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 格式:ppt
- 大小:1.17 MB
- 文档页数:56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培训材料第一节基本术语及原理1、缺点与不良品如何分类?(1)缺点:指产品单位上任何不符合特定要求条件者。
(2)不良品:指一个产品单位上含有一个或以上的缺点(3)不良率:任何已知数量产品单位不良率为100%乘以其中所含的不良品的单位数,再除以产品单位的总数即得。
不良品个数不良率= ×100%检验之产品单位数2、工厂的产品为什么需要检验?检验是工厂实施品质管理的基础,通过检验工作,可以了解工厂的产品质量现状,以采取及时的纠正措施来满足客户的需求,检验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允许不合格的零部件进入下一道工序”。
虽然质量控制的重点在现阶段已转向设计、采购、工艺流程等预防活动。
但是,绝大多数制造企业中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检验工作,在人们心目中,检验仍然是最古老的最实在的质量保证方法之一。
3、导致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1)设计和规范方面包括:①含糊或不充分;②不符合实际的设计或零部件装配公差设计不合理;③图纸或资料已经失效。
(2)机器和设备方面包括:①加工能力不足;②使用了已损坏的工具、工夹具或模具;③缺乏测量设备/测量器具(量具);④机器保养不当;⑤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湿度)不符合要求等;(3)材料方面包括①使用了未经试验的材料;②用错了材料;③让步接收了低于标准要求的材料;(4)操作和监督方面包括:①操作者不具备足够的技能;②对制造图纸或指导书不理解或误解;③机器调整不当;④监督不充分4.工厂里的检验通常包括哪些内容?(1)来料检验(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2)过程检验(IPQC, Inprocess Quality Control);(3)最终检验(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4)出货检验(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在有的工厂里,FQA专指拉线上的检验;也有的工厂,FQC与OQC是混合进行的。
质量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计划
质量检验员基础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培训使质量检验人员增进对检验岗位职责的理解,强化
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的认识,加深贯彻建立标准化体系的重要性,规范各个环节的检测验收行为,掌握检验的流程和规则,并加强协作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二、培训时间:
三、培训地点:1F电教室
四、培训负责人:
五、培训对象:
质量部检验人员
六、培训内容:
(一) 全面质量管理
1(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内容
2(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3( 质量控制小组
(二)质量检验职能和程序
1( 质量检验的方式与基本类型
2( 质量检验的管理程序
3( 不合格品管理
4( 抽样检验
(三)质量成本的控制
1(质量成本控制概述
2(产品质量成本的构成
3(产品质量成本控制内容
4. 产品质量成本控制注意事项及意义
(四)质量检验基础
1. 什么是质量检验
2. 质量检验的方法
3. 质量检验的作用
4. 质量检验的步骤
5. 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6. 质量检验的组织工作 (五)常用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
1.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2.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
4 角度尺的使用方法
5. 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6. 碳、硫、镍等的测定方法七(培训课程及时间安排。
质量检验员培训手册一、质量检验基本概念质量检验是对产品、过程或服务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满足规定的要求和标准。
质量检验员是负责进行质量检验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二、检验计划和流程制定检验计划: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方法、检验频次、检验标准等。
确定检验流程:根据产品的生产流程和检验计划,确定合理的检验流程,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
制定检验标准: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制定明确的检验标准,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
三、检验工具与设备了解并掌握各种检验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卡尺、千分尺、显微镜等。
定期对检验工具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抽样方法与技巧了解并掌握各种抽样方法,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等。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并制定详细的抽样方案。
在抽样过程中,要注意随机性和代表性,确保抽取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五、缺陷识别与分类了解并掌握各种缺陷的识别方法,如外观缺陷、尺寸缺陷等。
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对缺陷进行分类和判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在缺陷识别和分类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六、记录与报告编写对每次检验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抽样记录、检验记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等。
根据公司的要求和标准,编写详细的检验报告和记录分析报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将检验报告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进行质量控制和改进工作。
七、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部门保持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关系,确保产品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沟通中要注重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同时也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在协作中要注重相互配合和支持,共同推动产品质量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持续改进与质量控制对产品质量控制工作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