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与肌张力的评定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5.13 MB
- 文档页数:76
教案教师姓名耿姣姣课程名称康复评定技术班级13康复3班授课日期2014年 9月 25 日第 4 周授课顺序11 章节名称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教学目标掌握: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了解:摆动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评定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肌张力评定的目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及其分类难点: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分级标准教学资源1.教材:《康复功能评定》张绍岚主编2.参考书:《康复治疗技术临床操作规范》2012版3.教具:多媒体课件评估反馈1.根据学生回答问题情况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2.根据学生在实训课的反应及操作情况判断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作业1、简述肌张力评定的操作程序2、简述肌张力评定的分级标准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实训六、肌张力和痉挛评定【实训目的和要求】1.掌握手法检查的分级标准和检查注意事项。
2.了解摆动试验和屈曲维持试验、电生理评定、等速被动测试等量化评定肌张力的方法。
【仪器设备】治疗床、量角器、叩诊锤等。
【实训步骤】1.检查方法主要是手法检查。
首先观察并触摸受检肌群在放松、静止状况下的肌张力状态,并观察主动活动进行判断。
(1)肌张力减低(迟缓)(2)肌张力增高(痉挛)2.临床分级(1)肌张力减低(2)肌痉挛①手法检查:手法检查是按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所感受的阻力来进行分级评定的。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神经科分级和Ashworth分级,其他方法还有按自发性肌痉挛发作频度分级的Penn分级法和按踝阵挛持续时间分级的Clonus(阵挛)分级法,但不常用。
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法是临床上较常用的肌痉挛程度的评定方法,常在仰卧位进行检查。
②痉挛仪器评定法:常用方法有摆动试验测试、电生理测试、等速肌力测试及多通道肌电图测试等,可根据需要选用。
【注意事项】为了减少误差,应尽可能使检查操作规范化,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清醒受检者,评定前说明检查目的、步骤、方法和感受,消除紧张。
痉挛与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减低(弛缓):检查者推拉患者肌群时几乎感受不到阻力;患者自己不能抬起肢体,检查者松手时,肢体即向重力方向下落;肌张力显著降低时,肌肉不能保持正常肌的外形与弹性,表现松弛软弱。
肌张力增高(痉挛):肌腹丰满、硬度增高;患者在肢体放松的状况下,检查者以不同的速度对患者的关节做被动运动时,感觉有明显阻力,甚至很难进行被动运动,如检查者松手时,肢体被拉向肌张力增高一方;长时间的痉挛可能引起局部肌肉和(或)肌腱的挛缩,影响肢体运动;痉挛肢体的腱反射常表现为亢进。
痉挛分级法
级别痉挛程度评定标准
0 无肌痉挛无肌张力的增加
1 轻微增加进行PROM检查时,在被动屈或伸至PROM之末有较小的阻力
2 轻度增加进行POOM检查时,在ROM的后一半以上有轻度阻力增加
3 明显增加在PROM检查的大部分范围内,均感觉肌张力增加,但受累部分的
肢体被动活动容易
4 严重增高进行PROM检查时,肢体被动运动困难
5 僵直受累部分肢体屈曲或伸直强直
注:PROM表示被动关节活动
【注意事项】
1、评定前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方法、步骤和感受,使患者了解评定全过程,消除紧张。
2、评定前摆放好患者的体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应首先检查健侧同名肌,再检查患侧,以便两侧比较。
3、避免在运动后、疲劳时及情绪激动时检查。
4、检查时室温保持在22~24度。
姓名:性别:年龄:岁评定日期:诊断:评定者:1.临床肌张力分级2.改良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SS)3.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一、肌张力分类1. 正常肌张力被动活动肢体时,没有阻力突然增高或降低的感觉;2. 高张力肌肉张力增加,高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3. 低张力肌肉张力降低,低于正常休息状态下的肌肉张力;4. 张力障碍肌肉张力紊乱,或高或低,无规律地交替出现。
二、临床肌张力分级根据被动活动肢体时所感觉到的肢体反应或阻力,将其分为0~4级(表1)。
表1 临床肌张力分级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级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级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 级轻、中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三、痉挛分级1.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表2)表2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SS)等级肌张力标准0级肌张力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1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在终末时有轻微的阻力1+ 级肌张力稍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卡住”感觉,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2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但仍可活动3 级肌张力中度增加被动活动患肢时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活动比较困难4级肌张力高度增加患肢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十分困难2. 综合痉挛量表(Composite Spasticity Scale,CSS)(1)跟腱反射:病人仰卧位,髋外展,膝屈曲。
用叩诊锤叩击跟腱。
0分:无反射;1分:反射减弱;2分:反射正常;3分:反射活跃;4分:反射亢进。
(2)踝跖屈肌群肌张力:病人仰卧位,下肢伸直、放松,被动全范围屈曲踝关节(背伸),感觉所受到的阻力0分:无阻力;2分:阻力降低;4分:正常阻力;6分:阻力轻到中度增加(可全范围活动关节);8分:阻力重度增加(不能全范围活动关节)。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是评估肌肉强度和活动度的一种指标。
正常人在放松状态下,肌张力应该是轻微的,无论是被动或主动活动都不会受到限制。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痉挛、僵硬、缩短等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
病和肌肉疾病等。
评定肌张力通常使用的是Ashworth肌张力评分法。
该方法分为0到4级,0级表示无肌张力异常,4级表示严重的痉挛和肌紧缩,具体
评分标准为:
0级:无肌张力异常。
1级:轻微肌张力增强,在被动运动时可能感到轻微阻力。
2级:明显肌张力增强,但肌肉可以在被动运动时通过。
3级:明显肌张力增强,被动运动时很难通过。
4级:严重痉挛和肌紧缩,无法通过被动运动。
Ashworth评分法可以用于评估各种肌张力异常,特别是在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