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德赛(节选)
- 格式:doc
- 大小:2.35 KB
- 文档页数:1
《奥德赛》(节选)教学教案导读:学习目标:1.与文本对话,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2.通过文本学习,深刻领会作品中人物强烈的思乡情感,特别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重点难点1.重点:认真阅读文本,品味作品中的重要语句,能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的理解。
学习方法:讨论法;文本研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了解荷马和《荷马史诗》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现在西方学者根据史诗的语言和它的内容描写,一般认为荷马可能生在公元前9、8世纪之间。
出生于爱琴海东边。
古代传说又说荷马是个盲乐师。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每部都长达万行以上;《伊利亚特》共有15,693行,《奥德赛》共有12,110行,两部都分成24卷。
这两部史诗开始时只是根据古代传说编的口头文学,靠着乐师的背诵流传下来的零散篇章,荷马如有其人,大概就是最后把这两部史诗初步定型的职业乐师。
=《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故事梗概大致如下:从前,在小亚细亚西部沿海有特洛伊人的一座王都名叫伊利昂,特洛伊人是东方许多部族的霸主。
当时在希腊地方的强大部族总称为阿凯亚人,有时在史诗中也称为阿尔戈斯人或达那亚人;阿凯亚人以迈锡尼的王阿伽门农为首。
伊利昂城的王子帕里斯乘船到希腊,受到斯巴达王墨涅拉奥斯的款待,但他把墨涅拉奥斯的美貌的妻子海伦骗走,带回伊利昂城。
阿凯亚人非常气愤,便由墨涅拉奥斯的哥哥迈锡尼王阿伽门农倡议,召集各部族的首领,共同讨伐特洛伊人。
他们调集1,000多艘船只,渡过爱琴海去攻打伊利昂城,历时9年都没有把这座王都攻下来。
到了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凯亚部族中最勇猛的首领阿基琉斯争夺一个在战争中掳获的女子,由于阿伽门农从阿基琉斯手里抢走了那个女俘,阿基琉斯愤而退出战斗。
《奥德赛》(节选)教案2《奥德赛》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与荷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亚特》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采用将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胜利的将领纷纷带兵回国。
《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
在奥德修斯离家九年期间,家里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挥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绝。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
他们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在岩洞,吃了他的几个同伴。
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他们还曾到吃迷莲人的国土,不少人吃了迷莲,忘记了家乡;他们还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岛,他的同伴被女巫变成了猪;……最后,他的同伴们因偷杀太阳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岛国,在这里他被留住了七年。
后来他来到了淮阿喀亚岛,岛上国王阿尔基诺斯送给他许多礼物,为他备船,送他回到了家乡。
他在外期间,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
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妻子,证明了妻子的忠贞。
他跟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
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
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
荷马史诗奥德赛经典原文摘抄第一章:灾祸的起源在古希腊的海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伊大卡。
这里的人们曾经度过了一段和平欢乐的时光,直到有一天,一群特洛伊的勇士登上了这片土地,引发了一场长达十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一位英勇的战士——奥德修斯,率领着伊大卡的人们顽强抵抗,最终赢得了胜利。
然而,为了庆祝胜利,他决定前往特洛伊城去取回被掠夺的财宝,这也就意味着他将远离家乡,踏上一段充满未知和冒险的旅程。
在奥德修斯离开后,他的妻子珀涅罗珀也因为思念丈夫而痛苦不堪。
她每天都在祈祷着丈夫能够平安归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逐渐变成了失望。
而这时,一群求婚者也来到了她的面前,向她求婚并企图夺取伊大卡的王位。
尽管珀涅罗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但这些人并不死心,还在不断地纠缠着她。
与此同时,在特洛伊城中,奥德修斯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家乡正被一群求婚者所围攻。
心急如焚的奥德修斯决定立即返回家乡去解救妻子和家园。
他告别了特洛伊的朋友们,踏上了归途。
第二章:海上历险在回家的路上,奥德修斯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他被一阵狂风吹到了一个神秘的海岛上。
在这里,他被一伙怪异的巨人威胁,但凭借着机智和勇敢,他成功地逃脱了他们的追捕。
随后,他又遇到了一群会说话的鱼,这些鱼儿们告诉他一个预言: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经历更多的危险和磨难。
第三章:迷人的女神奥德修斯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山谷。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迷人的女神——卡吕普索。
这位女神对他说:“你可以留在这里与我共度一生,我将赐予你永恒的生命和无穷的财富。
”然而奥德修斯却坚定地拒绝了她,表示他只想回到家乡与妻子团聚。
第四章:归途中的考验在回家的路上,奥德修斯还遇到了许多其他的困难和考验。
他曾被一伙强盗所攻击,也曾被一条巨大的海怪吞入腹中。
但是,凭借着他的勇气、智慧和运气,他最终都成功地逃脱了这些险境。
第五章:故乡的拥抱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漂泊和历险之后,奥德修斯终于回到了故乡——伊大卡。
《奥德赛》第二卷作者:荷马第二卷当年轻的黎明,垂着玫瑰红的手指,重现天际,俄底修斯心爱的儿子起身离床,穿上衣服,背上锋快的铜剑,钭挎肩头,系好舒适的条鞋,在闪亮的脚面,走出房门,俨然天神一般。
他命令嗓音清亮的使者召呼长发的阿开亚人集会,信使们高声呼喊,民众闻风而动。
当众人聚合完毕,集中在一个地点,他走向会场,手握一杆铜枪,并非独自一人,由两条腿脚轻快的狗伴随。
雅典娜给他抹上迷人的丰采,人们全都注目观望,随着他前行的脚步。
他在父亲的位子就座,长老们退步让他走过。
壮士埃古普提俄斯首先发话,一位躬背的长者,见过的事情多得难以数说。
他心爱的儿子,枪手安提福斯,已随神一样的俄底修斯前往伊利昂,骏马的故乡,乘坐深旷的海船,已被野蛮的库克洛普斯吃掉,在幽深的岩洞,被食的最后一份佳肴。
他还有另外三个儿子,其中欧鲁诺摩斯介入了求婚者的群伍,另两个看守田庄,父亲的所有。
然而,他仍然难忘那个失落的儿郎,满怀悲戚和哀愁。
带着哭子的悲情,他面对众人,开口说道:“听我说,伊萨卡人,听听我的言告。
自从卓著的俄底修斯走后,乘坐深旷的海船,我们便再也没有集会或聚首碰头。
现在,召聚我们集会的却是何人?是哪个年轻后生,或是我们长者中的谁个,为了什么理由?难道他已听悉军队回归的消息,先于别人,现在打算详告我们?抑或,他想禀告某件公事,提请争论?看来,他像是颗高贵的种子,吉利的兆头。
愿宙斯体察他的希冀,实现他的每一个愿求!”他如此一番说道,俄底修斯之子听了感到高兴,静坐不住,心想张嘴发话,站挺在人群之中。
裴塞诺耳,一位聪颖善辩的使者,将王杖放入他手中。
他张嘴说话,以回答老人的询问开头:“老先生,此人距此不远,近在眼前,你老马上即会知晓谁人。
是我,是的,是我召聚了这次集会——我比谁都更感悲愁。
并非我已听悉军队回返的消息,先于别人,现在打算把详情道说;亦非想要禀告某件公事,提请争议,实是出于我自个的苦衷——双重的灾难已降临我的家园。
我已失去亲爹,一个高贵的好人,曾经王统尔等,像一位父亲。
《奥德赛》作者:荷马前言[注]特洛伊城下刀枪飞舞,人仰马翻,那里有恶战的恐惧,勇士的呼喊;那是血染的悲壮,气吞山河的阵战。
嗜战如命的壮勇在生与死的烈火中煎熬,凡人中的精英在旷野和沙滩上拼搏。
战争,你愉悦猛士的心怀,平慰他们的仇隙;你夺杀他们的生命,高歌他们的英烈。
血战中,赫克托耳绕城三圈,死于阿基琉斯枪下;普里阿摩斯进礼恳求,赎回死去的儿男。
《伊利亚特》在礼葬的悲哀和血一般浓烈的酒汤中收掩起迟重、沉凝的诗篇。
然而,战争没有结束,人死人亡的局面没有终结。
雅马宗女王彭塞茜蕾娅率军帮援(伊利昂),被阿基琉斯战杀,同样的命运也降落在埃西依丕亚首领、黎明女神厄娥斯之子门冬的头顶。
阿基琉斯攻入特洛伊城里,被普里阿摩斯之子帕里斯箭杀在斯开亚门边。
埃阿斯背回战友的尸体,俄底修斯挡住追兵的杀砍(《埃西俄丕亚》)。
俄底修斯得获阿基琉斯的销甲,埃阿斯于疯迷中自杀身亡。
厄培俄斯建造了木马;俄底修斯化装入城,同海伦密谋夺城的计划。
阿开亚人佯装撤兵,登船返航(《小伊利亚特》)。
特洛伊人满腹狐疑,但最终搬入木马;西农点火为号,阿开亚人回兵进击,和冲出木马的勇士里应外合,攻占了伊利昂。
墨奈劳斯带回海伦,俄底修斯杀了赫克托耳的爱子阿斯图阿那克斯,阿基琉斯之子尼俄普托勒摩斯带走了赫克托耳之妻安德罗玛开。
阿开亚人放火烧城(《特洛伊失陷》)。
其后,阿林门农和墨奈劳斯就回归路线发生争执,俄伊琉斯之子埃阿斯(小埃阿斯)死于风暴之中。
墨奈劳斯途抵埃及;阿伽门农回返慕凯奈,被害致死;俄瑞斯忒斯替父报仇,杀了母亲和埃吉索斯。
墨奈劳斯偕领海伦,归返斯巴达(《回归》)。
《奥德赛》(Odusseia)在“史诗系列”里,《奥德赛》上承回归,下接《忒勒格尼亚》,共二十四卷,12,110(±)行,其创作或编制年代略迟于《伊利亚特》,可能在公元前720—670年间。
根据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奥德赛》的情节具有“双向发展”的特点[注],但主要以直接描写俄底修斯的活动和经历为主。
《奥德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奥德赛》的背景知识和文学地位,提高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 通过分析《奥德赛》节选文本,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奥德修斯的形象特征,探讨其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4. 借助文本分析,提升学生对古希腊神话传说的认识和理解。
5.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节选:《奥德赛》中奥德修斯归乡的故事片段。
2.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奥德修斯的形象特征。
3. 教学难点:对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深入了解,对文本深层次含义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奥德赛》的背景知识和文学地位,讲解古希腊神话传说。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奥德修斯的形象特征,分享讨论成果。
3. 案例分析法:以文本节选为例,分析奥德修斯的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4. 批判性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独立思考和批判性评价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奥德赛》的背景知识和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奥德赛》节选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奥德修斯的形象特征,分享讨论成果。
4. 案例分析:以文本节选为例,详细分析奥德修斯的勇敢、智慧、忠诚等品质。
五、课后作业2. 深入研究一个古希腊神话传说,下节课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3. 推荐一篇关于《奥德赛》的学术论文或评论文章,简要介绍其观点和论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分享时的积极性。
3. 文本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对奥德修斯形象特征的分析和论述,评估其文本分析能力。
4. 批判性思维:评估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奥德赛》全文或选篇文本。
2. 关于《奥德赛》和古希腊神话的背景知识资料。
3. 学术研究论文或评论文章推荐列表。
《奥德赛》(节选)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奥德赛》的背景知识,理解其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 通过对《奥德赛》节选文本的阅读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情节安排。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其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兴趣。
4. 通过对文本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人性、道德、家庭和责任等现实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文本分析:《奥德赛》(节选)2. 背景知识: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3. 文学鉴赏:形象、主题、情节4. 现实思考:人性、道德、家庭、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背景知识、分析文本、阐述主题思想。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互动交流。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文本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思考现实问题。
4. 任务驱动法: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阅读。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奥德赛》(节选)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资料、背景知识介绍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4. 课外阅读推荐:全本《奥德赛》、相关文学作品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奥德赛》的背景知识,讲解文本基本情节。
2. 第二课时:分析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
3. 第三课时:解读文本的主题思想,联系现实思考其意义。
4. 第四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5. 第五课时: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深入阅读。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倾听和讨论的质量。
七、课后作业1. 阅读《奥德赛》全本,了解整个史诗的故事情节。
2. 选择一个你认为重要的情节或角色,写一篇短文分析其意义。
3. 结合个人经历,讨论文本中的某个主题或道德问题。
4. 推荐一本与《奥德赛》相关的文学作品,简要说明推荐理由。
奥德赛读书笔记摘抄《奥德赛》这本书,就像是一扇通往神奇世界的大门,每次翻开都能让我沉浸其中,感受着那遥远时代的传奇与冒险。
在书中,奥德修斯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他的智慧、勇敢和坚韧,让他在充满艰险的归途中一次次化险为夷。
比如说,当他遭遇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时,那种临危不惧的冷静和巧妙周旋的机智,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奥德修斯没有选择莽撞地硬拼,而是先不动声色地麻痹巨人,然后趁其不备弄瞎了他的独眼,成功逃脱。
这个情节里,作者把奥德修斯的每一个思考、每一个动作都描写得细致入微,让我仿佛能看到他紧张却又坚定的眼神,感受到他心跳的加速。
还有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的那些日子,狂风巨浪、饥饿干渴,种种磨难都没有打倒他。
他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成了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我能想象到他站在船头,海风把他的衣衫吹得猎猎作响,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恐惧,也有对未来的希望。
书中关于奥德修斯与妻子珀涅罗珀之间的爱情,也让我感动不已。
尽管奥德修斯离家多年,杳无音信,但珀涅罗珀始终坚信他会归来,坚定地拒绝了众多求婚者。
她的忠贞和深情,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奥德修斯回家的路。
而那些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也在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干预和赐福,都为整个故事增添了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比如雅典娜女神多次帮助奥德修斯,她的出现总是带着希望和转机。
再说书中描绘的古希腊社会,那是一个充满了英雄气概和荣耀追求的世界。
人们重视勇气、智慧和荣誉,每一场战斗、每一次冒险都是对这些品质的考验和证明。
在那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名字被人们传颂,他们的事迹成为了永恒的传奇。
当我读着这些文字,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世界。
我看到了雄伟的宫殿、热闹的集市,听到了人们的欢呼和争吵。
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如此生动鲜活,让我流连忘返。
回想自己的阅读过程,就像是进行了一场心灵的旅行。
我跟着奥德修斯一起经历了风雨,一起感受了喜悦和悲伤。
奥德赛读书笔记摘抄《奥德赛》是古希腊最重要的两部史诗之一,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这部史诗以其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做了不少读书笔记,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精彩摘抄及我的一些感悟。
“告诉我,缪斯,那位聪颖敏睿的凡人的经历,在攻破神圣的特洛伊城堡后,浪迹四方。
他见过许多种族的城国,领略了他们的见识,心忍着许多痛苦,挣扎在浩渺的大洋,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使伙伴们得以还乡。
但即便如此,他却救不下那些朋伴,虽然尽了力量。
他们死于自己的愚莽,这帮笨蛋,居然吞食赫利俄斯的牧牛,被日神夺走了还家的时光。
从那儿出发,他又经历了许多险阻,心中满是悲伤,最终来到了海岛,法伊阿基亚人的地方,遇上了国王阿尔基努斯,和他那贤惠的妻房。
”这段开篇的文字,犹如一幅宏大的画卷徐徐展开,为我们呈现出主人公奥德修斯在归途中的艰难险阻。
他不仅要面对大自然的挑战,还要承受失去同伴的痛苦。
这让我感受到了命运的无常和人生道路的曲折。
“我将忍耐,带着一颗顽强的心,尽管我已遭受许多痛苦,流浪漂泊,在海上,在战场。
我相信,凭借忍耐,我能承受一切痛苦。
”奥德修斯的坚韧和忍耐令人钦佩。
他深知生活中的苦难是不可避免的,但他选择以顽强的意志去面对。
这使我明白,在面对困难时,不能轻易放弃,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和决心。
“神样的奥德修斯在睡梦中,金座的黎明很快就登上了她的宝座。
”这样的描写简洁而优美,让黎明的到来充满了神圣和美好的感觉。
它让我意识到,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可以如此生动地烘托出氛围。
“众人惊诧不已,望着他的伤疤,认出他来。
老妇双臂张开,抱住他的脖颈,泪如泉涌,亲吻他的头颅,开口说道:‘亲爱的孩子,你终于归来,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自从你跟随阿伽门农去了伊利昂,那个马背上作战的城市。
快进来,让我好好看看你,在屋里,历经长久的别离。
’”这段重逢的场景,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老妇的泪水和话语,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她对奥德修斯的牵挂和喜悦。
《奥德赛》(节选)教案(本站论坛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奥德赛》节选文本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分析《奥德赛》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和寓意,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 通过讨论和写作,提高学生对作品主题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本阅读:《奥德赛》(节选)2. 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
3. 讨论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
4. 写作练习:以作品中的某一象征手法或寓意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情节和人物关系。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3. 写作练习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实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奥德赛》(节选)2. 参考资料:有关《奥德赛》的背景知识、象征手法和寓意解读。
3.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奥德赛》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奥德赛》(节选),了解情节和人物。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寓意,分享对作品的理解。
4. 主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分析人物性格。
5.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6.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总结课堂教学。
7. 拓展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奥德赛》的资料,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等方面。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和分享能力。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讨论和写作环节,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 针对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奥德赛》的全篇,深入了解作品的全貌。
奥德赛读书笔记摘抄《奥德赛》这部史诗真的是让我仿佛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又充满奇思妙想的冒险之旅。
书中主人公奥德修斯的归家之路,那叫一个曲折坎坷。
他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恶劣天气,还有那心怀不轨的人给他使绊子。
但奥德修斯这家伙聪明得很,每次都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化险为夷。
我记得有一段描写奥德修斯和独眼巨人波吕斐摩斯的交锋,那场面真叫一个紧张刺激。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们被困在了独眼巨人的洞穴里,这巨人可不好惹,力大无穷,而且生性残暴。
奥德修斯没有选择硬刚,而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计谋。
他先把自己带来的美酒献给独眼巨人,把巨人灌得晕乎乎的。
然后趁着巨人酒醉,用烧红的木桩刺瞎了他的独眼。
这一段的细节描写简直绝了,我仿佛能看到奥德修斯紧张得冒汗的额头,听到他心脏砰砰砰的跳动声。
他小心翼翼地靠近独眼巨人,手紧紧地握着木桩,眼神中既有恐惧又有坚定。
当木桩刺进独眼巨人眼睛的那一刻,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还有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泊时遇到的风暴,那狂风呼啸,海浪像一座座小山似的朝他们的船只扑来。
奥德修斯紧紧地抓住船舷,大声地向伙伴们呼喊着鼓劲的话。
他的衣服被海水打湿,头发被风吹得乱七八糟,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地望着前方,寻找着生的希望。
每一个浪头打过来,都让我觉得他们的船要翻了,可奥德修斯就是不放弃,一直在和大自然的力量抗争。
再说说奥德修斯面对那些用歌声迷惑人的塞壬女妖吧。
他知道女妖的歌声会让人失去理智,于是他让伙伴们用蜡封住耳朵,而自己则被绑在桅杆上。
当女妖的歌声传来时,奥德修斯内心的挣扎描写得太细腻了。
他多么想挣脱绳索,跟着歌声去,但理智告诉他不能。
他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肌肉紧绷,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一定要忍住。
书中对奥德修斯与妻子佩涅洛佩之间的感情描写也让我感动不已。
佩涅洛佩在奥德修斯离家的漫长岁月里,一直坚守着对他的爱和忠诚。
面对众多求婚者的纠缠,她机智地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等待着丈夫的归来。
而奥德修斯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心中最牵挂的也是妻子。
奥德赛(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奥德赛(苏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说《奥德赛》(节选)是接着《诗经采薇》之后的一篇文章,单元讲解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裂变子题是“古典的乡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讲解中要努力使学生从内容上感知故园之思这一久远的主题,在形式上要着力于中西方诗歌源头的双峰对峙的诗歌的不同审美情趣的体悟。
二、教学准备1.课前看《木马屠城记》或《特洛伊》影片(此两片略有不同,但要提醒学生影片拍摄得神话色彩较淡,情节与《荷》诗原文略有冲突),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荷马史诗》的内容。
不足处是此两片皆写到《伊利昂记》的结束,而《奥德赛》的内容没有涉及。
2.所以第二堂课可用课件(大学课件)全程讲解《荷马史诗》的内容,此时学生对《伊》较为了解,所以重点讲解一下《奥德赛》的相关内容。
课件相关:bbs.3hj./dispbbs.asp?boardID=151&ID=71167&page=13.介绍一下《希腊神话》的一些对今天较有影响的典故,三槐有这样的好贴,可以下载下来或在线给学生看--bbs.3hj./dispbbs.asp?boardID=151&ID=71026&page=1三、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我非常看重导入,因为这牵涉激趣,或营造问题情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课同样要“凤头、猪肚、豹尾”。
2.介绍一下课文背景和作者,这也是我最近较为关注的,我认为语文特别缺乏这些“知人论世”的东西。
3.当堂朗读,对这篇文章尤为重要。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这首诗初读起来会感到极不适应,感觉不到什么美感,所以我要给学生一个要求:读,读,读,直到读出美来!--然后课堂交流!为此,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朗读,可以搞比赛,还可以录制下来播放.4.课堂交流:当堂交流读书体会,可以是疑问,可以是心得,可以是欣赏,总之是自己的.体会。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引导,重点是从单元主题、课后练习(含本段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两方面着手。
奥德赛⽚段赏析#(精选.)OdysseyFor ten long years the Greeks had battled against the 3)Trojans. For ten long years the soaring towers of 4)Troy had5)withstood their attacks. Then suddenly in a flash of flame and a splash of blood, the Trojan city had fallen to them at last. The Trojans had no warning of the attack. No time to gather together their soldiers. Greek warriorsappeared out of the night like ghosts.The next day, only the very old, the wounded and the women remained alive in the cruel dawn. To these lonely survivors, it seemed impossible that only the night before they had believed the Trojan army had been granted victory. But there in the great square where they had celebrated, the wooden horse still stood, huge andhollow.Now as smoke from the burning city rises into the morning air announcing their triumph to the world, one thing occupies the Greek soldiers gathering on the bay shore -- the thought of home. An end at last to their far away exile!The black-6)hulled ships that had carried them to Troy are quickly prepared for the return journey. Trojan treasure with wine and stores 7)looted from the city fill the hulls until they 8)groan with the burden. Victory 9)ribbons flutter from the masts. Fine Trojan 10)armor lies 11)heaped in the bows. For the last time they bend to work together 12)heaving ships off the sand and 13)gravel into the surf. Twelve ships 14)anchored just off the beach run out their 15)oars with a 16)rumble. The early morning sun casts shadow oars that 17)ripple across the sandy sea bottom beneath their 18)keels.A shouted order floats over the water. The sailors are quiet, looking expectantlytowards one ship.It edges clear of the others. In the stern is a 19)stocky man dressed in a simple white 20)tunic. A thin gold band rests lightly on his dark curly hair. The man is Odysseus, King of Ithaca, lord of Zanthe, hero of Troy. Eyes bright with cunning sweep over his little fleet. He nods in satisfaction. Everything is ready. The signal isgiven.Twelve broad sails 21)unfurl and 22)belly in the breeze. Twelve 23)cockerels painted on the sails puff in the wind and crow proudly. Slowly at first but picking up speed, the ships head seaward. Shouts of farewell from the shore are soon replaced by the 24)rigging, creaking in the wind. The rhythm of the oars and the rush of white water curling past the bows. After one last look, the stocky figure with the circuit of gold turns his back on the ruined city and its 25)plume of smoke to face the sea.CE15、奥德赛希腊⼈与特洛伊⼈的战争打了漫漫⼗年。
《奥德赛》(节选)教案及练习《奥德赛》(节选)教案及练习相关链接_作者介绍荷马(约前9~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专事行吟的盲歌手。
实际上有关荷马生平的资料并不确切。
上溯到早期的希腊年代,就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古老传说认为荷马是个盲人。
但是从他两部著名的诗中鲜明的视觉比喻表明即使荷马确实是个瞎子,他也不是生来就失明。
从诗中的语言隐约可见他生在奥尼亚,爱琴海东岸的一个地区。
大概是个行吟诗人。
突破思路本文是《荷马史诗》中的巨著《奥德赛》的一部分,作为一首外国诗作,因为存在语言障碍,翻译难度大,读译作难度也大。
可加强对学生预习的要求,多交代一些背景知识,调动学生思考体验的兴趣,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可确定下列两个教学重点:第一,了解作家生活的时代及他的作品的特色,拉近学生同他的距离。
第二,把握诗中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及诗人由此抒发的思想感情、阐述的深刻哲理。
在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一教学目标中,难点在于由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如何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意念和情绪并深入诗中的意境。
教师可采用比较阅读法,将本诗同刚学过的《采薇》进行比较,这样可使学生对内容、情感及艺术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一课时。
特勒马库斯(Telemachus)的帮助下,消灭了对他妻子佩涅洛佩(penlope)纠缠不休求婚的不法之徒,重新确立了自己的国王地位。
本文即选自其中的一部分。
三、朗读课文诵读指导:全诗抒情气氛浓烈,对比鲜明,节奏和谐,感情强烈而又深沉,诵读时,要注意感情的基调和变化。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
四、具体研习诗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节选部分的内容。
明确:在宙斯的命令下,在奥德修斯回家决心的感召下,女神卡吕普索终于决定给奥德修斯放行。
2.作者是怎样表现奥德修斯回家的坚定信念的?用原诗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奥德修斯坐在辽阔的海岸边/两眼流泪不断,消磨着美好的生命/怀念归返,神女不能使他心宽舒/夜里他不得不在空旷的洞穴里度过/睡在神女的身边,神女有情他无意/白天里他坐在巨岩顶上海岸滩头/用泪水、叹息和痛苦折磨自己的心灵/眼望苍茫喧嚣的大海,泪流不止。
《奥德赛》(节选)教学设计一、教材解说《奥德赛》(节选)是接着《诗经•采薇》之后的一篇,单元讲解的主题是“月是故乡明”,裂变子题是“古典的乡愁”,学习方式是“文本研习”,因此在讲解中要努力使学生从内容上感知故园之思这一久远的主题,在形式上要着力于来自中西方诗歌源头的双峰对峙的诗歌的不同审美情趣的体悟。
二、教学准备.课前看《木马屠城记》或《特洛伊》影片(此两片略有不同,但要提醒学生影片拍摄得神话色彩较淡,情节与《荷》诗原文略有冲突),让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荷马史诗》的内容。
不足处是此两片皆写到《伊利昂记》的结束,而《奥德赛》的内容没有涉及。
2.所以第二堂课可用(大学)全程讲解《荷马史诗》的内容,此时学生对《伊》较为了解,所以重点讲解一下《奥德赛》的相关内容。
3.介绍一下《希腊神话》的一些对今天较有影响的典故,三槐有这样的好贴,可以下载下来或在线给学生看三、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我非常看重导入,因为这牵涉激趣,或营造问题情境,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课同样要“凤头、猪肚、豹尾”。
2.介绍一下课文背景和作者,这也是我最近较为关注的,我认为语文特别缺乏这些“知人论世”的东西。
3.当堂朗读,对这篇尤为重要。
就我的阅读经验来看,这首诗初读起来会感到极不适应,感觉不到什么美感,所以我要给学生一个要求:读,读,读,直到读出美来!——然后课堂交流!为此,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朗读,可以搞比赛,还可以录制下来播放.4.课堂交流:当堂交流读书体会,可以是疑问,可以是心得,可以是欣赏,总之是自己的体会。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点拨、引导,重点是从单元主题、课后练习(含本段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两方面着手。
5.比较阅读:将此诗与《采薇》对比阅读。
注:4/5两部分,教师要精心准备,否则课堂引导会无所适从,也不能突出重点。
重点:内容方面,应该是乡愁,这种乡愁还跟战争、爱情以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形式方面,它不像《采薇》那样工整,现实主义,含蓄,比较自由舒展,有一层浪漫色彩,更粗犷直白一些,但都一样地充满着深沉的苍凉。
奥德赛好词好句摘抄
《<奥德赛>好词好句摘抄》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奥德赛》这本书吗?这可真是一本超级精彩的书呀!
在《奥德赛》里,那好词好句就像闪闪发光的宝石,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比如说“神样的奥德修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如同一只在暴风雨中漂泊的孤舟”,这把奥德修斯遇到的困难形容得多形象啊!这不就好像我们在考试遇到难题时,感觉自己像在一片迷雾中找不到出路一样吗?
还有“他的心像燃烧的火焰,充满了复仇的渴望”,哇塞,这种形容,难道不就跟我们生气时,心里那股子怒火一个样吗?
再看看这句“她的笑容如春天的花朵般灿烂”,这是不是让你一下子就想到了班上那个笑起来特别甜美的女同学?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哎呀,这难道不像我们班主任在监督我们有没有认真学习时的眼神吗?
“勇气像盾牌一样保护着他”,这不就跟我们参加比赛时,内心的勇气支撑着我们勇往直前差不多嘛!
“智慧的光芒在他眼中闪耀”,是不是让你想起了班上那个每次都能快速解出难题的学霸?
《奥德赛》里的这些好词好句,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我们想象的大门。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奥德修斯的勇敢、智慧和坚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难道你们不觉得这些词句美极了吗?难道它们没有让你们也想走进《奥德赛》的世界去一探究竟吗?反正我是被深深地吸引啦!
我的观点就是:《奥德赛》里的好词好句真的太棒啦,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
奥德赛诗歌
远离家园的奥德修斯,一路经历了无尽的艰辛,在波塞冬的怒火中飘零,在海洋的蔚蓝中颠沛。
他与卡里普索相遇,被困在她美丽的岛屿上,经历了七年的禁锢,才得以继续他的旅途。
他遇见了人面兽身的怪物,与狡猾的塞壬进行搏斗,击败了吸血鬼斯库拉,战胜了恶魔查里布迪斯。
他逃脱了波利费摩斯的手掌,与仙女赫尔墨斯共度时光,最终重返伊萨卡故乡,见到挚爱佳人彼诺洛普。
奥德修斯,你是伟大的英雄!你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你智慧地战胜所有敌人!你忠诚地守护着家庭和国家!
奥德修斯,你是永恒的传说!你的冒险将被永远铭记!你的勇敢将被永远赞颂!你的智慧将被永远传承!
愿你的故事永远流传下去,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奥德修斯,你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精神将永远闪耀光芒!。
教学目标:
1了解《荷马史诗》
2了解《奥德赛》创作特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长篇叙事诗的能力,把握课文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奥德赛》是公元前九至八世纪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根据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编成的长篇叙事诗,它与荷马的另一部作品《伊利亚特》一起被称为“荷马史诗”。
关于荷马的生平,古代流行过许多神奇的传说,说他是神所生,他与史诗中的英雄都相熟悉等等,但均无文字记载。
荷马生活在希腊氏族社会解体,奴隶制开始形成的时代,经他记载留下了两部长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最早的诗歌,因此,荷马被称为欧洲诗歌的鼻祖。
希腊联军在特洛伊战争中,采用将领奥德修斯的“木马计”攻陷了特洛伊城,胜利的将领纷纷带兵回国。
《奥德赛》就是叙述奥德修斯乘船回故乡过程中,用智慧战胜各种灾难,最后胜利回家大团圆的故事。
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方伊塔刻岛的军事首长,他拥有领地、庄园,还有家奴和牲畜。
在他离家九年期间,家里聚集一百多人,向他妻子求婚,在他家吃喝挥霍,但都遭到他妻子的拒绝。
奥德修斯和他的伙伴回家途中,在海上遇到风暴。
他们漂流到独眼巨怪的海岛,巨怪把他们关在岩洞,吃了他的几个同伴。
聪明的奥德修斯用酒灌醉巨怪,用木棒弄瞎了巨怪的眼睛,逃出了岩洞;他们还曾到吃迷莲人的国土,不少人吃了迷莲,忘记了家乡;他们还到了女巫瑟西居住的海岛,他的同伴被女巫变成了猪;他们又到了冥土,见到了英雄阿契里斯的阴魂;他们在从海卡律希狄斯和六头十二臂的斯库拉中间穿过时,又失去了六个同伴。
最后,他的同伴们因为偷杀太阳神的神牛,全部葬身海底,只有他一人漂到女神卡普索的岛国,在这里他被留住了七年。
后来他来到了淮阿喀亚岛,岛上国王阿尔基诺斯设宴招待他。
席间,盲歌手德莫多克演唱特洛伊战争的故事,深深感动了奥德修斯,奥德修斯向阿尔基诺斯国王讲述了他历险的经过,国王送给他许多礼物,为他备船,送他回到了家乡。
他在外期间,妻子一直在等待着他,儿子也长大成人。
奥德修斯假装一个乞丐回到家里,试探妻子,证明了妻子的忠贞。
他跟儿子一起设计杀死了那些求婚的人,处死了帮助求婚者的奴隶,重新作了伊塔刻岛的国王。
可以说,《奥德赛》整个就是一首归家的叙事长诗,而节选部分是奥德修斯归家的转折点,叙述了奥德修斯有家难回的痛苦,以及决定返家的决心,显示了人物“坚定的心灵”。
二、诵读并感知课文
第1小节写女神卡普索向奥德修斯传达宙斯的旨意。
女神虽然不愿奥德修斯离去,无奈难违宙斯的意志,当她来到奥德修斯的身边时,看到的是一个人思念故土、渴望归去而不能,因而备受煎熬的场景。
第2小节写奥德修斯在获许返乡时的疑虑和机智应对。
在节选部分之前,作品有许多情节写到奥德修斯与众神的周旋,与女神的冲突,加上离开故土后参战的遭遇,使奥德修斯对一切充满了戒备,为什么他听到女神让他返回故里时没有欣喜若狂,这正是特殊环境之下人物特殊的行为与心理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