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分车带是分隔城市道路交通的绿化带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道路:道路分车带道路分车带是分隔城市道路交通的绿化带,常见为单排{分隔上下行车道}和双排{分隔快慢车道}两种形式。
绿化分车带虽小,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一:绿化带的功能绿化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
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
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二:绿化带设计在城市交通道路中,由于车速高,绿化带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形式也应简洁。
在城市中心道路中,以方便公交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的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的作用。
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的高度变化。
除了常见的道路平行的绿化带,还可以设计曲线式,折线式或宽窄不一的自由式绿化带以限制车速。
绿化带的宽度和道路宽度比例要适宜,宽阔的道路绿化带也要宽,单排绿化带要比双排宽。
三:绿化带的常见形式1:以绿篱为主的绿化带{1}两侧绿篱,中间是大型花灌木和常绿松柏类,棕榈类或宿根类花卉。
这种形式绿化效果较为明显,绿量大,色彩丰富,高度也有变化。
缺点是修剪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不到位或路口转角处处理不好,会影响司机视线。
{2}两侧绿篱,中间是宿根花卉和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
色彩丰富,高度变化不如前一种明显,修剪工作量大,对司机视线没有影响。
{3}单侧绿篱{多在慢车道一侧}和宿根类花卉,草坪组合,绿篱为直线或曲线式,形式较为新颖。
2: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带{适合于宽度在二点五米以上的绿化带}一种是草坪上植宿营根花卉或乔木,亦可种植花灌木。
另一种是以草坪为主,草坪上布置少量花卉和小灌木,可以是自然式或简单的图案。
3:以乔木为主的绿化带这是应大力提倡的绿化带种植形式,绿量最大,环境效益最明显,主干高三点五米以上,对交通无任何影响,树下可种植耐荫草坪和花卉,美化效果明显,特别适合宽阔步的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一、道路绿地率指标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智慧树知到《园林规划设计》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一般人们所了解的“中国古典园林”。
指的就是()的中国园林。
A.转折期B.生成期C.成熟后期D.成熟期答案: 成熟后期2、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形式有()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寺庙园林D.风景名胜园林答案: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3、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生成期相当于()A.殷、周、秦、汉B.魏、晋、南北朝C.隋、唐D.两宋到清初答案: 殷、周、秦、汉4、古籍里称为苑、苑囿的园林属于()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寺观园林D.公共园林答案: 皇家园林5、古籍里称称为园、池馆、别业、草堂的属于()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寺观园林D.公共园林答案: 私家园林6、下列各项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A.御苑B.苑C.宫苑D.山池E:园墅答案: 御苑,苑,宫苑7、下列各项中属于私家园林的是()A.园B.苑C.苑囿D.草堂E:别业答案: 园,草堂,别业8、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的建筑、园林开欧洲建筑、园林之先河,直接影响了法国等国的建筑园林风格。
后来法国吸取了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其造园艺术中,对欧洲园林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A.对B.错答案: 错9、元、明、清时期,我国园林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园林,如北京的西苑三海、圆明园、清漪园等,达到了园林建设的高潮期。
()A.对B.错答案: 错10、“一池三山”的形式最早出现在汉上林苑。
()A.对B.错答案: 对11、转型公园大部分在北京,主要是将皇家苑囿等开放成大众公园。
()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1、园林布局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轴线法、二是山水法、三是综合法。
()A.对B.错答案: 对2、山水法造园中还常采用挖湖堆山法,形成整个园地的山水格局。
()A.对B.错答案: 对3、升高的主景,由于背景是明朗简洁的蓝天,能很好的衬托出主景的造型、轮廓和体量。
()A.对B.错答案: 对4、利用园林植物可以做到引导视线或阻挡视线,形成框景、漏景、夹景、障景。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复习资料题型:1.名词解释,2某4;2.连线题,1某10;或者判断题2某5;3.填空题,0.5某(28—32);4.简答题;5.分析说明题。
一、名词解释。
1、说明书:说明建设方案规划设计的思想、建设规模、使用土地的范围﹑面积、建设条件等。
2、红线:在城市规划建设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3、道路分级: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4、道路总宽度: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红线)之间的宽度。
5、分车带:又叫分车线,车行道以上纵向分隔行驶车辆的设施,用以限定行车速度和车辆分行,通常高出路面10cm以上。
6、交通道:为便于管理交通而设于路面上的一种岛状设施。
7、人行道绿化带:又称步行道绿化带,是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
8、分车绿带:在分车带上进行绿化,也称为隔离绿带。
9、防护绿带:将人行道与建筑分隔开来的绿带。
10、基础绿带:又称基础栽植,是紧靠建筑的一条较窄的绿带。
11、安全视距:是指行车司机发觉对方来时立即刹车而恰好能停车的距离。
12、视距三角形: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交叉口、转弯处必须空出一定的距离,便司机在这段距离内能看到对面或侧方来往的车辆,并有一定的刹车和停车的时间,而不致发生撞车事故。
根据两条相交道路的两个最短视距,在交叉口平面图上绘出的三角形。
叫“视距三角形”。
13、行道树:有规律地在道路两侧种植用以遮荫的乔木而形成的绿带,是街道绿化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最普遍的形式。
14、街道小游园;在城市干道旁供居民短时间休息用的小块绿地。
15、花园林荫道:与道路平行而且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绿地,也可称为带状街头休息绿地。
16、步行街:城市中专供人行而禁止车辆通行的道路。
17、高速公路;是具有中央分隔带及四个以上车道立体交叉和完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专供车辆快速行使的现代公里。
18、城市广场:是城市道路交通体系中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是人们政治、文化活动的中心,常常是公共建筑集中的地方。
1. 园林建筑(garden building): 园林中供人游览、观赏、休憩并构成景观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统称。
2. 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囿是周文王的灵囿。
3. 圃:中国古代由菜园、果园发展而来,逐渐成为植物栽培、观赏为目的的与园并称的形式之一,是中国古典园林除囿、台以外的第三个源头。
4. 苑:秦汉以来在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有宫室和别墅,供帝王居住、游乐、宴饮的一种园林类型。
又称宫苑。
5. 台:利用地形或在地面上垒土、筑石成台形,顶部平整,一般在台上建筑屋宇房舍或仅有围栏,供游人登高览胜的构筑物。
6. 沼:园林中的水池,一般与池连用,称池沼。
7. 舫: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
供游玩宴饮、观赏水景之用。
8. 榭:供游人休息、观赏风景的临水园林建筑。
9. 阁:多为两层,特征为四周开窗,造型较楼轻巧,平面常呈四方形或多边形。
10. 厅(堂):“堂者,当也。
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厅堂相似,用扁方料者曰厅,用圆料者曰堂。
11. 观:是汉代对体量比较高大的非宫殿建筑物的统称。
12. 斋:处于幽深僻静处之学舍书屋建筑,凡藏而不露较为封闭的进修场所,任何式样的建筑皆为斋。
13. 轩:“车前高曰轩”。
在建筑中,厅堂的前卷棚顶部分为轩,园林中指较高敞安静的园林建筑。
14. 塔:佛教与中国特色结合的产物,具有宗教色彩,后逐渐发展成为名山大川、寺院、园林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5. 亭:“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是园林中最常见的眺览、休息、遮阳、避雨的点景建筑。
16. 廊:有顶的过道为廊。
房屋前檐伸出的可避风雨太阳的部分亦为廊。
17. 复廊:在双面空廊的中间夹一道墙,就成了复廊,又称“里外廊”。
18. 复道(飞阁):上下两层的廊,一般上层封闭下层开敞。
19. 尺幅画: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对框景的别称,即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绿化带编辑绿化带【green belt】指的是在道路用地范围内,供绿化的条形地带。
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消除司机视觉疲劳、净化环境、减少交通事故等作用。
在城市占据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目录1作用2城市3人行道4设计5常见形式6植物选择7绿化用树8植物配置1作用绿化带的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
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消除司机视觉上的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
此外,还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声,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是给无机的道路添上有机的自然色彩,是环境景观的主要因素。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景观美化功能,同时通过有效的绿化设计,加强司机的视线诱导,减轻高速行驶造成的紧张。
高速公路沿途绿化的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作为分隔带、行车道的遮蔽带进行设计,而且要满足沿途及高速公路整体的景观需要。
好的绿化设计不仅能减轻公路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保持动植物界的生态平衡,使整个高速公路空间充满活力。
汽车尾气会对高速公路两侧土壤和绿化树木带来一定程度的Pb污染,而两侧的绿化带可对Pb污染起到防护作用,[1]2城市城市绿化带从一定的角度讲还可以阻挡快车道和慢车道间的灰尘扩散。
在环境保护方面,首先是增加了绿化覆盖率;其次低矮灌木和一些乔木可以通过光和作用来净化空气,同时降低噪音。
作为城市绿地中的道路绿地,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分隔了上下行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交通岛绿地组织环形交通,使车辆按一定交织方式行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道路分车带:是分隔城市道路交通的绿化带,常见为单排{分隔上下行车道}和双排{分隔快慢车道}两种形式。
绿化分车带虽小,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用绿化带将车道分开,保证了车辆行驶的轨迹与安全,合理处理了交通和绿化的关系,起着疏导交通和安全隔离的作用。
同时还可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一、道路绿地率指标1、道路绿地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二、道路绿带设计1、分车带绿地设计●分车带绿地包括行道树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路侧分车绿带●分车带宽度为方便用4·5—6·0m,最小的也有1·2—1·5m,这种最小的宽度只能满足分隔交通的要求。
●分车绿带宽度小于1·5m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
2、行道树绿带●行道树绿带宽度不应小于1·5m。
●行道树绿带种植应以行道树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形成连续绿带。
●行道树定植株距,应以其树种壮年期冠幅为准。
最小种植株距为4m,行道树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外侧最小距离宜为0·75m。
●种植行道树其苗木的胸径,快长树不得小于125px,慢长树不宜小于200px。
●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
在此三角区内不能有建筑物、广告牌以及树木等遮挡司机视线的地面物。
在视距三角形内布置时,要使其高度不得超过0·65—0·70m,宜选矮灌木丛生花草种植。
3、两侧分车绿带●两侧分车绿带宽度大于或等于1·5m的应以种植乔木为主,并宜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其两侧乔木树冠不宜在机动车道上方搭接。
4、中央分车绿带●中央分车绿带应阻挡相向行驶车辆的眩光,在距相邻机动车道路高度0·6m至1·5m之间的范围内,配置植物的树冠应常年枝叶茂密,其株距不得大于冠幅的倍。
5、路侧绿带●路侧绿带应根据相邻用地性质、防护和景观要求进行设计,并应保持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
●路侧绿带宽度大于8m时,可以设计成开放式绿地。
城市街道绿化的几种形式和植物配置城市街道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街道绿化搞好了,不仅美化街景改善市容观瞻,而且还能起到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防风、防火,改善小气候,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秩序,服务居民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来,各个城市对园林绿化工作非常重视,特别对城市的街道绿化建设更加重视,因为,街道绿化作为城市的脸面,是向世界展示自己城市风采的名片,街道绿化是城市绿化工作中的重中之中。
笔者将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市街道绿化的现状及街道绿化的各种功能所起到的实际效应,将街道绿化总结归纳为以下各种类型。
一、城市道路绿化主要的类型有:(一)行道树1、树带式行道树: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依种植带的宽窄决定种植一行或多行大乔木作为行道树,其它空地方种植绿篱。
2、树穴式行道树:在交通量大,行人多而人行道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树穴,种植乔木,形成树穴式行道树。
(二)分车绿化带1、中间分车绿化带车行道分为上行道和下行道,中间用绿化带分隔。
2、两侧绿化带:一般为车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用绿化带分隔。
(三)交通岛绿化交通岛绿化一般设在几条道路比较宽阔的交叉口的中心,用以分隔车辆行驶,组织交通,般为圆形,面积较大。
(四)景观道绿化景观道绿化是城市街道绿化中较特殊的形式,在街道比较宽阔的条件下,可采用此形式,由于景观道绿带较宽,除了供人们散步,休息,游玩外,在隔离街道尘埃,噪声,改善小气候,联系城市其他各种绿地,以及丰富城市建筑艺术面貌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五)街头绿地:在街道路口或街道凹陷的空地开辟的绿地都称为街道绿地,街头绿地是美化城市的主要手段,是市区分布较广泛的小型公共绿化,是行人和附近居民休息最便利的绿地。
二、城市街道绿化几种形式的植物配置(一)行道树绿化形式的植物配置行道树绿化形式的树种重点选择是乔木,它的最大功能效果是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是城市绿化的骨干和框架,从以上的功能效果看,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而几个方面考虑:1、树形整齐美观,观赏价值高。
分车绿带的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分车绿带不?分车绿带呀,就好比是城市道路上的
一条绿色丝带!比如说吧,你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把车行道分隔开
来的长条状绿化带,那就是分车绿带啦!它就像是道路上的守护者,
把来来往往的车辆给隔开,让交通变得更有序。
分车绿带可重要了呢!它不仅能美化环境,让我们的城市看起来更
漂亮,就像给城市化了个美美的妆一样。
你想想啊,要是没有这些绿色,那道路得多单调、多无趣呀!它还能起到隔音的作用呢,就好像
给城市加了一道隔音的屏障,让我们在旁边走的时候不会被吵得心烦
意乱。
而且哦,分车绿带里的植物那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有高大的
树木,像威武的士兵一样挺立着;有五颜六色的花朵,就像一群欢快
的小精灵在跳舞;还有那绿油油的草地,仿佛是大地铺上的柔软地毯。
这多有意思呀!
我记得有一次,我走在路上,看到分车绿带里的花开得特别鲜艳,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我忍不住就停下来欣赏了好久。
旁边还有人在
拍照呢,大家都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住了。
这分车绿带不就是我们生
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吗?
分车绿带真的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它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全,让我们的城市更有生机和活力。
难道你不这么认为吗?所以呀,我们都要好好爱护这些分车绿带,让它们一直这么美丽下去!
我的观点就是:分车绿带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我们应该重视和保护它。
建筑规划知识: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类型: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路侧绿带、基础绿带、交通绿岛、立体交叉绿岛、园林景观路、装饰绿地、开放式绿地。
1.行道树绿化设计:有规律的在道路两侧种植浓郁乔木。
株距4、5、6、8米不等苗木胸径12-15cm为宜干高不得小于2m。
a、树带式:在人行横道与车道间留出一条不加装饰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若宽度适宜可植两行。
用于人流不大的地段。
b、树池式:交通量较大,人行道较窄的路段。
设计成正方形1.51.5、长方形1.22、圆形直径不小于1.5米。
2.分车绿带:分车绿带起到分隔组织交通和保障安全的作用,机动车道中间可能的情况下应进行防眩设计。
种植方式可分为封闭式和开敞式。
高速公路5-20m一般也要4-5m最低不小于1.5m。
3.人行道绿带:株距不宜小于树冠直径的2倍。
但雪松、柏树等易遮挡视线的常绿树应为4-5倍。
在地上地下管线影响不大时,宽度在2.5以上的绿化带,种植一行乔木,一行灌木,宽度大于6m,两行。
10m以上株行可多些,树种也可多样,甚至布置成林荫路。
4.交通绿岛:不宜栽植过密的乔木,应布置成装饰绿地,以嵌花草皮为主或以低矮常绿灌木组成简单的图案,不要用常绿小乔木和大灌木。
5.开放式绿地:以植物为主,内部设计小路和小场地供人们休息。
结语:借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人,对学习很难做到学而不厌,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坚持。
希望大家坚持到底,现在需要沉淀下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更大的发展前景。
1、(路肩)是指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2、城市步行交通可分为沿街交通、过街交通以及场站枢纽交通。
(√);3、如果将交通作为一个大的系统来看待,则可以认为此系统是由人、车、路以及(环境)四大要素组成;4、我国现有道路体系根据其功能和服务范围可以分为(公路)和城市道路两大类;5、(放射形路网)一般用于中心城市与外围郊区、周围城镇间的交通联系;6、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称为(运行延误);7、驾驶员对车外运动物体的辨认,主要是根据其(位置)的变化而进行的;8、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驾驶行为有四类,分别是疲劳驾驶、醉酒驾驶、超速和超载;(√)9、放射形路网一般用于规模相当的重要城镇间的直达交通联系;(×)10、机动车可以分为汽车、挂车和汽车列车三大类;(√)11、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的交通实体数量;(√)12、1980年,(上海)率先在国内成立交通工程学会,标志着我国的交通工程学已进入正轨、全面、系统的科学研究阶段;13、(行人空间占有量)是指在道路或排队区域内平均每个行人占用的空间;14、(道路)是交通系统中承载人和车辆的场所,由一系列空间带状线路连接而成,具有明显的网状结构;15、从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称为(行驶车速);16、通常在静止状态下测得的视力叫静止视力,而在运动状态下驾驶员所具有的视力叫动态视力;(√)17、(环境)是作用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18、(行人流速度)是指在道路或排队区域内平均每个行人占用的空间;19、德国在(1932)年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高速公路;20、交通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工程技术科学诞生于(1930年);21、一周内日交通量的变化简称(周变);22、(行人步数)是指行人在单位时间内行走的距离;23、绿化带是沿道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车行道用的带状设施;(×)24、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主要依靠(视觉)来捕捉交通信息;25、实验表明,动态视力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而下降;(√)26、在车辆高速行驶时,动态视力的降低会使驾驶员的视认距离延长,影响到驾驶员的感知和观察;(×)27、(爬坡能力)是指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满载一档行驶所能爬行的最大坡度;28、(人)的因素是所有因素中最具主动性、最为复杂、最为多变的一个因素;29、(基本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是与道路交通量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
道路分车带是分隔城市道路交通的绿化带,常见为单排(分隔上下行车道)和双排(分隔快慢行车道)这两种形式。
绿化分车带虽小,但在城市中分布广泛,位置重要显眼,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一、绿化带的功能
1·绿化带分隔交通,具有安全功能。
2·绿化带具有美化城市作用,可以软化街道建筑硬环境,消除司机视觉疲劳;种植乔木绿化带还可以改变道路的空间尺度,便道路空间具有良好的宽高比。
3·有净化环境作用,能滞尘,减弱噪音,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氧气。
二、绿化带设计
1·考虑道路的性质,在城市交通性道路中,由于车速高,绿化带设计应最大限度地满足道路的安全要求,以低矮的灌木和草坪为主,植物不能超过司机视线
高度,形式也应简洁;在城市生活性道路中,以公共交通车辆和行人通行为目的,绿化带设计在满足交通安全前提下,应重点考虑美化作用,形式多样,色彩丰富,有一定高度变化。
除了常见的和道路平行的绿化带,还可以设计曲线式、折线式或宽窄不一的自由式绿化带以限制车速。
2·考虑道路的宽度:绿化带宽度和道路宽度之间要比例适宜,宽阔的道路要有较宽的绿化带,单排绿化带要比双排宽,一般绿化带和车行道宽度比在1:5~1:10之间较为协调。
三、绿化带常见形式
1·传统的以绿篱为主的绿化带
(1)两侧绿篱,中间是大形花灌木和常绿松柏类、棕榈或球根类花卉间植。
这种形式绿化效果较为明显,绿量大,色彩丰富,高度也有变化。
缺点是修剪管理工作量大,管理不到位或路口转角处处理不好,会影响司机视线。
(2)两侧绿篱,中间球根类花卉和小花灌木或草花间植。
绿化效果也较为明显,色彩丰富,高度变化不如上一种明显。
修剪工作量大,对司机视线没有影响。
(3)单侧绿篱(多在慢车道一侧)和球根类花卉、草坪搭配,绿篱有直线的也有曲线的,形式较为新颖,绿化效果很好。
2·以草坪为主的绿化带(适合于宽度在2.sm以上的绿化带)
(1)草坪上植球根类或棕榈,株距8m~lOm以上,亦可间植花灌木。
(2)草坪占绿化带面积的大部分,草坪上布置少量花卉和小灌木,可以是自然式也可以是简单的图案。
3·以乔木为主的绿化带
这是一种应大力提倡的绿化带种植形式,绿量最大,环境效益最为明显,主干高3.5m以上,对交通无任何影响,树下可植耐阴草坪和花卉,美化效果明显。
特别适合宽阔的城市道路,能有效改变道路的宽高比,营造适宜的道路空间尺度。
乔木管理容易,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绿化效果稳定持久。
4·图案式绿化带
城市新区、开发区新修的道路十分宽阔,其中绿化带宽多在5m以上,单排绿化带宽达lOm以上,以灌木、花卉、草坪组合成各种图案,有几何形也有自由曲线形的,修剪整齐,色彩丰富,装饰效果好,和现代建筑搭配协调,十分流行。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形式,还有各种形式相结合形成的一些布置方式。
总之,绿化带建设要因地制宜,考虑道路在城市规划中所处的位置以及环境建筑特色,进行精心设计,以达到组织交通、美化城市、改善环境的作用。
在百度搜索更多:道路分车带绿化设计_园林景观论文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