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毒报告卡(最新)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1
农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农药中毒所属部位:全身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病症体征:瘙痒,抽搐,昏迷,意识障碍,水肿疾病介绍:农药(PESTICIDE)的指用于消灭,控制危害农作物的害虫,病菌,鼠类,杂草及其他有害动植物和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按其用途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软体动物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用途广泛,其中以杀虫剂品种最多,用量最大,我国目前杀虫剂用量居前四位的为有机磷,有机氯,杀虫脒及氨基甲酸酯类症状体征:急性中毒根据时间大量有机磷接触史,临床表现,结合全血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职业性中毒参考作业环境与皮肤污染检测,尿代谢产物测定,食品污染所致中毒参考剩余食品或洗胃液检测及人群流行病学,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诊断。
1、观察对象有轻度毒蕈碱样、烟碱样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不低于70%者;或无明显中毒临床表现,而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在前705以下者。
2、急性轻度中毒短时间内接触较大量的有机磷农药后,在24小时内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胸闷、视力模糊、无力等症状,瞳孔可能缩小。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50%~70%。
3、急性中度中毒除较重的上述症状外,还有肌束震颤、瞳孔缩小,轻度呼吸困难、流涎、腹痛、腹泻、步态蹒跚、意识清楚或模糊。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50%。
4、急性重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1)肺水肿;(2)昏迷;(3)呼吸麻痹;(4)脑水肿。
全血胆碱酯酶活性一般在30%以下。
5、迟发性神经病在急性重度中毒症状消失后2~3周,有的病例可出现感觉、运动型周围神经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显示神经原性损害。
氨基甲酸酯类:西维因(N'-甲基氨基甲酸-1-萘酯)、理化特性白色晶状固体熔点142℃难熔于水溶于丙酮苯乙醇等有机溶剂对光热及酸性物质稳定遇碱易破坏;毒理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经口中毒为多在体内胆碱酯酶结合成氨基甲酰化胆碱酶复合体易水解胆碱酯酶复能快;临床表现与有机磷中毒相似以毒蕈碱样症状明显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恢复较快;防治阿托品有效不可使用肟类复能剂。
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单位:地址:发病时间:日时分进食时间:日时分中毒人数:进食人数:死亡人数:可疑中毒食品:中毒表现:(在横线上打√或者填写具体描述)1.恶心2.呕吐(次/天)3.腹痛4.腹泻(次)5.头痛6.头晕7.发热(℃)8.脱水9.抽搐10.青紫11.呼吸困难12.昏迷若有腹泻,腹泻物性状:1)洗肉水样2)米泔水样3)糊状4)其他其他症状:救治情况:主要治疗措施:用药情况:治疗效果:其他事项:报告人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处理情况记录:记录人签字:记录时间:年月日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被调查人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工作单位:单位地址:单位电话:调查地点:调查时间:年月日时发病时间:月日时主要体症:(在横线上打√或填写具体描述,空余项打×)发热(℃)恶心呕吐次/天腹痛腹泻头痛头晕持续时间若有腹痛,部位在:上腹部脐周下腹痛其他腹痛性质:绞痛阵痛隐痛其他若有腹泻,腹泻次/天,腹泻伴随体症腹泻物性状:洗肉水样米泔水样糊状其他其他症状:脱水抽搐青紫呼吸困难昏迷治疗情况:1)治疗单位:临床诊断:用药情况(药物名称及剂量):2)自行服药(药物名称及剂量)3)未治疗:若实验室检验结果有意义,可疑致病因素为:被调查人签字:调查人(2人)签名:调查日期:年月日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章)地址:邮编:报告人:电话:报告时间:年月日注:1.每起食物中毒事故都应填报本表。
2.在有“□”的项目内划“√”或在划横线的项目上填写具体说明。
3.本调查表由食物中毒发生地负责调查的卫生行政单位负责填报,并在接到食物中毒报告后的一个月内分别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信息中心。
调查尚未结束的也应先按期进行初报。
农药中毒报告卡诊断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填表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非必填项不属于01—06的有机磷杀虫剂归入07;不属于08的菊酯类归入09;不属于10—11的归入12;不属于01—15的杀虫剂归入16;不属于18—20的杀鼠剂归入21;不属于22的除草剂归入23;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农药制剂或自配两种以上农药归入24混合制剂;不能列入01—25的农药品种归入其他26(须填写具体农药名称)。
填卡说明1.制卡目的: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农村农药中毒卫生管理办法(试行)》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为预防、控制农药中毒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保障农业劳动者健康而制定本报告卡。
2.统计范围:在农、林业等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或生活中误用各类农药而发生中毒者(不包括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和属于刑事案件的中毒患者)。
本报告卡不包括生产农药而发生中毒者。
3.填卡单位及报送日期:本报告卡由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填卡网上直报,由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职能机构分级审核和确认上报。
本卡实行半年汇总分析制度。
农药中毒直报员应分别于同年6月30日前和12月30前完成确认和上报。
4.指标解释(1)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编码以国标编码为准。
(2)卡片序号:自动产生20位个人序号。
前8位为省(自治区、市)、地、县、乡镇的国标码,中间8位为上网录卡时间(年、月、日),后4位为流水号。
为了保持纸质卡片序号和录入卡片序号是同一编码,应在卡片录入后,再依据录入卡时系统自动产生的20位个人序号填写纸质卡片序号。
卡片序号是根据每名中毒患者录入卡序号填写纸质卡片序号,卡片序号是患者的一次纪录号,患者在治愈后,重新接触又发生中毒,再次报告时使用新的卡片序号。
只有作为新病例报告后,发生死亡的死亡病例报告仍沿用新病例的报告序号。
(3)身份证号:为非必填项。
附件未分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卡事件类型:未分级食物中毒事件事件编号:一、基本情况:1、发生日期:年月日2、发生单位:联系电话:3、发生地点:市(州)县(区)乡/镇(详细地址)4、发生场所:集体食堂□饮食单位□食品摊贩□家庭□其他场所5、进餐人数发病人数就诊人数住院人数6、进食时间:年月日时7、发病时间:最早:月日时分最晚:月日时分8、潜伏期(小时):最短:最长:中位数:9、中毒症状(填写有该症状的人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其他症状二、引发事件食物:1、动物性:肉与肉制品□乳与乳制品□蛋与蛋制品□水产品□其他2、植物性:谷与谷制品□豆与豆制品□植物油□果蔬类□其他3、其他:三、责任单位:1、食品加工厂□2、批发零售单位□3、饮食服务单位□4、集体食堂□5、食品摊贩□6、家庭□7、其他四、事件发生原因:1、原料污染或变质□2、加热温度不够□3、生熟交叉污染□4、熟食储存不当□5、误食有毒物质□6、加工人员污染□7、用具容器污染□8、投毒□9、其他:五、致病因素:1、生物性:(1)沙门氏菌□(2)变形杆菌□(3)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4)副溶血性弧菌□(5)肉毒梭菌□(6)葡萄球菌肠毒素□(7)蜡样芽胞杆菌□(8)链球菌□(9)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10)真菌毒素□(11)伤寒杆菌□(12)布鲁氏菌□(13)志贺氏菌属□(14)李斯特氏菌□(15)空肠弯曲杆菌□(16)产气荚膜梭菌□(17)霍乱弧菌□(18)肠球菌□(19)气单胞菌□(20)炭疽杆菌□(2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22)类志贺邻单胞菌□(23)旋毛线虫□(24)甲型、戊型肝炎病毒□(25)牛绦虫、猪绦虫□(26)溶组织阿米巴(27)其他2、农药及化学物:(1)有机磷□(2)有机汞□(3)有机氯□(4)砷化物□(5)亚硝酸盐□(6)棉酚□(7)甲醇□(8)钡盐□(9)氟化物□(10)铊□(11)铅□(12)有机锡□(13)毒鼠强□(14)敌鼠钠□(15)其他3、有毒动植物:(1)河豚鱼□(2)高组胺鱼类□(3)鱼胆□(4)有毒贝类□(5)动物甲状腺□(6)菜豆□(7)发芽马铃薯□(8)毒蘑菇□(9)曼陀罗□(10)毒麦□(11)白果□(12)含氰甙类植物□(13)大麻油□(14)桐油□(15)其他负责处理事件单位:单位负责人: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填卡说明:一、制卡目的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情况,确定发生原因,分析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食品卫生事件的发生。
农药中毒报告卡20231. 引言农药中毒是指人类或动物因接触或暴露于农药而导致中毒的情况。
农药中毒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农药种类、剂量、接触方式和个体敏感程度等因素。
为有效监测和控制农药中毒事件,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需要准确收集、记录和报告相关数据。
本报告卡旨在提供一个集中记录和报告农药中毒事件的工具,以便对农药中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及时响应。
2. 报告人员信息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报告人姓名报告人电话号码报告人电子邮箱地址3. 农药信息农药名称农药类型使用剂量使用方式使用时间农药A 杀虫剂100ml 喷雾2023/01农药B 杀菌剂50g 撒布2023/024. 中毒事件4.1 事件描述请提供对中毒事件的详细描述,包括发生时间、地点、人员信息等。
4.2 中毒症状请详细描述中毒个体出现的症状,例如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
4.3 紧急处理措施请提供在发现中毒后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例如立即就医、冲洗受污染皮肤等。
4.4 相关医学报告请提供相关医学专业人员提供的中毒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的报告。
5. 处理措施请提供针对农药中毒事件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控制农药使用、修订农药使用指南、加强农药储存管理等。
6. 预防措施请提供预防农药中毒事件的措施,包括加强农药使用培训、提供个人防护用具、定期检查农药储存设施等。
7. 总结通过报告卡的记录和分析,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希望通过协调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的努力,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农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农药中毒报告卡2023的内容,该报告卡可作为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记录和报告农药中毒事件的工具。
详细记录农药信息、中毒事件描述、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等,全面了解农药中毒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和预防农药中毒的发生。
请按照报告卡的要求填写相关信息,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的保护。
农药中毒报告卡
表号:卫统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号
有效期至:年
诊断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
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1.本卡填报单位为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
2.统计范围为在农、林业等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或生活中误服各类农
药而发生中毒者(不包括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和属于刑事案件的中毒
患者)。
本报告卡不包括生产农药而发生中毒者。
3.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
填卡网上直报。
4. *仅限于生产性自用和生产性受雇引起的农药中毒。
有机磷中毒实验报告有机磷酸脂类中毒及解救一、实验目的观察有机磷酸脂类农药美曲磷脂(敌百虫)中毒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观察阿托品和碘解磷定对美曲磷脂中毒的解救效果,并比较两药解毒作用的特点和作用原理;学习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的检查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机磷酸脂类农药进入机体后,与胆碱酯酶呈难逆性结合,一直胆碱酯酶活性,使其丧失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造成乙酰胆碱在体内大量堆积,产生一系列急性中毒症状。
阿托品为选择性的M胆碱受体阻断剂,很大剂量时还可阻断N1受体,可与乙酰胆碱竞争占领M,N1受体,阻断乙酰胆碱对这些受体的激动作用,因而有效的解除有机磷酸脂类中毒的M样症状和N1样症状,是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的对症治疗药物。
碘解磷定时有机磷酸脂类中毒的特效解救药,因其可使胆碱酯酶复活,回复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因而能彻底解除有机磷酸脂类农药急性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但其对循环和呼吸的解救作用起效较慢。
是解救有机磷酸脂类中毒的对因治疗药物。
利用血液中胆碱酯酶能够分解乙酰胆碱,产生醋酸使PH改变的原理,以溴麝香草酚蓝作指示剂,可获得不同颜色,将此颜色与已知PH 标准管相比,即可测知血样的PH大小。
PH愈小,胆碱酯酶活性愈大。
三.实验对象健康家兔,体重2-3kg左右,雌雄不拘。
四、实验药品和器材5%敌百虫,0.1%硫酸阿托品,2.5%碘解磷定;注射器(1ml、2ml、5ml、20ml各一支),7号、6号针头,瞳孔测量尺,烧杯,滤纸,试管,移液枪,吸头,试管架,手术刀片,干棉球,婴儿磅秤,听诊器,秒表,血红蛋白吸管,兔固定盒,微机酸度计,恒温水浴箱。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取家兔两只,称重,编号,观察和测量家兔的正常指标,呼吸、心率、大小便、唾液、瞳孔、肌肉紧张及有无肌震颤情况,并记录在表中。
六、实验项目:(1) 从家兔耳缘静脉取血作正常胆碱酯酶活性检查。
取血法:先轻弹兔耳缘静脉,使其充分扩张,用手术刀片割破约2mm伤口,让血液自流,以血红蛋白吸管取血至20cm(相当0.02ml血液),立即将此血移入事先准备好盛有0.04%溴麝香草酚兰1ml的试管中;共取血2次,合计血样0.04ml,充分振摇,混合均匀;再加1%乙酰胆碱0.5ml,摇匀后,置于37°水浴中保温45-60min,观察其颜色反应,用微机酸度计测定pH并记录数值。
未分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卡事件类型:未分级食物中毒事件事件编号: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基本情况:、发生日期:年月日、发生单位:联系电话:、发生地点:市(州)县(区)乡镇(详细地址)、发生场所:集体食堂□ 饮食单位□ 食品摊贩□ 家庭□ 其他场所、进餐人数发病人数就诊人数住院人数、进食时间:年月日时、发病时间:最早:月日时分最晚:月日时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潜伏期(小时):最短:最长:中位数:、中毒症状(填写有该症状地人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发热:其他症状二、引发事件食物:、动物性:肉与肉制品□ 乳与乳制品□ 蛋与蛋制品□ 水产品□ 其他、植物性:谷与谷制品□ 豆与豆制品□ 植物油□ 果蔬类□ 其他、其他:三、责任单位:、食品加工厂□ 、批发零售单位□ 、饮食服务单位□ 、集体食堂□、食品摊贩□ 、家庭□ 、其他四、事件发生原因:、原料污染或变质□ 、加热温度不够□ 、生熟交叉污染□ 、熟食储存不当□、误食有毒物质□ 、加工人员污染□ 、用具容器污染□ 、投毒□、其他:五、致病因素:、生物性:()沙门氏菌□ ()变形杆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副溶血性弧菌□ ()肉毒梭菌□ ()葡萄球菌肠毒素□()蜡样芽胞杆菌□ ()链球菌□ ()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菌□()真菌毒素□ ()伤寒杆菌□ ()布鲁氏菌□()志贺氏菌属□ ()李斯特氏菌□ ()空肠弯曲杆菌□()产气荚膜梭菌□ ()霍乱弧菌□ ()肠球菌□()气单胞菌□ ()炭疽杆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类志贺邻单胞菌□ ()旋毛线虫□ ()甲型、戊型肝炎病毒□()牛绦虫、猪绦虫□ ()溶组织阿米巴()其他、农药及化学物:()有机磷□ ()有机汞□ ()有机氯□ ()砷化物□()亚硝酸盐□ ()棉酚□ ()甲醇□ ()钡盐□()氟化物□ ()铊□ ()铅□ ()有机锡□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毒鼠强□ ()敌鼠钠□ ()其他、有毒动植物:()河豚鱼□ ()高组胺鱼类□ ()鱼胆□ ()有毒贝类□()动物甲状腺□ ()菜豆□ ()发芽马铃薯□()毒蘑菇□()曼陀罗□ ()毒麦□ ()白果□ ()含氰甙类植物□()大麻油□ ()桐油□ ()其他负责处理事件单位:单位负责人: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填卡说明:一、制卡目地及时掌握食品安全事件地发生情况,确定发生原因,分析发生规律,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食品卫生事件地发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统计范围全省范围内发生地未分级食物中毒事件.三、指标解释、事件编号指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单位在本年度内报告本卡地顺序号,由填报单位填写,以便复核查对.、事件类型发生在学校等重要场所以外地一次中毒人数人以下,无死亡病例报告地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时间指开始进食引起发病食物地时间.、发生地点指引起发病食物地进食地点.、发生场所指引起发病食物地进食场所.、食用人数指引起发病食物地进食人数.、发病人数指因食用了引起发病食物而表现有临床症状地人数.、就诊人数指因食用了引起发病食物而表现有临床症状并到医院就诊地人数.、引发事件食物指含有确定或不确定(指经流行病学确认)地有毒物,被食用后引起发病地食物.、责任单位指因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地原因或其他原因而提供了引起发病食物地单位,包括家庭、饮食单位、生产企业或商店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事件发生原因指导致食品卫生事件发生地直接原因,包括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不符合卫生要求以及误食有毒物品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致病因素指经实验室检验或流行病学调查确认地导致食品卫生事件发生地具体因素,包括微生物、动植物性等因素.对于暂无法确定地致病因素,但又经流行病学调查确认是由食物引起发病地,填入“其他”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及解救摘要实验目的:观察有机磷酸酯类农药的毒性作用及其中毒症状;观察阿托品和碘解磷定(PAM)的解毒作用。
实验原理:机体在正常情况下,神经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ACh)可迅速被胆碱酯酶(AChE)水解,从而避免了ACh在体内的堆积。
当有机磷酸酯类进入机体后,可与AChE不可逆性的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AChE失去水解ACh的能力,造成ACh在体内的大量堆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
(1)M样中毒症状:(2)N样中毒症状:(3)CNS中毒症状。
阿托品:M受体阻断剂,通过阻断M受体,缓解M样中毒症状,对N样中毒症状肌肉震颤没有作用。
碘解磷定:胆碱酯酶复活药,主要与磷酰化胆碱酯酶结合生成复合物,后者裂解为磷酰化碘解磷定和胆碱酯酶,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水解堆积的ACh;另外它还可与游离的有机磷酸酯类结合,生成磷酰化碘解磷定,最终经尿排出体外。
因此它可使各项中毒症状得到缓解,特别对于缓解肌肉震颤效果好。
实验方法:每组抓取家兔一只,称重(kg),观察其活动情况、呼吸、唾液、瞳孔、肠鸣音、大小便及有无肌肉震颤。
实验结果:阿托品和碘解磷定(PAM)的解毒作用明显。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碘解磷定1 前言有机磷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促进了粮食生,但也造成了食物和环境中普遍存在有机磷农药残留问题。
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临床表现:(1)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出汗、腹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胆碱酯酶活力50%~70%。
(2)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外有轻度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语言含糊不清,步态蹒跚、胸闷、呼吸困难、流涎、肌肉震颤、两肺有湿I罗音,胆碱酯酶活力30%一50%。
判断要点为轻度意识障碍,瞳孔缩小、肌颤,两肺有I罗音。
(3)重度中毒:表现为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光反射消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发绀、肺水肿。
判断要点为昏迷、瞳孔极度缩小、肺水肿。
农药中毒、高温中暑、AFP报告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农药中毒报告管理工作,有效地预防和处置中暑事件以及彻底消灭国内脊髓灰质炎疫情,根据上级部门要求及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2.目标2.1 AFP病例漏报率为0。
2.2 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病例报告)及时率>90%。
2.3提高农药中毒报告率及规范率。
2.4 按周开展AFP主动监测完成率100%。
3.适用范围全院医务人员4.名词定义4.1农药中毒是指在接触农药过程中,农药进入机体的量超过了正常人的最大耐受量,使人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引起机体生理失调和病理改变,表现出一系列的中毒临床症状。
4.2高温中暑是在气温高、湿度大的环境中,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生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病情与个体健康状况和适应能力有关。
4.3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定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 病例。
5.内容5.1.1临床医生要求完整准确及时的填写农药中毒卡,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中毒农药类型、中毒农药名称、中毒类型,转归情况(治愈、好转、死亡)等。
5.1.2急诊、住院医生在确认患者农药中毒后,应立即上报农药中毒(至少3天内上报),公共卫生处在核实确认后当日进行网络直报。
5.1.3公共卫生处负责对农药中毒的管理,加强督查,负责网络直报。
5.1.4农药中毒患者的首诊医生为农药中毒的法定报告人。
5.1.5医务人员接诊农药中毒不得迟报、漏报,否则按照考核扣分。
5.2.1有专人负责高温中暑网络直报工作。
5.2.2报告种类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
5.2.3凡在本院诊断为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都由接诊医生上报。
5.2.4公共卫生处及时对上报卡片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审核,对不合格卡片及时通知修改后上报。
病例报告--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報告--有機磷農藥中毒大林慈濟醫院藥劑科林妏娟藥師病患簡述沈老先生68歲,職業為農夫,至2003/4/13前,大致健康情形良好,不抽菸喝酒,也無已知的藥物過敏史及特殊疾病,但在4/13於田中噴灑完殺蟲劑(一品松、滿穗靈、acephate)後,出現嘔吐、暈眩、腹痛、冒冷汗的情形,遂至本院求診。
於急診發現其serum cholinesterase偏低(< 0.2 U/mL),懷疑是「有機磷中毒」,送至MICU治療。
給予pralidoxime(PAM)、atropine、及intravenous fluids(IVF)hydration,雖其serum cholinesterase仍偏低,但已有改善。
但4/15出現意識不清的現象,懷疑是atropine所引起,故暫時停用。
在情況穩定後,送至腎臟科持續治療,之後因症狀好轉且無特別不適或異常,於4/21出院並由門診追蹤,出院時,衛教病患應暫停其農事一段時間。
檢驗數據治療藥物文獻探討病態生理學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Acetylcholine(ACh)分別存在於腻、骨骼肌肉神經交接處(neuromuscular junction)、副交感神經節後神經元(postganglionic synapse),以及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節前神經元(preganglionic synapse)等處。
正常生理情況下,Ach會被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水解成acetic acid及choline。
有機磷可和AchE此酵素產生共價結合,使Ach無法被已磷酸化的酵素水解,導致Ach堆積體內而產生毒性。
中毒症狀有機磷可經由肺部、黏膜(包含胃腸道)、皮膚吸收,中毒症狀出現的快慢依接觸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其中以吸入性最快,其次是胃腸道吸收及皮膚接觸。
通常症狀會在接觸到毒物後數秒鐘到12小時內出現,主要含蓋muscarinic/nicotinic/CNS等三個系統。
农药中毒报告卡
表号:卫统表
制表机关:卫生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号
有效期至:年
诊断单位(盖章)单位负责人:填表人:
填报人联系电话: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1.本卡填报单位为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
2.统计范围为在农、林业等生产活动中使用农药或生活中误服各类农
药而发生中毒者(不包括食物农药残留超标和属于刑事案件的中毒
患者)。
本报告卡不包括生产农药而发生中毒者。
3.最初接诊农药中毒患者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患者确诊后24小时内
填卡网上直报。
4. *仅限于生产性自用和生产性受雇引起的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