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标本制作(全)
- 格式:ppt
- 大小:3.97 MB
- 文档页数:36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植物标本是植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资料,它可以长期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为植物分类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制作植物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
第一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需要选择植物的成熟部分,通常是花、果实或种子。
在采集时要选择完整的植物,避免受损或变形。
同时要记录下采集植物的时间、地点、生境等信息,以便后期的分类鉴定。
第二步:准备标本材料制作植物标本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材料,包括标本纸、标签、干燥剂、夹子、刀具等。
标本纸通常选择吸水性好、耐磨损的特种纸张,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等内容。
第三步:处理植物标本将采集到的植物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植物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处理。
在处理前可以先进行植物的初步整理,去除多余的叶片、根系等。
第四步:贴标本纸将干燥的植物放在标本纸上,根据植物的大小和形态选择合适的标本纸规格。
将植物整齐地摆放在标本纸上,注意保持植物的自然形态。
第五步:固定植物使用夹子将植物固定在标本纸上,夹子的力度要适中,避免损坏植物的结构。
同时要注意植物的重要特征如花、叶、果实等要展现清晰。
第六步:贴标签在标本纸上贴上标签,标签上要标注植物的学名、采集信息、标本编号等内容。
标签的内容要清晰、准确,便于后期的查阅和利用。
第七步:加工标本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入干燥剂中,干燥剂可以吸收植物中的水分,防止标本发霉变质。
同时要选择合适的保存容器,将标本放入容器中密封保存。
通过以上步骤,就可以制作出完整的植物标本。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为植物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植物的形态特征,保证标本的质量和可读性。
希望以上介绍的植物标本制作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1、寻找一株完整的植物,最好同时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植物体展开不超过A4大小
3、仔细的挖下植物体。
4、小心清洗污泥,去除枯叶。
5、将植物摊开在A4的纸上
6、盖上另外一张A4纸
7、将标本小心移入报纸中。
8、将报纸两处的开口钉上
9、将报纸两处的开口钉上
10、在干燥地板上放置十张左右的旧报纸,需折叠整齐。
11、将装有标本的报纸置于报纸堆上,折口最好相反,方便辨认。
12、再放上数张报纸。
13、以木板及重物压在整叠标本上,帮助标本干燥及成型。
14、于第1、2、3、5、7天,更换标本间的吸水报纸,以利标本干燥
15、于指定日期,将标本连同外层的报纸及标签,一并带到学校。
注意事项
采集的年、月、日,及时间。
.采集的地点。
最好能详列县市及路段。
.采集的环境,如:水沟、公园、草地等等
采集者姓名。
选择含水较少的植物,比较容易成功。
本次作业大约需要十天才能完成。
植物标本的制作一压制方法(1)装压。
先在大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上3~5张吸水纸,然后放上采集来的标本,标本上再放3~5 张吸水纸,然后纸上再放标本,使标本和吸水纸互相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罗叠高度以35厘米左右为宜。
(2)换纸。
标本压入标本夹以后,要勤加换纸,换纸不及时,标本会发霉、变黑,所以换纸是否及时,是标本质量好坏的关键。
初压的标本水分多,通常每天要换纸2~3次。
第3天以后,每天换1次,通常7~8 天就可以完全干燥。
换下来的纸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备应用.随着标本的逐渐干燥,标本夹的捆扎要逐渐放松,以防标本折断。
(3)整形。
在第一次换纸时,要对标本进行整形。
其作法是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部分叶片和花果的背面朝上,以便日后观察研究。
如有过分重叠的花和叶,可剪去一部分,但要保留叶柄、叶基和花梗,以使人能看出剪去前的状态。
2.压制注意事项(1)多汁的块根、块茎和鳞茎等不易压干,可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向剖开进行压制。
肉质多浆植物也不易压干,而且常常在标本夹内继续生长,以致体形失去常态,也应该先用开水烫死后再进行压制。
裸子植物的云杉属标本,也要先用开水烫死,否则叶子极易脱落。
(2)标本夹中的标本位置,要注意首尾相错,以保持整叠标本的平衡。
有的标本花果比较粗大,压制时常使纸突起。
花果附近的叶因得不到压力而皱折,可将吸水纸折成纸垫,垫在凸起处的四周,或将这样的果实或球果剪下另行风干,但要注意挂同一号的号牌。
(3)有些植物的花、果、种子在压制时常会脱落,换纸时应逐个捡起,放入小纸袋内,并写上采集号跟标本压在一起。
二装帧: 将消毒后的标本装订在台纸上,叫做装帧。
装帧的方法如下:1.摆好位置 : 上台纸时,先将标本在台纸上摆好位置,留出左上角和右下角,以便粘贴采集记录复写单和标本签。
放置时,要注意形态的美观,又要尽可能反映植物的真实形态。
2.装订:装订标本最好用纸条粘贴,其作法是先用小刀切取宽2~3毫米的纸条(白道林纸)备用。
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一〕标本的采集1、采集的用具和用品:主要有标本夹〔又称夹板〕、采集箱〔或采集袋〕、小锄头、掘产、枝剪、吸水纸、野外标本记录本、号牌、绳子、海拔仪、放大镜、照相机和蛇药等。
2、植株选择:选择生长正常,无病虫害,具该种典型特征的植株作为采集对象。
力求有花有果〔裸子植物有球花、球果〕及种子。
具体是:草本植物一般全株采集;高大草本、木本植物常取有花果叶片完整的枝条。
花是鉴定植物的主要依据,尽可能采到。
雌雄异株植物应分别采集,雌雄同株应采集两种花;先花后叶植物可在采到带花标本的同时将植物加以标记,另找最正确时再补采配齐。
有些植物的其它器官也是分类鉴定时的重要依据。
如伞形科、紫草科等的果实,百合科、兰科、天南星科、石蒜科等某些植物的地下局部,寄生植物的寄主等。
传统的干制方法是:先在标本夹的一片夹板上放几层吸水纸,然后放上标本,标本上再放几层纸,使标本与吸水纸相互间隔,层层罗叠,最后再将另一片标本夹板压上,用绳子捆紧。
每层所夹的纸一般为3~5张,粗大多汁的标本,上、下面应该多夹几张纸。
薄而软的花、果,可先用软的纸包好再夹,以免损伤。
开始压的标本要尽量捆紧,以使标本压平,并与吸水纸接触紧密,又较容易干。
3~4天后标本开始枯燥,并逐渐变脆,这时捆扎不可太紧,以免损伤标本。
压制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尽量使枝、叶、花、果平展,并且使局部叶片反面向上,以便观察叶背特征。
花的标本最好有一局部侧压,以展示花柄、花萼、花瓣等各部位形状;还要解剖几朵花,依次将雄蕊、雌蕊、花盘、胎座等各部位压在吸水纸内枯燥,更便于观察该植物的特征,利于识别。
2、多汁的根、块茎、鳞茎等标本,不易压干,要先用开水烫死细胞,然后纵剖或横剖,滴干水后再压。
这样既可使标本快干,又能观察内部构造。
仙人掌类及大型果实如柚、佛手、香橼等,可以纵切挖去内部肉质组织后再压,或切取局部纵剖面和横剖面为代表进行压制。
3、对于细胞不易死亡的标本,需要在开水里烫片刻,杀死细胞后再压。
制作植物标本的步骤步骤1:收集植物标本第一步是在野外或合适的环境中收集植物标本。
选择代表性的、有特殊形态特征或重要分类学信息的植物进行收集。
植物标本应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并选择健康、完整、无虫害和病害的植物标本。
步骤2:进行标本处理将收集到的植物标本进行处理,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的完整性。
这一步需要温和和谨慎,以确保植物的形态特征和重要信息不会丢失或改变。
2.1清洗植物使用清水轻轻地清洗植物标本,以去除泥土、灰尘和其他的杂质。
可以使用软毛刷和温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过于强力的喷水或擦拭,以免损坏植物的组织和结构。
2.2修剪植物修剪植物标本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部分,以适应标本箱或标本纸的大小。
根据需要,可以剪掉多余的叶子和花朵,但要保留一些具有特征性的形态结构,以确保植物的识别和分类。
步骤3:预处理植物标本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以确保植物标本的颜色和结构在保存期间不会过分改变或腐败。
预处理是为了防止标本受潮、腐烂、霉变和昆虫损害。
3.1烘干植物使用干燥剂进行烘干植物标本,以去除植物中的水分。
根据标本的尺寸和湿度,可以选择适合的干燥剂,如硅胶、蒙脱石或干燥箱等进行烘干。
将植物标本与干燥剂一起放入密封的容器中,保持几天至几周,直至植物完全干燥。
3.2挤压植物将烘干的植物标本放在标本纸或卡片上,并使用挤压器或重物进行挤压,以确保植物的平整和保持形态。
可以根据需要在标本纸上添加植物的相关信息,如科名、属名、地点和日期等。
步骤4:保存植物标本将挤压后的植物标本进行保存,以防止其遭受进一步的损坏和退化。
保存主要包括使用防腐剂处理植物、储藏和保护标本等操作。
4.1使用防腐剂使用防腐剂处理植物标本,以防止腐烂、霉变和昆虫损坏。
常用的防腐剂有乙酸纳、甲醛和甲硝酸等。
使用溶解在水或酒精中的防腐剂,轻轻地涂抹或浸泡植物标本,使其充分吸收并有效保护。
4.2储藏和保护标本将处理过的植物标本安置在适当的标本盒或标本架中,以便长期保存和展示。
制作植物标本的方法一、材料准备1.植物标本:选择完好、无病虫害和损伤的植物样本,并注意选择较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物种。
2.防腐剂:可使用酒精、甘油、福尔马林等防腐剂,用来保存植物标本并防止其腐烂。
3.标本夹:用于固定和保持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一般可选择硬质纸板或塑料制品。
二、制作步骤1.野外采集: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到野外进行植物采集。
注意选择健康的植物,避免采集受伤、死亡和虫害等植物样本。
2.标本处理:将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进行洗净,移除杂质和泥土等,然后剪除不需要的部分,如根部和花序等。
3.标本平整:将洗净的植物标本放在平整的纸张或报纸上,用手或专用器械轻轻摊平,并根据植物标本的大小调整纸张的大小。
4.标本夹定位:将调整好的植物标本放在标本夹上,调整好标本的位置,使其符合正常的生长姿态和形态特征。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小夹子或胶水固定标本的部分。
5.标本备份:对于较为重要的标本,可以制作备份标本。
将植物标本的剩余部分放在备份标本中,保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以备不时之需。
6.标本干燥:将安置好的标本夹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待其自然干燥。
切忌使用暴风机等加热设备,以免损害标本。
8.防腐处理:待植物标本完全干燥后,可使用防腐剂进行处理。
将防腐剂浸泡在一定深度的容器中,将标本的茎部浸没在防腐剂中,保持一段时间,让其充分渗透。
10.标本保存:将处理好的植物标本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确保标本的长期保持和保存。
以上就是制作植物标本的详细方法,制作标本前应注意保护好自然环境,合理采集,并遵守相关法规和规定。
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能够记录和保存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系统信息,为植物学研究提供有力的工具和参考。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
植物标本是收藏和观察植物器官、植物样本或整个植物体的单个物体。
可以制作出
植物标本,广泛应用于植物学、解剖学、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
一、干制:
1、准备好模板:将模板材料涂上会发出腐蚀性气体的特殊防锈漆或油,把锯开或剥
离出木材、金属模板,以耐力腐蚀的玻璃和塑料制成的模板,这些材料的表面应牢固耐用;
2、收集干制标本:搜集景区尽量完整的好组织,同时使用模板夹住;
3、将标本放入干药:用干药比如硝酸钾液、胆碱液、盐酸液和硫酸钠液等将搜集的
标本放入模板,以使标本能够完整地保存;
4、油浸法:将上述方法保存的标本重新把模板去掉,然后把标本放入透明黏合剂
(如透明冻结胶水)或浅海绿油油浸,以保持标本的外观和形状,也可以经过铝板来防止
水的腐蚀。
二、水制:
1、选择好的植物标本:植物标本应通常没有任何病害,应有结实、清晰的枝叶或营
养组织,尽量形状完整,大小适中;
2、提取标本:将植物标本从植被土中拔出,将根系清洗干净,将根系和枝叶按照所
需的完整形状进行分割;
3、准备容器:可以用有防潮玻璃或塑料可成型材料,例如泡沫塑料、聚丙烯塑料或
其它可成型材料进行制作,以确保可形成良好的标本;
4、腐蝎处理:将提取的植物标本放入容器中,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加入腐蝎灰渣,以
保证其完整;
5、水制处理:一般将植物标本放入水槽,加入10%-20%的浓度的无色胶水,使植物粘在模板上,如果需要,还可以使用细刺线或订书机按所需要的形状来夹住植物标本;
6、封口:用聚氯乙烯胶带粘贴容器口或封口,以防止水的腐蚀。
以上就是植物标本制作的一般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及保存方法(最全)概述植物标本采集制作是进行植物分类、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过程,并提供保存方法,以便确保标本的质量和持久性。
采集方法1.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地点:采集时应选择植物具有代表性的个体,最好是在植物的生长旺盛期采集,同时应选择环境友好、无污染的地点。
2. 采集工具准备:携带必要的采集工具,例如剪刀、手锯、手提箱等。
3. 标本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标本类型,如整株标本、花果标本、叶片标本等。
4. 采集操作:仔细将植物标本采集下来,包括根部、茎段、叶片、花果等重要部分。
5. 标本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简单处理,去除多余的泥土和杂质。
6.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附上标签,标明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名称、采集者等信息。
标本制作方法1. 标本分类:将采集到的标本按照植物的科、属进行分类。
2. 清洗和处理:将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清洗,用水冲洗去除泥土和杂质。
如标本有虫害,则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3. 干燥:将清洗后的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保持标本的自然形态,使其逐渐失去水分。
4. 长期保存:标本干燥后,将其放入标本袋或标本盒中,同时在标本袋中放入除湿剂以防潮。
5. 标本标签:在标本上标注科、属、种名,并用透明胶带固定标签。
标本保存方法1. 温度和湿度控制:保存标本的房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16-24摄氏度、相对湿度在40-60%之间。
2. 防虫害处理:定期进行标本检查,如发现虫害,可进行冷冻处理或使用虫害防治剂进行处理。
3. 定期更换除湿剂:标本袋中的除湿剂需要定期更换,以保持标本的干燥状态。
4. 光照控制:尽量避免暴露在强阳光下,以免标本变色或退色。
5. 定期检查和整理:定期检查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情况,如有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整理。
总结通过正确的植物标本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可以保证植物标本的质量和保存持久性。
在进行标本制作和保存时,需注意采集时机、地点选择,采集操作要细致,制作过程要规范,保存环境要恰当。
植物标本制作流程
1. 采集植物样本:在野外或园林中定位目标植物,选择健康有代表性的枝条、叶子、花、果实等部位。
用剪刀或手轻易地剪下采集,并标明采集时间、地点和编号。
2. 处理植物样本:用水清洗植物样本,去除泥土、尘埃和其他杂质,同时切割较大的叶片或花朵,使其适合放在标本上。
一些粘液或蜡油的植物需要用乙醇溶液浸泡,有些则需放在暗处晾干。
3. 制作标本:将处理好的植物样本放置在标本纸上,根据植物的大小和形态选择相应的标本纸。
将植物样本平放在纸上,用针或小刀将枝条或叶片等固定在标本纸上。
4. 定标本:在标本纸上标注所采集的植物的名称、科名、采集时间、地点、高程、编号等信息。
同时设计制作标签,并将其附在标本纸的角上。
5. 干燥标本:制作好的标本需要放在空气流通、低湿度的环境下干燥。
根据植物的大小、厚度和含水量不同,干燥时间会有所不同。
个别的大型标本,需要在干燥过程中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6. 存放标本:处理好的植物标本需要妥善保管。
大多数情况下,植物标本被放置在室温下,存放在密闭的标本箱中,以减少灰尘和昆虫的进入。
7. 添加标本信息:为保证标本的完整性和保值性,需要对标本的附加信息进行添加管理,包括标本名、品种或品系、生长情况及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包括叶、花、果实、枝、树干、根系等。
8. 保存标本资料:完善的标本资料,需要有良好的保存并妥善加以管理,进行分类存储以方便资料查找和使用,特别是针对分类、生态、生理特性和地理分布等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分类存储。
植物标本制作方法步骤植物标本是一种保存植物样本的方法,它能够保留植物的形态、颜色、纹理等特征,为植物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下面将介绍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步骤。
步骤一:采集植物样本首先需要采集植物样本,选择完好无损、代表性强的植株作为样本,避免选择病虫害或生长不良的植株。
采集时应注意植物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等信息的记录。
步骤二:处理植物样本采集回来的植物样本需要进行处理,具体步骤如下:1.将根部和底部的叶子去除,只留下中间部分的植物体。
2.将植物体放在清水中浸泡,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杂质。
3.用剪刀将植物体分成若干小段,便于后续的烘干和制作。
步骤三:烘干植物样本处理好的植物样本需要进行烘干,以便于长期保存。
具体步骤如下:1.将处理好的植物样本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去除多余的水分。
2.将植物样本放在烘干机中进行烘干,温度一般控制在50℃左右,时间视植物的大小和厚度而定,大约需要5-7天。
3.烘干后的植物样本需要进行分类整理,标注好植物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等信息。
步骤四:制作植物标本制作植物标本需要用到一些材料和工具,如标本纸、胶水、标本夹、笔等。
具体步骤如下:1.将标本纸放在平整的桌面上,用笔在纸上标注好植物名称、采集日期、采集地点等信息。
2.将烘干后的植物样本放在标本纸上,调整好位置和姿态,用标本夹固定住。
3.将胶水涂在标本纸的背面,将标本夹和植物样本紧密地贴合在标本纸上。
4.将标本纸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待胶水干透后,将标本夹去掉,植物标本就制作完成了。
总结植物标本的制作需要经过采集、处理、烘干和制作四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仔细操作,以保证制作出的标本质量好、保存期长。
制作好的植物标本可以用于植物的研究、教学和展览等方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料。
植物标本植物标本是把植物体或其一部分以特定的方式保存起来的实物,是植物学及其相关领域进行科研与教学必备的实物资料和凭证,在植物识别以及植物学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植物标本的类型多样,制作方法各有差异,其中应用普遍的当属腊(xī)叶标本。
如何做一份植物标本1.采集——怎样采集,要注意些什么?2.整理和压制——整理标本姿态,快速让植物材料脱水。
3.上台纸——标本固定在台纸上,粘贴采集记录签和鉴定签。
1 怎样采集①带好采集工具。
②按照要求采集标本。
③给标本编号:同一采集地的同一种植物编一个号;固定人员采集的采集号应该是连续的;采集号牌应系于植物标本的主枝上。
④做好采集记录:记录的重点是那些标本上观察不到的信息,如花、果的颜色,是否有乳汁等标本干燥后容易消失的性状。
常用的采集工具采集注意事项①采集草木植物,应采带根的全草。
如发现基生叶和茎生叶不同时,要注意采基生叶。
②木木植物或特别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其带花或果的植物体一部分。
③水生草本植物,提出水面后,很容易缠成一团。
可用硬纸板从水中将其托出,连同纸板一起压入标本夹内。
④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
⑤寄生植物应注意连同寄主一同采下。
并要分别注明寄主和寄生植物,如桑寄生、菟丝子等标本的采集。
⑥有些植物,一年生新枝的叶形和老枝上的叶形不同,或者新生的叶有毛茸或叶背具白粉,而老叶则无毛。
此时,幼叶和老叶都要采。
⑦对先花后叶的植物,采花枝后,待出叶时,应在同株上再采其带叶和果的标本。
⑧有些木本植物的树皮颜色和剥裂情况是鉴别种类的依据,因此,应剥取一块树皮附在标本上,如桦木属的一些种。
2 标本的整理和压制整理标本姿态传统压制法将植物标本夹在吸水纸中间,通过吸水纸吸干标本水分。
植物形态容易控制,在换吸水纸时还可以整形,DNA能保存较为长久。
标本量大时,标本夹体积过大,易受天气影响;如遇潮湿,标本容易霉变。
勤换纸,尤其是粗大多汁标本部分的吸水纸更应勤换。
植物标本制作过程1.进行野外采集:植物标本制作的第一步是野外采集植物标本。
通常选择完全成熟的样本,包括根部、茎干和叶片等部分。
为确保采集的植物能够完整保持形态,最好能选择具有鲜艳颜色的植物。
2.标注样本信息:在采集到的样本上进行标注。
包括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的中文和拉丁学名等信息。
此外,为了确保标本的完整性,还需要记录样本的大小、形态和颜色等特征。
3.采集根部:将植物标本从土壤中取出,并清洗根部。
如果根系太大,可以选择切割成适当大小。
将根部放入硬纸板夹层中,用夹具将其固定。
4.干燥采集品:将采集到的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干燥处理。
可以将样本分成几部分,以便更好地控制各部分的干燥程度。
为了加快干燥进程,也可以使用专用设备,例如干燥箱。
5.准备叶面:在干燥过程中,准备样品的叶面。
将叶片放置在压力板上,用适当大小的纸张盖住,再将另一块压力板放在上面。
用夹具将其夹紧,并记录位置信息。
6.烘干样版:待整个植物标本干燥完成后,将树枝、茎干和花朵等部分与叶片分开,并放置在样本叶面上。
再次将压力板放在上面,并用夹具夹紧,确保材料不会变形。
7.准备标本载体:在制作标本控制向导的页面上,选择适合的标本载体。
一般来说,标本纸是最常用的载体。
将标本纸放在标本控制向导的位置上,并将夹具调节到适当位置。
8.放置标本:将准备好的植物标本放置在标本纸上。
布置植物样本的位置并不固定,但通常将较小的部分放在一侧,较大的部分放在另一侧。
9.定位标本:在向导上定位标本。
在标本纸上标记出标本位置,并在纸的一侧标注采集信息。
确保信息清晰可见。
10.固定标本:使用透明胶带将植物标本固定在标本纸上。
胶带应贴紧,确保标本不会松动。
同时,标本纸应保证干燥,以防止胶带与纸张粘连。
11.填写标本信息:使用铅笔或带铅芯的笔填写标本的基本信息。
包括采集日期、采集地点、植物学家、植物学名和习惯名等信息。
12.完成标本:标本制作完成后,应将标本存放在标本盒中,以防止日光和湿气对其产生影响。
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第一步:采集植物标本采集植物标本是制作植物标本的第一步,具体采集方法如下:1.选择要采集的植物:根据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需要采集的植物。
2.采集时间:选择合适的季节和天气条件,避免植物已经凋谢或者过于生长。
3.选择状态良好的植物:选择外观完整、未受损或受损较少的植物。
4.采集样本:使用剪子或者尖口锄等工具进行植物的采集。
第二步:清洗植物标本采集回来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清洗,去除植物表面的尘土和杂质,具体方法如下:1.用流动的自来水清洗:将植物标本放在流动的自来水下冲洗,可以去除标本表面的大部分泥沙和污垢。
2.用软毛刷清洗:用软毛刷轻轻地刷洗标本表面,去除残留的污垢。
第三步:压制植物标本清洗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压制,使其保持平整和形状完整,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植物姿态:对较大的植物标本,可以根据需要剪去多余的叶片或者分枝,使其适应压制的需要。
2.用压花纸压制:将清洗后的植物标本放置在压花纸之间,可以使用保鲜袋或者报纸等进行压制。
3.施加压力:在压制植物标本时,需要施加均匀的压力,可以使用书籍、砖石或者专用的压花器具等。
第四步:烘干植物标本压制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烘干,以去除其水分,防止霉变和变形,具体方法如下:1.室温烘干:将压制后的植物标本放置在通风干燥、避光的环境中,以自然蒸发的方式进行烘干。
根据植物的厚度和湿度不同,烘干的时间长短会有所差异。
2.加速烘干:如果时间充裕,也可以选择使用烘箱或者风扇等辅助工具进行烘干,加快标本的干燥速度。
第五步:组装植物标本烘干后的植物标本需要进行组装,使其达到标本的要求,具体方法如下:1.调整标本位置:将烘干好的植物标本放在标本纸上,调整好位置和姿态,使其美观且符合研究要求。
2.用胶水固定:使用胶水将植物标本固定在标本纸上,避免其在后续的储存和搬运过程中发生脱落。
以上就是制作植物标本的五个步骤,包括采集植物标本、清洗植物标本、压制植物标本、烘干植物标本和组装植物标本。
(一)怎样采集标本大自然植物种类繁多,究竟要采什么样标本?这要根据使用目的而定。
植物标本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1、整体标本:通常用来识别植物,鉴定学名,鉴别中草药。
对某一地区进行植被调查也是使用这种标本。
例如调查我们学校、鸡西的植物资源。
高等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是识别植物依据之一,但是常因生长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而花、果具有较稳定的遗传性,最能反映植物的固有特性,是识别和鉴别植物的重要依据。
所以采集时,最好要取得一个完整的标本,那就是根、茎、叶、花、果实都有。
植物从根到茎的顶端恰好是37公分最好,放在标准台纸上正合适。
如果比较小也不成问题。
若是比较高大,在采集时必须要照顾到植物的完整性。
可采集它的典型代表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的部分。
草本植物还应该挖起地下部分。
从根系上可以鉴别出是一年生还是多年生的。
而且地下部分除根茎外,往往还在变态根和变态茎,如百合、菊芋、甘蓝、黄精、贝母、七叶一枝花等。
木本植物应采集有代表性的枝条,即应选有花有果、叶片完整、姿态良好的枝条进行采集,但采集的标本应该尽可能代表植物的一般情况,剪取的枝条大小适中,最好附有一小片树皮。
孢子囊群的形状与排列、根状茎及其鳞片和毛被等是蕨类植物重要的分类特征,采集时要加以注意。
采集寄生植物,如菟丝子、桑寄生等,应该连同寄主一起,最好不要将两者分开。
整体标本常制成腊叶标本和原色浸渍标本。
2、解剖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某一器官的内部组织结构。
如解剖洋葱的鳞茎,以观察基盘、幼芽、鳞叶、须根等结构。
横剖黄瓜,以观察瓜类的侧膜胎座和种子着生位置;纵剖桃花,以观察花的各部位及其形态。
采集这类标本只要选择健康的有代表性的某一器官即可,不必采集整个枝条。
解剖标本通常制成防腐性的浸渍标本。
3、系统发育标本:制作目的在于观察研究植物的生活史,即某一植物从种子萌发到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各阶段的生长情况,常用于生物教学和引种栽培及科研方面。
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制作一、藻类植物标本制作(一)水绵整体封芷法1、取纯净的水绵丝状体少许—→表面皿洗培养—→分散—→眼科剪刀分割成几段。
2、固定:将分割的材料放入小口瓶或小培养皿中,用弱性铬酸醋固定液固定12-24小时。
配方:铬酸1g 或10%铬酸2.5ml冰醋酸1g 或10%醋酸5 mlH2:99ml 或H292.5ml3、冲洗:用吸管吸取去掉固定液,加入清水,瓶口用纱布包扎后,通入一弯形玻管,将口倒置,玻管上端用橡皮管接水龙头,使水极缓慢地流动经24小时。
4、粘贴:用Meyer粘贴剂微量及3~4%福尔马林液2~3滴进行粘贴,用镊子挑取1~2段薄丝—→分散于水滴上—→用吸管吸取水份—→经40℃温箱烤干。
5、染色烤干的切片苏打精稀液12~24小时蒸馏水2%铁矾快速分色流水冲洗20分钟 封片30%酒精 二甲苯50%酒精 100%酒精70%酒精 95%酒精85%酒精 0.5%固绿、95%酒精30秒~60秒(二)藻类标本浸制取材—→洗—→5~10%福尔马林浸制2~3日—→更改同浓度福尔马林浓度浸渍。
褐藻(例海带)—→热水浸烫(热水浸烫时,开始显暗绿色,继续浸烫复现原色—→然后用冷水浸泡15~20分钟)—→最后放在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保存。
(三)藻类植物标本浸制浸制法保存藻类,一般用5~10%的福尔马林。
取材—→清洗—→福尔马林5~10%浸制2~3日—→更改同浓度的福尔马林浓度浸渍。
褐藻例海带—→热水浸烫一下(热水浸烫时,开始显现暗绿色,继续浸烫复现原色—→然后用冷水浸洗15~20分钟)—→最后放在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保存。
市场上销售的海带—→浸泡膨胀—→去掉脏物—→移在10%的福尔马林中保存。
对于淡水绿藻和绿色藻及部分红藻,最好用原色保存法。
二、植物标本的浸制及保色(一)绿色植物标本的保存第1法配方:醋酸铜的醋酸和溶液……20份蒸馏水……………………80份生将醋酸铜的醋酸饱和溶液在蒸馏水中—→用锅煮沸—→将材料(绿色叶、茎、果实)煮烫—→材料由鲜绿变成黄白色,渐渐恢复绿色—→当颜色与原色相仿时—→取出材料放于冷水中洗涤—→后移入5%的福尔马林中固定2~3日—→最后在标本瓶中用5%~10%的福尔马林液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