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 第一节
- 格式:docx
- 大小:13.04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填空题1.测量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
..的工具是________;国际单位中,时间2.小红利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度,测得的四组数据分别为18.31cm、18.32cm、19.31cm、18.31cm,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理书的宽度为_______cm。
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4.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直接写结果):1.8千米=_____米,0.5小时=_____秒。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
如下图所示为“犯罪嫌疑人”的脚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长为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只填序号)。
A.1.65m B.1.75m C.1.85m D.1.95m6.小明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方法测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_____cm.7.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时的做法,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有些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会逐渐向边缘变薄,从侧面看上去的形状如图所示,请从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角度来谈谈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
8.如图是小明做物理实验时,使用的测量工具。
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_____,橡皮的长度是_________cm。
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动会上男了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_min_________s。
9.一名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忘了写单位,请给他补完整:(1)课桌的高度是80__________;(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6.5_________;(3)1节课的时间是0.75_________。
二、单选题10.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实心球成绩为40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mC.跳绳1s跳100次D.1000m跑步用时4min11.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0”刻度线量起B.不论测量什么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越好C.在进行长度测量时,应尽可能避免产生实验误差D.长度测量的准确值与刻度尺的分度值有关12.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13.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单位。
1. 基本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
2. 常用单位。
- 千米(km):1km = 1000m,常用于表示较长的距离,如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
- 分米(dm):1dm=0.1m,例如,我们的课本宽度可能是十几厘米,也就是一点几分米。
- 厘米(cm):1cm = 0.01m,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描述较小物体的长度时经常用到,像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8cm。
- 毫米(mm):1mm = 0.001m,如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2mm。
- 微米(μm):1μm=10⁻⁶m,在微观领域,例如细胞的大小可能用微米来度量。
- 纳米(nm):1nm = 10⁻⁹m,纳米技术中的尺度通常用纳米来表示,像一些纳米材料的粒径等。
(二)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工具。
- 刻度尺。
- 这是最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它的量程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量的最大长度,分度值是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所表示的长度。
例如,一把刻度尺的量程是0 - 20cm,分度值是1mm。
- 卷尺。
- 量程较大,一般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如测量房间的周长等,它的分度值相对较大,可能是1cm。
- 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
- 这两种测量工具比刻度尺更精密。
游标卡尺可以精确到0.1mm、0.05mm或0.02mm;螺旋测微器可以精确到0.01mm,常用于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物体,如金属丝的直径等。
2. 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选:根据测量的实际要求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大约是5cm,那么选择量程为0 - 10cm,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
- 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例如,测量铅笔长度时,要让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铅笔的一端对齐,并且刻度尺要沿着铅笔的长度方向放置。
- 读: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学习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学习过程: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一)长度的测量: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观察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
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11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
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真阅读课本,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3.阅读一些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5.分组实验。
测量物理课本宽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
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正确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物理,对于物理读数和记录数据的规范性还不能成为习惯,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多次严格的训练,让学生逐步形成严谨的认识。
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但是刚接触物理,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掌握欠缺,且在他们的逻辑思维还需要经验支持。
因此本节课我以学生身边现象引入知识,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和表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目标制定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验和活动,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了解科}技发展,从而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所以本课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注重全员参与、让学生主动探究等方面作了一些努力。
三、教学的重难点:(一)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二)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策略:(一)设计理念:根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情况,改变过分强调知识传承的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和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国际单位;2. 会正确使用相关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测量长度的几种特殊方法;4. 知道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要点梳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人的直觉并不可靠,要得到准确的长度需要用工具进行测量。
要点诠释: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①国际单位:米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②单位符号及换算千米(km) 米(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1km=1000m=103m 1m=10dm=100cm=1000mm=103mm1mm=103μm 1μm ==103nm2.测量工具:①刻度尺(最常用);②精密仪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激光测距仪。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①看:看清刻度尺零刻度线是否磨损;看清测量范围(量程);看清分度关系,从而算出物体的总长度。
5.替代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可用与它长度相等的物体来代替。
要点三、时间的单位和测量工具在古代人们就学会了利用自然界的某些有规律的变化作为测量时间的单位,比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变化、月圆月缺等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确定了更加稳定并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够接受的标准,并有了更加先进的测量工具。
要点诠释:1.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秒(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时(h) 分(min) 毫秒(m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h=3600s,1s=1000ms。
2.时间的测量工具(1)在物理实验中常用停表来计时,停表与普通表不同之处:普通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是在不停地走动,而停表指针可走可停,在使用停表之前要观察一下秒针的走动情况,使用停表先按动启动按钮,停表开始计时,再按停止按钮停表即停止,显示时间间隔。
(2)古代有日晷、沙漏、水钟等。
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总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基本概念:1.国际单位制①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单位。
②国际计量组织制定的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
③我国法定的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
2.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3.长度的测量①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工具。
②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会选: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不能倾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记录的测量结果:数字:准确值+估计值。
4.时间的测量①基本工具:停表。
②时间的单位及换算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是秒(s)其他单位: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纳秒(ns)。
5.误差①定义: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的差异就叫误差。
②误差的来源 (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a.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
b.仪器本身不准确。
c.环境温度、湿度变化。
二、重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和计时工具。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1.长度的间接测量方法。
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长度单位①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
②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③常用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0后面均为立方)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μm=0.000001m=10-6m1nm=0.000000001m=10-9m2.正确使用刻度尺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线的位置、量程、分度值。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一节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工具
长度的测量工具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刻度尺是学习和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认识刻度尺
(1)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注意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端,是否磨损。
(2)量程:即测量范围,是指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3)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
3.刻度尺的使用
实际测量时,并不是测量工具越精密越好,只要能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就可以了。
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侧要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其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的一端,读出长度后再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
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格和小格的数目,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如读数时3.50cm,小数点后的“0”是估读的,不能省略。
记录数据时,不但要记录数字,还必须注明测量量的单位。
没有
单位的记录是毫无意义的。
4.长度的估测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需要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进行估测,或采用一些简便的方法粗略测量物体的长度,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尺度以便于进行估测。
例如,一只新铅笔的尺度大约是18cm,一层住宅楼的高度大约是3m,课桌的高度大约是0.75m等。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
(2)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时间的测量工具
(1)古代测量工具:沙漏、日晷、滴漏等。
(2)现代测量工具:机械停表、机械钟、石英钟、电子停表等。
3.机械停表
(1)认识机械停表
机械停表是测量时间的仪器。
它有两个表盘,一个是长针(秒针)和一个短针(分针),常见的型号有两种,15ˊ/30"型(小表盘量程15min,大表盘量程30s)和30ˊ/60"(小表盘量程30min,大表盘量程60s)。
(2)读数方法
读数时,先读出小盘上指针所走的分钟数(按整数读);再观察小表盘上的指针有没有超过两数字之间的半分钟刻度线,如果不超过,则大盘按照0-30s读数,如果超过,则大盘按照30s-60s读数。
即读数=小盘分钟数+大盘的秒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