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讲义》最终
- 格式:ppt
- 大小:6.66 MB
- 文档页数:133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 、“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 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 )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 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B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 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 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 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零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1.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与“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同时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之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确实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操纵与过程操纵,要求第一次就把情况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能够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与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与工作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更加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进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零缺陷――现代质量管理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学习《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心得体会上周我矿的每周一课学习的是由中国零缺陷管理首席专家杨钢主讲的《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
近年来,零缺陷质量管理理念作为西方的管理之道,在中国企业的管理中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零缺点并不是说绝对没有缺点,或缺点绝对要等于零,而是指要“以缺点等于零为最终目标,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努力做到无缺点”。
零缺陷管理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并符合承诺的顾客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零缺陷管理”不是凝固的框框,更不是企业管理的权限,它本身还是要继续演进、充实和完善的。
杨钢认为,零缺陷管理思想体系可以总结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三个需要。
一个中心指的是零缺陷管理。
零缺陷管理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
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那么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很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两个基本点指的是有用的和可信赖的———“有用的”是一种结果导向的思维,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它有用,必须站在客户的角度来审视最终的结果是否有用。
但是,如果做的每件事情都有用,也未必可靠。
因此,零缺陷管理追求既有用又可靠的结果;任何组织的目的都是一个需要的解决方案,三个需要分别是指:客户的需要、员工的需要和供应商的需要。
任何一个组织首先要承担的是客户,没有客户,组织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这三个需要形成了一个价值链,因此,必须统一看待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需要。
零缺陷的精髓理念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99+1=0,即99个产品零件,99道工序,99项服务,99项工作都是优良,仅仅有一项没有做好,那就等于白做。
“1”被看成一项缺陷,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只有不断做得更好,才能使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中站住脚,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发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中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发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巨匠〞、〝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失掉了片面推行,使日本制造业的产质量量失掉迅速提高,并且抢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展到工商业一切范围。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陷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来停止运营管理,消费者、任务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陷,并向着高质量规范的目的而妥协。
它要求消费任务者从一末尾就本着严肃仔细的态度把任务做得准确无误,在消费中从产品的质量、本钱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停止合理布置,而不是依托预先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进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契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展开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质量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质量量和任务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坚持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任务。
从一无所知末尾,克劳斯比先生谦逊地向同事们学习牢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进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任务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任务阅历的不时添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看法也在不时深化,并逐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看法的开展进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发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以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质量量停止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发生质量,只要预防才干发生质量。
时代光华平台之“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答案————————————————————————————————作者:————————————————————————————————日期:2学习课程: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单选题1: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是()回答:正确1. A 菲利浦-克劳斯比2. B 彼得-德鲁克3. C 明兹伯格4. D 拉齐尔2: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IPM指的是()回答:正确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4. D 麻烦消除系统3:总成本包含符合要求的成本,坚持()回答:错误1. A EFC2. B POC3. C PONC4. D AES4:PONC模式的建立可以分为()大阶段、()个步骤回答:正确1. A 3,82. B 3,103. C 4,54. D 2 ,105:克劳斯比的《质量免费》一书出版是在()回答:正确1. A 质量管理的启蒙期2. B 质量管理的智慧期3. C 质量管理的不确定期4. D 以上都不对6:在零缺陷管理层次中,QES指的是()回答:正确1. A 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2. B 基于PONC的管理模式3. C 质量改进过程管理4. D 麻烦消除系统7:执行基于价值的质量经营模式,步骤之三就是()回答:正确1. A 制定战略与政策2. B 寻找价值驱动的要素3. C 设定战略执行的目标4. D 督导战略计划的实施8:根据北美银行业的调查:如果要将利润翻番,则需要将客户满意度提高()回答:正确1. A 5%2. B 3%3. C 10%4. D 20%9:总成本包含有无失误成本,简称()回答:正确1. A EFC2. B POC3. C PONC4. D AES10:在克劳斯比提出的21世纪质量管理的完整概念中,质量包括()回答:正确1. A 财务和关系2. B 品质和关系3. C 财务和品质4. D 财务、品质和关系11:可以说,零缺陷概念的产生得益于()概念的采用回答:正确1. A 控制2. B 检验3. C 预防4. D 系统12:"零缺陷”思想最初提出是在()回答:正确1. A 20世纪50年代2. B 20世纪60年代3. C 20世纪70年代4. D 20世纪80年代13:零缺陷管理的三要素分别是保证体系、控制体系和()回答:正确1. A 运营管理2. B 质量管理3. C 过程控制4. D 以上都不对14:零缺陷运行系统(Cerosys)实施的步骤中,确定竞争优势与基准属于()部分回答:错误1. A 文化2. B 效能3. C 关系4. D 策略15:文化变革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回答:错误1. A 人力、财力、物力、工具和方法在内的必要资源2. B 企业高级管理层的决心3. C 执行有效的制度确保优先沟通质量4. D B和C。
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
这一观点正是后来的克劳斯比质量原则之一。
个人版本 2010第一讲 为什么是零缺陷1.零缺陷概念的产生2.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3.零缺陷管理的核心4.零缺陷管理的原理与误区第二讲 方略1:文化变革的零缺陷模型1.引言2.领导变革与管理承诺3.组织变革与领导风格4.领导法则与实施变革第三讲 方略2:价值驱动的质量经营模型1.制定质量战略与政策2.寻找价值驱动的要素3.设定战略执行的目标4.评估质量经营的进程第四讲 方略3:经理、主管质量工作指南1.经理、主管的角色及任务2.经理、主管的十项修炼3.Cerosys的运行模式4.Cerosys的实施步骤第五讲方略4:基于PONC的管理模型(上)1.发现“隐形工厂”2.PONC要素展开3.建立PONC的模式4.建立PONC表盘第六讲方略4:基于PONC的管理模型(下)1.有效的消除PONC2.PONC管理方法第七讲方略5:有效管理质量改进过程1.建立质量改进的组织2.实施质量战略的计划3.落实关键过程与指标第八讲方略6:建立实施消除麻烦系统(上)1.Cerosys实施与ECR系统2.ECR系统的运行第九讲方略6:建立实施消除麻烦系统(下)1.建立同管理者沟通的模式2.实施三种递进式的模式3.建立正式的CAT系统第十讲方略7:基础单元的零缺陷作业法与评估1.基础单元的零缺陷作业法2.零缺陷管理的评估★讲师简介杨钢☆ 1.零缺陷管理中国研究院总裁,中国质量管理界顶级培训大师;☆ 2.“零缺陷之父”菲利浦•克劳士比的中国弟子,享有“中国零缺陷之父”的美誉;☆ 3.具有20余年在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动手”和“动脑”的经验,曾在国内外多家著名企业集团高层从事管理工作,并具有海外工作经历;☆ 4.曾提供过咨询与培训服务的单位有:总装备部、航天科技、航空工业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海尔集团、联想集团、方正电脑、清华同方、上汽集团、上海大众、一汽集团、东风集团、万科集团、三洋冷链、华录松下、新华肯孚、德尔福派克、约翰-迪尔、羽西科蒂、ASIMCO、阿尔卡特等。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概述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发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中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发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巨匠〞、〝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 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失掉了片面推行,使日本制造业的产质量量失掉迅速提高,并且抢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展到工商业一切范围。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陷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扬人的客观能动性来停止运营管理,消费者、任务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陷,并向着高质量规范的目的而妥协。
它要求消费任务者从一末尾就本着严肃仔细的态度把任务做得准确无误,在消费中从产品的质量、本钱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停止合理布置,而不是依托预先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进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契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展开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质量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质量量和任务质量。
菲利浦 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坚持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任务。
从一无所知末尾,克劳斯比先生谦逊地向同事们学习牢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进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任务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任务阅历的不时添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看法也在不时深化,并逐渐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看法的开展进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发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以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质量量停止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发生质量,只要预防才干发生质量。
零缺陷——现代质量经营新思维第1讲为什么是零缺陷【本讲重点】零缺陷概念的产生从零缺陷到零缺陷管理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体系与原理零缺陷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的误区零缺陷概念的产生被誉为“全球质量管理大师”、“零缺陷之父”和“伟大的管理思想家”的菲利浦–克劳斯比(Crosbyism)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零缺陷”思想,并在美国推行零缺陷运动。
后来,零缺陷的思想传至日本,在日本制造业中得到了全面推广,使日本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并且领先于世界水平,继而进一步扩大到工商业所有领域。
零缺陷的概念零缺陷又被称为无缺点ZD。
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它要求生产工作者从一开始就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准确无误,在生产中从产品的质量、成本与消耗、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合理安排,而不是依靠事后的检验来纠正。
零缺陷特别强调预防系统控制和过程控制,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做正确,使产品符合对顾客的承诺要求。
开展零缺陷运动可以提高全员对产品质量和业务质量的责任感,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菲利浦–克劳斯比与“零缺陷”1952年,美国制造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克劳斯比先生放弃了医生职业,在一家制造业工厂中找到了一份质检员的工作。
从一无所知开始,克劳斯比先生虚心地向同事们学习可靠性、抽样等技术。
在学习的过程中,克劳斯比先生越来越发现:大家所做的工作没有任何意义,质量管理存在着很大的缺陷!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增加,克劳斯比先生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并逐步提出了零缺陷管理的基本思想,如图1-1所示。
图1-1 克劳斯比对质量管理认识的发展过程1.医生的视角:预防产生质量从医生的角度观察,克劳斯比先生认为:制造业的组织方向走错了,对产品质量进行分门别类并不能提高质量。
他把源于医学的概念引入到了制造业:检验并不能产生质量,只有预防才能产生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