是大青山游击根据地与晋西北联系的咽喉要道,是山西和绥远构成根据地的中枢地带,也是延安根据地向东北挺进的桥头堡。
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角度看,马头山、蛮汉山与大青山连接,成为阻击截断日寇西进的天然屏障。
1、抗日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37年9月底,我党派120师宋时轮支队挺进雁过留声北,进入凉城的马头山,一方面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另一方面武装群众扩大队伍,1938年春挺进120师六支队根据我党扩大游击根据地的指示,在马头山一带首先建立了大丰凉中心县委,1939年初,绥南地委成立,书记崔岩,1941年春,以马头山为活动基地,建立了中共丰凉县委,属绥南地委领导。
1938年6月,根据毛主席党中央的指示,一二0师党委决定,由三五八旅改委李井泉,参谋长姚喆同志率领七一五团,旅部骑兵连和山西战地动委领导的四支队,组成大青山支队,从山西五寨出发,在长城内外,迅速挺进马头山和蛮汉山,1939年8月,李井泉同志从延安回大青山途中,路经蛮汉山指示,在蛮汉山区建立人民政府。
二、解放区战争时期马头山、蛮汉山1945年8月15日本投降,绥南委重新成立,地点在新堂镇1946年9月,实行精兵简政,地县委合并,组成中共凉城中心县委,绥南专署专员郑天翔兼中心县委书记。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帝王将相国主义的援助下,企图独吞中国人民的胜利果实果实,继续统治与压迫人民,1945年8-9月间,国民党军队先后攻占了我军已解放的清水河、凉城、陶林、集宁、丰镇等地及平绥铁路沿线的重要村镇。
1945年10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的进攻,彻底摧毁他在绥远地区的黑暗统治,展开民绥包战役。
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申报单位信息•单位名称:•单位性质:•单位地址:•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申报文物信息1.文物名称:2.文物类别:3.文物年代:4.文物材质:5.文物尺寸:6.文物数量:7.文物来源:申报理由和价值评估请在下方详细描述该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历史价值通过对该文物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使用功能等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到哪些历史事件或时期的相关信息?该文物与当地或国家的历史有何关联?它对于研究某一历史时期的重要性如何?艺术价值该文物在艺术上具备哪些独特之处?它反映了哪些传统艺术形式或风格?它的设计、雕刻或绘画技巧是否具有较高水平?它对于研究某一艺术流派或传统的重要性如何?科学价值该文物在科学研究中有何用途?它是否具备独特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它能为某一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什么样的数据或证据?它对于深入了解某一科学现象或技术的发展具有何种意义?社会价值该文物对当地社区、地方文化传承或国家形象有何影响?它是否代表了当地或国家的独特文化符号?它能为社会教育、旅游业等方面带来哪些积极效应?它对于增强人们对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认识和理解有何作用?文物保护措施请描述该申报文物目前所处状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文物保存环境:2.文物展览方式:3.文物保管设施:4.文物修复与维护计划:5.文物安全防范措施:附件清单请列明所有与该申报文物相关的附件,并注明其名称和数量。
•附件1:照片(数量:)•附件2:文物鉴定证书(数量:)•附件3:文物修复记录(数量:)•附件4:其他相关资料(数量:)以上为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申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关信息,并提供必要的附件。
申报材料需经过审查和评估后方可获得相应的保护单位登记资格。
感谢您的配合与支持!。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指标顺序变更情况对照表附件2:《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为了保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指标数据的准确、规范,现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部分调查指标的含义补充说明如下:一、调查对象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确定,每一调查对象为一个独立文化遗存,不以构成的要素多少、体量大小为依据。
每一个调查对象填写一份《登记表》。
调查对象与现有文物保护单位不属同一计量概念,两者不得混淆。
二、新发现和复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说明》(以下简称“《著录说明》”)之“3.2复查”、“3.3新发现”修改为“新发现和复查调查对象应以2007年9月30日前,是否经过确认并相关文物管理机构进行了登记为据”。
三、编号和代码(一)《著录说明》之“3.1编号”,增加“编号是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对一个调查对象数据录入工作过程中随机产生数量登记的流水号”。
(二)《著录说明》之“4.2代码”,删除“根据《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档号编制规则》确定的不可移动文物代码”,修改为“是以数字形式表示调查对象主要要素状况的字符串,编码规则由国家文物局制定”。
四、《登记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著录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补充说明》”)对《登记表》的部分调查指标顺序和含义作了适当调整和补充,具体是:(一)《登记表》指标顺序的调整(见《登记表》指标顺序变更情况对照表)(二)指标内容变更情况1.级别:将“级别”改为“复查对象”。
撤销“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改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未定”改为“尚未核定为保护单位”2.面积:撤销“保护范围面积”、“建设控制地带面积”两个指标,“分布面积”、“建筑占地面积”统一改为“面积”。
其中:古遗址、古墓葬为分布面积,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占地面积,石窟寺、摩崖石刻、岩画为立面面积,碑刻、石雕为占地面积。
浙江省文物藏品信息指标登记表
藏品名称:
藏品级别:
总登记号:
分类号:
录入编号:
数据照片编号:
数码摄像编号:
填表人:填表日期:
单位审核人:审核日期:
市审核人:审核日期:
录入人:录入日期:
录入审核人:审核日期:
浙江省文物局
2006年
填表说明
1、按照《指标项填写说明》要求认真填写。
2、使用黑、蓝色墨水填写、字迹工整。
3、*号为必填项内容。
4、空格内容填不下者,可另加附页,标注项目代码。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表表A:藏品信息指标群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表表B:藏品管理工作信息指标群
博物馆藏品信息指标体系表表C:藏品文档与声像资料信息指标群
附录:。
新乡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文物名称迷魂寺所在地址新乡市开发区关堤乡塔小庄村申报单位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关堤乡塔小庄村(公章)申报日期年月日新乡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申报对象文物构成清单自然与人文环境:在新乡市东南十公里处原北小庄,现名塔小庄村,地处古黄河大堤之上,是一块美丽富饶的风水宝地。
这里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旱有水井可浇,涝有河道可排,紧临村南又有引黄三干渠可浇全部田地,粮食稳产高产,自古以来以盛产粮棉而驰名。
有充裕的农产品资源。
这里村民崇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民风淳朴,村民善良、忠厚、勤劳,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民借改革开放的春风,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家致富,特别是我村的四大民营企业(三家织布厂,一家纺线厂)在国内小有名气,不仅解决了我村及附近村庄的闲散劳动力,而且也带动了多种行业的发展,为我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村里楼房林立,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小轿车、面包车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代步工具。
迷魂寺现成为中老年人理想的娱乐活动场所,为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新农村提供了条件。
文物本体情况:“迷魂寺”大雄宝殿最初建于唐开元四年,迄今已有1294年的历史,历经沧桑,多次修复、重建。
现存大殿建于2000年,为砖木结构。
大殿三间占地面积8平方米,一门二大花窗,屋顶为绿琉璃瓦、五脊六兽。
天王殿重建于2005年春,砖木结构共三间、出厦,占用面积50平方米,一门两窗,屋顶为黄琉璃瓦、五脊六兽。
现存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青石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一尊(俗称“八棱碑”),高4米,宽0.7米,八面均有经文。
因1000多年的风化,80%文字模糊不清,总体分八块组成,第二节刻有花纹,第三节八棱,每面8行经文,第四节刻有莲花盆,碑顶呈桃形。
现存七级毗卢塔碑一座,大明弘治十四年岁次酉冬十月吉日立。
高2米,宽0.9米,厚0.22米,25行字,每行45个字,三面均有字而且字体清楚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