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设备更新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475.06 KB
- 文档页数:58
假如某工程已有某台设备,目前的残值为7000元,估计还能使用3年。
若保留使用旧机器现有一种较好的设备,原始费用为30000元,经济寿命为12年,12年末的残值为2000元,年度使用费固定为1000元,如果基准贴现率为15%,(1)问设备是否要马上更换?(2)如果旧设备不需要马上更换,那么何时更换最好?解:(1)根据新旧设备经济寿命时的等值年度费用确定旧设备是否马上更换:AC(15%)新=(30000-2000(P/F,0.15,12))(A/P,0.15,12)+1000=6466(元)旧设备的经济寿命:旧设备再保留使用1年AC(15%)=(7000-5000(P/F,0.15,1))*(A/P,0.15,1)+3000=6050(元)旧设备再保留使用2年AC(15%)=(7000-3000*(P/F,0.15,2)+3000*(P/F,0.15,1)+4000*(P/F,0.15,2))*(A/P,0.15,2)=6375.58(元)旧设备再保留使用3年AC(15%)=(7000-2000*(P/F,0.15,3)+3000*(P/F,0.15,1)+4000*(P/F,0.15,2)+6000*(P/F,0.15,3)) *(A/P,0.15,3)=6684.99(元)旧设备的经济寿命为1年,经济寿命时的等值年度费用AC(15%)旧=6050元,而新设备经济寿命时等值年度费用AC(15%)新=6466元,可见旧设备不需要马上更换。
(2)采用逐年比较确定旧设备何时更换为好马上更换旧设备AC(15%)=6466元旧设备使用1年的情况AC(15%)=6050元旧设备使用2年,第1年的使用费用作为沉没成本,现在仅仅关注第2年得现金流,同新设备经济寿命期内的等值年度费用6466作比较。
AC(15%)=(5000-3000*(P/F,0.15,1))*(A/P,0.15,1)+4000=6750元所以结论是旧设备使用一年后就应该更换。
制造业生产设备升级与智能化改造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第二章:设备现状分析 (3)2.1 设备类型与功能 (3)2.1.1 设备类型概述 (3)2.1.2 设备功能分析 (3)2.2 设备使用状况 (3)2.2.1 设备运行效率 (3)2.2.2 设备故障率 (4)2.2.3 设备更新换代周期 (4)2.3 设备维护与管理 (4)2.3.1 设备维护保养 (4)2.3.2 设备故障处理 (4)2.3.3 设备管理信息化 (4)2.3.4 设备操作人员培训 (4)第三章:生产设备升级策略 (4)3.1 设备选型与采购 (4)3.1.1 设备选型原则 (4)3.1.2 设备采购流程 (5)3.2 设备安装与调试 (5)3.2.1 设备安装 (5)3.2.2 设备调试 (5)3.3 设备升级方案制定 (6)第四章:智能化改造方案 (6)4.1 智能化改造技术选型 (6)4.2 智能化设备集成 (7)4.3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 (7)第五章:生产流程优化 (8)5.1 生产布局调整 (8)5.2 生产节拍优化 (8)5.3 生产计划与调度 (8)第六章:设备维护与管理 (8)6.1 预防性维护 (8)6.2 设备故障处理 (9)6.3 设备功能评估 (9)第七章:人员培训与素质提升 (10)7.1 操作人员培训 (10)7.2 技术人员培养 (10)7.3 管理人员素质提升 (10)第八章:项目实施与监控 (11)8.1 项目计划与进度监控 (11)8.1.1 项目计划的制定 (11)8.1.2 进度监控 (11)8.2 项目成本控制 (11)8.2.1 成本预算的制定 (11)8.2.2 成本控制措施 (12)8.3 项目风险防控 (12)8.3.1 风险识别 (12)8.3.2 风险评估与应对 (12)第九章:项目验收与评价 (12)9.1 项目验收标准 (13)9.2 项目验收流程 (13)9.3 项目评价与总结 (13)第十章:后续发展与规划 (14)10.1 设备升级与智能化改造的持续发展 (14)10.2 企业战略规划 (14)10.3 产业协同发展 (15)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地位日益凸显。
1.(2011年)设备的无形磨损是( )的结果。
A.错误操作B.技术进步C.自然力侵蚀D.超负荷使用2.(2011年)某设备年度费用曲线见图1所示,依据图Ⅰ判断,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年。
A.N1B.N2c.N3D.N43.〔2011年)关于设备技术寿命的说法,正确的有).A.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年平均维修费用最低的使用年限B.设备的技术寿命一般长于设备的自然寿命C.设备的技术寿命受产品质量和精度要求的影响D.设备的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决定的E,一般情况下,科学技术进步越快,设备的技术寿命越短4.(2012年)某设备6年前的原始成本为90000元,目前的账面价值为30000元,现在的市场价值为16000元,则该设备的沉没成本为()元。
A. 1000oB. 14000C.44000D. 600005. (2012年)关于设备技术寿命的说法,正确的是().A.完全未使用的设备技术寿命不可能等于零B.设备的技术寿命一般短于自然寿命c.科学技术进步越快,设备的技术寿命越长D.设备的技术寿命主要有其有形磨损决定6.(2013年)某设备在不同使用年限(1至7年)时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和平均年度运行成本如下表所示。
则该设备在静态模式下的经济寿命为()年。
A.3B.4C. 5D. 67.(2013年)关于设备寿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设备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间B.设备的使用年限越长,设备的经济性越好C.设备的合理维修和保养可以避免设备的无形磨损D,设备的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无形磨损决定的E.设备的自然寿命是由设备的综合磨损决定的8.某设备目前的账面价值为5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第1年设备运行成本为500元,此后每年运行成本均等递增400元,则该设备的经济寿命为()年。
A. 10B.8C. 15D.129.家庭的半自动洗衣机,经过多次维修也无法使用,准备购买全自动的新洗衣机,这一措施属于对()。
第9章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1.什么是费用效益分析?为什么要进行费用效益分析?参考答案:费用效益分析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社会折现率等费用效益分析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工程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正常运作的市场是将稀缺资源在不同用途和不同时间上合理配置的有效机制。
然而,市场的正常运作要求具备若干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就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即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存在使得财务评价的结果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工程项目的全部利弊得失,必须通过费用效益分析对财务评价中失真的结果进行修正。
2.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是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费用效益分析报表,计算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
费用效益分析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识别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费用效益分析报表,计算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并进行方案比选。
3.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有何异同?参考答案:(1)共同点①评价方法相同,都是经济效果评价;②评价的基础工作相同;③评价的计算期相同。
(2)不同点①两种评价所站的层次不同,财务评价在项目、项目经营者、投资者角度,分析项目在财务上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则是站在国民经济的层次上,从全社会的角度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费用和效益;②费用和效益的含义及划分范围不同,财务评价只根据项目直接发生的财务收支,计算项目的费用和效益。
费用效益分析则从全社会的角度考察项目的费用和效益;③财务评价与费用效益分析所使用价格体系不同,财务评价使用实际的市场预测价格,费用效益分析则使用一套专用的影子价格体系;④两种评价使用的参数不同;⑤评价内容不同,财务评价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盈利能力分析,二是清偿能力分析。
而费用效益分析则只作盈利能力分析。
4.什么是内部效果?什么是外部效果?参考答案:内部效果包括直接经济效益和直接经济费用。
2019一建《工程经济》章节练习试题及答案:设备更新分析1Z101000 工程经济1Z101050 设备更新分析1[单选题]设备有形磨损的局部补偿是( )。
A.改造B.修理C.更新D.替换参考答案:B◆◆2[多选题] 造成设备无形磨损的原因有( )。
A.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B.自然力的作用使设备产生磨损C.技术进步创造出效率更高、能耗更低的新设备D.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磨损、变形E.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提升使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参考答案:C,E◆◆3[单选题]下列设备磨损的类型中,( )与闲置的时间长度和所处环境相关。
A.第一种有形磨损B.第二种有形磨损C.第一种无形磨损D.第二种无形磨损参考答案:B◆◆4[多选题]对设备第二种无形磨损实行补偿的方式有( )。
A.日常保养B.大修理C.更新D.经常性修理E.现代化改装参考答案:C,E◆◆5[多选题]下列导致现有设备贬值的情形中,属于设备无形磨损的有( )。
A.设备连续使用导致零部件磨损B.设备长期闲置导致金属件锈蚀C.设备使用期限过长引起橡胶件老化D.性能更好耗费更低的替代设备出现E.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参考答案:D,E◆◆6[单选题]某设备一年前购入后闲置至今,产生锈蚀。
此间因为制造工艺改进,使该种设备制造成本降低,其市场价格也随之下降。
那么,该设备遭受了( )。
A.第一种有形磨损和第二种无形磨损B.第二种有形磨损和第二种无形磨损C.第一种有形磨损和第一种无形磨损D.第二种有形磨损和第一种无形磨损参考答案:D◆◆7[多选题]关于确定设备经济寿命的说法,准确的有( )。
A.使设备在自然寿命期内一次性投资最小B.使设备的经济寿命与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尽可能保持一致C.使设备在经济寿命期平均每年净收益达到D.使设备在可用寿命期内总收入达到E.使设备在经济寿命期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参考答案:C,E◆◆8[单选题]设备的无形磨损是( )的结果。
A.错误操作B.自然力侵蚀C.技术进步D.超负荷使用参考答案:C◆◆9[单选题]关于设备技术寿命的说法,准确的有( )A.设备的技术寿命是指设备年平均维修费用最低的使用年限B.设备的技术寿命一般长于设备的自然寿命C.设备的技术寿命受产品质量和精度要求的影响D.设备的技术寿命主要是由设备的有形磨损决定的参考答案:C◆◆10[单选题] 对于设备的有形和无形磨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电工工作中的设备更新总结一、引言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成为了电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电工工作中的设备更新相关工作,探讨其对工作效率和设备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二、设备更新概述设备更新是指在现有电气设备的基础上,采用最新的技术、材料和工艺对设备进行升级和改进的过程。
设备更新可以提升设备的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能耗和维护成本,同时也有利于适应现代化生产需求。
三、设备更新的必要性1. 跟随技术进步:电气设备更新能够应用最新的技术,提高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生产需求的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
2. 安全性要求:设备更新能够提供更可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
3. 能源效率:设备更新可以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四、设备更新的实施过程1. 需求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和设备的技术状态,评估设备更新的必要性和优先级。
2. 技术选择:结合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和工作需求,选择最适合的设备更新方案。
3. 设备采购:根据设备更新方案,参考可靠供应商的价格、售后服务和性能保证等因素,进行设备采购。
4. 工程实施:由专业的电工团队进行设备拆卸、安装、调试和运行保障。
5. 验收测试:进行设备的验收测试以确保更新后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符合要求。
6. 运维保养:建立科学合理的设备巡检和保养计划,进行定期的设备检修和维护。
五、设备更新的效果和影响1. 工作效率提升:更新的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和稳定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2. 能源节约:现代化的设备通常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更新后能减少能耗,实现能源节约。
3. 故障率降低:设备更新可以消除老旧设备的隐患和故障点,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
4. 维护成本下降:新设备的维护保养周期通常较长,维修成本也相应下降。
5. 工作环境改善:更新后的设备具有更好的智能化功能,操作更加方便,使工作环境更加人性化。
附件8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课程代码:08263)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概论1.1 工程经济活动及其要素1.2 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3 工程经济分析基本思路1.4 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第2章现金流量与资金时间价值2.1 现金流量2.2 资金的时间价值2.3 等值计算与应用第3章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3.1 工程项目投资及构成3.2 工程项目运营期成本费用3.3 营业收入和营业税金及附加3.4 利润第4章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4.1 经济评价指标4.2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方法4.3 工程项目方案经济评价第5章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5.1 盈亏平衡分析5.2 敏感性分析5.3 风险分析第6章工程项目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6.1 融资主体及其融资方式6.2 项目资本金的融通6.3 项目债务筹资6.4 项目融资6.5 融资方案分析第7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7.1 可行性研究概述7.2 市场调查方法7.3 市场预测方法第8章工程项目财务评价8.1 财务评价概述8.2 工程项目投资估算第9章工程项目费用效益分析9.1 费用效益分析的概念9.2 经济效益和经济费用的识别9.3 费用效益分析参数9.5费用效益分析指标及报表第10章工程项目费用效果分析10.1 费用效果分析的概念10.2 费用效果分析方法第11章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11.1 房地产开发项目及其前期工作11.2房地产开发项目效益和费用的识别第12章设备更新分析12.1 设备更新的原因及特点分析12.2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12.3 设备更新分析方法及其应用第13章价值工程13.1 价值工程原理13.2 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和方法13.3 价值工程在工程项目方案评选中的应用第14章工程项目后评价14.1 后评价概述14.2 项目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14.3 项目前期工作与实施的后评价14.4 项目运营后评价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工程经济学与项目融资》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第九章设备更新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进行设备更新方案比选时,常采用下列中()。
A.年收益法B.年折旧法C.年度费用法D.投资法2.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年度费用最小的使用年限为()。
A.经济寿命B.物理寿命C.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3.设备更新的最佳时间主要由设备的()来决定。
A.物理寿命B.经济寿命C.折旧寿命D. 技术寿命4.某设备的原始费用为50000元,年运行费为:第一年为4000元,以后每年增加1000元,若残值为0,不计利息,则其经济寿命为()。
A.5.77年B.5年C.10年D.12.5年5.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产生的磨损称为()。
A.无形磨损B.有形磨损C.经济磨损D.精神磨损6.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一直到不再具有正常功能而报废为止的全部时间称为()。
A.经济寿命B.物理寿命C.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7.设备能在市场上维持其自身价值而不显陈旧落后的全部时间称为()。
A.经济寿命B.物理寿命C.技术寿命D.折旧寿命8.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的使用年限。
A.年度平均费用最小B.年度资金恢复费用最小C.年度使用费用最小D.设备残值为零9.由于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设备价值贬值,这种方式属于()。
A.有形磨损B.生产磨损C.物理磨损D.无形磨损10.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和选优常与互斥投资方案的比选相同,在实际比选时,我们经常假定不同方案中的设备产生的()相同。
A.年度费用B.投资总额C.收益D.总成本二.判断题1.新型设备更新分析,就是假定企业现有设备可被其经济寿命内年等额总成本最低的新设备取代。
2.对设备进行大修理决策时,只考虑是否有足够的零件可将设备修理好。
3.一般而言,随着设备使用期限的增加,年运营成本每年以某种速度在减少。
4. 设备购买成本包括设备的购买价格、设备生产营运费和设备的维修费。
5.一般而言,现有设备的处置决策仅与旧设备有关。
三.多选题1.下列哪种情况属于第二种有形磨损( )。
第一章概论本章要求(1)熟悉工程经济活动的概念及其要素;(选择、判断)(2)了解工程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3)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简答)(4)熟悉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简答)(5)了解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本章重点(1)经济效果的含义(2)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本章难点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本章要求(1)熟悉现金流量的概念;(选择)(2)熟悉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选择、简答)(3)掌握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选择、计算)(4)掌握资金等值计算及其应用。
(计算)本章重点(1)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等值的概念和计算公式(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本章难点(1)等值的概念和计算(2)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第三章投资、成本、收入与利润本章要求(1)熟悉工程项目投资概念及构成;(建设期利息的计算)(2)熟悉成本费用的概念及构成;(折旧的计算)(3)掌握工程项目的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增值税的计算)(4)掌握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5)熟悉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本章重点(1)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2)折旧的概念、计算及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3)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4)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含义及计算(5)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本章难点(1)经营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第四章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方法※本章要求(1)熟悉静态、动态经济评价指标的经济含义、优缺点;(选择、判断)(2)掌握静态、动态经济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和评价准则;(计算)(3)掌握不同类型投资方案适用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计算)※本章重点(1)投资回收期的概念和计算(2)净现值和净年值的概念和计算(3)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4)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5)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本章难点(1)净现值与收益率的关系(2)内部收益率的含义和计算(3)互斥方案的经济评价方法第五章工程项目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本章要求(计算、简答)(1)了解不确定性分析的目的和意义;(2)掌握盈亏平衡分析方法;(线性盈亏平衡、互斥方案的盈亏平衡分析)(3)掌握敏感性分析方法和步骤;(单因素敏感性分析)(4)熟悉风险估计的方法。
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掌握设备管理的内涵;2、了解设备管理发展历程;3、掌握可靠性设计的理论及其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4、掌握几种典型的设备故障类型及其管理重点;5、掌握设备日常维护与管理方法;6、掌握设备更新的基本理论;7、掌握设备更新的经济分析方法。
二、教学要求了解:设备管理的必要性,设备故障的三个阶段,设备及维修备件管理的内容。
掌握:设备的可靠性与维修性,设备的检查制度,全面生产维修制度,设备更新的基本理论与设备更新方案的选择。
应用:针对实际生产问题,根据所掌握的设备管理理论提出设备维护管理的初步方案。
三、教学内容1 设备管理综述1.1 设备管理的内涵1)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管理,是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寿命周期是指设备从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2)设备管理的内容抽象地讲,针对设备运动的两种形态,设备管理的内容除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外还包括两个方面: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之为技术性管理;对设备的价值运动形态的管理,称之为经济性管理。
3)设备管理的意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设备是人类生产活动或其它活动的工具,在生产的主体由人力逐渐向设备转移的今天,管理好设备,使设备始终处于更佳状态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和意义是极大的。
1.2 设备管理发展历程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取代传统的经验管理之后,设备管理独立成为一个专门职能。
从那时起至今,设备管理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与企业管理其它职能一样,也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大体上看,设备管理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时期:1)设备事后修理时期。
这一时期,设备管理的显著特点是设备发生故障之后,再进行修理,即以事后修理为主的管理模式。
2)设备预防维修时期。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减少设备修理对生产计划和交货期的影响,减少停工修理时间,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依据美苏在二十至三十年代提出的预防维修的概念,开始由事后修理向定期预防维修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