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细目表(范例)
- 格式:docx
- 大小:9.39 KB
- 文档页数:2
完整版)语文各年级双向细目表研究用笔画查字法,能熟练查字典。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并能通过各种途径主动识字。
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用生字组词、扩词;形近字组词;照样子组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一些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感受阅读的乐趣。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阅读材料,学会选择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初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了解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认识一些简单的句式,能照样子说句子。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课外阅读总量在2万左右,并阅读中学会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课标推荐的《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绝句》三首古诗。
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能用一、二个句子,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续编故事;根据表达需要,研究使用逗号、句号、感叹号。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研究两部分内容相对宽泛,详见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和教材的具体要求。
喜欢研究汉字,掌握各种识字方法,能独立识字并正确区分同音字、形近字和音近字。
能按照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汉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能够组词,包括生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和照样子组词,并正确读写本册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掌握一些构词规律,对常用的意思浅显的词语进行运用。
能在语境中辨析多义字、近义词的异同,正确搭配词语,写近义词和反义词。
喜欢阅读,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等,并按照要求积累成语、对联、诗句、谚语等。
研究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研究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并能正确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语文园地·读读背背”的内容,学会选择课文中的佳句佳段正确背诵。
双向细目表样例:初中升学考试历史学科双向细目表命题人__ _ 审核人________ 填表日期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及近几年我区期末考试试卷情况,结合我校初二年级教学工作和各班学生水平差异进行命题。
力争试卷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较好的区分度、适当的难度,具有一定的期末模拟功能和教学诊断功能。
检查各班的数学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争取对期末的复习备考工作具有良好导向性,适当控制难度以发挥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激励作用。
二、内容分析本次期末考试的范围为八上《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和八下《分式》、《勾股定理》共六章内容。
根据对近几年南通市中考数学试卷特点及我区历年期末考试试卷情况的研究与分析,“轴对称的性质及轴对称图形”、“实数”、“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分式意义及基本运算”、“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应属于必考基础题内容,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将是重点考试内容,对于“轴对称中的最值问题”、“一次函数图象信息”、“一次函数方案设计问题”、“函数图象、等腰三角形、勾股定理综合题”等问题应该是期末考试试卷中会用于区分试卷难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各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少部分学生对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掌握有困难;“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实数运算”、“分式运算及分式方程的求解”、“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得灵活应用”、“一次函数图象及其性质”等中考必考内容,绝大部分中等生掌握得不扎实,运算能力较差,解题不规范;即便是所谓的优生,对“最值问题”、“一次函数方案设计类问题”、“一次函数函数图象信息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背景下的综合问题”等题型不能很好的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灵活加以解答。
四、试卷结构1、卷面题型题型分选择题(单选)、填空题(单空)、解答题三种,其中解答题中有计算(求解)题、证明题、应用题、阅读分析题等。
2、内容比例轴对称约占15%、实数约占10%、一次函数约占30%、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约占15%、分式约占15%、勾股定理约占15%。
作业案例一、基于知识点的逻辑知识结构1.知识“单元”的详细概念图并附上“单元”内容如何进行分析与处理的文字描述2.本节课涉及知识点的概念图准备运用哪些已经学会的内容(图左边,斜体表示)准备学习与掌握哪些新的内容(图右边)二、教学目标的双向细目表、教学活动安排表1.单元教学目标表和本节课教学目标(1)基于单元的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表1]表1中应该是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本节课的内容。
表1中不是本节课涉及的知识、技能、情感、过程目标的内容用斜体表示。
(2)根据单元的教学目标细目表,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文字阐述。
教学目标不一定要从三个维度都去写,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
表1:单元三维教学目标的教学双向细目表单元:____图表的制作与交流____(以课程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细化内容知识与技能(知识)情感态度(态度)过程与方法(认知)知识点水平要求技能点水平要求情感要素水平要求把握方法交流合作参与探究经历过程把握信息处理问题拟定计划评价反思了解理解迁移应用工具活动思想经历反应领悟模仿独立操作迁移应用技术思想1.图表制作①图表的作用★①保护水资源意识★★★②图表的类型★★★③图表的组成★①创建饼图★★④创建图表的四个主要步骤★②创建柱形图、折线图★★2.图表运用⑤各图表类型特点★①保护水资源意识②合作意识★★⑥不同设计意图适用不同图表类型★★★③根据设计意图制作图表(柱形图、饼图、折线图)★★★3.图表修饰④设置图表区、绘图区格式★③探究意识★★★★⑤设置图例、标题格式、坐标轴格式★★★★⑥设置数据系列格式★★★★★知识与技能:1. 巩固图表的制作方法。
2. 能根据设计意图选择适当的图表类型制作图表。
★过程与方法:1. 比较不同的图表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各种图表类型的特点。
2.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能根据确立的设计意图选用合适的图表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我国城市用水、供水及需水量”的研究项目,增强合作意识,体验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帮助。
命题双向细目表(参考模板) 学校考试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学科年级题型答卷时间分钟满分命题人说明:1.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等,根据学科有所区别。
2.试题来源包括:教材原题、学案原题、教材改编题、学案改编题、中考原题、原创题等。
3.目标层次:请根据学科标准要求填写,使用通用能力层级“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
请用√符号表示。
4.题号指小题序号。
5.难度指标要点:容易题(0.90-0.75)、较易题(0.70左右)、较难题(0.55左右)、难题(0.45-0.20)。
6.注:合计分值为试题预计分值之和。
学科年级题型题号试题预计分值难度指标考查目标属性语文七年级填空题 1-10 10 0.75 理解√选择题 11-20 10 0.70 应用√计算题 21-25 15 0.55 分析√简答题 26-30 20 0.45-0.20 综合√数学八年级填空题 1-10 10 0.75 理解√选择题 11-20 10 0.70 应用√计算题 21-25 15 0.55 分析√简答题 26-30 20 0.45-0.20 综合√以下是学校考试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语文七年级的试卷包含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和简答题。
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计算题则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而简答题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
每一题都有预计分值和难度指标,难度指标分为容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级别。
数学八年级的试卷也包含了相同的题型,同样考查学生的不同能力。
学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每一题都有预计分值和难度指标,难度指标分为容易、较易、较难和难四个级别。
这份双向细目表是由命题人根据学科标准要求、教材原题、学案原题、教材改编题、学案改编题、中考原题和原创题等来源制作而成。
通过这份表格,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更好地了解试卷的命题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双向细目表-模板全集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科期末试题双向细目表新进教师入职培训手册为了学校持续、高位、稳定发展,继续保持社会良好口碑,我校教师高度重视教师技能的培养,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教师技能的规范,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在课前、课中以及课后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以增强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的新进教师在入职前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一、如何备课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换言之,备课是上课的前奏。
新进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提前写好详案,反复磨课并修改教案,应届毕业生需要根据修改完善的教案获得指导教师同意方能上课。
(一)备课“三寻”:1、寻思路作者写文章得有思路,教师教学就得有教路,学生学习也得有学路。
所以,备课时就要寻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间联系的思路规律,或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时空位置的转换;或按事物不同特点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
依据课文内容的不同思路特点,备课就能顺藤摸瓜,干支分明,既能保证“三路”一体,又能突出教学层次。
这是备课的首要条件。
2、寻方法万事万物有其自身规律,备课须兼顾到学科的特点、课题的思路、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善于总结积累自己的备课经验,形成自己把握教材、设计教法、才思敏捷的备课风格。
备课规律虽不能以一言蔽之,但备课百遍,能以神悟,久而久之,探得捷径,便能驾轻就熟。
3、寻讲练点讲练点就是学生的疑点,教学的重点。
教师备好课,必须明确大纲提出的该年段的讲练要求,把握每册教材各单元的讲练序列及课文的讲练重点、难点,必须有的放矢,心里有底,免得备课时无所适从,惶惶乎不得要领。
(二)备课“六忌”:1、忌简单照搬目前,各种教学参考资料较多,这些资料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
如果教师备课单纯为了应付检查,不加思索地抄抄录录,死搬硬套,表面看来备课效率高,其实流于形式,事倍功半。
2、忌千头万绪备课前应先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成竹在胸,切忌在备课时,认为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头万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