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依次向心房和心室传布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7
简述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是指心脏自身产生的电信号在心脏各部分之间的传播路径。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途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窦房结:窦房结是心脏的起搏器,位于右心房上部,靠近上腔静脉入口处。
窦房结能够自发地产生电信号,调节心率和节律。
结间通路:结间通路是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的传导通路,分为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和后结间束三个传导束。
其中前结间束向左房发出一个分支,称为房间束,也叫巴赫曼束。
房室结:房室结位于右心房下部,靠近三尖瓣右侧。
房室结是心脏内兴奋传导的关键部位,能够接收来自窦房结和心房肌的电信号,并将其延迟一段时间后传递到心室。
房室束:房室束又称希氏束,是从房室结向下延伸到室间隔上部的一束纤维。
房室束是连接心房和心室的唯一通路,能够快速地将电信号从房室交界区传递到心室。
左右束支:左右束支是从房室束分出的两个分支,分别沿着室间隔左右两侧向下延伸到心尖部。
左右束支能够将电信号从室间隔上部传递到室间隔下部。
浦肯野纤维:浦肯野纤维是从左右束支进一步分出的细小纤维,分布在心室壁的内层。
浦肯野纤维能够将电信号从室间隔下部传递到心室各部分,使心室肌同步收缩。
心脏内兴奋传导的特点心脏内兴奋传导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直接电传递:心肌细胞之间通过连接丝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性合胞体。
这样,当一个心肌细胞产生或接收到电信号时,就能够直接将其传递给相邻的心肌细胞,使整个心房或整个心室同步兴奋和收缩。
有序传播:由于心脏内存在特殊的传导系统,电信号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在各个部分之间传播。
这样,可以保证心脏各个部分按照正确的时序进行收缩和舒张,实现有效的泵血功能。
传导速度差异:心脏内不同部分的传导速度有所不同,主要取决于心肌细胞的特性和数量。
一般来说,心房肌的传导速度较慢,约为0.4m/s;结间通路的传导速度较快,约为1.0~1.2m/s;房室交界区的传导速度最慢,约为0.02m/s;房室束和左右束支的传导速度较快,约为2~4m/s;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最快,约为4m/s。
心动周期相关的概念解释心动周期是指心脏从一次收缩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所经历的过程,包括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心内压力、容积、血流和瓣膜活动的变化。
心动周期反映了心脏的泵血功能和血液循环的状态。
本文将介绍心动周期的各个时相,以及相关的生理学名词的含义和特点。
1. 心动周期的时相根据心室的舒缩活动,可以将心动周期分为以下八个时相: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房室瓣关闭,半月瓣未开放,心室容积不变,内压急剧升高。
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超过主动脉压和肺动脉压,半月瓣开放,血液快速射入大血管,心室容积减少。
减慢射血期:心室收缩力量和内压开始减小,射血速度减慢,心室容积继续减少。
舒张前期:心室开始舒张,射血停止,半月瓣关闭,房室瓣仍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内压急速下降。
等容舒张期:房室瓣仍关闭,心室内压继续下降,而心室容积基本保持不变。
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放后,由于房-室间压差大,血液迅速从心房流入心室,心室容积迅速增加。
减慢充盈期:由于静脉回流速度减慢,房-室间压差减小,血液进入心室的速度也减慢,心室容积继续增加。
心房收缩期:在心室舒张期末,心房开始收缩,将残留的血液射入心室,使心室充盈度进一步提高。
2. 心动周期相关的生理学名词在介绍心动周期的时相时,涉及到了一些生理学名词。
下面对这些名词进行解释:名词解释心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搏出量一侧心室在一次收缩中射出的血液量射血分数搏出量占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心指数以单位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心室压心室内的压力,与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有关主动脉压主动脉内的压力,与心室射血和动脉弹性有关肺动脉压肺动脉内的压力,与右心室射血和肺循环阻力有关收缩压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内的最高压力舒张压心室舒张时,主动脉内的最低压力脉搏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平均动脉压一个心动周期中每一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中央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微循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根本功能是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有效滤过压促进液体滤过的力量和促进液体重吸收的力量之差工作细胞普通的心肌细胞(心房肌和心室肌),具有稳定的静息电位,主要执行收缩功能自律细胞特殊心肌细胞(窦房结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组成心内特殊传导系统,这类细胞大多没有稳定的静息电位,并可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快反应细胞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快,主要包括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和蒲肯野细胞等慢反应细胞根据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去极化速度慢,主要包括窦房结细胞和房室结细胞等名词解释期间收缩在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兴奋到达前,心室受到一次外来刺激,则可提前产生一次收缩代偿性间歇在一次期间收缩之后,伴有一次比较大的心室舒张期血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血管某一截面的血量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指心跳停止、血流暂停时,循环系统各段血管的压力很快取得平衡,此时循环系统各处所测压力相同,这一压力数值即为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3. 心动周期相关的生理学现象在介绍了心动周期相关的生理学名词后,下面介绍一些与心动周期相关的生理学现象:心电图:反映了心肌细胞在不同时相中的电活动。
第四章血液循环(复习思考题)一、填空1、心肌细胞分为两类:一类是构成心房和心室壁的普通心肌细胞,细胞内含有排列有序的丰富肌原纤维,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执行收缩功能,称为工作心肌细胞;另一类是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会自发地发出节律性兴奋冲动,它们也具有兴奋性和传导性,这类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播兴奋,控制心脏活动的节律。
这一类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其自律性高低依次递减,合称为心脏的特殊传导组织。
正常心脏的自律性兴奋由窦房结发出,传播到右、左心房,然后经房室束、房室交界、左右束支传播到左、右心室,引起心房、心室先后有序的节律性收缩。
这样,两类心肌细胞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心脏的有效的泵血功能。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有兴奋性、传导性、节律性和收缩性。
3、决定和影响自律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4期自动去极化速度和最大舒张电位与与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距。
4、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主要缩短的是舒张期。
5、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
6、影响血流阻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管半径。
7、心室收缩期可分为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三个时期。
8、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每博输出量和心率两个因素。
9、与骨骼肌相比,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细胞的有效不应期长。
10、影响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因素主要有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
二、选择题1.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CA.骨骼肌的挤压B.心房收缩的挤压C.心室舒张的抽吸D.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E.压力差促进静脉回流2.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离子基础是 DA.Na+内流,Cl-外流B.Na+内流,K+外流C.Na+内流,Cl-内流D.Ca2+内流,K+外流E.K+内流,Ca2+外流3.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 EA.窦房结兴奋延迟发放B.窦房结兴奋少发放一次C.窦房结兴奋传速减慢D.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很长E.窦房结兴奋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4.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 EA.合胞体B.储Ca2+少C.自律性D.全或无E.有效不应期长5.关于心动周期的论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BA.舒张期大于收缩期B.房室有共同收缩的时期C.房室有共同舒张的时期D.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而言E.心动周期持续的时间与心率有关6.心动周期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E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期C.等容舒张期D.射血期E.充盈期7.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DA.等容收缩期末B.心室收缩期初C.等容舒张期初D.等容收缩期初E.等容舒张期末8.主动脉瓣关闭见于 D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C.等容收缩期开始时D.等容舒张期开始时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9.衡量心肌自律性高低的主要指标是 CA.动作电位的幅值B.最大复极电位水平C.4 期膜电位自动去极化速率D.阈电位水平E.0 期去极化速度10.正常人心率超过150 次/min 时,心输出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CA.快速射血期缩短B.减慢射血期缩短C.充盈期缩短D.等容收缩期缩短E.等容舒张期缩短11.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CA.半月瓣关闭B.半月瓣开放C.房室瓣关闭D.房室瓣开放E.心室射血入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12.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CA.静息电位数值B.动作电位时程长短C.0 期去极化速度D.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E.4 期有无自动去极13.下面关于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EA.最大复极电位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无明显的复极1 期和平台期D.除极幅度小于浦肯野细胞E.0 期除极时程比浦肯野细胞短得多14.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A.动作电位0 期去极的速度B.动作电位2 期的长短 BC.阈电位水平的高低D.动作电位3 期的长短E.钠-钾泵功能15.心室肌出现相对不应期原因是 AA.膜电位绝对值仍低于静息电位,Na+通道的开放能力尚未恢复正常B.Ca2+通道已逐渐复活C.0 期去极速度高于正常D.0 期去极幅度高于正常E.兴奋传导速度高于正常16.窦房结能成为心脏正常起搏点的原因是 EA.静息电位仅为-70mVB.阈电位为-40mVC.0 期去极速度快D.动作电位没有明显的平台期E.4 期电位去极速率快17.在下述关于心肌传导性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EA.心肌细胞直径细小,传导速度慢B.动作电位幅度大,传导速度快C.动作电位0 期去极速率慢,传导速度慢D.阈电位水平下移,传导速度快E.心肌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邻近心肌细胞处在超常期内,传导速度快√)18.房室延搁的生理意义是 DA.使心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直收缩B.增强心肌收缩力C.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D.使心房、心室不会同时收缩E.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19.关于心电图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DA.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B.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C.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是心电图的来源D.电极放置的位置不同,记录出来的心电图曲线基本相同E.心电图曲线与单个心肌细胞的生物电变化曲线有明显的区别20.关于动脉血压形成的机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CA.动脉血压的形成与心室射血和外周阻力两个因素都有关B.心室肌收缩时可释放两部分能量,即动能和势能C.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与主动脉压的变化幅度相同D.一般情况下,左心室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内射出60--80ml 血液E. 心室的射血是间断性的,动脉血流是连续的21.真毛细血管不具有下列哪一项特点? EA.管壁薄B.血流缓慢C.管壁的通透性大D.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E.安静时,骨骼肌中大约有80%的真毛细血管处于开放状态。
心脏电生理传导顺序
1. SA结传导,心脏的起搏点位于心房的上部,称为窦房结
(SA结)。
SA结发出的电信号向心房传导,引起心房肌细胞兴奋,
使心房收缩。
2. 房室结传导,电信号从窦房结沿着心房向下传导至心房和心
室之间的传导组织——房室结。
在房室结处,电信号短暂停顿,使
心房有足够时间将血液泵入心室。
3. 心室肌传导,电信号通过束支系统(包括左右束支和它们的
分支)迅速传导到心室肌细胞,引起心室肌细胞兴奋,使心室收缩。
4. 心室肌复极,心室肌细胞兴奋后,电信号迅速传导,心室肌
细胞迅速复极,使心室得以舒张,为下一次心跳做准备。
总的来说,心脏电生理传导顺序是由窦房结开始,向下经过房
室结,再通过束支系统传导到心室肌,最终使心房和心室按一定的
顺序收缩和舒张。
这一传导顺序的正常进行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
律和功能至关重要。
任何环节的异常都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的疾病,如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等。
因此,了解心脏电
生理传导顺序对于理解心脏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脏为什么会⾃⼰跳动:肌细胞和电信号的约定⽇常⽣活中,我们有意识地⽤⼒才能举起重物,同样也是⾁长的⼼脏,我们好像也没特意地下达命令,它怎么⾃⼰也能搏动起来呢?这是个很基础,但⼜不简单的问题。
思路:先介绍⼼脏的重要性和结构,之后再说明它是怎样⾃发产⽣搏动,想看结论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脏的意义⼈体要正常活动离不开组织和器官各显神通,它们的发挥⼜需要⾎液⾥的营养,同时⼜会产⽣代谢废物。
营养物质需要不断供给,代谢废物需要不断运出,⽽在体内周转⾎液的“⾎泵”就是⼼脏。
运⾎跟打太极⼀样⼼脏和⼼肌的结构既然⼼脏要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那⼀些结构肯定是不能缺的,⽐如贮存⾎液的腔体,把⾎液从腔体挤出和吸回的肌⾁,防⽌⾎液倒流的瓣膜等:⾯对⾯看⼀个头朝上脚朝下的⼈⼼脏的位向,左⾯是右⼼,右⾯是左⼼,上房下室⼼脏的泵⾎功能是通过⼼房肌和⼼室肌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完成的。
⼼室和⼼房部位的⼼肌细胞结构和之前提到的⾻骼肌很像,都属于横纹肌。
⾻骼肌单个横纹肌细胞的收缩原理可以概括为:肌细胞接收到神经细胞⼀定强度的刺激后,肌细胞内钙离⼦浓度升⾼,钙离⼦使粗肌丝和细肌丝结合位点暴露,在ATP的供能下它们产⽣相对滑动,引起肌纤维收缩。
具体原理可看:科普:⼀种缺钙导致抽筋的理论黄⾊的是神经细胞,图中H和I是粗肌丝(红)和细肌丝(紫)从图中可以看出,每⼀次肌细胞的收缩都需要⼀次神经冲动,换⾔之,⼼房⼼室肌⾁细胞没有⾃主性,要想节律性地搏动,就需要不断“接受命令”。
同时,由于⼼肌中有“闰盘”结构,单个的肌⾁细胞被连起来成了“合胞体”,⽣物电和化学信号能快速在合胞体内传导。
即:只需要⼀个⼼肌细胞兴奋,电信号就⾜以传导到整个⼼脏,从⽽引起搏动。
换⾔之,⼼肌细胞要么全兴奋要么⼀个都不兴奋。
箭头指的⿊线就是闰盘综上,要引起“⼼动”的刺激就必须满⾜:⾄少能引起⼀个肌⾁细胞节律性地兴奋。
那么就有两种可能:⼀是神经中枢分⼀部分神经来不断刺激⼼房肌和⼼室肌;⼆是兴奋节律性地从⼼脏其他地⽅传到⼼房肌和⼼室肌。
《临床心脏电生理入门与起搏心电图基础》读书记录目录一、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 (2)1.1 心脏的电生理活动 (3)1.1.1 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 (4)1.1.2 心脏的传导系统 (5)1.2 心脏的电生理检查方法 (6)1.2.1 心电图 (7)1.2.2 心内电生理检查 (8)二、心脏起搏心电图基础 (9)2.1 起搏器的基本原理 (10)2.1.1 感应器和起搏器的结构 (11)2.1.2 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 (12)2.2 起搏心电图的表现 (14)2.2.1 正常起搏心电图 (15)2.2.2 异常起搏心电图 (17)2.3 起搏器植入术及术后管理 (18)2.3.1 手术步骤 (19)2.3.2 术后注意事项 (20)三、临床心脏电生理与起搏心电图的应用 (21)3.1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治疗 (22)3.1.1 心律失常的类型 (24)3.1.2 心律失常的治疗策略 (25)3.2 心脏起搏器的个性化应用 (26)3.2.1 起搏器参数的调整 (27)3.2.2 起搏器并发症的处理 (29)3.3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30)3.3.1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新技术 (31)3.3.2 心脏电生理研究的新理念 (32)一、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在临床心脏电生理领域,了解心脏电生理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心脏电生理是指心脏在生理条件下产生的电活动过程,包括心脏起搏和传导系统。
心脏起搏是指心脏自身的节律控制,即窦房结通过一系列的传导途径,使心脏按照一定的节律收缩。
传导系统主要包括心房、心室和房室结等组织,它们共同参与到心脏的电活动过程中。
心脏起搏信号主要来源于窦房结,它是一种自主节律的起搏点,位于右心房上部。
窦房结所产生的冲动经过房间隔传导至心房肌细胞,然后通过心房传导系统进入右心室。
右心室的收缩与左心室的舒张是相互联系的,心脏的正常收缩与舒张需要传导系统的协调作用。
房室结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重要结构,它位于右心房和左心室之间,起到连接两者的作用。
心的传导向系统名词解释
心的传导系统,又称为心电传导系统或心脏传导系统,是指控
制心脏跳动的一系列特殊组织和通道。
它负责在心脏内部传导电信号,使心脏的各个部分协调地收缩和舒张,从而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心的传导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1. 窦房结(SA结),位于心脏的右心房上部,是心脏起搏器,负责产生心脏的起搏信号。
它发出的电信号通过心房传导系统传递
到心房肌细胞,引起心房收缩。
2. 心房传导系统,包括心房间隔、心房肌细胞和心房束等组织。
它将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传导到心室传导系统,引起心室收缩。
3. 房室结(AV结),位于心脏的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具有
延迟传导的功能。
它接收来自心房的电信号,并将其延迟传导到心室。
4. 心室传导系统,包括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等组织。
它将房室结传来的电信号迅速传导到心室肌细胞,引起心室收缩。
心的传导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心脏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它确
保心脏的各个部分有序地收缩和舒张,从而保持正常的心律和心脏
泵血功能。
当心的传导系统出现问题时,如传导阻滞、传导通路异
常等,会导致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障碍,可能引发心脏病等严重问题。
总结而言,心的传导系统是一套复杂的组织和通道网络,负责
控制心脏跳动的节奏和顺序。
它的正常功能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肌细胞构成,其功能是产⽣并传导冲动,以维持⼼的节律性舒缩。
⼼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等。
1. 窦房结(nodus sinuatrialis):是⼼节律性活动的正常起搏点,也叫起搏点,能进⾏⾃律性的兴奋,呈长椭圆形,位于上腔静脉⼝附近右⼼房壁的⼼外膜下。
窦房结发出冲动,传⾄⼼房肌,使⼼房肌收缩,同时向下传⾄房室结。
2. 房室结(nodus atrioventriculaiis):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内膜下,冠状窦⼝的前上⽅,呈扁椭圆形,较窦房结为⼩,结的前下端续为房室束。
其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传⾄⼼室,⽽且冲动在结内作短暂的延搁,使⼼房肌和⼼室肌不在同⼀时间内收缩。
正常情况下,房室结不独⽴产⽣冲动,但窦房结功能发⽣障碍时,房窦结也可产⽣冲动。
有⼈认为窦房结与房室结之间存在特殊的结间通路,即结间束,它们主要由purkinje 细胞和普通⼼肌细胞等形成,具有传导快、抗⾼钾的⽣理特性。
但⾄今尚⽆充分的形态学证据。
结间束有三条:即前结间束、中结间束和后结间束。
3.房室束(fasciculus atrioven- triculaiis):⼜称his束,起⾃房室结,穿过右纤维三⾓,沿室间隔膜部下缘前⾏,于室间隔肌部上缘处分为左束⽀(左脚)和右束⽀(右脚),分别沿室间隔左、右侧⼼内膜下向下⾛⾏。
(1)右束⽀:沿室间隔右侧⾯下⾏,其起始部位于⼼内膜深⾯,中部位置较深,远侧⼜于⼼内膜深⾯⾛⾏,经隔缘⾁柱⾄右室前*肌根部,分⽀分布于室壁⼼肌。
(2)左束⽀:沿室间隔左侧⼼内膜深⾯⾛⾏,在室间隔上、中1/3交界处分为两组分⽀:①左前上⽀,⾏向前上⽅,分⽀呈放射状分布于左⼼室前上部,即前*肌、室间隔前部、左⼼室前壁和侧壁⼼肌;②左后下⽀,⾏向后下,分布于左⼼室隔壁、室间隔中部和后部⼼肌及后*肌。
(3) Purkinje纤维:左、右⽀的分⽀在⼼内膜深⾯交织成⼼内膜下Purkinje纤,由该发出的纤维进⼊室壁⼼肌,形成肌内Purkinje纤维。
正常的心脏节律根据人们的认知习惯,只有了解了正常的事物才会更容易理解异常的事物。
现在,我们就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告诉您正常的心脏节律是怎样形成的!1.心脏由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构成。
在一个心动周期内,两个心房先同时收缩,然后两个心室再同时收缩。
2.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构成了心脏的电传导系统,控制着整个心脏节律性的收缩。
如果我们把心脏看做一栋楼房的话,心房和心室就是这栋楼的房间。
心脏的电传导系统构成整栋楼的供电线路,窦房结和房室结分别是心房和心室的开关。
窦房结产生电流经过心房引起心房收缩并传到房室结,短暂延迟后引起心室收缩。
如此,心脏才能够正常有节律的收缩!快速型心律失常之房颤篇什么是房颤?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以心房不协调活动而导致心房机械功能恶化为特征的快速心律失常,心房无规律地,快速地跳动,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远远超过了正常人的心率60-100次/分。
房颤常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
房颤也可以孤立发生在平素健康的中青年身上。
为什么会发生房颤呢?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是由窦房结控制的,它是心脏的“主开关”,它发出“电流”依次传达给心房、房室结,最后到达心室,指挥整个心脏有节律的跳动。
然而,当心房壁出现损伤后就会出现“漏电现象”,当存在多处损伤后,损伤处就会形成一个或多个“漏电环”,这样窦房结发放的电流就不能正常的传到心室,而是在心房里边打转转,最终造成了心房无规律、快速地跳动。
怎样去识别呢?如果您有以下症状就需要警惕房颤了!◆感到心脏跳动紊乱或心跳加快◆体力疲乏或者容易感到疲劳◆头晕眼花或者晕倒◆胸部疼痛、压迫或者不舒服◆轻度体力活动或者休息时感觉呼吸困难◆值得注意的是,房颤是个“隐形杀手”,您可能还没有感觉到明显的症状时,它早已悄悄住进您的心了,威胁您的心脏!科普小贴士养成摸脉搏的习惯,如果脉搏很快、很乱,您就要当心房颤了!房颤有哪些危害?⏹房颤会并发血栓和栓塞,导致中风、瘫痪、甚至死亡⏹长期的房颤会使心脏负担加重,最终发生心力衰竭甚至死亡⏹对于已有心绞痛的患者,房颤使原有的心绞痛症状加重⏹心慌气短、胸闷、乏力,明显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新发的房颤往往呈阵发性,如果置之不理,随着时间延长往往会转变为持续性心房颤动,从而增加治疗难度房颤如何治疗?✓药物治疗,有效性较低,副作用大,易产生耐药性✓微创导管消融治疗,目前技术已相当成熟,成功率较大✓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科普小贴士国外多项大型的关于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临床对比试验提示,导管消融治疗的成功率和有效性都远远高于药物治疗。
关于心脏跳动的科普知识
心脏跳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作用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将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那么,心脏跳动是如何实现的呢?
心脏是由心房和心室组成的,它们之间通过心瓣相连。
心脏跳动的过程可以分为收缩和舒张两个阶段。
在收缩阶段,心房和心室肌肉收缩,将血液推向动脉,这个过程称为心脏收缩。
在舒张阶段,心房和心室肌肉松弛,心脏充满了血液,这个过程称为心脏舒张。
心脏跳动的节律由心脏起搏器控制,它位于心房的上部,叫做窦房结。
窦房结会发出电信号,这个信号会传遍心房和心室,使它们收缩和松弛。
这个过程被称为心电图,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观察心脏的健康状况。
心脏跳动的速度和节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情绪、运动、药物等。
当我们感到紧张或兴奋时,心脏会加速跳动,这是因为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释放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促进心脏收缩。
而在睡眠或休息时,心脏跳动会减缓,这是因为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使心脏放松。
心脏跳动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节律和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减少压力等,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良好的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