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
- 格式:pdf
- 大小:1.80 MB
- 文档页数:11
庄子故事两则教案_庄子故事两则原文及翻译课文《庄子故事两则》出自九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本,其原文如下:文言文《惠子相梁》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ǐ)泉不饮。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注释】惠子相梁: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恐:害怕。
国:国都。
往:前往。
鹓鶵(yuānchú):鶵,古同“雏”。
鹓鶵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习性高洁。
止:栖息。
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醴(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醴:甘甜鸱(chī):人教版语文书中解释为猫头鹰。
吓(hè):模仿鹞鹰发怒的声音。
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夫(fú):句首语气词,可以不译,也可以译作那那鹓鶵。
三:虚指多次。
发于南海:于,从飞于北海:于,到子:你,指代惠子【翻译】惠施在梁国做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那鹓鶵从南海起orG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在此时鹞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从它面前飞过,鹞鹰仰头看着,发出‘喝’的怒斥声。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文言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生活的色彩就是学习
《庄子》故事两则参考译文
惠子相梁
惠子在梁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它,发出(类似)‘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吗?”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允许我从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
K12的学习需要努力专业专心坚持。
初中语文《庄子》二则内容讲解及练习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作者简介】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又说今安徽蒙城县)人。
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他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认为一切事物都在变化。
主张“无为”,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庄子》共33篇,分内篇、外篇、杂篇。
内篇7篇为庄子所作,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一般认为是其门人和后学者的伪作。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称赞“其文则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汉文学史纲》)。
《庄子》不仅是一本哲学名作,更是文学、审美学上的寓言杰作典范。
对中国文学、审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深远影响。
郭沫若也评价说:“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庄子与鲁迅》)因而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注释】①选自《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庄子(约前309-286),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之4《庄子》故事两则一、原文惠子相梁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 ),子知之乎?夫(fú)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
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庄子曰:“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二、解词惠子相梁1、这两则故事均节选自《庄子·秋水》。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是道家经典之一。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东北)人。
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2、惠子相梁:惠子在魏国当宰相。
惠子,即惠施,战国时宋国人,哲学家,庄子好友。
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
这里用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梁,战国时期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的别称。
3、鹓鶵(yuān chú):古代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4、止:栖息。
5、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6、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7、于是:在这时。
8、鸱(chī):猫头鹰。
9、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
下文的“吓”用作动词,恐吓。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1.濠梁:濠水上的桥。
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2.鯈(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白色小鱼,又名白鲦。
3. 是:这。
4. 全:完全,确定是。
5. 循其本:意思是要从最初的话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