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定量分析基础
- 格式:pptx
- 大小:226.43 KB
- 文档页数:23
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导航】本章知识是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天平的称量方法和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分析基础理论的理解,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为后续章节学习各种滴定分析法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学习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
【重难点】1、误差表示的方法(1)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通常用误差表示,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a .绝对误差(E)=(µ)b .相对误差(RE)% (2)精密度与偏差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多次测定,各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常用偏差表示。
a .绝对偏差(d) 表示各单个测量值(X i )与平均值(X )之差。
d =X i -X d 值有正、有负。
b .平均偏差(d ) 表示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nX X d n i -=∑=1i 式中n 表示测量次数。
应当注意,平均偏差均为正值。
c .相对平均偏差(d R ) 表示平均偏差占测量平均值的百分率。
d R =%100⨯X dd .标准偏差(S)S =e .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标准偏差占测量平均值的百分率。
2、有效数字的应用(1)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能测量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其位数包括所有的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有效数字的记录与处理规则a .记录规则 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例如:◇分析天平(称至0.1mg):15.6478g (6位有效数字),0.2640g (4位有效数字),0.0500g (3位有效数字)◇千分之一天平(称至0.001g):0.234g (3位有效数字)◇1%天平(称至0.01g):4.03g (3位有效数字),0.23g (2位有效数字)◇台秤(称至0.1g):4.0g (2位有效数字), 0.2g (1位有效数字)◇滴定管(量至0.01mL):26.32mL (4位有效数字),3.97mL (3位有效数字)◇容量瓶:100.0 mL (4位有效数字),250.0 mL (4位有效数字)◇移液管:25.00 mL (4位有效数字);◇量筒(量至1mL 或0.1mL):25mL (2位有效数字),4.0mL (2位有效数字)b .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第五章 定量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导航】本章知识是定量分析方法的重要基础,通过学习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分析数据的处理方法、天平的称量方法和滴定分析基础知识,加深对化学分析基础理论的理解,建立准确的“量”的概念,为后续章节学习各种滴定分析法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学习专业课程如药物分析、药物化学。
【重难点】1、误差表示的方法(1)准确度与误差准确度是指分析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通常用误差表示,误差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a .绝对误差(E)=(µ)b .相对误差(RE)% (2)精密度与偏差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试样多次测定,各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常用偏差表示。
a .绝对偏差(d) 表示各单个测量值(X i )与平均值(X )之差。
d =X i -X d 值有正、有负。
b .平均偏差(d ) 表示各单个偏差绝对值的平均值。
nX X d n i -=∑=1i 式中n 表示测量次数。
应当注意,平均偏差均为正值。
c .相对平均偏差(d R ) 表示平均偏差占测量平均值的百分率。
d R =%100⨯X dd .标准偏差(S)S =e .相对标准偏差(RSD) 表示标准偏差占测量平均值的百分率。
2、有效数字的应用(1)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能测量到的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字,其位数包括所有的准确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
(2)有效数字的记录与处理规则a .记录规则 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例如:◇分析天平(称至0.1mg):15.6478g (6位有效数字),0.2640g (4位有效数字),0.0500g (3位有效数字)◇千分之一天平(称至0.001g):0.234g (3位有效数字)◇1%天平(称至0.01g):4.03g (3位有效数字),0.23g (2位有效数字)◇台秤(称至0.1g):4.0g (2位有效数字), 0.2g (1位有效数字)◇滴定管(量至0.01mL):26.32mL (4位有效数字),3.97mL (3位有效数字)◇容量瓶:100.0 mL (4位有效数字),250.0 mL (4位有效数字)◇移液管:25.00 mL (4位有效数字);◇量筒(量至1mL 或0.1mL):25mL (2位有效数字),4.0mL (2位有效数字)b .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成双◇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第十章物质的定量分析过程一.定量分析的一般过程: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要完成一项定量分析任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试样的采取:定量分析中的试样是指在分析工作中被用来分析的物质,它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要根据试样的不同存在形式,采用不同的采样方法。
总的原则是试样必须具有代表性,否则就会使分析工作得出错误的结果。
2. 试样的分解:定量分析一般是在溶液中进行,试样如果是固体,需要将其转入溶液中,制备成供分析用的试液,再进行分析。
在分解试样和制备分析试液时,待测组分的性质不应发生变化,同时,还应避免引入其它杂质。
分解试样最好和干扰组分的分离相结合,以便简化测定步骤。
同时,要根据所选择的分析方法,使用掩蔽、富集等方法消除干扰。
3. 测定: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及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对仲裁分析等准确度要求较高的分析,选用标准分析方法;对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分析,选用快速分析方法。
对常量组分的分析,常采用化学分析法;对微量组分分析则采用仪器分析法。
4. 分析结果的计算:根据测定结果的有关数据和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并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第一节分析试样的采取与制备采样、试样的制备、测试步骤。
分析的结果由最后一步的测试得到,但前面的每一步对结果可靠性都作出了贡献,而且前一步往往更有决定结果可靠性的优先权。
使用仪器,会使测试过程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保证,因此,采样过程中获得样品的代表性,样品的贮存、试样的制备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一、分析试样的采集:指从大批物料中采取少量样本作为原始试样,所采试样应具有高度的代表性,采取的试样的组成能代表全部物料的平均组成。
(随机取样、周期取样、选择性取样)基本要求:代表性注意:样品状态、样品的来源、分析方法、对分析结果的要求固体试样以矿石为例,介绍试样的采集和制备方法取样点的选择:采集量的估算:2)(Etnσ=2kd mQ≥mQ(kg):试样的最小质量;k:缩分常数的经验值,试样均匀度越差,k越大,通常在0.05~1 kg·mm-2之间;d(mm):试样的最大粒度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