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 格式:pdf
- 大小:116.38 KB
- 文档页数:5
2023-2024
学年全国全部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2
小题,每题3
分,共计36
分)
1.
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
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都发源于西亚
C.
非洲北部居民以黑色人种为主
D.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答案】D
【解析】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A
错误;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B
错误;
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
错误;
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D
正确。
故选D
。
2.
下列地区与其宗教和语言连线正确的是(
)
A.
欧洲西部—
俄语、伊斯兰教
B.
印度半岛—
英语、基督教
C.
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
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
亚洲东南部—
汉语、基督教
【答案】C
【解析】欧洲西部主要信奉基督教,使用英语的国家多,故A
错误;
印度半岛主要的语言是英语,主要信奉印度教和佛教,故B
错误;
西亚和北非主要的语言是阿拉伯语,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故C
正确;
东南亚主要信奉佛教和伊斯兰教,使用汉语的人数也较多,故D
错误。
故选C
。
3.
下列关于世界语言和宗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
B.
非洲北部居民以说阿拉伯语为主
C.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D.
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欧洲
【答案】B
【解析】A.
世界三大宗教中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故
A
错误。
B.
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的居民以说阿拉伯语为主。故B
正确。
C.
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总人数超过1
亿。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
的语言。故C
错误。D.
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故D
错误。
故选B
。
4.
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有(
)
①土壤肥沃
②地形平坦
③人口稠密
④交通便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5.
(1
)“
青岛号”
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洋是( )
5.
(2
)航行中经过五带中的(
)
①北温带
②热带
③南温带
④南寒带.
5.
(3
)N
大洲是( )
A.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B.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C.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D.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答案】B
【解析】解:依据大洋位置,读图分析可知,“
青岛号”
帆船环球航海先后经过的大
洋是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依据题意.
故选:B
.
【答案】A
【解析】解:依据五带的划分,读图分析可知,“
青岛号”
帆船航行中经过的热量带
有南温带、热带、北温带;依据题意.
故选:A
.
【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N
是南美洲,该大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故选:D
.
6.
下列地区,聚落分布密集的是( )
A.
高山地区
B.
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C.
热带雨林地区
D.
荒漠地区
【答案】B
【解析】聚落的形成发展受自然环境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
达的地区,聚落规模大,分布密集;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聚落规模
小,分布稀疏。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经济发
达、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故A
、C
、D
不符合题意。7.
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
)
7.
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
)
A.
构造运动
B.
流水
C.
冰川
D.
风
【答案】B
【解析】霍林河上游流经大兴安岭,流速快、泥沙搬运能力强,在出山口位置因地
势变得低平、水流速度减慢,从上游携带的泥沙、碎石在此堆积形成山前平原(冲
积扇),因此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是流水,B
对;山前平原地势
平坦,构造运动常形成高山、深谷,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A
错;该地纬度较低且
大兴安岭海拔较低,山前地带没有大规模的冰川活动,C
错;修建水库前,山前地
区因有河流流经,水资源较丰富,气候较湿润,受风力侵蚀、沉积等作用影响
小,D
错。
【答案】C
【解析】山前平原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带,因河流断流使气候逐渐变得干旱,风力
作用增强,风力的侵蚀作用使在山前堆积的泥沙不断被吹蚀、搬运,形成风蚀洼
地,随着风力的不断侵蚀,洼地不断增多、增大,C
对;地面沉降通常规模较大、
发生的速度快,并且塌陷是从地下向地面传播,与该地洼地慢慢由地表向地下不断
侵蚀、加深的特征不符,A
错;此时河流断流,流水侵蚀作用极微弱,B
错;地下
冻土冻融塌陷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气温高,地面冻融塌陷,冬季气温低土
壤结冰则不再冻融塌陷,并不会使洼地一直变大、变深,D
错。
8.
(1
)读图1
,世界人口集中分布的半球和纬度带是(
)
8.
(2
)读图2
,六个大洲距海岸200
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本大洲总人口的比例都超过
了(
)
8.
(3
)六个大洲中,距海岸200
千米范围内人口占大洲总人口比例最小和最大的洲
分别是(
)
A.
北半球-
中、高纬度
B.
北半球-
中、低纬度
C.
南半球-
中、高纬度
D.
南半球-
中、低纬度
【答案】B
【解析】
【答案】A
【解析】
【答案】D
【解析】
9.
(1
)上述四处民居比较适合游牧生活的是(
)
9.
(2
)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
)
A.
吊脚楼
B.
四合院
C.
蒙古包
D.
土楼
【答案】C【解析】(1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
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比较适合
游牧生活。
故选C
。
【答案】A
【解析】(2
)作为人类宝贵财富的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
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
发展水平,因此对传统民居加以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地方文化。
故选A
。
10.
(1
)图中①、②铁路干线分别是( )
10.
(2
)在A
省中,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的是( )
A.
京沪线、京九线
B.
京九线、京沪线
C.
京广线、京沪线
D.
焦柳线、京九线
【答案】C
【解析】图中的①属于南北干线,经过河南郑州,应该是京广线;②也属于南北半
球,经过山东的济南,应该是京沪线。
【答案】B
【解析】山东省被列入“
世界文化遗产”
名录的是三孔(孔府、孔庙、孔林),选项
B
符合题意。
11.
在
①水源充足②沙漠广布
③土壤肥沃④土交通便利
⑤地形平坦
⑥自然资源发丰
富⑦山高林密
等因素中,有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⑥⑦
C.
①③④⑤⑥
D.
③④⑤⑥⑦
【答案】C
【解析】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
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沙漠广布,交通不便地区,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C
。
12.
(1
)这种建筑是(
)
12.
(2
)该建筑广泛分布的国家可能是(
)
A.
基督教的教堂
B.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C.
佛教的寺庙
D.
道教的道观
【答案】(1
)B
【解析】(1
)由图可以看出,该图表示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建筑的一大特
色为圆顶,故选B
。
【答案】(2
)D
【解析】(2
)由上题可知,该宗教建筑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该宗教建筑主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