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Q 3627.4-2015_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 信号控制线传导发射_35382365
- 格式:pdf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9
3设计)奔〔技朮交.Technical Communication汽车组合仪表电磁兼容干扰分析优化及测试验证张婷(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01)摘要:随着车载电子设备日益增多,汽车所处的电磁环境愈加复杂,电磁兼容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汽车电子电器化水平提升的一个关键技术,而汽车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测试技术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尤显重要。
本文以组合仪表的车速表指针异常为例,分析其故障的原因,并进行优化设计解决原设,最后通过EMC测试验证了优化的设。
关键词:汽车;仪表系统;EMC;测试方法中图分类号:946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A639(2020)10-0054-03Analysis,Optimization and Test Verification of ElectromagneticCompatibility Interference of Automobile Combination InstrumentZHANG Ting(Jiangling Automobile Co.,Ltd.,Nanchang330001,China)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on-board electronic equipment,the electromagnetic environment of automobile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EMC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which has become a key technology to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level.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EMC testing technolog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This paper takes the abnormal speedometer of the combination instrument as an example,analyze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and optimize the design to solve the original design defects,finally,the optimized design is verified by EMC test.Key words:automobile;instrument system;EMC;test method张婷(1986-),女,工程师,硕士,长期从事汽车电器设计工作。
汽车Q/JQ 3627.2-2015制定部门:车身电子研究院企业标准代替号标题: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辐射发射第1页共13页修订标记文件号更改内容修订页修订日期修订者标准化会签制定校对审核批准发布日期实施日期目次前言.....................................................................................................................................2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34技术要求...............................................................................................................................35测试方法...............................................................................................................................5附录A(资料性附录)零部件辐射发射测试报告模板要求 (11)汽车Q/JQ3627.2-2015标题: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辐射发射第2页共13页前言Q/JQ3627《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包括10个部分:——Q/JQ3627.1《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总则》——Q/JQ3627.2《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辐射发射》——Q/JQ3627.3《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电源线传导发射》——Q/JQ3627.4《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控制/信号线传导发射》——Q/JQ3627.5《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电源线瞬态传导发射》——Q/JQ3627.6《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自由场抗扰》——Q/JQ3627.7《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BCI抗扰》——Q/JQ3627.8《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Q/JQ3627.9《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控制/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Q/JQ3627.10《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静电放电抗扰》本标准Q/JQ3627.2-2015《零部件电磁兼容技术条件辐射发射》是公司设计类标准之一。
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大全!本文对电磁兼容标准进行一个汇总,包括LED照明、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通信设备、医疗设备以及低压电器相关的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
1、LED照明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 15/GB 17743:《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EC 61547/GB T 18595:《一般照明用设备的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IEC 61000-3-2/GB 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 61000-3-3/GB 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IEC 62493/GB T31275:《照明设备对人体电磁辐射的评价》2、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主要依据GB T 18487.1-2015:《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 T 18487.2-2001:《一般照明用设备的电磁兼容抗扰度要求》GB 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2-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GB/T 27930-2015:《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NB/T 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NB/T 33002-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要求》NB/T 33008.1-2013:《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检验试验规范第一部分:非车载充电机》QC/T 895-2011:《电动汽车用传导车载充电机》3、车载电子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 25、GB/T 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ISO11452-1/-2/-3/-4/-5/-7/-8/-9/-10/-11:《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GB/T 17619:《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SO7637-1/-2/-3 、GB/T 21437.1/.2/.3:《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ISO10605、 GB/T 19951:《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ISO16750-2、GB/T 28046.2:《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2部分电气负荷》ISO21848:《道路车辆42V供电电压的电气和电子设备电气负荷》4、医疗设备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 11/EN 55011/GB 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EC 60601-1-2/YY 0505:《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安全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IEC 61326-1/GB T18268.1:《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IEC 61326-2-6/GB T18268.26:《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设备》IEC 61000-3-2/GB 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 61000-3-3/GB 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5、家用电器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 14-1/GB 4343.1:《家用电气、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1部分:发射》CISPR 14-2/GB 4343.2:《家用电气、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电磁兼容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IEC 61000-3-2/GB 17625.1:《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IEC 61000-3-3/GB 17625.2:《电磁兼容限值对每相额定电流≤16A且无条件接入的设备在公用低压供电系统中产生的电压变化、电压波动和闪烁的限制》6、通信设备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 22/EN 55022/GB 9254:《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 24/GB/T 1761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7、低压电器电磁兼容主要依据标准CISPR11/GB 4824:《工业、科学和医疗(ISM)射频设备电磁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IEC 60947-1/GB 1040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IEC 60947-2/GB 1040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IEC 60947-3/GB 10408.3:《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3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IEC 60947-4/GB 10408.4:《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机电式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IEC 60947-5/GB 10408.5:《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机电式控制电路电器》IEC 60947-6/GB 10408.6:《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4-2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交流半导体电动机控制器和起动器(含软起动器)》IEC 60947-10/GB 10408.10:《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2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接近开关》。
QJ36操作规程1 目的为了保证使用直流电桥(电阻)标准装置进行检定、校准、检验操作过程的正确规范,保证设备安全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特制定本规程。
2 范围适用于利用直流电桥(电阻)标准装置进行直流电桥、电阻箱、电阻器检定、校准、检验操作的过程控制。
3 操作人员要求检定、校准、检验人员应持有相关项目检定、校准、检验员证,没有相应证件的人员应在有证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操作。
所有操作人员应全面理解本装置的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技术文件的技术要求方可进行检定、校准、检验操作。
4 开展检定、校准、检验前的准备工作4.1 设备状态确认4.1.1 检查设备标识,确认设备处于受控状态。
4.1.2 检查设备性能指标,确认设备满足被校对象的校准要求。
4.2 环境条件确认4.2.1 检查环境温度和湿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
4.2.2 检查电源是否满足设备工作要求。
4.2.3 检查其他影响因素。
4.3 技术标准选择选择标准优先选择与用户签订的技术协议或委托书指明的技术文件,没有说明时选择国家相应检定规程。
5 校准操作5.1 设备调整5.1.1 将AC15/2检流计水平放置,接通电源后指示光点到零位,并把分流器开关打向灵敏度最低位置(0.01档)。
5.1.2 将AC24光电放大检流计水平放置。
接通光源,从AC24光电放大器左边小孔观察光电池前光栅象的位置,转动零位调节器旋钮,将光栅象调节到如图1位置。
5.1.3 连接放大器和指示检流计,继续调节放大器的零位调节器,使指示检流计的指示在分流器逐步转换至×0.1及×1时调到零位。
5.1.4 把测量仪器与放大器的输入端相接,并把接线柱前的金属罩罩好。
5.1.5 FB871/a型直流精密电源预热30分钟。
将光源接通和所有导线接好后应稳定1小时,重新调整零位后可使用。
5.2 两端式测量5.2.1 当测量102~106Ω值时,采用两端式电桥,接线参照QJ36使用说明书。
企业机密乘用车电子电器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试验要求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 发布Q/FC目录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功能状态定义 (3)5 部件重要性分类 (3)6 试验要求 (3)6.1 测试环境要求 (3)6.2 供电电源电压 (3)6.3 试验样机数量要求 (3)6.4 接地要求 (3)6.5 零部件分类及代号 (4)6.6 试验项目选择 (4)7 传导发射试验 (4)7.1 传导发射试验-电压法 (4)7.2 传导发射试验-电流探头法 (9)8 辐射发射试验 (11)8.1 试验目的 (11)8.2 试验方法 (11)8.3 试验结果判定 (15)9 瞬态传导发射试验 (17)9.1 试验方法 (17)9.2 试验程序 (18)9.3 试验结果判定 (18)10 抗扰试验 (18)10.1 大电流注入传导抗扰试验 (19)10.2 暗室法辐射抗扰试验 (22)10.3 便携式发射机测试方法 (25)11 低频磁场抗扰测试 (29)11.1 试验目的 (29)11.2 试验方法 (29)11.3 试验结果判定 (30)12 传导抗扰测试 (30)12.1 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试验 (30)12.2 信号线耦合传导抗扰试验 (33)13 静电放电试验 (36)13.1 试验目的 (36)13.2 试验方法 (36)13.3 试验结果判定 (38)附录A(规范性附录)沿电源线瞬态传导抗扰试验脉冲 (40)附录B(规范性附录)沿信号线瞬态传导抗扰试验脉冲 (44)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磁兼容试验室、测试计划及测试报告要求 (48)附录D(规范性附录)辐射发射及传导发射限值符合性判定方法 (49)附录E(规范性附录)非标准瞬态传导抗扰试验脉冲 (50)附录F(规范性附录)瞬态脉冲测试电路 (56)附录G(规范性附录)暗室法试验扩展-雷达波 (58)附录H(资料性附录)量产零件变更EMC复验程序 (5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固定式通用灯具产品质量
监督抽查结果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10.29
•【字号】
•【施行日期】2021.10.2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
正文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固定式通用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抽
查结果的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规定和有关工作部署,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近期对省内固定式通用灯具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
现将抽查结果公告如下。
本次监督抽查共抽查1家企业生产的1批次产品,抽查区域为贵阳市,产品检验结果为合格,问题产品检出率为0%,问题企业发现率为0%。
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 7000.1-2015《灯具第1部分:一般要求与试验》、GB 17625.1-2012《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16A)》、GB 17743-2017《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等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具体抽查结果见附件。
附件:
省市场监管局固定式通用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产品及企业名单
2021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