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孩子的环保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17.56 KB
- 文档页数:6
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综述一、概述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追捧。
作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后半叶,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而逐渐发展。
在此过程中,研究者们从不同角度对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概念、目的、内容、方法和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论体系,也为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研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多元化,涉及生态学、环境科学、教育学、旅游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二是研究方法多样化,包括案例分析、实证研究、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三是研究内容广泛,包括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理念、课程设计、实施策略、效果评估等方面四是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将研究成果应用于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实践中。
通过对国外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的综述,我们可以发现,生态旅游环境教育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国外的研究者在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这些成果不仅为我国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我们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生态旅游的定义与发展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其核心在于探访和体验生态环境及其文化资源,同时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
这种旅游方式以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为基础,同时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当地社区的福祉。
生态旅游的定义中,包含了其对于环境、文化和社会责任的重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
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关注旅游业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国外环境教育案例
国外环境教育案例很多,以下是其中的几个:
1. 丹麦的环保教育
丹麦是最早开展环保教育的国家之一,其教育方法是通过让孩子亲身参与到环保活动中,让他们从小就明白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比如,丹麦的小学生会被安排去清理海滩,体验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此外,丹麦的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的过程,并认识到这些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2. 美国的环保教育
美国的环境教育注重实践和体验。
比如,美国有一个名为“绿色学校”的项目,该项目鼓励学校将环保理念融入课程中,并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此外,美国还有许多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也开展了各种环保教育项目,如“地球日”活动和“绿色挑战”比赛等。
3. 日本的环保教育
日本的环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
在日本,学生会被组织去参加各种户外活动,如登山、野营和钓鱼等,这些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近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情感和责任感。
此外,日本还有许多以环保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来传递环保理念。
4. 德国的环保教育
德国的环境教育注重科学和实践相结合。
在德国的学校中,学生会被安排学习各种与环保相关的课程,如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地理学等。
此外,德国还有许多以环保为主题的博物馆和展览馆,这些场馆通过展示各种环保知识和技术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环保的重要性。
这些国家的环境教育案例各有特色,但都注重实践、体验和情感教育,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国外幼儿园自然角研究:现状与展望在幼儿园教育领域,自然角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它不仅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科学的空间,也是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和保护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国外对幼儿园自然角的研究和实践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现状与展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国外幼儿园自然角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展望。
1. 国外幼儿园自然角的现状1.1 美国在美国的幼儿园教育中,自然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许多幼儿园都设有专门的自然角,其中放置了各种植物、昆虫和动物标本,以及相关的科学实验工具。
这些自然角的设计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环境的理解和关爱。
1.2 欧洲在欧洲的幼儿园教育中,自然角同样受到重视。
许多国家的幼儿园都采用了开放式的自然角设计,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地探索和游玩。
一些幼儿园还注重引导孩子参与种植、养殖和环境保护活动,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1.3 亚洲在亚洲地区,尤其是日本和中国,幼儿园自然角的研究和实践也逐渐兴起。
日本的幼儿园通常会将周边的自然环境作为教学资源,积极鼓励孩子们与自然亲近。
而中国的幼儿园则开始倡导自然教育,通过设计灵活多样的自然角,帮助孩子们建立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
2. 幼儿园自然角的展望从以上对国外幼儿园自然角的现状的了解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几点展望:2.1 多元化的自然角设计未来,幼儿园自然角的设计将更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摆放植物和实验工具。
可能会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或其他创新科技,打造更丰富多彩的自然角环境,以满足不同孩子的学习需求。
2.2 强调与周边环境的联系未来的幼儿园自然角将更加注重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联系,激发孩子们对身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这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户外教育和实地考察活动,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自然的亲近感和责任感。
2.3 融合跨学科知识未来,幼儿园自然角的教学内容将更多地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如数学、语言、艺术等。
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和自然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自然角来进行跨学科的综合教学,以激发孩子们多方面的学习兴趣。
国外低碳绿色低碳教育案例一、丹麦的绿色学校计划。
1. 整体情况。
在丹麦啊,有好多学校参加了这个超酷的绿色学校计划。
这些学校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绿色王国。
从校园建筑开始就很有讲究呢。
比如说,学校的建筑很多都是采用环保材料,那些建材啊,就像一个个环保小卫士。
墙壁的隔热性能特别好,就像给学校穿上了一件保暖又节能的外套。
2. 课程设置。
课程方面也是超级有趣。
丹麦的孩子们在课堂上会学习关于可再生能源的知识。
老师会把太阳能板带到教室里,就像带来了一个来自太阳的神秘礼物。
孩子们可以亲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太阳能是怎么转化成电能的。
而且啊,他们还有专门的课程是关于垃圾回收和分类的。
老师们会把垃圾变成有趣的教具,像用废弃的塑料瓶做成小花盆,种上小植物。
这时候,垃圾就不再是又脏又臭的东西,而是变成了有创意的宝贝。
3. 校园实践。
在校园里呢,有自己的小花园和小菜园。
孩子们就像小农夫一样,亲自参与种植蔬菜和花草。
他们会学到植物是怎么吸收二氧化碳的,就像植物在偷偷地和二氧化碳玩捕捉游戏。
而且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能源管理。
学生们会组成小组,负责监督学校里的电灯有没有及时关掉,就像一群小小的节能警察在校园里巡逻。
二、日本的低碳教育从娃娃抓起。
1. 家庭与学校的结合。
日本这个国家在低碳教育上可真是下了大功夫。
在家庭里,家长就开始给孩子灌输低碳的概念。
像吃饭的时候,家长会告诉孩子要珍惜粮食,因为生产粮食也是会产生碳排放的。
然后到了学校,就更加系统了。
学校会给孩子们发一本超可爱的低碳手册,里面画满了各种卡通图案,告诉孩子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足迹。
2. 灾害教育中的低碳元素。
因为日本经常面临自然灾害,所以在灾害教育中也融入了低碳理念。
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低碳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救援和恢复工作更加顺利。
在地震后的临时避难所,如果大家都能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就像给有限的资源施了魔法,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而且,孩子们还会学习到一些简单的环保建筑知识,知道如何用环保材料搭建临时避难所,这样既安全又低碳。
国外保护环境的方法保护环境是当今全球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各种方法来应对环境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国外保护环境的常见方法,包括节约能源、提倡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环境教育等。
1.节约能源:国外许多国家致力于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德国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市民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瑞典是第一个明确规定全国停产核能的国家,并且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和风能。
2.提倡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国外很多地区都提倡可持续发展。
例如,荷兰以其先进的水管理技术而闻名,致力于改善水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澳大利亚提出了“雨水收集和再利用”政策,鼓励市民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3.循环利用: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在推动循环利用,减少垃圾的产生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例如,瑞士是全球循环经济的先驱之一,该国将垃圾处理视为资源回收利用的机会,采用了先进的垃圾分类和回收技术。
4.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在国外受到广泛重视,目的是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例如,美国的许多学校都开设有关环境保护的课程,教育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
加拿大设立了许多自然保护区和公园,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其中,增加对自然环境的了解。
5.减少污染: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英国采用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市民购买低碳交通工具,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丹麦大力发展风能,并且限制了传统能源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国外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方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的。
这些方法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号召,也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
此外,这些方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适用程度有所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应用。
总结起来,国外保护环境的方法包括节约能源、提倡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环境教育和减少污染等。
国外幼儿园育儿知识小常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幼儿教育工作经验的工作者,我发现很多家长对于育儿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国外幼儿园的一些育儿理念和方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国外幼儿园育儿知识的小常识,希望能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在国外幼儿园,老师们非常注重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他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点和潜能。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会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音乐,老师就会多给他们提供音乐方面的学习机会;有的孩子喜欢绘画,老师就会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二、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在国外幼儿园,老师们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他们会通过各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学会独立。
例如,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需要自己整理书包、摆放餐具、收拾玩具等。
老师们还会引导孩子参与一些简单的决策,如选择午餐的菜品、决定户外活动的安排等。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三、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国外幼儿园非常注重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
他们认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感发展同样重要。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他们会通过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老师们还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四、倡导户外活动在国外幼儿园,户外活动是孩子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老师们认为,户外活动有助于孩子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因此,他们会安排各种户外活动,如散步、野餐、户外游戏等。
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奔跑、玩耍,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五、重视家庭教育国外幼儿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认为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者。
因此,老师们会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第1篇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外学前教育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通过对比中外学前教育,我深刻体会到了两种教育体系在理念、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以下是我对中外学前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中外学前教育理念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理念西方学前教育强调个体发展、自主探索和创造力培养。
以美国为例,其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关注幼儿在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等方面的成长。
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学前教育理念我国学前教育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我国为例,学前教育注重幼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强调德育为先,注重幼儿的社会性、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主,关注幼儿的学业成绩。
二、中外学前教育方法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方法西方学前教育方法注重实践操作、游戏教学和个性化教育。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学前教育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2. 中国学前教育方法我国学前教育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
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引入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中外学前教育内容的差异1. 西方学前教育内容西方学前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
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2. 中国学前教育内容我国学前教育内容以基础知识为主,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逐渐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增加体育、劳动教育等内容。
四、中外学前教育的优势与不足1. 西方学前教育的优势(1)注重个体发展,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幼儿园环保实践教育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深入,幼儿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学前幼儿家庭和学校关注的话题之一。
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环境意识培养等方面。
本文在中国知网中对中文期刊资料和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以“幼儿环保实践活动”为主题词,选取了以此主题相关的内容,最终为35篇的研究进行综述。
本文根据获得的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将从“概念”“必要性”“研究现状”“教育策略”以及“研究空间”五个方面综述。
(一)关于幼儿环保实践活动的概念研究不同研究者对“什么是幼儿环保实践活动”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总体来说,关于幼儿环保意识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即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例如杨淑丽于2011年在《3-6岁幼儿环境保护意识的研究》中提出:“热爱自然、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及环保行为习惯的养成。
”第二类: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假定,例如赵瑞桃于2014年在《幼儿园环保教育研究》中将幼儿环保实践活动定义为:“幼儿了解环境保护知识,形成环保意识后产生的行为。
”综上,幼儿环保实践活动是幼儿形成环保意识后对环境的认识以及保护环境所采取的行为措施,它的构成部分是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其中,环保意识是环保行为产生的基础。
1(二)关于培养大班幼儿环保意识的必要性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发展的普遍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中国打造成为美丽中国。
习总书记还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只有尊重和适应自然,从多个方面对自然环境进行全面保护,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范天森、陈昌春、赵巧华.大学生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08:152,可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国外低碳环保的措施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而低碳环保正在成为全球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几个国外低碳环保的措施,包括可持续能源、碳排放交易、公共交通以及环保教育等。
可持续能源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导致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然而,使用可持续能源可以在更好的保护环境的同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在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力发电等能源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德国在2010年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案》,它规定了在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占电力消费的比例必须达到35%。
在德国,太阳能板是一种常见的应用可再生能源的方法。
这种技术允许居民利用阳光发电并将剩余的电力出售给电力公司。
德国的这种做法有望对其他国家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产生积极影响。
碳排放交易碳排放交易(Carbon Trading)是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看作商品,进行买卖,从而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
碳排放交易侧重于企业的温室气体减排,通过制定排放额度,企业可以进行自由交易,也可以通过减排来挣取相应的减排证书。
在英国,碳排放交易是英国在达成“减少2020年排放40%”的目标中的重要一环。
英国碳排放交易暨清洁发展机构(Carbon Trade Exchange)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在线碳信用点交易平台之一,旨在将碳信用点贸易化,促进碳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公共交通城市交通产生了大量的尾气排放,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并减少尾气排放,许多国外城市开始推广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电车、公交车等。
日本的铁路系统是全球公认的最为便捷、精确、覆盖面最广的铁路系统之一。
在东京,铁路在日常交通工作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东京地铁系统不仅高度智能化,还非常环保。
地铁车辆都采用电力驱动,而且在地铁车站内增加了太阳能充电站和电动自行车租赁点等环保设施。
环保教育环保教育是指通过各种方式,如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教育人们如何保护环境以及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国外垃圾分类的经验和做法1. 垃圾分类的意义垃圾分类,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它就像是给我们生活中的“废物”也穿上一身“正装”。
在国外,人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视可不是说说而已,大家都知道,正确的垃圾处理可以帮助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甚至能回收一些物资,用到其他地方。
怎么说呢?就像是通过一个小小的努力,能为地球打理美容,真是事半功倍啊!2. 各国的垃圾分类方式2.1 欧洲的垃圾分类提到垃圾分类,欧洲小伙伴们可是走在了前头。
比如德国,他们的垃圾桶可是五花八门,有一般垃圾桶、有纸张桶、有塑料桶,甚至还有玻璃桶。
你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总是能看到那些色彩绚丽的垃圾桶,简直就像是环保的“迪士尼乐园”。
他们非常讲究,连个小瓶子都不想随便扔掉,认真得让你觉得自己简直是个“环保斗士”。
这样一来,垃圾的回收率就高得令人咋舌,简直是“走出家门,随手做贡献”!2.2 日本的垃圾分类再来说说日本。
日本人的垃圾分类更是精细到让你目瞪口呆。
咋回事呢?一般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还有更具体的小类别!每一个垃圾袋上都有简明清晰的说明,指导你如何处理。
就好比版主有个“生活小百科”,天天陪伴着你。
结果吗?他们甚至还有“垃圾收集日”,就像节日一样。
人们穿着整齐的衣服,手里拎着整齐的垃圾,成群结队走出门,这场面,相当有意思,就好像一场环保大游行呢!3. 垃圾分类的心理因素3.1 社会责任感在这些国家,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个行动,更是一种责任感。
人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我为地球做贡献”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互相促进,真是“人心齐,泰山移”。
所以,垃圾分类成了一种风尚,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这种氛围简直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就像是在大伙一起种花,谁的花开得最好,大家都乐在其中。
3.2 教育与培训教育也是个关键点!在很多国家,学校都会开设专门的环保课程,甚至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的实际演练,切切实实地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过程。
就好比当初我们学习时的“轰炸教学”,只不过这次的内容不再是如何解方程,而是如何为地球减肥。
国外孩子的环保教育
德国孩子的环保日记
去年秋季邻居家的小孩本尼上小学报到,放学后,他高高兴兴地跑来汇报上学第一天的生活。
除了循环使用的教科书外,本尼还拿到一个环保日记本。
环保日记本的设计精心别致:封面上有森林、草地和田野,还有小动物和孩子,一派和谐自然的景象;每一页的背景都是德国各地的自然环保区,页面的角落还写有“每日一句”,如环保格言、环保法律等知识,右侧则是“环保收支”,记录孩子每天使用的水、电、暖气等有没有“超支”。
出于好奇,我们这几天阅读了一下本尼的环保日记。
其中上周这样记录:
周一,外面温度下降到零下16度,出门上学忘了关暖气,真不应该。
周二,给“为了孩子”非洲环保项目捐款2欧元。
周三,全家人从2013年开始乘坐公交车上班上学,既准时,又节约汽油,还减少了废气排放。
周四,家里的阳台装了接水的水缸,以后可以用雨水浇花了。
周五,学校里学了针线活,以后自己缝补破衣服。
周六,大扫除,发现家里一些食品过期了,全家人反思。
周日,上街去扫雪。
这样的环保教育还渗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
德国小学教室都很大,设有洗手池、书柜、杂物橱,还有各种颜色的垃圾桶。
比如本尼的教室里有4个不同颜色的塑料垃圾桶:绿色代表生物垃圾,白色代表废纸,棕色代表玻璃,蓝色则是其他垃圾。
另外,还有一个绿色小箱子,专门收集废电池。
在学校里,要求一律不用一次性物品,孩子用的饭盒等都是自带的。
每位小学生还要轮流担任“节能值日生”,执勤内容贴在教室的墙上。
笔者随机问了本尼的几位同学,他们都能对答如流,比如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才开灯,且先打开远离窗口一边的灯,以后才开临近窗口的灯,尽可能用自然光照明;用水后,水龙头要及时关上,小便冲水按小出水按钮;冬天供暖前开窗换气,供暖时关闭窗户等。
日本孩子的环保教育
家住东京的岛田女士说,不久前她家要扔矿泉水瓶,却被上小学的儿子留下来做花瓶,说是老师要求废物利用。
日本孩子从幼儿园起就开始接受环保教育。
东京都丰岛区一所幼儿园园长说,大班的小孩要学会分辨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
为节约资源,园里每月省了多少水电,复印用纸是否两面使用等等,都要向区政府报告,并借此将环保意识渗透给小孩子。
幼儿园附近还有一个轮胎公园(游乐道具用废轮胎设计、制作),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地方。
在这里玩耍,他们无形中理解了“回收再利用”的环保观念。
日本社会也在为环保教育而努力。
儿童环保俱乐部由环境省发起,鼓励民间自行组织儿童选择课题从事环保活动,由政府提
供指导员。
如组织儿童到下水道工厂参观,调查学校游泳池里的微生物,至V市郊收集垃圾,检测河流和自家排水中的成分。
这样既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加深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美国孩子的环保意识
美国人环境保护意识的到位是从小教育的结果。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留美学生,经常带着孩子去河里钓鱼。
美国人将鱼钓上来只是称称重量后便放了。
留学生却将鱼拿回去改善生活。
他的女儿便提出来说:“爸爸,你别去捞鱼了,否则我在同学当中会非常难为情。
” 还有一次在夏天,他们一家出去玩,父亲将汽车空调打开了。
女儿就说:“爸爸,你能不能把空调给关了,车窗打开一样可降温,空调放出来的废气会把臭氧层破坏的。
”在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市的一所高中,生物课的一项内容是培育树苗,并将培育好的树苗种到社区中。
至今他们已在弗雷斯诺市种植了5000多棵树。
在这种与环保有关的课上,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实践机会,并且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环保收益,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动物园水族馆则面向学生招募志愿者,清洗养水獭的大玻璃池。
报名者非常踊跃,多达3万人,每人每年只能轮到一次。
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不仅了解生态环境的知识,也为保护环境做了贡献。
在华盛顿州的一所学校,全校的垃圾实行分类回收,每周汇总处理一次。
整个过程中老师只给一些知识上的帮助,其余工作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和完成。
这项活动至今已坚持了二十多年。
新西兰的环保校服
新西兰一所学校的孩子们最近决定,为自己设计一身环保校服。
这种校服从短裤到T恤,从外套到帽子,都是用孩子们从家中拿来的废旧塑料瓶循环再生制成的。
这些塑料瓶被分类后,成分达标的经过粉碎和高温熔解成纤维,然后再与聚酯结合,生成环保面料。
由于新校服面料轻柔,便于运动,又十分环保,因此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最重要的是,这是孩子们为保护环境做出的独特贡献,校服穿在身上,环保意识深入心中。
英国的“反向社会化”
英国小学生越来越关心环保事业,他们从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环保知识和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用实际行动教育父母。
这种“反向社会化”的环保教育方式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观察家报》记者迈克尔记录了他与5岁女儿罗莎的一段对话。
“爸爸,你乘飞机去过多少次美国?”“大约40次。
”“你种过几棵树?”“没种过。
” “那我要告诉老师去!”
过去一年中,奥德尔发现女儿开始对可循环用品、节能和环保政
策特别感兴趣。
她要求家中用节能环保灯泡,坚持循环利用废水,刷牙时要关紧水龙头,购物时要带环保袋……
其实,在奥德尔的新家布里斯托尔雷兰德地区,这样严格的环保行为已不足为奇。
英国2008年一项调查显示,这里是全英国最环保的
地方,80%的居民自视为“环保狂热者”。
罗莎的环保意识来自日常生活中的耳濡目染,还来自媒体和书籍。
英国广播公司的Pippin节目是她的最爱。
这档节目由一只热爱
循环废旧物品的“牧羊犬”主持。
小罗莎从畅销书《教奶奶发短信和其他改变世界的方法》中获得了
不少环保理念。
这本书倡导人人都可以实践环保理念,只要大家在日常
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就可以改善人类环境,使地球上每个人受、人益。
罗莎有一本书《如何让你的父母变得环保》,教孩子如何影响父母,如果父母有不环保的行为,孩子可以收取罚款。
书中说,冬季空调
温度应设定在20摄氏度以下,每提高一度,孩子就可以向父母收取20便士的罚款;家长每用一个高耗能灯泡,孩子就可以收10便士罚款
等。
奥德尔说,最具讽刺意味的是,他每天要先把这本书的有关章节
读给女儿听,然后等着罗莎“发起环保战争”,接受罚款。
罗莎的好朋友,8岁的罗斯•贝利也是一位“环保狂热者”。
他曾不厌其烦地劝说哥哥放弃打掌上电子游戏,为此他几次被哥哥撂倒在沙发上。
法国环保小天使
10岁的法国女孩蒂皮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野孩子,连她自己都
说:“所有我认识的孩子都是家养的,而我是个例外一一我是野生的。
我生活在非洲丛林,野生动物就像我的家人一样。
”
蒂皮的父母都是法国野生动物摄影家,他们在非洲丛林与动物们打了7年交道以后,在那里生下了小蒂皮,而蒂皮就在非洲丛林和草原上长到10岁。
蒂皮的爸爸阿兰•德格雷先生是一个善于用画面而不是用语言表达情感的摄影家。
他说:“每个孩子生下来都爱动物,
爱大自然,如果后来他们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那是教育的结果。
在阿兰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一头硕大的公象小心翼翼地迈着它沉重的大脚,一个还不及象膝高的小女孩笑嘻嘻地走在它前头,象鼻子就在女孩头发上擦过。
这个女孩儿就是蒂皮。
从她学习走路的时候,她和它就经常这样一起出门散步。
蒂皮了不起,还在于她敢于与鳄鱼同游,同豹子游戏,跟世界上最大的变色龙一起玩耍。
在很多人看来很恶心的癞蛤蟆,也是蒂皮的伙伴——一只非洲特有的大蛤蟆,被蒂皮抱在怀里,肚皮贴肚皮,从蒂皮眼里,看不到惧怕、嫌弃和鄙视。
10岁的蒂皮在她的书中写道:“我的天赋就是与动物相处。
我会跟动物说话,用眼睛跟动物交流。
”
责编/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