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共70页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70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之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内容新课程标准模块在教师招聘考试试卷中主要有三大题型,分别是:填空题和判断题和简答题。
鉴于此模块内容涉及比较多,本篇将会继续对语文课程的教材编写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内容进行罗列,此内容也会经常出现在案例分析中。
所以同学们需要认真地识记,理解,运用!一、教材编写建议1.教材编写应依据课程标准,全面有序地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并注意体现基础性和阶段性,关注各学段之间的衔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各种类别配置适当,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要重视开发高质量的新课文。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设计的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要体现语文特点,内容适量,便于实施。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0.教材编写应努力追求设计的创新和编写的特色。
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程中的运用。
编写语言应准确、规范。
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XX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标准及教材一、计算机应用(1)专业设置:计算机应用(2)课程目标与定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理解一些计算机的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学生能较熟练使用WindowsXP操作平台,熟练掌握Office的主要软件,对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能进行简单的处理,具有网络的入门知识。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各专业以的学生而言,应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办公软件、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3)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教学方法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
这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了解——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点涉及到的原理、方法能给予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有关操作步骤。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操作命令,进行Windows XP设置和管理、Word 2003和Excel 2003的熟练使用,演示文稿和网页的制作、Internet的使用。
熟练——是指能独立地完成指定的文档编辑、表格制作和电子邮件收发等项目实际操作,并获得相关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是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各专业以的学生而言,应具有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熟练办公软件、熟练上网操作的能力,以提高其综合素养。
(4)课程实施:4.1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各专业公共必修课,系基础课程。
《高等代数》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高等代数是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多项式理论和线性代数理论.此外,还介绍群丶环丶域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处理中学数学的有关教材内容。
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丶逻辑推理和运算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辩证唯物论观点。
在教学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中学教学。
二、课程目标1、知道《高等代数》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方法、知识架构、学科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2、理解该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
如多项式、行列式、矩阵、向量空间、二次型等。
3、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方法和计算与证明技巧。
4、学会应用该学科的原理和基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其它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高观点解决中学数学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多项式、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矩阵、向量空间、线性变换、欧氏空间、二次型以及群、环和域简介。
教学内容和要求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标准中打“*”号的内容可作为自学,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
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二章多项式第三章行列式第四章线性方程组第五章矩阵第六章向量空间第七章线性变换第八章欧氏空间第九章二次型第十章群丶环和城简介*四、课程实施(一) 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系主干课程。
一般情况下,每周安排5课时,共165课时.具体课时安排如下:(二) 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教学组织形式:采用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授课的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要求:以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和讨论为主,辅以课外作业、单元测验、答疑等,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专业调查和课程设计,或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高等代数》,张禾瑞、郝鈵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基本框架及整体特色本套教材是由胡军任主编,与DC加拿大国际交流中心合作编写,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是一套依据国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
在2001年12月教育部教材编写立项审批会上,获得小学科学教材惟一的A类。
适合全国各个地区小学3-6年级学生使用。
本套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开展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目的,致力于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材编写以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内化学说以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科学与艺术的结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等思想为理论基础,整体规划全套科学教材的编写目的、原则、指导思想及要落实的目标和体现的特色。
在教材编写前期,对我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台湾、香港等)的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吸取其长,并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力求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坚持教材编写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充分吸收多年来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如列入国家“九五”规划的教育部科技部重点课题——中小幼科技教育研究;正在进行的“十五”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小学科学教材的开发与应用模式研究),力图将科学课程开发的研究与教材编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的来说,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我们遵从了以下原则:原则之一:精选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原则。
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组织学习内容,根据有利于学生亲历科学学习过程,有助于实现多领域学习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原则等思想,来精选科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内容。
尤其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现实性内容以及具有综合性和关联性的内容。
原则之二: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联系的原则。
《服务礼仪》课程标准一、课程的基本情况课程名称: 《服务礼仪》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时:64适用专业:轨道交通运输(客运)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达到:1、了解礼仪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了解东西方礼仪的差异。
2、在个人礼仪方面,掌握日常行为、服饰、仪容、仪态等礼仪标准。
3、了解商务、学校、家庭、餐饮、涉外礼仪的标准。
4、掌握轨道交通客运服务规范和礼仪;要求既掌握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又要达到规范要求。
5、培养礼仪意识的修养;陶冶尊敬他人的情感;锻炼履行礼仪的意志;养成遵从礼仪的行为。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课题一礼仪概述基本要求:1、了解礼仪的基本内容及礼仪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认识礼仪的特征和原则,理解礼仪的深刻内涵和作用。
2、建立礼仪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提高自身修养,自觉遵守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
3、能运用礼仪自身协调人际关系,塑造自身良好的形象。
4、掌握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特点及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重点:1、礼仪的含义、起源及发展,礼仪的功能和作用。
2、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的特点及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难点:礼仪的内涵与作用。
课题二个人礼仪基本要求:1、掌握站姿、坐姿、蹲姿、行姿、手姿、表情等基本礼仪。
2、掌握仪容清洁、修饰的方法。
3、掌握着装原则和配色技巧等知识;注重服饰的规范性。
4、具有讲究个人礼仪的能力,在各种场合下都能做到言谈举止非常得体,穿衣打扮非常合适。
重点:1、面部仪容、静态仪容。
2、着装原则、姿态禁忌。
难点:个人礼仪能力的锻炼。
课题三日常交往礼仪基本要求:1、了解并掌握在日常交往中称呼、会面、介绍、拜访和接待、接打电话的礼仪知识。
2、了解并掌握沟通用语与礼节。
重点:沟通用语与礼节。
难点:规避礼貌禁语。
课题四商务礼仪基本要求:1、了解商务拜访和接待的基本礼仪,熟悉展览会、赞助会、发布会的基本程序。
2、了解商务礼仪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会议和仪式的概念、乘坐轿车的座次礼仪。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推荐古诗文135篇(段)。
其中1~6年级75篇,7~9年级61篇。
1~6年级的背诵篇目都是诗歌;7~9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
这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不必都编成课文。
1~6年级(75篇)1 江南(江南可采莲)汉乐府2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汉乐府3 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4 咏鹅(鹅鹅鹅)骆宾王5 风(解落三秋叶)李峤6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7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贺知章8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9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王之涣10 春晓(春眠不觉晓)孟浩然11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2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13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14 鹿柴(空山不见人)王维15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王维1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王维17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8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李白19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20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李白2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李白22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李白23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李白24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高适25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26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杜甫27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28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杜甫29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30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31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孟郊32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33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34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卢纶35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刘禹锡36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37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白居易38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39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40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胡令能41 悯农(锄禾日当午)李绅42 悯农(春种一粒粟)李绅43 江雪(千山鸟飞绝)柳宗元44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贾岛45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杜牧46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47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杜牧48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罗隐49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范仲淹51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王安石51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王安石52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王安石5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苏轼54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苏轼55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56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苏轼57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李清照58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曾几59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陆游6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陆游61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范成大62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63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杨万里6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杨万里65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朱熹66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朱熹67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林升68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叶绍翁69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70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王冕71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于谦72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郑燮73 所见(牧童骑黄牛)袁枚74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高鼎75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龚自珍7~9年级(61篇)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2 蒹葭(蒹葭苍苍)《诗经》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5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王勃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 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39 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 《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42 曹刿论战《左传》43 《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课程类别:教师教育学科必修课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48 学时 2.5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由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与中学语文教材分析两块内容构成。
通过学习,旨在让学生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并具有将这些先进的教师观、教学观、师生观与学习观,体现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旨在了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掌握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结构内容和设计思路,并会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
通过学习,了解并熟悉语文教材的类型、构成要素及其编制,掌握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体例结构,会用教材分析的基本方法,独立开展教材分析和研究,具备初步的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1.现状考察与历史梳理相结合。
本课程不仅重视语文教育现状的考察,而且注重语文教育发展历史的梳理,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研究现实问题的对策,进而把握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2.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基本理论,并致力于学生能将所学的有关理论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能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具体教学实践,提高语文学科理论素养和教学研究能力。
3.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掌握和运用理论知识的水平,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究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形成情况;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三、先修课程语言学、文学等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等通识教育课程。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现行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体例结构;语文教材分析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学业质量标准;运用课标的理念分析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教材分析方法的实践运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适用课时:32 课时学分:2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以创新创业为就业导向,在大一(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引领,通过工作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将本课程设计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课程。
教学活动设计以任务项目为载体,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按活动项目组织教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规范,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性质《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是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 号)、《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 号)的通知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
课程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出发,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最新文件精神,从一个崭新视角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体系,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帮助大学生们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树立创业意识,塑造创业者素质,掌握创业技能。
因此,本课程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在青少年职业发展课程体系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三、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本课程目的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全面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不仅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积累,而且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平台支持,让大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延展人生的宽度和广度,积累起人生最宝贵的经验值和成就感。
2.分类目标(1)知识与技能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概况,认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基本内涵、构成及培养方法,了解创新成果类型及保护方法,理解创业者与创业团队的特征,熟悉创业环境与政策,认识创业机会的概念、特征、类型,掌握创业企划书、创业融资的基本内涵和策略,了解新企业的创立、生存、成长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遵照国家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的指示,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基础教青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编写的。
这套教科书力图构建新的编排体系,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力求富于开放性和弹性,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自我、更新发展。
一、构建新的教科书体系这套教科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按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
每个单元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两部分。
1.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密切联系,这已成为共识。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用来反映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语文运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联系生活学习语文,既"导流",又"开源",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
脱离了生活,语文就变成毫无意义的空壳,语文学习必然呆板枯燥,劳而寡效。
具体地说,读和听是通过语文认识生活和学习怎样生活,一旦脱离生活,读和听就成了元意义的活动,吸收和鉴赏都失去了辨别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
写和说是运用语文反映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服务于生活,一旦脱离生活,写就变成无源之水,变成无所附丽的文字游戏。
而与生活相结合,则读有嚼头,写在源头,全局皆活。
早在1990年起编写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我们就开始了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编排线索的尝试,但主要限于第一册。
现在,全套书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来编排,倡导联系生活学习语文。
这是对语文与生活相联系的进一步加强。
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方程------数与代数领域【知识梳理】学生已学完整数、小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会较多的数量关系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
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例1、例2: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3~例7: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整理与练习:理清知识脉络,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合计建议8课时)【具体解读】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方程是等式里的一类特殊对象,为了有利于方程概念的建立,本单元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
天平两臂平衡,表示两边的物体质量相等;两臂不平衡,表示两边物体的质量不相等。
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其中要注意的是:教材使用了“质量”这个词。
质量与重量是不同的。
质量是指含有多少物质,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重量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产生的,是可以变的,比如在地球上与月球上同一质量的重量也不相同。
天平与其它称不同,我们说秤计量物体有多重,天平都说的是计量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教学时不要把质量说成重量,但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
“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
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
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寓德育于语文课程之中,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一、主要特点1、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不但着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
教材内容的安排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和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在教材中,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有计划地安排在的一个有机的整体里面。
以汉语拼音部分为例,汉语拼音的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随情境图的内容出现相应的音节、词语或句子,以及儿歌。
如dtnl一课,出现的词语是马、兔、大米、土地,这几个词语不但起着巩固音节、引导识字的作用,而且孕含着一个故事情节,孩子通过观察画面,可以自己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
这样,就把学字母、拼音节、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兔子乐于助人的行为中获得品德修养方面的教益。
这样一来,对孩子来说,学拼音就不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而是一件乐事,一件可以获得极大满足和成就感的乐事。
孩子从初入学就受到这样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符合儿童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材重视语文教育的实践性,自主性,整体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积累和实践中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