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松树品格的诗句
- 格式:docx
- 大小:41.78 KB
- 文档页数:2
描写松的古诗松树【唐】白居易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
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
栽松二首【唐】白居易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
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栽植我年晚,长成君性迟。
如何过四十,种此数寸枝?得见成阴否,人生七十稀。
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
欲得朝朝见,阶前故种君。
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
涧底松【唐】白居易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松【唐】成彦雄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四松【唐】杜甫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
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
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
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
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
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
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
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待偃盖张。
我生无根带,配尔亦茫茫。
有情且赋诗,事迹可两忘。
勿矜千载后,惨澹蟠穹苍。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唐】韩溉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翠色本宜霜后见,寒声偏向月中闻。
啼猿想带苍山雨,归鹤应和紫府云。
莫向东园竞桃李,春光还是不容君。
古松感兴【唐】皇甫松皇天后土力,使我向此生。
贵贱不我均,若为天地情。
我家世道德,旨意匡文明。
家集四百卷,独立天地经。
寄言青松姿,岂羡朱槿荣。
昭昭大化光,共此遗芳馨。
南轩松【唐】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赠从弟》岂不罹宁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描写松的古诗]关于松的古诗一:[关于松的古诗]关于松树诗句关于松树诗句1、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白居易《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2、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
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
——白居易《松下琴赠客》3、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有乔松树,使我长叹息。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宋之问《题张老松树》4、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白居易《松声》5、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
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
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
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
——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6、修条拂层汉。
密叶障天浔。
——范云《咏寒松诗》7、雪霜知劲质,今古占嘉名。
断砌盘根远,疏林偃盖清。
鹤栖何代色,僧老四时声。
郁郁心弥久,烟高万井生。
——陆肱《松》8、遥远山上松,隆冬不能凋。
——谢道韫《拟嵇中散咏松诗》9、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
——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10、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小松》11、登高临四野。
北望青山阿。
松柏翳冈岑。
飞鸟鸣相过。
感慨怀辛酸。
怨毒常苦多。
李公悲东门。
苏子狭三河。
求仁自得仁。
岂复叹咨嗟。
——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十三》12、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
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
——白居易《寄题二:[关于松的古诗]赞美松柏的古诗词1、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2、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3、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4、长松落落,卉木蒙蒙。
5、草木秋死,松柏独存。
6、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7、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三:[关于松的古诗]关于描写松树的作文关于描写松树的作文有人赞美柳树婀娜多姿的形态,有人赞美梅花的美丽与清香,我却喜欢松树,喜欢松树那坚强的、勇敢的性格,因为是它给了我勇气,给了我力量。
赞美松树品格的现代诗歌-悬崖上的松树松树,你是多么的坚强啊!你迎着狂风,迎着风雪坚守在山岭之上,万物都敬佩你,瞻仰你。
你那无穷的力量,坚强的毅力不禁使我想起一首歌“它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革命的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下面让小编给大家带来有关松树的现代诗,一起看看吧!1、悬崖上的松树从雷雨交加中争夺一块残破树皮怒眉抗争从石头缝里抢一口口食艰辛养活自身从日月星辰汲取力量吞吐浩然正气于崖顶罡风正烈从未弯腰软成阿臾奉承每片树叶都是利剑每根树枝都是武器挥舞出力敌万钧这惊心动魄的一瞬在车窗外一闪便永远刻进灵魂2、松的自白当淒风冷雨肆虐时那些花朵那些炫耀过露珠的叶子给缤纷凋落了而我依然挺立着以一棵树的伟岸迎接厄运热血在脉管里澎湃唱一支铿锵的歌举起强而有力的手臂宣言只要还有绿色的梦想我就不能颓然倒下3、松树坡(十二月二十六日)从山顶往下看的是父亲从山脚往上看的是我父亲和我目光相汇的地方是松树坡坡上是一片松林它们大半已经成才这些松树好像栽在溪水旁松针一年四季透着亮光它们的成长顺利超过人的所求所想我家就住在这样的坡上我和这些松树在一起成长,日夜相伴比家远得是平原比平原更加遥远的是大海(我还没有见过)丿父亲站得高看得远他说海平面上涨了他又说海平面上涨了他再一次说海平面上涨了我顿时惊慌看见松林里窜出一只虎父亲说,孩子不要害怕我相信你能把坡上的松林造成一只船。
描写花草树木品格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写花草树木品格的诗句:
1. 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宋·王安石《梅花》
2. 竹子: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板桥《竹石》
3. 兰花:兰花君子佩,深林耐幽闲。
——清·黄慎《兰》
4. 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5.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宋·周敦颐《爱莲说》
6. 松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
7. 柳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
8. 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
9. 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10. 槐树:风吹绿叶绿花,谁识槐来华夏。
——清·郑燮《咏槐》
这些诗句描绘了各种花草树木的美丽和品格,借物喻人,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品质的向往和追求。
描写松树生命力顽强的词语赞美松树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诗句:1、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刘桢《赠从弟》(其二)2、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
——曹松《僧院松》3、倚空高槛冷无尘,往事闲徵梦欲分。
——韩溉《松》4、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
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
——李商隐《高松》5、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6、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
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
——白居易7、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
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
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
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
——李峤《松》8、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
——李涉9、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
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
10、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苏轼1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陈毅《青松》12、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
翠阴疑背日,寒色欲生风。
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
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
希望有帮助,谢谢!每当我走进秦岭深处,都会被生长在山崖上的松树所吸引。
那一棵棵挺拔的松树,牢牢地扎根在石壁上。
远远望去,它们就像守护大自然的卫士挺立在山顶。
山上土壤很少,几乎都是坚硬的岩石,但是松树却能茁壮成长。
松树能够忍耐贫瘠的土壤,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生命力非常顽强!每当冬天来临,鹅毛大雪在空中飞舞,寒风就像锋利的刀子一样刮得人们不敢出门,可是松树却屹立山顶,苍翠挺拔。
它不屈不挠,以顽强的毅力和抗寒能力,一次又一次地战胜风雪,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这让我想起了陈毅元帅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写的真好,它歌颂了松树任何困难都压不倒高尚品德。
我爱松树的青翠,我爱松树的挺拔,我更爱松树的坚强。
我们这些“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没有经过困难的磨练,就得到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习条件。
所以我们更要学习松树的品格,遇到挫折不气馁,遇到困难不放弃。
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的诗句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的诗句1、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青松》近现代:陈毅译文: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但是青松依然挺拔笔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的高洁品格,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之后。
2、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放言五首·其五》唐代:白居易译文: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3、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山居即事》唐代:王维译文: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4、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院中独坐》元代:虞集译文: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咏史·郁郁涧底松》魏晋:左思译文:茂盛葱翠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树生长在山顶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山顶径寸的小树,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2.赞美松柏的诗句较为有名的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
写松树的名家名篇
以下是一些写松树的名家名篇:
- 《松树的风格》——陶铸
- 这篇文章通过对松树的生长环境、形态特征和精神品质的描绘,赞颂了松树顽强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咏松》——陈毅
- 诗中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赞美了松树的高洁品格和不屈精神,表达了对松树的敬仰之情。
- 《黄山松》——丰子恺
- 作者通过对黄山松的独特形态和顽强生命力的描写,展现了松树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 《松》——老舍
- 老舍在文中描绘了松树的挺拔、坚韧和四季常青,将松树与人的品质相联系,歌颂了松树的高尚精神。
这些作品都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描写了松树的特点和精神内涵,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感。
阅读这些名家名篇,可以更好地领略松树的风采和魅力。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1. 语句背景解读这是我国古代诗人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的名句。
它是通过对松树的描绘,来反衬出自己的高洁品质。
松树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植物,具有坚贞不屈的品质。
在雪化时,松树依然如故,高洁不变。
正是通过对松树如此高洁的描绘,来衬托自己的高尚品德。
2. 诗句含义解析“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首先是对“高洁”二字进行了强调。
高洁不仅仅是对松树的描述,也是对诗人自身品格的赞颂。
不愧为松,松的品质是高洁的,这是一种崇高的境界。
而“待到雪化时”则是一种等待和坚守的意味,意味着高洁品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坚守自己的高贵品格。
整句话除去文学意义上的美化和修辞手法外,更是对品德高尚的人格品质的一种赞美。
3. 启示这句诗启示人们要有高尚的品格,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正如松树在寒冬中依然高洁挺立,人们也要在面对困难和逆境时,保持高尚的品质,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
只有经得起世俗诱惑的考验,才能拥有坚不可摧的品格。
4. 影响这句诗句成为人们赞美高尚品格的代名词,被广泛引用。
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士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品德的尊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从这句诗句中汲取力量,努力追求高洁品格,坚守自己的原则。
在道德沦丧的今天,这句诗句更显得弥足珍贵。
5. 结语“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句诗句给人们启示了一种高尚的品格追求。
它不仅是对松树高洁品质的赞美,更是对人格品质的崇高追求。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高洁的品格,坚守对真、善、美的信念,力争做到像松树一样高洁挺立,待到风雪过后。
在《泊船瓜洲》中,王安石慷慨激昂的笔墨描绘出了松树高洁挺拔的形象,通过对松高洁境界的赞美,抒发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呼吁人们在纷繁世俗中保持自己的高尚品质。
这句诗句成为人们颂扬高尚品质的经典之作,反映了古代士人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和对品德的尊崇。
诗句的含义也给我们启示,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培养和保持高尚的品格,坚守自己的原则?要知道松高洁的表象并非仅仅依靠外部的美丽和高大。
松的诗句经典名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松树,又称为“忠诚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象征,常被用来寓意坚强、忠诚、深邃等品质。
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松树也是一个常见的意象,被诗人们借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些关于松树的经典名句,感受诗人们对松树的赞美和敬仰。
1. 杨万里的《对松》中有这样一句:“人生如梦,一松独秀。
”这句诗描绘了松树矗立在风雪中的形象,寓意着对坚强和执着的赞美。
2.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提到了“大君有恸哭兮,吾妻有夺归兮”。
这句诗中的“大君”指的是大松树,表示对松树的敬仰和追忆。
3. 杜牧的《赠松》中写道:“翠微堪矫翠微,长节不妨长节。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树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
4.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中的“落木萧萧”就隐喻了秋风中松树叶子落地的声音,使人心生感慨。
5. 辛弃疾的《北冥有鱼》中有“寻常一样陈排拥,可得松风到我衣”这句诗,借用了松树的清香来表达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6.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写到“斜阳照林红绿,遥蹙对如何,醉舞矣乔松。
”这句诗中的“乔松”象征了高大、坚韧的松树,体现了松树在诗人眼中的壮美形象。
7.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有“孤松临寒谷,况复对宫槐”的诗句,描述了松树在寒风中屹立的形象,显示出对松树坚强品质的赞美。
8. 白居易的《赠李十一郎》中写到“松如此国有,忠诚亦自然”,表达了对松树坚强、忠诚品质的肯定。
9. 杜甫的《石壕吏》中有“包藏祸心逆满室,封向标龠立乾坤。
伟松临丽水,邈数千年存左臣。
”这句诗中的“伟松”象征了松树坚韧不拔的品质,使诗歌更显威严和壮美。
10. 欧阳修的《采薇》中有“翠羽名所愿,松阴奇所在”,表达了对松树清凉清幽的赞美之情。
第二篇示例:关于松树的诗句,历来被人们称为经典名句,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古典诗词中的松柏意象古典诗词中的松柏意象一、象征孤直、傲霜斗雪、卓然不群的品格陶渊明《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诗人以孤松自喻,表达自己不畏严霜的坚贞品质和不为流俗所染的高尚节操。
俊秀的青松,由于身在东园的杂草之中,杂草出尽了风头,人们爱这柔嫩可人的杂草甚至还胜过爱青松。
直到有一天,“凝霜殄异类”之时,原本生长得千娇百媚的各种藤蔓杂草,在一夜之间就不复存在了,这些原本趾高气扬地盖过青松之姿的杂草,一瞬间就倒在青松脚下了,于是青松便“卓然见高枝”了,显示了青松卓尔不群的形象。
范云《咏寒松诗》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
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作者咏寒松的节操和贞心,但是并没有铺叙,反而用描写细节的手法,以精巧的语言形式展示了寒松的品质,以此构成诗歌与自我的精神。
二、象征卓异不凡。
李山浦《松》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
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
此诗前两句是对松树在冬天风雪之中的景象的描写,表现了松树的坚韧,常青不同于别树的孤傲。
后两句则是借桃李和藤萝的依靠缠绕来反衬松树的品质,通过对桃李藤萝的不屑反衬出松树的高大卓尔不群孤直耐寒的特点。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称赞大松“凌云”,并不说明有眼力。
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
三、松树和神仙、隐者相关联。
陶渊明《杂诗四首》之四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这是一首咏松诗,诗将青松与道教用来托寓长生的“童子”并列,其中隐含着长生的意蕴,并详细阐述了得以寿考长年的道教导引术。
带有松的诗句(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带有松的诗句松树长的高大挺拔,高的直入云霄,有好几米高呢,甚至有几个大人一个站在一个的肩膀上一样高。
松树的品格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8年第15期松树是一种极普通的树,同时又是一种极不平凡的树。
孔子曾感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以一位大儒的道德眼光,赞扬了松树高贵的气节和坚贞的品格。
《庄子》中说:“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
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可见松树之品格足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松树四季常青,不凋不零,不攀不附,它象征着不愿与世俯仰的清高,象征着不屑同流合污的坚守。
它身上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崇高精神和坚贞气节,是君子风骨的寄托,是理想人格的具象。
正是因为松树具有这些独特的精神品格,所以被历代文人反复颂咏和赞叹。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曾在《饮酒》组诗第八首中赞颂松树伟岸的形象:“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扶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诗人发现了松树独特的美,在茂密的松林中,人们似乎难以发现松树的奇特之处,若是一棵独立生长的松树,更加显得卓尔不群,奇崛伟岸,风姿独具。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生酷爱松树:“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树万株,皆中梁柱矣。
”妻子王弗病逝后,他种植松树纪念,十年之后写下了催人泪下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松树不仅寄托着苏轼对人生的执着与热爱,也寄托着对妻子不尽的哀思。
20世纪60年代初期,全国人民经受特大自然灾害和各种内政外交的考验,陈毅同志写了组诗《冬夜杂咏》抒怀,其中第一首就是著名的《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诗以青松为寄托,抒发了全国人民在重重困难面前坚忍不拔、不畏艰险、雄姿勃发的豪情和乐观。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故居前植有三棵松树,冯先生以“三松堂”作为自己书斋的雅号,著作结集出版时也名为《三松堂全集》。
松树的品格散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从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的《咏松》中,我看到了青松坚贞不屈、万古不拔的高大形象。
小时候,我不懂。
世间上乔木佳卉成千上万:有婀娜多姿、光影下飘拂着柔条的杨柳;有叶阔如团扇,好像大绿障似摇曳生风的芭蕉;有金碧辉煌、占尽秋天色彩的梧桐;更有红若朝霞、白似雪的梅;玉兰、石榴、紫薇仪态万千,哪一种不比松树要有趣?松树绿得太板实,又直得太严肃了!然而自古文人志士、英雄豪杰,却对青松推崇得最高,是因为什么呢?一、年纪太小时,无法领略到青松的品格与灵魂。
正如当春夏季节,人们总会忽略掉它的美:就在我所居住的后山坡南湖畔,有一片树木品类繁多的小树林。
每当清晨跑步经过那里,很远便能看见一株株冠盖呈大伞形的苍松,它们竖立起粗而硬的暗绿色松叶,像是守卫着树林的哨兵,无论阴雨、烈日,总是一丝不苟地、永远郁郁苍苍地挺立着!可是,春夏间晨跑的人很少会在意这些松树,有些打起拳兴奋了,别的树木(比如春桃与夏紫薇)不忍伤害,还朝它们的粗壮根干上踢踹几脚。
大松树非但干不摇,枝桠上繁密的松针、松球也鲜少抖落。
这让踢的人失去成就感。
它们大概和庄子笔下“匠者不顾”的大樗树差不多吧。
天气和暖时,当这片林子千娇百媚、姹紫嫣红,真的没有什么人会注意到松。
我第一次仔细观察小树林里的青松,是在雨霁后的早晨。
夏季最后一场雨水来得异常凶猛,狂风旋卷着嘶吼几日,这片林子里大半的花叶便被吞噬。
紫薇树是平素人们最喜爱的一种,也是生命力最脆弱的。
雨后,你再看不见它如浅紫色云雾般、浪漫而又天真的风采,地面上早恹恹地铺一层,混进泥土香消玉殒;玉兰与槐花丢掉花朵、垂耷着叶;许多树木甚至叫风雨摧残得连枝桠都已折断。
小树林里无不显出丢盔弃甲、元气大伤的挫败与狼藉。
可是在这时候,假使你把视线猛可间转向青松,便会明白“剩者为王”是什么意思!每一株松树都有着“志存高远”的模样,对滚落几个松球毫不在意。
因为那满树暗绿色的松针,经过风雨的挑战,焕发得生机更加蓬勃。
赞美松树的诗句松树是自然界中的常青植物,它们在寒冷的冬季仍然保持着绿色,成为生生不息的代表。
松树不仅是我国的国树,也是许多诗歌、歌曲、绘画、文学作品中的主角。
以下是一些赞美松树的诗句。
1. “翠色新,翠色阑干,松韵泠泠彻夜寒。
”——《秦楼月·灵峰夜泊》李白李白用翠色描绘了松树的外表,他把松树比喻为一位高傲的女子,清寒的夜晚更能体现松树的神韵,吟咏出了松树的雍容华贵。
松树的美丽,正如这句诗般,泠泠彻夜,在心里久久不散。
2. “翠峰丹巘如秦画,澹爽不与世争先。
”——《庐山谣·晓望山》晏殊晏殊大气磅礴,步步升华,赋予松树神圣的魅力。
他用“翠峰丹巘”来描绘松树的完美形态,表现出“澹爽不与世争先”的品格,认为松树的气质与庐山的自然景色完美融合。
这首诗表现出了松树的崇高与恬静,在人们心中流传了千百年。
3. “绿挂星稀,霜淳木叶红于丝。
”——《雪霁》柳永柳永的这句诗,以“丝”来比喻松叶,描绘了冬日中被霜雪覆盖着的松树。
在白雪的映衬下,松树因为叶子的红而愈发醒目,让人惊叹它的生命力和力量。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二》李白李白的这首诗直接用松树代替了“云帆”,表达了人经受风雨洗礼,必然会有一天到达彼岸的信念。
松树被描绘成了一位坚毅与积极向上的人,它的傲立和生命力无疑是人们的楷模。
5. “千树万树梨花开,长似精灵压路来。
”——《赏花时》白居易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将松树比作了一个娇小玲珑的精灵。
她用一种娇小可爱、生机盎然、朝气蓬勃的方式来描写松树的婀娜多姿,这种对小巧美好的赞美,表现出松树的“立地成佛”,就像她的小巧形态一样蕴含着无限的精神力量。
6.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王维王维用一种清新自然的笔调描写了松树,用一幅素淡朴实的山水画面来表现松树的安详和平静。
他让人们在欣赏松树的美丽时,感受到了生命的平和与宁静。
7.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松树的品格
李秀莲
【期刊名称】《前进》
【年(卷),期】2015(0)5
【摘要】松树是一种极普通的树,同时又是一种极不平凡的树。
孔子曾感叹:"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他以一位大儒的道德眼光,赞扬了松树高贵的气节和坚贞的品格。
《庄子》中说:"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
幸能正生,以正众生。
"可见松树之品格足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松树四季常青,不凋不零,不攀不附,它象征着不愿与世俯仰的清高,象征着不屑同流合污的坚守。
【总页数】1页(P63)
【作者】李秀莲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以松树品格育健全之人——以万松园小学“松品教育”为例的育人实践探索
2.松树风格永放光芒——学习陶铸同志对党无限忠诚的政治品格
3.松树品格和李先才其人
4.松树品格科研先锋——记广西林科院马尾松育种专家冯源恒博士
5.松树的品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经典诗句】“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的意思及全诗赏析“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这两句是说,高插云天的松树是那样笔直,它连一个分叉都没有。
人也应该像松树那样,有刚直不阿、凌霜傲雪的高贵品质。
以物喻人,具格言之致。
出自宋之问《题张老松树》岁晚东岩下,周顾何凄恻。
日落西山阴,众草起寒色。
中存有乔松树,并使我长感叹。
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
作者宋之问(约656—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期并称“沈宋”。
赏析《题张老松树》是唐代诗人宋之问创作的一首咏物诗。
此诗描写了诗人冬日黄昏之时,徘徊山间,四顾之际,草木凋落,景色凄然。
然而山间那一棵直干凌云的老松树,却让诗人从内心中油然升起一股敬慕之情:做人正要像这株松树一样,岁寒而不凋,孤直而高节。
咏物就是中国传统诗歌最平衡长久的题材之一。
由于咏物诗与诗赋的关系比任何题材都比起紧密,它继承了咏物诗赋的各种严苛惯例。
在六至七世纪,咏物诗往往做为修辞学练,经常写下得很有意思。
随着七世纪后期诗歌范围的不断扩大,旧有的咏物传统也派遣上了代莱用场。
陈子昂转为了寓意,其他诗人也从严苛的描绘惯例下解放出来,创作出来了想象性的咏物歌行。
有些诗人承继了咏物诗理应的精致风格,并企图并使其既有娱乐性,又存有思想意义。
到了宋之问的时候,读者可以看到新的象征手法代替了旧的修辞练习。
与陈子昂有意识地写得古拙的寓意诗不同,象征的咏物诗既不离开所咏之物的本性,又另有更多的含义。
宋之问这首《题张老松树》以象征的手法歌咏了松树孤直的品格,是这方面的优秀典范。
松树历来就是孤直的象征,但宋之问以特别的力量处理这一主题。
这样的诗在沈宋时期的五十年后将就是不起眼的,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却十分出众。
前二联遵从了三部式,但宋之问在第三联及填入了个人反应,并在结尾运用一种引起读者反应描绘对句。
宋之问有效地运用了朴素的风格,与前述各诗的润色构成独特对照。
此诗作者宋之问是唐代有名的以无耻著称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