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猪病诊断对照表(归纳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134.00 KB
- 文档页数:7
猪病鉴别诊断表(一)消化系统1.引起未断奶猪腹泻的疾病疾病出现症状的年龄发病率死亡率季节小猪症状腹泻物外观其他猪症状发病及经过有关因素大肠杆菌病任何时间,感染高峰在1—4天和3周不一,常为中等,典型的全窝感染,邻窝可正常不同,中等无脱水,无呕吐,菌血症,腹膜苍白色,尾坏死黄白色水样有气泡,恶臭,pH7.0—8.0母猪不感染,初产母猪产的仔猪比经产母猪的严重逐渐发作,散播慢,渐遍及全舍,一窝猪中后产的严重常与管理差和环境不洁有关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作用年龄或各种年龄同时发生;地方性:6天或较大流行性:近100%;地方性:高,50%—20%流行性:小于10天者近100%,超过4周的近于0;地方性:低,0%—20%寒冷季节,11—4个月,特别是1月呕吐,脱水淡黄白色,水样(可能淡绿),有特殊气味,pH6.0—7.0流行性:母猪厌食,可能呕吐,大便稀,无乳,迅速散播到其他猪流行性:暴发性,所有窝同时感染;地方性:成窝散发感染,慢性,少量发生地方性:常有猪加入和不断产仔低糖血症︵无乳症︶产后无乳;1—3天;腹线不好;3—5周不一,窝数的5%—15%发病窝高虚弱,不活泼,体温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水样无乳症:母猪不泌乳,食欲差,乳房青,低血糖,腹线不好,乳头内翻地板滑,漏缝地板设计或校正不当,未除去上犬齿,温度不当球虫病小于5天的猪不发生,6—15日龄,特别是7日龄不一,50%—75%一般低,有其它病并发时,高达75%顶峰在8,9月份消瘦,被毛粗腹泻不止,水样,灰黄色,恶臭,pH7.0—8.0母猪很好散播慢,逐渐增加硬地板轮状病毒感染1—5周50%—80%低,7%—20%偶见呕吐,消瘦,被毛粗水泻,糊状,有黄凝乳样物,pH6.0—7.0母猪很少发病流行性:突然发作,迅速散播;地方性:同传染性胃肠炎梭菌性肠炎典型:1—7日龄;最急性:1日龄;急性:3日龄;亚急性:5—7日龄;慢性:10—14日龄每窝1—4头猪,特别是最大最健康的仔猪表现症状出现症状后一般死亡无最急性:腿划动,虚脱,偶见呕吐;亚急性和慢性:消瘦,被毛粗最急性:水样,黄至血样;急性:淡红褐色,水样;亚急性:无血,软,黄灰,水样,糊状;慢性:黄灰,粘液样母猪很好散播慢,遍及全舍,四型可同时见于同窝内第一次暴发常在加入新猪后猪痢疾7日龄或稍大,特别是2周成窝散发低晚夏和秋季无脱水水样,带血和粘液,黄灰色母猪很好,较大猪可能有白痢首次暴发常在加入新猪后类圆线虫病4—10日龄高,达50% 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母猪很好沙门氏菌病3周败血症,偶见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粘液带血丹毒通常超过1周龄全窝散发中到高水样母猪未接种疫苗伪狂犬病任何年龄,青年猪较重流行性:高达100%流行性:高,达50%—100%冬季呆滞,呕吐,共济失调,呼吸困难,泫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流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流产;地方性:肺炎流行性:暴发弓形虫病任何年龄不一不一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水样母猪很好2.未断奶猪发生腹泻时剖检所见和诊断疾病肉眼所见病变镜下病变诊断大肠杆菌病胃常充盈,乳糜管含脂肪,肠充血或不充血,肠壁轻度水肿,肠扩张,充盈液体、粘液或气无变化从小肠前段或回肠培养出大肠杆菌104/mL菌落传染性胃肠炎乳糜管中无脂肪;胃内容物:头2—3天是奶,过4—5天是绿色粘液,肠中有黄色液、气体,肠血管充血,胃壁出血,小肠壁薄绒毛萎缩,空、回肠严重,可通有肾病冰冻切片荧光抗体试验,直接电镜检查,培养低血糖胃空虚,乳糜管中无脂肪,无其它变化无变化典型症状,无病原体球虫病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特别是空、回肠出现固膜,大肠无变化轻到重度绒毛萎缩,纤维素性坏死膜空肠或回肠粘膜涂片,瑞氏或姬姆萨染色或新甲基蓝染色,检查裂殖子轮状病毒性肠炎胃内有奶或乳凝块,小肠壁薄,充有液体,盲、结肠扩张,乳糜管中有不同量的脂肪空、回肠中等度绒毛萎缩冰冻切片,荧光抗体试验,直接电镜检查,培养梭菌性肠炎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慢性空、回肠所见病变:肠壁充血,肠腔内有血性液体,浆性、血性腹泻液,腹腔淋巴结出血,空肠壁气肿,粘膜增厚、坏死,有坏死膜,轻度出血,较厚的坏死膜肠壁弥漫出血,粘膜坏死,革兰氏阳性杆菌粘膜涂片染色,革兰氏阳性杆菌,组织病理学类圆线虫肠粘膜小点出血,偶见肺出血粪内卵猪痢疾病变限于大肠:肠系膜和大肠壁充血,水肿,轻度腹水,粘膜呈粘液纤维素性,出血性炎,常有伪膜表层坏死和出血,杯状细胞增生培养,组织病理学沙门氏杆菌病整个胃肠道卡他,出血到坏死性炎,实质器官和淋巴结出血、坏死,肝局灶坏死,胃肠道弥漫性或局灶性溃疡肠粘膜溃疡,肝、脾坏死灶同上丹毒培养伪狂犬病坏死性扁桃体炎,咽炎,肝脾坏死灶,肺充血非化脓性脑膜脑炎,血管周围血管套从冰冻的扁桃体和脑分离病毒,放冷的扁桃体和脑荧光抗体,血清抗体,皮试弓形虫病肠溃疡,各器官均见白色坏死灶,肺炎,淋巴结炎局灶坏死组织学和病原体证明,小鼠接种3.年龄与断奶猪发生腹泻的某些疾病的关系哺乳猪生长肥育猪成年猪症状重传染性胃肠炎症状轻症状重猪流行性腹泻症状轻猪瘟和非洲猪瘟轮状病毒性肠炎大肠杆菌病猪痢疾猪鞭虫病沙门氏菌性肠炎坏死性肠炎、增生性肠炎胃溃疡增生性出血性肠炎4.断奶猪到成年猪的腹泻有无出血病变部位病因进一步鉴别诊断腹泻无血小肠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区域性回肠炎荧光抗体试验,电镜检查,组织病理学,双份血清学大肠沙门氏杆菌性结肠炎、食道口线虫细菌培养,粪便分析大肠、小肠单端孢霉毒素饲料化验腹泻无血无肉眼变化大肠杆菌病,林肯霉素泰乐菌素,水肿病,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症状,急性钩端螺旋体病细菌培养,病史血样腹泻黑粪胃胃溃疡剖检大肠猪痢疾,猪鞭虫,沙门氏杆菌性结肠炎组织病理学,粪便化验,细菌培养大肠、小肠猪肠腺瘤病,坏死性肠炎,区域性回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炎,肠炭疽,单端孢菌霉素组织病理学,饲料化验注:腹泻是主要的临床症状,胃肠道很少有其他症状(呕吐、厌食、疝痛)。
猪皮肤病的鉴别诊断表病毒病性水真猪丹猪坏死杆渗出表皮脓疱性溃疡性角化过度疥癣角化名泡性菌毒痘菌病炎皮炎内芽肿不全症疾病矮小牛痘创伤+ 皮肤擦猪疏螺猪疥环病孢子猪丹病葡萄球螨感锌缺坏死杆伤、S,旋体+ 境、因病毒菌、毒杆毒、菌、莲染+超乏、钙菌+继hy-icus+ 环死杆脂肪学毛鲜菌猪痘球菌敏反过量发细菌其它因子菌酸菌病毒应各种各种发14周为小猪、年龄年龄,出生各种年病各种各种出生至急性,4 哺乳仔但也见尤是哺乳至4 龄尤是种猪年年龄年龄3周龄—12周猪各种年断乳猪不月龄架子猪龄为局发性龄的猪猪架常见子猪小点致大圆形红斑,病隆起丘斑,变,脓疱,肉芽隆起的长方水泡浅表溃皮肤渗黑斑,病褐色红斑瘀肿,耳红斑,皮屑水泡形肿丘疹疡,褐出,油脂红斑,变结点,脓部有结薄痂角过黑块,坏脓疮色硬痂皮,红斑过度痂,肿痂化死,败角化形成血症痂性边缘广泛耳、蹄分分布分布面部、小猪广泛颈、耳、眼、任何部眼、四肢、部冠、布,广,广,颊部、分布,大肩、背、尾 位的感 颈、四 面部、位 鼻、 常见 肩、 腹部 眼、齿 猪呈局限 背、 部大腿 染伤口 肢、躯 颈部舌 于耳 背、腹 多见龈 性 臀 干后发病高达高达 不定 高达10% 率/ 低/100%/ 不一定 100% 100%/ /不 100%/ 低/低 低/低 低/低 — 死 无 低 /无低 不定 定 低100% 亡 率病毒过度病 性水 真 猪丹 猪 坏死杆 渗出表 脓疱性 溃疡性 角化疥癣 角化名 泡性 菌 毒 痘 菌病 皮炎 皮炎 内芽肿 不全症 疾病证明 特征临床症剧烈真菌 性皮临床症实验 状、 细菌骚痒、诊 孢 肤病 齿伤、 状、细菌 检测日 临床室检组织 细菌学 学、组 耳刮断 子、 变、细 细菌学 学、组织 粮 症状查 无瘙 菌分 学、学织学 物检 血清 查 痒 离学玫瑰疥癣,角 喙食猪痘,鉴 糠, 败血 疥癣, 癖,脓过度 疥动物脓疱化不全,疥癣, 别 渗出 症,脓渗出性痘,渗 肿,压角化, 癣,诊 试验 性皮 疱性 性皮 皮炎 面部坏死出性皮 迫性坏渗出性 角化渗出等 炎性脓疱性皮炎 断 炎, 皮炎皮炎 炎死,血 性皮 不全疥癣肿 炎引起猪腹泻的疾病鉴别表疾发病年龄腹泻特征其他症状病呕吐,脱水,发病传染性各种猪淡黄色水样,褐色,率高,多发见于寒 胃肠炎 恶臭冷季节,死亡率较 高大肠杆菌病(仔猪脱水,无呕吐,猪黄痢, 仔猪 黄白色水样,有气泡尾坏死,典型全窝 仔猪白感染痢)剖检特点 诊 断胃有不同内容物,肠 中有黄色褐色液体,荧光抗体法、病原肠血管充血,胃壁出分离、电镜检查血,小肠壁薄肠充血或不充血,肠壁轻度水肿,肠扩张充盈液体、粘液和气 细菌学分离鉴定仅小肠病变,如小肠流行性淡黄色水样,褐色,呕吐,脱水,发病荧光抗体、病源分各种猪扩张,内充满黄色液腹泻 恶臭 率高,死亡率较高离、电镜检查体仔猪(1—5周)水样,糊状,有黄凝 偶见呕吐,消瘦,肠壁变薄,充有液轮状病 核酸电泳、间接血发病率高,死亡率体,结肠扩张毒病 乳样物 低疑、病菌分离仔猪(1—5周)虚弱,不活泼,体典型症状、无病原低血糖 水样胃空虚温低,神经症状体消瘦,被毛粗乱,纤维性坏死性肠炎,空肠或回肠粘膜腹泻不止,水样,灰发病率不等,死亡空、回肠出现固模, 球虫病 6—15日龄涂片、裂殖子粘膜黄色,恶臭 率高,在8、9月 大肠无变化涂片、病理组织学份多发空、回肠肠壁充血,细菌培养、病理组 仔猪红仔猪、青年猪带血性腹泻虚脱,偶见呕吐 肠腔内有血性液体,织学痢 粘膜增厚坏死,腹腔淋巴结出血无脱水,成窝散 病变限于大肠、肠系猪痢疾 7日龄以上青年猪 水样带血和粘模 发,死亡率低,晚 膜和大肠壁充血水 细菌培养、病理组夏和秋季多发 肿,轻度腹水,带有 织学伪膜引起猪腹泻的疾病鉴别表( 4-续-1)疾 病发病年龄腹泻特征其他症状剖检特点诊断胃肠道卡他、出血到血清学检查、败血症,偶见中枢坏死性炎症,实质器 猪副伤寒3周左右 粘液带血皮试、病毒分神经症状 官和淋巴结出血坏离死呆滞,呕吐,共济肠溃疡,各器官均见 小鼠接种、组失调,呼吸困难,白色坏死灶,肺炎,猪伪狂犬病 任何年龄不定织学和病原 流涎,中枢神经症淋巴结炎体检查 状全身症状,死亡率急必败血性变化 小鼠接种、组猪丹毒大于1周龄 水样中到高织学和病原体检查类圆虫病仔猪4—10日龄不定呼吸困难,中枢神肠粘膜小点出血粪内虫卵检经症状查全身症状,死亡率肠纽扣状溃疡,全身免疫交叉试猪瘟各种猪水样带粘液、血液败血性变化,大理石验、血清学检高,神经症状等状淋巴结查常见的猪全身性疾病鉴别表病 因 发病年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症状 剖检特点诊断嗜睡、厌食、沉组织水肿,淋巴结肿郁、41—420C 、 胀,有出血点,肾、膀结膜炎、早期便 胱、喉头、心有出血点,秘、后期水泻、 脾梗死,大肠扣状溃 荧光抗体、兔猪瘟 任何年龄 高/高 扎堆、抽搐、虚 疡,胃空虚,支气管肺体交互试验 弱、发绀、步态 炎或肺出血蹒跚、少数发现时已死亡、母猪流产 沉郁、不愿起 水肿,腹水,心外膜和立、40.5—420C 、 肺出血点,淋巴结肿非洲猪瘟 任何年龄高/高厌食、皮肤充 胀、水肿出血,脾肿大 敏感猪接种、 血、呼吸困难、梗死,肺水肿、不退缩,血清学检查可能腹泻呕吐、 肝肿大,肾出血,不同 流产程度肠炎发热,体温40—420C ,躯卧, 弥漫性皮肤血停滞,肺不愿站立,沉 从心、肺、肝、充血,水肿,胃炎,肝猪丹毒 3月至7岁 高/高 郁,厌食,皮肤 脾等分离细 脾肿大,关节积液,心荨麻疹肿块,少 菌鉴定外膜出血数猪发现时已死亡,发绀发热,体温40.5皮肤轻度血停滞,胃粘—41.50C ,少数 膜梗死,肝、脾肿大,猪发现时已死 从肝、脾中分 副伤寒 断奶至4月 10%/高 淋巴结湿润肿大,肝粟 亡,扎推,3—4 离细菌粒大白色坏死灶,坏死天后可发生腹性结肠炎泻,沉郁,厌食猪发热,体温41 鼻、喉头、气管充血出—430C ,食欲不 血,肺充血肿胀,全身多发于仔猪8周龄振,粪干硬,眼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脑、心、肺、猪链球菌结膜潮红,浆性血。
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一)一、疾病治疗原则:1、准确诊断是选择用药及治愈的关键,猪场应配备经验丰富的兽医和基本诊断条件。
2、个别发病、或当病猪不能采食和饮水时、或急性热性疾病应采取注射给药。
3、当大批发病时,应采用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治疗;也可采取药物拌料饲喂或饮水与注射相结合方式治疗;同时增用“多种维生素”加强畜禽免疫机能。
4、当猪场曾发生过疾病在未得到净化时,猪群带毒或环境有野毒存在时,除搞好防疫免疫接种外,还应在猪群生长发育的各阶段,采取必要的药物保健措施,防止个别免疫不好的猪只发病或引起群发。
5、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药物,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二、猪场的消毒原则:1、猪场平时应采取经常性预防消毒和带猪消毒、清场时清洗消毒的原则,减少因排泄或外界各种途径的菌毒影响。
2、发病时应采取隔离和猪场紧急消毒措施,减少疾病传染。
3、老鼠、苍蝇、蚊子等是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之一,应采取经常性灭鼠,选用适合的灭昆虫药物,减少疾病传播。
三、传染病的基本防治原则:1、健全猪场防疫制度和体系,搞好整体防疫。
2、注意引种工作,防止上代猪场疾病因引种而进入。
3、切实抓好猪场防疫免疫工作,严格监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4、病毒性传染病如发生,一般无特效治疗方法,但多数死亡于细菌的继发和混合感染,采用对症和防继发、混合感染的治疗措施可减少大部分的死亡。
5、猪场疫情临床症状千变万化,上述的几种混合感染的疫情虽在当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却不能囊括所有。
但无论何种演变,综合防制措施不离其宗,搞好科学的防疫、消毒工作,从各方面减少病原微生物数量上的积累与传播;再根据本场实际,搞好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猪群抗体水平,增强猪体的免疫力等是实践证明了最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瑞昌市畜牧水产局宣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二)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三)猪常见疾病鉴别诊断及防治简表(四)猪肺炎霉形体(MH)2、流感病毒(SIV)3、蓝耳病毒(PRRSV)4、链球菌(SS)5、猪瘟病毒(CSFV或HCV)6、圆环病毒(PCV)7、口蹄疫病毒(FMDV)8、细小病毒PPV 9、伪狂犬病毒(PRV)10、副嗜血杆菌(HPS)11、传染性胸膜肺炎(APP)12、仔猪断乳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13、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14、巴氏杆菌。
猪病大全及治疗方法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但由于各种原因,猪病的发生给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了解各种猪病的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对于猪的健康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猪病的种类及治疗方法。
一、猪瘟。
猪瘟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患病猪出现高烧、眼结膜充血、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猪瘟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退烧、抗病毒等措施。
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病毒和细菌共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母猪流产、仔猪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对患病的猪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
三、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皮肤出现青紫色斑点等症状。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
四、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烧、关节肿胀、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对患病的猪进行抗生素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方法,对患病的猪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圈清洁。
六、猪脑炎。
猪脑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烧、抽搐、瘫痪等症状。
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预防为主,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
总结:猪病的种类繁多,对于每一种猪病,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
预防猪病的发生是最重要的,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免疫力,是预防猪病的关键。
当猪出现疾病时,我们也要及时对症治疗,以减少损失,保障猪的健康。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猪病及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看症状就能识猪病一、乳猪腹泻1、生后1~3天发病,橙色含凝乳块稀便,迅速死亡-查仔猪黄痢,脂肪性腹泻。
2、生后3~10天发病,灰白腥臭稀便,死亡率低-查仔猪白痢、轮状病毒感染。
3、生后7天左右发病,血样稀便,死亡率高-查仔猪红痢、坏死性肠炎。
4、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死亡率高-查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中毒。
5、冬春发病、水样腹泻,快速脱水,乳猪多发-查轮状病毒感染,低血糖症。
保育猪及肥猪拉肚子1、潮湿季节多发,高烧41℃左右,便秘或腹泻,耳朵腹部红斑-查副伤寒、猪瘟。
2、2~3月龄猪拉粘液性血便,持续时间长,迅速消瘦-查猪血痢、肠炎。
3、上吐下泻,大小猪都发病,病程短,中大猪死亡率低-传染性托柳传染性胃肠炎或流行性腹泻,马铃薯中毒。
二、母猪繁殖障碍及孕期无乳症侯群流产、死胎、木乃伊、返情和屡配不孕1、流产、死胎、木乃伊及弱仔,母猪咳嗽,发热-查伪狂犬病。
2、有蚊虫季多发,分娩后期母猪突然流产,未见其他症状-查流行性乙型脑炎。
3、初产母猪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未见其他症状-查细小病毒感染。
4、妊娠4~12周流产,公猪睾丸炎-查布氏杆菌病。
5、潮湿季节多发,母猪流产,不能与母猪不同时发病的还有中大猪身体发黄、血尿-查钩端螺旋体病。
6、母猪发热、厌食,怀孕后期流产,死胎,产弱仔,断奶小猪咳喘,死亡率高-查蓝耳病。
母猪产后无乳1、产后少乳、无乳,体温升高,便秘-查无乳综合征(PPDS)。
2、母猪孕期体温升高,乳房热痛,少乳无乳-查乳房炎。
3、母猪产后从阴道吸入多量速率粘性分泌物,少乳无乳-查子宫内膜炎。
三、猪皮肤及神经腹泻症候群皮肤斑疹、水泡及渗出物1、5~6日龄乳猪发病,红斑水泡,结痂,脱皮-查渗出性皮炎。
2、炎热季节猪皮肤发红,体温升高,神经症状-查日射病或热射病。
3、见光后皮肤出现斑疹,发红疼痛,避光后减轻-查湿疹。
精制及行动异常、怪叫1、中大猪皮肤大片斑疹,发烧,咳喘,整群发育差-查皮炎肾病综合征。
猪 病 1、猪瘟2、猪肺疫3、猪丹毒4、仔猪副伤寒5、猪口蹄疫6、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症7、猪细小病毒病 8、猪伪狂犬病9、猪布鲁氏杆菌病 10、猪钩端螺旋体病11、猪传染性胃肠炎 12、猪痢疾13、猪流行性腹泻 14、猪轮状病毒病15、仔猪大肠杆菌病 16、猪水肿病17、仔猪红痢 18、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19、猪气喘病 20、猪链球菌病21、猪炭疽病 22、猪虱23、猪疥癣 24、猪蛔虫病25、猪食道口线虫病 26、猪球道线虫病27、猪肺丝虫病 28、猪鞭虫病29、猪胃线虫病 30、猪胃圆线虫病31、猪棘头虫病 32、猪囊虫病33、猪旋毛虫病 34、猪附红细胞体病35、猪弓形虫病 36、猪湿疹37、猪感冒 38、小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39、猪风湿病 40、猪生产瘫痪41、猪产褥热 42、猪应激综合症制作:通辽市经济信息中心信箱:zmjjxxzx@电话:0475--8238051建议使用IE5.0以上浏览器、分辨率800*600浏览猪 病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的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一、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猪,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由分泌物、排泄物排出病毒,造成本病流行,自然传染主要通过污染的饲料、污水等。
不分年龄、季节,仔猪一周龄后易感性逐渐增加。
发病率、死亡率高,病猪主要是急性经过,以后流行趋向低潮。
猪群有一定免疫性,发病率、死亡率则较低。
二、临床症状潜伏期7—10天,短的16小时—2天,长的21天。
1、最急性型:发病急,很快死亡。
体温41℃以上,最高可达42℃,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1至数天死亡。
2、急性型:持续高热,结膜潮红,有多量粘性或脓性眼分泌物,甚至将两眼粘封。
口腔粘膜苍白或发绀,齿龈、口角、会厌、阴道有出血点。
皮肤上有出血点或斑,常见的部位为耳、颈下、四肢、腹下及会阴等毛少的部位。
粪便干燥呈小球状,以后排液状便,常带有粘液或血液。
常见猪病的诊断和防治一、猪的烈性传染病1、猪瘟:猪瘟早年又成猪霍乱,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
本病仅发生于猪。
病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诊断:猪瘟的发生不受年龄和品种的限制,无季节性。
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免疫猪群常为零星散发。
典型猪瘟:病猪体温开高40.5—42℃稽留热,皮肤上有较多的小出血点,化脓性结膜炎先便秘后腹泻,有的后躯麻痹剖析可见,淋巴结切面周边出血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喉头、粘膜、心外膜、肋膜、膀胱粘膜、肾表面点状出血、肾不肿、齿龈和唇粘膜有溃疡、胃粘膜出血斑点、大肠充血、出血、慢性病例、回盲口、有扣壮溃疡。
综合防治:治疗尚无有效疗法,采取以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疫措施,切断传染源,控制传播途径,广泛持久地开展猪瘟疫苗、预防注射。
猪瘟的免疫程序可根据本猪场具体情况制订,一般公猪、繁殖母猪每年春秋各注射猪瘟疫苗一次注射剂量可以加倍剂量2—3倍,对仔猪一般情况下于3—4周龄首免,由于考虑到母源抗体的影响,第一次免疫用3—4倍剂量效果较好,9—10周龄二免,发生过猪瘟的猪场新生仔猪应采用超前免疫注射2倍剂量的猪瘟疫苗,待2小时后再自由哺乳,以后于8—9龄时加强免疫一次。
2、猪口蹄疫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有7个血清型80多亚型猪主要是O型。
诊断:多发于秋末、冬季和早春,成年病猪以蹄部水泡为主要特征,体温开高到40℃,口腔粘膜、鼻端、蹄部和乳房皮肤发开水疱溃烂,乳猪发病时临床多表现急性胃肠炎、腹泻以及心肌炎而突然死亡,心肌灰白色有虎斑心病变致死率高达80%以上,妊娠母猪可发生流产。
综合防治:母猪在怀孕初期和分娩前一个月各接种一次灭活苗,种猪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每次肌注常规苗2毫升或肌注高小疫苗1—1.5毫升,仔猪40—45日龄首免,常规苗肌注2毫升,100—105日龄育成猪加强免疫一次(即二免),肥育猪出栏前15—20天进行三免。
病毒性传染病 :(一)猪瘟 (二)口蹄疫 (三)传染性胃肠炎 (四)猪细小病毒病 (五)流行性腹泻(六)伪狂犬病 (七)猪水疱病 (八)猪圆环病毒感染 (九)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十)猪流行性感冒 (十一)猪轮状病毒病 (十二)猪痘细菌性传染病(一)猪丹毒 (二)猪肺疫 (三)仔猪副伤寒病 (四)猪链球菌病 (五)猪大肠杆菌病 (六)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七)猪气喘病 (八)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九)仔猪渗出性皮炎 (十)猪痢疾 (十一)副猪嗜血杆菌病 (十二)猪布氏杆菌病 (十三)猪增生性肠炎 (十四)衣原体病 (十五)附红细胞体病猪内科疾病(一)肠变位 (二)中暑 (三)初生仔猪溶血病 (四)胃溃疡 (五)仔猪口炎 (六)胃肠炎 (七)便秘 (八)膀胱炎 (九)猪应激综合征猪外科疾病(一)脓肿 (二)肌肉及关节风湿 (三)疝气 (四)盲肠脱猪产科疾病(一)新生仔猪低血糖症 (二)阴道脱 (三)子宫脱猪营养代谢病(一)缺铁性贫血 (二)白肌病 (三)铜缺乏病 (四)锌缺乏病 (五)碘缺乏病 (六)佝偻病和软骨病 (七)va缺乏症猪中毒病(一)亚硝酸盐中毒 (二)氢氰酸中毒 (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四)烂红薯中毒(五)砷中毒 (六)汞中毒 (七)食盐中毒 (八)菜籽饼中毒 (九)棉籽饼中毒 (十)霉饲料中毒 (十一)氟化物中毒 (十二)铜中毒猪寄生虫病(一)猪蛔虫病 (二)猪鞭虫病 (三)猪旋毛虫病 (四)猪细颈囊尾蚴病 (五)猪吸虫病 (六)猪棘球蚴病 (七)猪球虫病 (八)猪弓形虫病 (九)猪疥螨病 (十)猪血虱猪的特殊疾病(一)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二)猪高热综合征 (三)僵猪猪场用药指南(一)猪场常用消毒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二)猪场常用治疗药物及其使用方法(三)猪场常用疫(菌)苗、抗血清及其使用方法 (四)猪的免疫程序推荐 (五)猪的常用驱虫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六)猪场常用驱虫模式推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