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主要零件结构
- 格式:ppt
- 大小:1015.00 KB
- 文档页数:62
汽輪機工作原理和結構一、汽輪機工作原理汽輪機是將蒸汽の熱能轉換成機械能の蝸輪式機械。
在汽輪機中,蒸汽在噴嘴中發生膨脹,壓力降低,速度增加,熱能轉變為動能。
如圖1所示。
高速汽流流經動葉片3時,由於汽流方向改變,產生了對葉片の衝動力,推動葉輪2旋轉做功,將蒸汽の動能變成軸旋轉の機械能。
圖1 衝動式汽輪機工作原理圖1-軸;2-葉輪;3-動葉片;4-噴嘴二、汽輪機結構汽輪機主要由轉動部分(轉子)和固定部分(靜體或靜子)組成。
轉動部分包括葉柵、葉輪或轉子、主軸和聯軸器及緊固件等旋轉部件。
固定部件包括氣缸、蒸汽室、噴嘴室、隔板、隔板套(或靜葉持環)、汽封、軸承、軸承座、機座、滑銷系統以及有關緊固零件等。
套裝轉子の結構如圖2所示。
套裝轉子の葉輪、軸封套、聯軸器等部件和主軸是分別製造の,然後將它們熱套(過盈配合)在主軸上,並用鍵傳遞力矩。
圖2 套裝轉子結構1-油封環2-油封套3-軸4-動葉槽5-葉輪6-平衡槽汽輪機主要用途是在熱力發電廠中做帶動發電機の原動機。
為了保證汽輪機正常工作,需配置必要の附屬設備,如管道、閥門、凝汽器等,汽輪機及其附屬設備の組合稱為汽輪機設備。
圖3為汽輪機設備組成圖。
來自蒸汽發生器の高溫高壓蒸汽經主汽閥、調節閥進入汽輪機。
由於汽輪機排汽口の壓力大大低於進汽壓力,蒸汽在這個壓差作用下向排汽口流動,其壓力和溫度逐漸降低,部分熱能轉換為汽輪機轉子旋轉の機械能。
做完功の蒸汽稱為乏汽,從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在較低の溫度下凝結成水,此凝結水由凝結水泵抽出送經蒸汽發生器構成封閉の熱力迴圈。
為了吸收乏汽在凝汽器放出の凝結熱,並保護較低の凝結溫度,必須用迴圈水泵不斷地向凝汽器供應冷卻水。
由於汽輪機の尾部和凝汽器不能絕對密封,其內部壓力又低於外界大氣壓,因而會有空氣漏入,最終進入凝汽器の殼側。
若任空氣在凝汽器內積累,凝汽器內壓力必然會升高,導致乏汽壓力升高,減少蒸汽對汽輪機做の有用功,同時積累の空氣還會帶來乏汽凝結放熱の惡化,這兩者都會導致熱迴圈效率の下降,因而必須將凝汽器殼側の空氣抽出。
汽轮机结构结构部件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两个方面组成。
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动叶片和联轴器等。
静子包括进汽部分、汽缸、隔板和静叶栅、汽封及轴承等。
汽缸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其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汽缸内安装着喷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连接着进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压段一般采用合金钢或碳钢铸造结构,低压段可根据容量和结构要求,采用铸造结构或由简单铸件、型钢及钢板焊接的焊接结构。
高压缸有单层缸和双层缸两种形式。
单层缸多用于中低参数的汽轮机。
双层缸适用于参数相对较高的汽轮机。
分为高压内缸和高压外缸。
高压内缸由水平中分面分开,形成上、下缸,内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
高压外缸由前后共四个猫爪支撑在前轴承箱上。
猫爪由下缸一起铸出,位于下缸的上部,这样使支承点保持在水平中心线上。
中压缸由中压内缸和中压外缸组成。
中压内缸在水平中分面上分开,形成上下汽缸,内缸支承在外缸的水平中分面上,采用在外缸上加工出来的一外凸台和在内缸上的一个环形槽相互配合,保持内缸在轴向的位置。
中压外缸由水平中分面分开,形成上下汽缸。
中压外缸也以前后两对猫爪分别支撑在中轴承箱和1号低压缸的前轴承箱上。
低压缸为反向分流式,每个低压缸一个外缸和两个内缸组成,全部由板件焊接而成。
汽缸的上半和下半均在垂直方向被分为三个部分,但在安装时,上缸垂直结合面已用螺栓连成一体,因此汽缸上半可作为一个零件起吊。
低压外缸由裙式台板支承,此台板与汽缸下半制成一体,并沿汽缸下半向两端延伸。
低压内缸支承在外缸上。
每块裙式台板分别安装在被灌浆固定在基础上的基础台板上。
低压缸的位置由裙式台板和基础台板之间的滑销固定。
转子转子是由合金钢锻件整体加工出来的。
在高压转子调速器端用刚性联轴器与一根长轴连接,此节上轴上装有主油泵和超速跳闸机构。
所有转子都被精加工,并且在装配上所有的叶片后,进行全速转动试验和精确动平衡。
《汽轮机》讲义一、汽轮机的定义与工作原理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动力机械。
它在现代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发电领域。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中的朗肯循环。
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通过一系列的喷嘴和动叶片,蒸汽的热能被转化为动能,进而推动叶片旋转,输出机械能。
蒸汽在汽轮机中的流动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能量转换过程。
从喷嘴出来的高速蒸汽冲击动叶片,使动叶片带动转子旋转。
在这个过程中,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流速也相应发生变化,最终以低温低压的状态排出汽轮机。
二、汽轮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汽轮机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冲动式汽轮机和反动式汽轮机。
冲动式汽轮机中,蒸汽主要在喷嘴中膨胀加速,在动叶片中不膨胀或膨胀很小;而反动式汽轮机中,蒸汽在喷嘴和动叶片中都膨胀做功。
按热力特性,可分为凝汽式、背压式、抽汽式和多压式汽轮机等。
凝汽式汽轮机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排汽在凝汽器中凝结成水,循环使用;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可直接用于供热;抽汽式汽轮机则在运行过程中可抽出部分蒸汽用于供热或其他用途;多压式汽轮机则是在不同的压力段采用不同的热力循环,以提高效率。
按蒸汽参数,可分为低压、中压、高压、超高压、亚临界和超临界汽轮机等。
蒸汽参数越高,汽轮机的效率通常也越高。
按用途,可分为电站汽轮机、工业汽轮机和船用汽轮机等。
电站汽轮机主要用于发电;工业汽轮机用于驱动各种工业设备,如压缩机、风机等;船用汽轮机则用于船舶的动力系统。
三、汽轮机的结构汽轮机的结构复杂,主要由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组成。
静止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等。
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承受蒸汽的压力和温度;隔板将汽缸分成若干个汽室,引导蒸汽的流动;喷嘴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汽封则用于减少蒸汽的泄漏。
转动部分包括转子、叶轮、叶片和联轴器等。
转子是汽轮机的核心部件,由主轴和安装在其上的叶轮、叶片等组成;叶轮用于安装叶片,并传递扭矩;叶片则是实现能量转换的关键部件;联轴器用于连接汽轮机的转子和其他设备的轴。
汽轮机介绍之转动部分的结构及作用汽轮机是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能机械装置,广泛应用于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是整个机组的核心,负责将高速旋转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文将介绍汽轮机转动部分的结构以及其作用。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转子:转子是汽轮机转动部分的核心部件,通常由高强度材料制成,如铸铁、钢等。
转子由主叶轮、中叶轮和末叶轮组成,每个叶轮上安装有叶片。
转子的作用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通过高速旋转带动轴系转动,进而驱动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2.轴系:轴系是支持和连接转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系通常由轴、轴承、油封等零部件构成。
轴是负责承载转子旋转力的重要组件,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轴承则用于支撑和定位转子,使其能够稳定旋转,并承受轴向和径向力。
油封用于防止润滑油泄漏,保证轴系的正常运转。
3.换向器:换向器位于转子的高速旋转部分,其作用是改变蒸汽流动的方向。
换向器通常由固定叶片和转动叶片组成,通过改变叶片的位置,使蒸汽在叶片上产生反作用力,从而改变蒸汽的流向,实现能量的传递和转换。
4.冷却系统:汽轮机转动部分会因为高温和高速旋转而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散热,可能导致转子变形甚至损坏。
因此,冷却系统是汽轮机转动部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冷却系统通常通过沿轴向布置的冷却通道和冷却空气来实现,这些冷却通道可以将热量从转子中传导出去,降低转子的工作温度,确保转子的正常运转。
汽轮机转动部分的作用是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旋转机械能,并输出给发电机或其他设备。
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蒸汽从汽轮机的锅炉进入转动部分,通过主叶轮和中叶轮的叶片将其动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轴系旋转。
而末叶轮则将剩余的能量进一步转化为机械能,提高汽轮机的整体效率。
此外,汽轮机的转动部分还具有以下作用:1.平衡作用:汽轮机的转动部件需要精确制造和安装,以确保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能够保持平衡。
平衡失调会导致振动和噪音增加,甚至使整个机组发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