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5例汞中毒案例 4例疑似化妆品所致
- 格式:docx
- 大小:15.92 KB
- 文档页数:2
今年7月5日到8日的今日说法体会今年7月5日到8日的今日说法,让我们认识了杭州绿世界,这是一家以销售违禁化妆品为主的化妆品店。
这里的化妆品,大多都含有汞和铅等严重超标的有毒物质,如果长期使用或者将其涂抹在面部,很容易引起皮肤病和中毒。
他们所销售的产品,基本上都不是国家批准的正规产品,而且购买时极具诱惑力,消费者对其合法性根本没有想到要核实。
一、本案发生的原因和危害: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发言人王松华同志通过媒体发表谈话,称由于最近发生多起大学生化妆品汞中毒事件,“上海警方联合市药监局共同启动打击非法制售化妆品犯罪活动专项行动”。
近期,多家美容院和化妆品店内制售、购买非法化妆品案件增多,一些化妆品内甚至含有致癌有毒物质。
目前黄浦公安分局已抓获一批涉嫌从事化妆品非法制售的犯罪嫌疑人。
调查中,有些被抓获的女孩称,为了美容,她们购买了不少名牌化妆品,但有些产品却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
非法添加的汞、铅、砷等金属化合物的含量超标100万倍至1000万倍。
这些物质如果长期使用,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癌症等疾病。
该案已经造成了3个死者失去亲人, 1个生命垂危,还有一个即将面临截肢的危险。
从她们口中,我们才知道她们的父母不知情,她们自己不知情,甚至她们自己也不知情!这三个女孩,她们明知道,为了美丽,这些化妆品里有什么物质,会让她们付出生命的代价;她们却只是偷偷的藏在抽屉里或者包装盒里,并以高额的价格卖给她们的父母!女孩的妈妈向警察哭诉说:“我们是农民,又是工薪阶层,把自己辛苦赚来的钱给女儿用在脸上,是希望她更漂亮,现在美容美得反而美死了!”女孩的爸爸接着说:“我女儿根本不听我们的话,她怎么能理解那些昂贵的化妆品!”听到这里,我心中莫名的酸楚,泪水不禁充满了眼眶。
这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这就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们的国家已经危机四伏,美丽的外表,遮掩不住丑陋的灵魂。
作为青少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来阻止这一切!二、我的感想和建议: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请大家帮助我,帮我转告大家,我要请求媒体为我们宣传,让全社会的人都知道,我们的未来不应该这样,我们的下一代也不应该这样!。
食品汞中毒案例及概况分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姓名:苟林凤学号:2011013587班级:食工114汞的性质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
俗称水银。
元素符号Hg。
物理性质是在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
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常温下蒸发出汞蒸气,蒸气有剧毒。
天然的汞是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汞微溶于水,在有空气存在时溶解度增大。
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们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
化学性质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能和稀盐酸作用在表面产生氯化亚汞膜。
能溶解许多金属,形成合金,合金叫做汞齐。
化合价为+1和+2。
与银类似,汞也可以与空气中的硫化氢反应。
汞具有恒定的体积膨胀系数,其金属活跃性低于锌和镉,且不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一般汞化合物的化合价是+1或+2,+4价的汞化合物只有四氟化汞,而+3价的汞化合物不存在。
汞的危害汞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各种自然现象可使汞从地表经大气﹑雨雪等环节不断循环﹐并可为动植物所吸收。
人类的生产活动可明显加重汞对环境的污染。
此种人为污染比重虽不很大﹐但排放集中﹐故危害远较自然污染严重。
含汞污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即可引起公害病﹐如水俣病。
经食物摄入人体的汞量如今已达到20~30 ug/日﹐严重污染地区甚至高达200~300ug/日﹐这给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由于汞富于流动性﹐威胁﹐故汞中毒防治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
.且易在常温下蒸发﹐故汞中毒是常见的职业中毒。
危害机理毒理学特点金属汞主要经呼吸道侵入﹐皮肤也有一定吸收能力﹐但消化道的吸收甚微﹐尚不到摄入量0.01%。
无机汞盐的吸收取决于其溶解度﹐如硫化汞不易溶解吸收﹐二氯化汞则很易吸收引起中毒。
有机汞的脂溶性较强﹐可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体内。
汞蒸气经肺吸入后﹐除少量以原形被呼出外﹐大多数迅速吸收入血﹐并在红细胞中氧化为二价汞离子(Hg2+)﹐故金属汞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排泄﹑毒性等与Hg2+相似。
新闻热点追踪:劣质美白护肤品可致肾脏衰竭美白祛斑产品一直是很多爱美女士的热衷选择,相应的,市场上的美白祛斑类化妆品也就成了畅销产品。
但是,绝大部分的女士可能不知道,这些美白类的产品在让皮肤变得白皙光泽的同时,却也在你的身体埋了一颗健康炸弹。
继“毒米线”、“假鸭血”、“毒胶囊”、“镉大米”等一系列社会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之后,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质量报告》又一次曝光了某美白化妆品汞超标数万倍,导致消费者汞中毒引发肾脏疾病的事件。
这次事件在触痛国人那根敏感神经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也引起了一波社会性的轰动,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化妆品安全的思考和讨论。
事件还原:【事件一】家住山西省阳泉市的王女士一段时间以来发现自己的面部和下肢浮肿的厉害,体重也明显的增加,去当地医院检查发现自己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居然达到了6.99克,要知道这个数值已经超过人体正常值的350倍!该医院的医生结合王女士身上还存在的高胆固醇血症等其他临床症状,初步断定王女士患上了肾衰竭。
之后,王女士经过ECT检查,结果也验证了这位医生的判断。
经过检测,王女士的血液中汞的含量达到了36纳克/毫升,尿液中汞的含量超过了54纳克/毫升,都超出了正常标准的十几倍,因此医生确认王女士的肾病综合征是由汞中毒导致的。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王女士的汞中毒呢?在对王女士的生活习惯进行分析后,医生将怀疑的重点锁定在了王女士使用的美白化妆品上。
被确诊为汞中毒引发的肾病综合征之前,王女士陆续在当地的一家化妆品商店购买了两套美白化妆品,分别标称为“韦医生大清药王”牌和“韦医生古韵”牌美白套装化妆品。
经山西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检测,这款标称为“古韵强力祛印消斑霜”的产品,汞含量为39,453毫克/千克,按照国家标准,化妆品中汞含量不得超过1毫克/千克,这款产品的汞含量超标近4万倍;而另外一款标称为“蓉贵妃美白祛斑晚霜”的产品,汞含量为64,117毫克/千克,超标6万多倍。
安全控制技术作业汞危害及控制组员: 匡红英 2010013270组员:潘伟平 2010013279组员:孟晓风 2010013283教师: 赵旭博日期:2013年4月3日汞危害及控制性质及危害(一)汞的性质汞(mercury,Hg),又称水银,在常温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为银白色液体金属,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
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
汞蒸气有剧毒,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但与稀硫酸、盐酸、碱都不起作用,能溶解许多金属,化合价为+1和+2。
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具有强烈的亲硫性和亲铜性,即在常态下,很容易与硫和铜的单质化合并生成稳定化合物,因此在实验室通常会用硫单质去处理撒漏的水银。
在各种金属中,汞很易蒸发到空气中引起危害,因为:第一、在0℃时已蒸发,气温愈高,蒸发愈快愈多,每增加10℃蒸发速度约增加1.2~1.5倍,空气流动时蒸发更多。
第二、汞不溶于水,可通过表面的水封层蒸发到空气中。
第三、粘度小而流动性大,很易碎成小汞珠,无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台、地面等处的缝隙中,既难清除,又使表面面积增加而大量蒸发,形成二次污染源。
(二)汞的危害汞是电池、采矿等行业常用的重金属之一,汞及其化合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或消化道等不同途径侵入人体。
汞的毒性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食物链对于汞有极强的富集能力,淡水鱼和浮游植物对汞的富集倍数为1000,淡水无脊椎动物为100000,海洋动物为200000。
汞中毒(mercury poisoning)以慢性为多见,主要发生在生产活动中,长期吸入汞蒸气和汞化合物粉尘所致。
以精神-神经异常、齿龈炎、震颤为主要症状。
大剂量汞蒸气吸入或汞化合物摄入即发生急性汞中毒。
对汞过敏者,即使局部涂沫汞油基质制剂,亦可发生中毒。
接触汞机会较多的有汞矿开采,汞合金冶炼,金和银提取,汞整流器,以及真空泵、照明灯、仪表、温度计、补牙汞合金、雷汞、颜料、制药、核反应堆冷却剂和防原子辐射材料等的生产工人。
国家药监局关于15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21.08.27
•【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2021年第67号
•【施行日期】2021.08.27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美容业、化妆品管理
正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告
2021年第67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15批次不合格化妆品的通告在2021年国家化妆品监督抽检工作中,经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等单位检验,标示为广州市润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奥丽卡染发膏-自然黑等15批次化妆品不合格(见附件)。
上述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受托生产企业涉嫌违反《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国家药监局要求相关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有关企业依法立案调查,严肃查处,并督促其依法召回涉及的产品;要求相关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有关化妆品经营者立即停止经营涉及的产品,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相关省(区、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本通告发布之日起3个月内依法公开对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的处理结果,调查处理情况及时报告国家药监局。
特此通告。
附件:15批次不合格化妆品信息
国家药监局2021年8月27日。
染发剂致癌事件质检部门发布产品安全警示近期,染发剂致癌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化妆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
作为相关行业的质检部门,我们负有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和权益的重要职责。
在此,我们发布本次染发剂产品安全警示,希望广大消费者提高对染发剂产品风险的认识,做出明智的购买和使用决策。
一、事件回顾近期,通过大量质检数据和事件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某品牌染发剂产品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
这一风险主要来源于染发剂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这些成分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质检部门对该品牌染发剂产品进行了详尽的测试和评估,结果表明,在某品牌产品中发现了超过国家标准限定的某些有害物质。
这些有害物质不仅危害用户的外观形象,更对用户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我们决定发布本次产品安全警示以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染发剂的选择和使用。
二、致癌风险解读染发剂中致癌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所含的苯胺类化合物。
苯胺类化合物被公认为是一类具有潜在致癌性的物质,其长期暴露可能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此外,苯胺类化合物还与过敏反应、皮肤刺激等不良反应有关。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质检部门要求染发剂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并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定。
三、安全提醒与建议根据我们对染发剂产品安全的分析和评估,为了减少潜在的风险和保护用户的健康,我们向广大消费者提出以下安全提醒和建议:1. 谨慎选择产品:在购买染发剂产品时,请仔细阅读产品的成分表,并选择不含苯胺类化合物的产品。
质检标志和合格证明是选择安全产品的重要依据。
2. 遵循产品说明:在使用染发剂时,请严格按照产品说明和使用方法进行操作。
避免过量使用和长期频繁接触染发剂,以减少潜在的致癌风险。
3. 定期检测健康:染发剂中的苯胺类化合物可能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为了尽早发现问题,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特别是对于长期使用染发剂的人群。
4. 选择专业机构:如果您对染发剂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疑虑,可以选择到专业的美发机构进行染发。
使用美白产品致汞中毒消费者状告美容院获赔偿来源:大律师网4月1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复兴路法庭审结了高女士诉北京东方吉丽美容店有限公司通常人身危害补偿胶葛一案,法院判定北京东方吉丽美容店有限公司向高女士补偿、补偿金,返还已花费的美容费用。
经审理查明,2003年,高女士在吉丽美容店承受美容效劳,运用吉丽美白霜进行美容,付出美容费用4276元,在吉丽美容店尚存有2446元。
2007年4月,高女士经首都医科大学隶属北京向阳医院确诊为“缓慢汞中毒”,并于同年4月27日至5月9日、5月16日至22日入院医治,花费6165元。
另查,2007年5月8日,高女士将其自吉丽美容店采购的吉丽美白霜送至北京市疾病防止控制中心进行查看,查看成果为汞含量为55000,为不合格商品。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安排专家出具“化妆品吉丽美白霜致使人体汞中毒判定意见”,内容为:“1、北京市疾病防止控制中心承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托付,对其送检的吉丽美白霜进行查看,已检的7个最小包装的吉丽美白霜不契合《化妆品清洁规范》(GB7916-87)和《化妆品清洁规范》(2002版)请求,超支最严峻的商品汞含量是清洁规范的6.8万倍。
2、运用吉丽美白霜的先后有11人在北京首医科大学向阳医院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查看发现汞超越正常参考值,最高超越17.4倍。
临床表现有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失眠、多梦,个别人伴有手指震颤、口腔溃疡、心情不稳定。
参照GBZ89-2002《职业性汞中毒确诊规范》,两名病人出院确诊为缓慢轻度汞中毒,别的病人仍在医治中。
假如长期运用该类汞严峻超支的化妆品,不及时发现,可能会形成愈加严峻的危害”。
法院在审理后以为,高女士在吉丽美容店承受美白的美容效劳,吉丽美容店应向高女士供给契合《化妆品清洁规范》(GB7916-87)和《化妆品清洁规范》(2002版)请求的美容商品。
但是高女士在承受美白效劳的过程中,由于吉丽美容店向其供给的美白商品吉丽美白霜中汞含量严峻超支,致使高女士患有缓慢汞中毒,身体遭到危害,因而给高女士带来的丢失,吉丽美容店应予补偿。
事故案例及分析目录一、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例 (3)1.1 生产线装配事故 (4)1.1.1 设备故障导致装配失误 (6)1.1.2 操作人员技能不足 (7)1.2 化学品泄漏事故 (9)1.2.1 化学品储存不当 (10)1.2.2 应急处理不及时 (12)1.3 电气事故 (13)1.3.1 设备接地不良 (15)1.3.2 违章操作导致触电 (16)二、交通安全事故案例 (17)2.1 高速公路追尾事故 (18)2.1.1 超速驾驶 (19)2.1.2 未保持安全车距 (21)2.2 铁路交通事故 (22)2.2.1 列车脱轨 (24)2.2.2 人为操作失误 (25)2.3 水上交通事故 (26)2.3.1 码头装卸事故 (27)2.3.2 海上风流不利 (29)三、消防安全事故案例 (30)3.1 商场火灾事故 (31)3.1.1 火源管理不善 (33)3.1.2 疏散逃生不及时 (34)3.2 医院火灾事故 (35)3.2.1 用电安全不当 (36)3.2.2 岗位责任不落实 (38)3.3 工业火灾事故 (39)3.3.1 设备老化 (40)3.3.2 操作不规范 (41)四、环境污染事故案例 (43)4.1 空气污染事故 (44)4.1.1 工业排放超标 (46)4.1.2 无组织废气排放 (46)4.2 水污染事故 (48)4.2.1 工业废水排放 (49)4.2.2 生活污水排放 (51)4.3 土壤污染事故 (52)4.3.1 采矿作业破坏 (53)4.3.2 废弃物处理不当 (55)五、公共卫生事件案例 (57)5.1 食品中毒事故 (58)5.1.1 食材变质 (59)5.1.2 加工过程污染 (61)5.2 传染病疫情 (61)5.2.1 疫情防控不力 (63)5.2.2 环境卫生不佳 (65)5.3 群体性事件 (65)5.3.1 社会矛盾激化 (66)5.3.2 信息不对称 (68)一、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案例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时有发生。
424岁姑娘使用“祛痘神药”却被查出“汞中毒”■蔺洁丽近日,西安市第三医院肾脏内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病人,24岁的漂亮姑娘小王身体出现不知名的水肿,甚至腿肿到穿不进裤子,到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属于典型的肾病综合症。
据小王回忆,自己平时生活中并无不良嗜好,怎么会出现“肾病综合症”?在进行相关检查的同时,医院肾脏内科医生冯宁意外地发现小王皮肤白皙,与陪同而来的母亲及姐姐黝黑的肤色大相径庭。
经询问,才得知小王半年前,因长痘经人介绍使用了一种粉剂和膏药用于祛痘,这款“祛痘神药”在使用4个月后皮肤明显变白、有光泽。
出于职业的敏锐性,冯宁立即怀疑这种迅速变白的化妆品中,可能含有超标的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这是最常导致肾脏损害的“元凶”之一。
经检查尿重金属值后,小王果真确诊为“汞中毒”。
据了解,汞化合物为“黑色素细胞的毒药”,它能杀死黑色素细胞,让皮肤变白,虽然汞化合物为化妆品成分中禁用的化学物质,但常被一些不正规的厂家为了追求效果添加到增白、美白和祛斑的产品中。
长期皮肤涂擦此类产品,汞化合物都可以穿过皮肤的屏障进入机体所有的器官和组织,对身体造成伤害,最后引起汞中毒。
除此之外,冯宁告诉记者,临床上常见的可引起肾脏损害的重金属包括汞、铅等,除特殊职业接触史如采矿业、装修行业、印刷业等,比较常见的就是速效、劣质、三无化妆品和护肤品,染发剂,汽车尾气,香烟,儿童玩具,涂料等,尤其爱美女性长期使用不合格化妆品容易造成全身多脏器的损害,肾脏损害尤为明显。
通过激素联合驱汞治疗,目前小王已安全出院。
夏天到了,医生提示爱美女性,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靠谱”美容用品,切莫听信坊间传言,滥用“有毒物质”,害人害己。
同时多注意身体及尿液变化,若有不适,及时就诊。
(来源:中国青年网)。
慢性汞中毒患者尿汞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汞中毒患者尿汞测定结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选入我院收治50例慢性汞中毒患者及50例正常为研究对象,对应入组患者组及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尿汞测定,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患者组尿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慢性汞中毒患者的尿汞含量较正常人更高,临床诊断中可通过尿汞含量测定及其它相关检查指标完成诊断,便于患者获得早期治疗。
关键词:慢性汞中毒;尿汞测定;临床意义汞即俗称的水银,为液态金属,含少量银,目前在工业、医药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汞的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常年吸入汞蒸气即可造成慢性汞中毒[1]。
慢性汞中毒除汞生产工作者易患外,部分患者也可为吸入或服用汞制剂引起[2]。
临床慢性汞中毒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昏、失眠等,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被忽略,随中毒程度加重,患者可表现为表现多种中毒症状,及早发现慢性汞中毒对患者展开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
本文为观察慢性汞中毒患者尿汞测定结果及其临床意义,选入共计100例观察对象完成尿汞测定,详细报道见下文。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2-2019.3收治的50例慢性汞中毒患者纳入,再选入同期在本院完成体检的健康人50,对应入组患者组及正常组,患者组内男28例,女22例,平均35.69±3.65岁,正常组29例,女21例,平均35.78±3.45岁,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应用酸性氯化亚锡还原法进行尿汞测定,所有研究对象于清晨取尿5.0mL,取尿后倒入玻璃管中,加入浓硫酸1.0mL,6%高锰酸钾5.0mL混合均匀,室内静置1d,加入5%双氧水使玻璃管内高猛酸钾颜色消退,再加入纯净水至25mL,从中取出5.0mL放入反应瓶内,添加20%氯化亚锡还原剂1.5mL,应用F-732S双光路测汞仪器进行测定,测定后记录数据。
1.3 观察指标两组研究对象尿汞含量。
汞中毒患八成以上由化妆品导致
*导读:汞中毒患八成以上由化妆品导致,健康护肤,健康美容已是我们的必备常识,美容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必备,如何健康的美容才是我们的关键。
拥有健康的美容知识美容方法才是必备。
化妆品本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而近年来,化妆品重金属超标的新闻屡见不鲜。
近日,媒体报道一女士因使用汞含量严重超标的美白祛斑的化妆品,导致汞中毒,甚至患上肾病综合征。
经检测,化妆品中汞含量竟然超标6万倍。
经粗略估计,病房收治的汞中毒患者当中,化妆品导致的比例能占到八成以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郝凤
桐对记者说。
*美白产品
*致汞中毒周期缩短
很多化妆品汞中毒患者,使用增白祛斑产品的时间不是以往经常看到的数月至数年的累积,而是只有短短的1个月。
但是其临床症状和体内汞含量,却大大超出以往长期使用患者的平均水平。
郝凤桐指出:究其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患者使用的增白祛斑产品汞超标情况严重,中毒与其剂量有效应关系;临床医生以患者中毒表现来反推产品汞超标情况,往往会得到相关检测结果的证实。
二是增白祛斑产品系列化程度越来越高,现今收治的患者,已经不仅仅像以往的病例,抽空涂些增白祛斑霜,她们使用的是套餐,据称依据一天的不同时段,需要分别使用日霜、面膜和晚霜等等。
石家庄5例汞中毒案例 4例疑似化妆品所致
*导读:在石家庄市第七医院,陆续接诊到的共有5名汞中毒病人,其中4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无接触汞,但都使用过美白、祛斑产品,疑似是……
在石家庄市第七医院,陆续接诊到的共有5名汞中毒病人,其中4名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并无接触汞,但都使用过美白、祛斑产品,疑似是汞超标化妆品导致汞中毒。
医学专家表示,美白、祛斑产品中大多含有汞成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汞中毒,严重的还会导致肾脏受损。
专家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美白、祛斑产品时,一定要查看其汞含量,切忌购买汞超标的美白产品。
*医院数据 5例汞中毒 4例疑似用美白产品所致
石家庄市第七医院职业中毒救治所主任蔡丽萍表示,2012
年初至今,有5名患者因汞中毒入院治疗。
而这5名患者中,除一名患者是因为日常工作与汞元素接触较多致汞中毒外,其他4名患者均未发现与汞接触。
经过和这4名患者沟通,我发现他们日常唯一能接触到汞元素的情况,均是使用了美白产品。
蔡丽萍说,怀疑这4名患者是因为使用汞超标的美白产品后,致使慢性汞中毒,但由于医院并不需要明确致病原因,所以并未对这4名患者使用的美白产品进行汞含量检测。
蔡丽萍介绍说,根据对这5名患者的尿检,发现其中尿汞含
量最轻的患者,汞含量超标2~3倍,最重的达5~6倍。
此外,去年一年,救治所共接受了40余例汞中毒患者,据院方向患者了解,不少患者都疑似使用过汞含量超标的美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