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芽短梗霉 毒理
- 格式:docx
- 大小:11.29 KB
- 文档页数:2
迪美RMT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质量指标: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2.活性物含量:≥7.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用量及特点:1.一般添加量为0.05~0.2%,用户也可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试验筛选用量比例,在低于45℃最后加入较好。
2.pH值使用范围为:2~12。
适用pH值范围广泛,可以覆盖所有化妆品、日化产品的pH值范围。
3.本品使用方便、性能稳定、安全可靠,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眼粘膜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
4.每一种化妆品均需各自独特的防腐体系来保证其防腐效果,因此,每一种新开发或改进的产品,均需进行挑战性试验,以确保其防腐效果。
对微生物的抑杀效果微生物菌种最低抑制浓度(ppm)枯草芽孢杆菌200表皮葡萄球菌200肺炎杆菌200大肠杆菌150铜绿假单胞菌300黑曲霉20桔青霉20杂色曲霉20蜡叶芽枝40绳状青霉20毒理试验: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大鼠): L D50 = 1210mg/kg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无刺激性(0.1%浓度)迪美RMB 化学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溴-2-硝基-1,3-丙二醇质量指标:1.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2.活性物含量:≥19.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它停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种组分相配伍,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 1789等添加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专利名称:一株高产木糖醇的出芽短梗霉突变株及其应用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叶福,肖冬光,李军侠,郭学武,张翠英,董健,杜丽平申请号:CN201310173212.5
申请日:20130510
公开号:CN103305427A
公开日:
2013091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耐高渗出芽短梗霉及利用该菌株生产木糖醇的应用。
所述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EK13于2013年1月1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号为CGMCC No.7153。
该菌株能以木糖或木糖母液为碳源发酵生产木糖醇,并且没有任何副产物。
利用该菌株发酵生产木糖醇,实现了对可再生资源半纤维素(木糖)的充分利用,提高了木糖的利用率,为木糖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道路。
申请人:天津科技大学
地址: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三大街2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王伟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出芽短梗酶多糖出芽短梗酶多糖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多糖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这种多糖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出芽短梗酶多糖是一种天然产生的多糖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从细菌中提取,包括酸解法、碱解法、酶解法等。
其中,酶解法是一种较为高效和环保的提取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纯度和较少污染的多糖物质。
出芽短梗酶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降血脂等。
这些生物活性使得出芽短梗酶多糖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医药领域,出芽短梗酶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
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减少自由基的损伤,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
此外,出芽短梗酶多糖还具有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是一种有潜力的抗癌药物。
在食品领域,出芽短梗酶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保鲜剂和营养增强剂。
它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此外,出芽短梗酶多糖还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剂,作为糖尿病患者的替代品。
在化妆品领域,出芽短梗酶多糖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保湿剂和抗衰老剂。
它可以提高皮肤的保湿能力,减少皮肤的水分流失,防止皮肤干燥和龟裂。
此外,出芽短梗酶多糖还可以抑制自由基的产生,减少皮肤的氧化损伤,延缓皮肤的衰老。
总的来说,出芽短梗酶多糖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天然产物。
它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出芽短梗酶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应用机制,以更好地发挥其应用价值。
出芽短梗霉XYE-7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
庞宗文;王利民;张建珍;梁静娟;黄日波
【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
【年(卷),期】2007(028)001
【摘要】用固体平板法从果园土壤中分离出一株产木聚糖酶活力较高的类酵母真菌出芽短梗霉XYE-7.此菌的最佳产酶条件为:硫酸铵0.5%、0.2%的酵母膏、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木聚糖0.5%,初始pH值2.0,最适产酶温度是35℃,培养72 h后发酵液酶活最高.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是70℃,最适pH值为7.0.【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庞宗文;王利民;张建珍;梁静娟;黄日波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诱导物对出芽短梗霉木聚糖酶活力和阿魏酰低聚糖合成的调控影响 [J], 张雨青;余晓红;顾振新;屠康
2.影响出芽短梗霉XYE-7木聚糖酶生物合成的条件 [J], 张建珍;庞宗文;梁静娟;黄
日波;肖健
3.基于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的耐热木聚糖酶全细胞催化剂的构建及酶学性质研究 [J], 邓香连;刘清怡;熊海容;张莉
4.竹鼠肠道耐碱性木聚糖酶菌株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研究 [J], 张耀;吉克赤作莫;冯治平;张献;杨丽娟
5.出芽短梗霉的嗜酸性木聚糖酶 [J], 乃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生物合成普鲁兰多糖的研究进展郭法利;欧杰;马晨晨;董博【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0)013【摘要】普鲁兰多糖是由出芽短梗霉(A ureobasidium pullulans)发酵产生的一种胞外多糖,其特殊的结构赋予了它许多优良的理化性质,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化工、石油及其他制造业.在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过程中,普鲁兰多糖的化学结构、产率及颜色的深浅等受到多种营养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介绍了普鲁兰多糖的结构、性质,重点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研究的发展方向.【总页数】3页(P113-115)【作者】郭法利;欧杰;马晨晨;董博【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815【相关文献】1.碳源对出芽短梗霉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的影响 [J], 刘鑫;周文红;韦海;刘慧霞2.酵母粉对出芽短梗霉发酵普鲁兰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J], 安超;马赛箭;常帆;上官亦卿;丁浩;薛文娇3.普鲁兰多糖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莉衡4.出芽短梗霉发酵生产普鲁兰多糖研究进展 [J], 安超;常帆;马赛箭;薛文娇5.出芽短梗霉新菌株RM1603产普鲁兰多糖条件优化及多糖分析 [J], 沈琦;张殿鹏;郝雅荞;罗翔莲;杨佳瑶;魏步云;李欧;赵洪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出芽短梗霉PA-2产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程亮【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06【摘要】将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PA-2进行液体发酵,发酵液用等体积正丁醇萃取3次,正丁醇萃取液旋转蒸发去溶剂后进行硅胶柱层析,以二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液进行梯度洗脱,每50 mL收集为1个馏分,共收集到50个馏分。
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20∶1)洗脱得到的馏分15~23对供试杂草野燕麦表现出了较强的活性,对野燕麦的除草抑制作用均为4级。
合并馏分15~23,以二氯甲烷和甲醇(体积比15∶1)的混合液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生物测定结果表明,Rf值范围在0.19~0.83的活性条带对野燕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HPLC分析PA1条带发现,该活性条带主要含有2个组分,最大吸收峰在220 nm,其保留时间分别为59.015、65.948 min。
【总页数】4页(P199-201,202)【作者】程亮【作者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青海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8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4+9【相关文献】1.燕麦镰刀菌GD-2产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研究 [J], 程亮2.瓜果腐霉毒素除草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 [J], 张利辉;张洋;司贺龙;董金皋;张金林3.出芽短梗霉菌菌株PA-2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J], 李永龙;程亮;朱海霞;郭青云4.出芽短梗霉菌菌株PA-2的除草活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 [J], 李永龙程亮朱海霞郭青云5.多孢木霉HZ-31菌株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及除草活性研究 [J], 朱海霞;蔺泽荣;马永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霉菌毒素是怎么来的鸭得了曲霉菌病怎么办
为保障鸭的健康,有必要了解霉菌毒素中毒的后果,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如对原料进行正确的质量控制,或向鸭饲料中添加达龙青梅肠健等。
霉菌毒素主要是指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它们可通过饲料或食品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毒性,损害机体的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
伴随着养鸭业的发展,肉鸭育种不断进步,育种的结果就是肉鸭越长越快,饲料转化率越来越低,相应的抗应激、抗病
力能力越来越差,对霉菌毒素的耐受力也是越来越差。
霉菌毒素的危害也越来越凸显。
鸭得了曲霉菌病怎么办?
1、如果鸭群已有鸭曲霉菌病的病情,病鸭要及时隔离,立即更换垫料,并把垫料下的土铲去一层。
及时将未感染鸭转移到干净和通风良好的鸭舍。
2、对于发病的鸭群,鸭舍、饲槽、饮水器等器具要全面彻底消毒。
出芽短梗霉发酵产liamocin的培养条件研究David Machaku;周丹凤;林琳;司振军;刘士旺;魏培莲【摘要】liamocin是出芽短梗霉(A ureobasidium pullulans)的某些菌株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一种多元醇酯,现已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菌、表面活性剂等多种作用.我们筛选获得一株出芽短梗霉liamocin高产菌株,对其产liamocin的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研究,并建立了一种滤纸片法测定liamocin含量的简便方法.研究结果显示:菌株以葡萄糖、蔗糖、木糖作碳源,都可以有效产生liamocin;酵母提取物、硝酸钠、玉米浆是比较适合的氮源;发酵过程中培养基pH值变化较大,培养基初始pH值为4~8时,liamocin都可以较好地产出;培养基装量对liamocin产量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可为liamocin发酵条件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浙江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9)006【总页数】5页(P414-418)【关键词】出芽短梗霉;重油;liamocin;发酵【作者】David Machaku;周丹凤;林琳;司振军;刘士旺;魏培莲【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27;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3;浙江科技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杭州310023;浙江省农产品化学与生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5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 pullulans)广泛用于普鲁兰多糖(pullulan)[1-3]和聚苹果酸(poly malic acid)[4-5]的生产,1993年日本的Nagata等[6]在研究出芽短梗霉发酵产聚苹果酸时,发现某些菌株可分泌一种密度比水重的多元醇酯。
迪美RMT 化学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3-碘-2-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质量指标: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活性物含量:≥7.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余逗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样组分相当伍,实验结果表示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ZPT以及Parsol1789等增添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
活性,能有效地克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用量及特色:1.一般增添量为0.05~0.2%,用户也可依据自己产品的特色,试验筛采用量比率,在低于45℃最后加入较好。
值使用范围为:2~12。
合用pH值范围宽泛,能够覆盖全部化妆品、日化产品的pH值范围。
本品使用方便、性能稳固、安全靠谱,在使用浓度下对皮肤、眼粘膜均无刺激性,对环境无污染。
每一种化妆品均需各自独到的防腐系统来保证其防腐成效,所以,每一种新开发或改良的产品,均需进行挑战性试验,以保证其防腐成效。
对微生物的抑杀成效微生物菌种最低克制浓度(ppm)枯草芽孢杆菌200表皮葡萄球菌200肺炎杆菌200大肠杆菌150铜绿假单胞菌300黑曲霉20桔青霉20杂色曲霉20蜡叶芽枝40绳状青霉20毒理试验:急性口服毒性试验(大鼠):LD50=1210mg/kg急性皮肤刺激试验(家兔):无刺激性(0.1%浓度)迪美RMB化学构成: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和2-溴-2-硝基-1,3-丙二醇质量指标:性状: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活性物含量:≥19.0%应用:可用于面霜、乳液、婴儿产品、防晒产品、香波、湿纸巾以及其余逗留在皮肤上的产品。
配伍性:可于化妆品中存在的各样组分相当伍,实验结果表示其抑菌能力不受化妆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蛋白质、中草药、 ZPT以及Parsol1789等增添物的影响。
抗菌性能:广谱抗菌活性,能有效地克制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酵母菌及霉菌。
出芽短梗霉(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真菌,常见于土壤和植物中,也可引起一些粮食和农产品的霉变。
这种霉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1)、黄曲霉毒素B2(AFB2)、黄曲霉毒素G1(AFG1)和黄曲霉毒素G2(AFG2)。
这些毒素对人体和动物都具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以下是关于出芽短梗霉毒理的详细解析:
**1. 黄曲霉毒素的分类和结构:**
- **AFB1:** 是最常见和最有毒的一种黄曲霉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质。
- **AFB2、AFG1和AFG2:** 这些毒素在结构上与AFB1相似,但毒性较弱。
**2. 形成原因:**
- **生长环境:** 出芽短梗霉主要在潮湿和温暖的环境中繁殖,因此容易在谷物、豆类、坚果等食品中滋生。
- **适宜条件:**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是黄曲霉毒素生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保存和加工食品时要注意环境的控制。
**3. 毒理学效应:**
- **致癌作用:** AFB1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已被证实与肝癌的发生相关。
- **肝损害:** 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脏损害,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化。
- **免疫毒性:** 某些黄曲霉毒素可能对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使人体更容易感染。
- **发育和生殖毒性:** 部分实验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可能对发育和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4. 食品安全和监测:**
- **限制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制定了黄曲霉毒素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保障食品安全。
-**监测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对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监测。
**5. 预防措施:**
- **环境控制:** 在谷物和农产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环节中加强温湿度的控制,减少霉菌滋生的条件。
- **筛选抗性品种:** 选择对出芽短梗霉抗性较强的植物品种,减少农产品受到霉菌侵害的
可能性。
- **科学加工:**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防霉措施,确保成品食品的安全性。
**结论:**
出芽短梗霉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潜在的健康威胁物质,对人体和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等多个方面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控制黄曲霉毒素的生成,通过监测和检测确保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在安全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