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质
- 格式:doc
- 大小:212.50 KB
- 文档页数:8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归纳整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现将有关要点归纳如下:1、应注意几个“不”⑴不能“玉石俱焚”。
即试剂一般与杂质反应,不与要保留的物质反应。
但特殊情况下,所加试剂需要和保留物质反应,但最终要转化成需要保留的物质。
如除去FeCl3溶液中的NaCl,可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加适量稀盐酸。
⑵“不增”、“不减”。
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⑶不污染环境。
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可污染环境的物质。
⑷不能“旧貌变新颜”。
即除杂结束前,要恢复保留物质的原有状态。
2、除杂方法的几个优化原则⑴若同时有多种方法能除去杂质,要选择那些简单易行、除杂彻底的方法。
⑵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保留物质的方法,即“一举两得”。
⑶先考虑物理方法,再用化学方法。
形成性练习1.写出下列概念的定义纯净物:叫纯净物。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纯净物。
混合物:混合物是。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和。
物质的纯度:混合物中主要成分的叫物质的纯度。
物质的纯度越高,表示该物质越接近纯净。
2.实验室有下列几种物质,①石灰水;②糖水;③二氧化碳;④蔗糖;⑤氧气;⑥泥浆水以上六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用序号填空)3.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自然界中没有、但人工能制作出绝对的纯净物B. 物质的纯度只用以表示主要成分的含量C.中学化学试验中要用纯度最高的试剂D.世界上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纯净是只是相对的说法4.填空(1)过滤常用于分离(2)过滤操作要点:①“一贴”②“二低”;;③“三靠”;;;(3)玻璃棒在过滤中的作用:5.进行过滤操作,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漏斗B.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滤纸C.滤纸.烧杯.试管夹.漏斗.玻璃棒D.滤纸.烧杯.试管夹.试管.铁架台6.右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操作的示意图。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分离与除杂和共存物质的检验与鉴别是化学分析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在分析物质时,我们需要对它的成分进行鉴别和检验,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质的分析质的分析是检验物质的一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的外观,进行某些化学试验或测量物质的物理特性来进行质的分析。
例如,在进行无机分析时,如果我们需要鉴别一种钠盐,可以用硝酸银试剂进行检验。
硝酸银试剂可以与钠盐中的氯离子反应,形成白色不溶性沉淀,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物质中含有氯离子。
量的分析量的分析是另外一种检验物质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定物质中各种元素或化合物的含量,实现对物质的全面检验。
量的分析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分析化学、生化分析等。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在进行物质分析时,有时会遇到复杂的混合体系,我们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和除杂。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物质分析的准确度和精确度。
蒸馏法蒸馏法是物质分离和纯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混杂物中有较大沸点差异的组分的分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蒸馏法将含水的甲醇分离成无水甲醇。
在蒸馏过程中,如果甲醇和水组成的混合物被加热,水先沸腾,先蒸发出去。
此时,蒸馏出的气体中含有更多的甲醇,从而实现甲醇的分离和除杂。
萃取法萃取法是另外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方法。
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混杂物中有易于溶解的有机组分和不易溶解的其他成分的分离。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苯作为萃取剂来分离含有茶碱和咖啡因的混合物。
茶碱和咖啡因在苯中有较高的溶解度,而其他组分则不容易溶解在苯中,因此可以通过多次萃取的方法实现茶碱和咖啡因的分离和除杂。
物质的共存物质的共存是指存在多种不同化合物或元素在一个样品中的情况。
在化学分析中,我们需要对这些化合物或元素进行检验和鉴别,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填充分析法填充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寻找和测定样品中不同元素或化合物的存在量。
物质除杂的方法
物质除杂的方法包括:过滤、沉淀、离心、萃取、蒸馏、结晶等。
1. 过滤:将混合物通过过滤纸等过滤器进行筛选,将杂质留在过滤器上,纯净物质通过过滤器流出。
2. 沉淀:通过加入特定的化学试剂,使其中一种物质沉淀到底部,然后将清液倒出。
3. 离心:将混合物置于离心机中,使其高速旋转,通过离心力使杂质被分离到上层或下层。
然后将纯净物质分离出来。
4. 萃取:利用不同溶解度的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将所需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 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个组分的沸点差异,在加热的情况下,将需要的纯净物质分离出来。
6. 结晶:将混合物进行逐渐降温,使其其中一种物质形成结晶,从而分离出所需纯净物质。
7. 精馏:通过沸点的差别,利用馏分柱和冷凝管将混合物中不同沸点的组分逐个分离出来,迅速冷却又可将其变回液态。
8. 溶剂萃取: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以溶剂对混合物进行萃取,然后用新的溶剂将所需的物质从溶剂中提取出来。
9. 电泳:将混合物通过电泳装置,利用电场力和荷电性质使不同种类的物质被分离出来,达到纯化的目的。
10. 水洗:利用水溶液对混合物进行冲洗、分离,将不同溶解度的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11.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将混合物中一种离子与树脂上的另一种离子进行交换,分离出所需的物质。
12. 气相吸附:利用吸附材料吸附混合物中的各个物质,然后用气流将所需的物质从吸附材料中分离出来。
纯化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以及所需纯度的要求,适当的选择可以提高纯化的效率和纯度。
初中化学总复习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教案)九年级化学中考实验探究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知识疏理】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理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经过化学反应使混合物的组分经过转化而分离还要恢复为)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在提纯物质的过程中除了选择合适的试剂外,还应选择适宜的杂质(或产物),以便于同被提纯物进行分离。
分离和提纯的依据是物质性质的差异。
要将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必须分析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决定选用何种试剂和操作方法。
同时需注意,物质的分离对于被分离出来的物质都有纯度要求,即分离出来的物质必须都是纯净物,而提纯(或称除杂)对分离出来的物质并无纯度要求。
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一)、常用的物理方法: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不同,采用相应的分离方法。
1. 过滤法:当可溶性物质混入不溶性物质或不溶性物质中混有可溶性物质时,用此法。
如:食盐中混有泥沙,可按如下步骤:①先将混合物溶于水。
②过滤。
③将滤液蒸发得NaCl。
2. 结晶法:当两种物质都可溶,但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差异较大时,用此法。
如:KNO3中混入NaCl,可按如下步骤:①溶于水加热,把混合物制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
②降温结晶。
③过滤。
3. 升华法:当易升华物质与其他物质相混合时,可用此法。
如:碘单质中混有砂子,其操作是:①加热使碘升华,收集碘蒸气。
②冷凝,得单质碘。
4. 特殊性质法:利用混合物中某些物质的特性进行物质分离。
如:Cu粉中混有Fe粉,可用磁铁吸出铁粉。
(二)、常用的化学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两种物质化学性质的差异,选用合适的试剂,进行化学反应,然后再用物理方法分离。
(关键是转变物质的状态)1. 沉淀法:即加入一种试剂和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而除去。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流程图一、物所的分离和提纯(除杂)1.原理物质的分离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合物中各成分物质彼此分开,得到纯净物,并使纯净物变回原来的状态;而物质的提纯是指采用适当的方法,把混入某物质中的少量除去,以获得相对纯净的物质,乂称除杂。
2.方法[1)物理方法(2)化学方法3.原则(1)“不增Z不增加新杂质;(21不减”;不减少主要成分;(3/易分,、杂质转化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4.除杂的几个优化原则(1)若同时有几种方法能除去杂质,则选用步骤简单、操作简便、除杂最干净的方法;12)应尽量选择既可除去杂质,又可增加主体物质量的方法.即“一举两得?(3)先考虑物理方法(如过滤、蒸发结晶、蒸镭、升华等),再用化学方法(如沉淀法、吸收法、转化法等)。
5.气体的净化6.固态物质的除杂(l)CuO(Cu):在空气中(或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2)Cu(F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3)Cu(Cu。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DCaOICaCOm) 士高温灼烧(3)CaCO式小。
):加入大量水,过滤(6)KC1(KC1O$):加热7.液态物质的除杂(DNaCl溶液(N龟Cd);加入适量的盐酸,蒸发(2)NaCl溶液CN.SCM:加入适量的氯化锐溶液.过滤(3)NaCl溶液(NaDH);加入足量的盐酸,蒸发(4)NaCI溶液(CuSO:):加入适量的氢氧化期溶液,过滤(5)NaCl溶液(KMO』九蒸发结晶⑹NaNd溶液[NaCl):加人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FeSO;溶液(CuSOJc加入足量的铁粉.过滤(8)C^CL溶液(HO):加入足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9)KCI溶液(KCOm加入适量的CK[.过滤(JO)NaOH溶液17加COCj口人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11 )NaOH溶液[Ca(([H )3]:加入适量的“配(XX •过滤(⑵KNd溶液(0Cl):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二、流程图1.题型筒介:工艺流程题的内容往往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从题干部分看一般都是以操作名称为主线,物质随着操作流程发生变化,这类题目中通常还包含简单的实验设计,实验一般为制备或对样品的定性、定量分析实验口2、方法指导,关注流程“三线”(去线、进线和可逆线)和“核心气如图)二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可总结为“读正文,找信息,灵活运用?看框内,看屉外,里外结合;边分析,边思考.易处着手:先局部. 后全盘,逐步深入1(l )B 物质是。
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一一分开,分离后各种成分要保持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即主要成分)。
原则: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保留的物质不能减少或改变)②易分(操作简单,杂质易被分离除去)③去除杂时,所选用的试剂不能跟被提纯的物质发生反应一、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当然,实际分离与提纯还会有一些其他方法,在实际解题时要因题而解,也可以综合而灵活地运用几种方法。
学以致用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氮气混有少量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欲获得干燥纯净的氮气,可采取下列操作:①通过浓硫酸,②通过填充铜粉的加热管,③通过氢氧化钠浓溶液,④通过浓盐酸。
最好的组合顺序是()A、①→②→③B、③→②→④C、③→②→①D、④→②→③2、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只需加入适量稀硫酸就能除去的是()A. NaCl(Na2CO3)B. Fe(Cu)C. Na2CO3(CaCO3)D. HCl(BaCl2)4、按照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可以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A.木炭粉和二氧化锰B.铁粉和硫酸铜晶体C.氯化钡和硫酸钾D.二氧化锰和氯化钠5、分离NaCl 、FeCl 3和BaSO 4的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A. H 2O 、AgNO 3、HNO 3B. H 2O 、NaOH 、HNO 3C. H 2O 、NaOH 、HClD. H 2O 、KOH 、HNO 36、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Cl 2、MgSO 4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5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 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 2溶液。
物质的分离提纯、除杂一、除杂质的原则1、首先根据杂质的性质,选择除杂质的试剂或方法。
2、要除尽杂质,所以有时候所加的试剂要过量3、不增,即不增加新的杂质(即除杂不加杂)4、不减,不改变原物质(通常所加试剂不能和原物质反应)5、易分,即把杂质变成沉淀、气体和水6、复原,被保留的物质应能恢复原状注意除杂中应先除去其它物质,最后一步才干燥二、除杂试剂的选择1、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气体:注意:一般不选择用气体做除杂试剂,应选固体或液体其余主要是干燥2、被提纯物质和杂质均为固体:一般不选择用固体做除杂试剂,应选气体或液体3、被提纯物质和杂质液体:一般为酸碱盐溶液之间的除杂,选择不能共存的阴阳离子并注意窍门窍门所加试剂要与原物质“沾亲带故”常见方法:一、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如:A(易溶)B(不溶)得到A :1、溶解 2、过滤 3、蒸发得到B :1、溶解 2、过滤 3、洗涤 4、烘干二、结晶法:A、B都易溶于水,其中A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B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如KNO3、NaCl提纯KNO3:1、较高温度溶解 2、降温结晶3、过滤三、溶解法(或转化法)1、Cu(Fe)①加入过量的酸,如:HCl,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②加入过量的Cu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③用磁铁吸引2、Cu(CuO)①H2 CO②加入过量的酸,如:HCl,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四、吸收及转化法1、N2(H2O)常用的干燥剂有NaOH和CaO,浓硫酸,CuSO4等其中(装无水硫酸铜不仅可用于干燥水而且可用于证明水)。
(注意:酸干酸,碱干碱,中性气体都可干,碱性气体:NH3;酸性气体:CO2、SO2、SO3HCl)2、CO(CO2)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3、CO2 (CO) 通过灼热的CuO五、沉淀法(溶液中)1、NaNO3(AgNO3)NaCl 或Na2CO32、KCl(K2SO4)BaCl23、K2SO4(KOH)CuSO4H2SO44、NaCl(BaCl2)Na2SO4或Na2CO35、NaOH(Na2CO3)Ca(OH)2或Ba(OH)26、KNO3(CuSO4)加 Ba(OH)2溶液六、化气法1、NaCl (Na2CO3) 1、沉淀法:CaCl22、加入稀盐酸2、CaCl2(CaCO3) 1、加入水溶解,过滤2、加入稀盐酸七、灼烧、加热等1、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2、CuO ( C )在空气中灼烧3、CuO ( Cu )在空气中灼烧4、CaO(CaCO3)高温云南近三年常考物质的除杂方法归纳。
专题4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利用各种物质的性质,将混合物分离物质的分离、除杂和提纯是科学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粗盐的提纯实验最为常见,常考题为选择和填空与探究知识点01 物质的分离和除杂所谓分离就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组分一一分开。
分离完成后各组分要保持原有的物质组成和状态。
除杂和提纯是将混合物中的某组分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而得到纯物质。
分离和提纯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物理方法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过滤法① 混合物的分离② 混合物的分离粗盐的提纯结晶法 蒸发①分离②除去从含有HC1的NaCl 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降低温度 可溶性固体溶质 不同分离NaCl 与KNO 3的混合物 蒸馏法分离 的液态混合物 制取蒸馏水(二)化学方法方法适用范围或原理举例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化气法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除去Na2SO4中的Na2CO3,可加:方程式:沉淀法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除去NaCl中的Na2SO4,可加:方程式:置换法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除去FeSO4中的CuSO4,可加:方程式:溶解法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除去C粉中的CuO粉末,可加:方程式:加热法杂质受热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除去CaO中的CaCO3,可:方程式:转化法将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除去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方程式:【能力拓展】在对物质进行分离和除杂时,要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还应注意以下原则:①“不增”“不减”原则:即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少要保留的物质。
②易分离原则:即提纯的物质与其他物质易分离。
③不污染环境原则:即要求所选用的除杂方法不能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
④"变废为宝”原则:尽量选择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试剂。
【即学即练1】实验中除杂的思路有两种:一是将杂质除去,二是将有用物质提取出来,以下除杂方法与后者的思路一致的是()A.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B.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混有的少量O2C.加热蒸发法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D.用适量石灰石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即学即练2】(2019九上·海宁月考)为提纯下列物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分离方法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洗气B 氯化铜溶液(氯化锌)金属铜过滤C 氯化钠固体(碳酸钠)稀盐酸蒸发结晶D 二氧化锰粉末(碳粉)水过滤A.AB.BC.CD.D能力拓展考法01 混淆蒸发与蒸馏的异同点蒸馏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是蒸发和冷凝两种单元操作的联合;蒸发是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物质的分离和除杂一、、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1、固—固混合分离型:灼烧、热分解、升华、结晶。
2、固—液混合分离型:过滤、蒸发。
3、液—液混合分离型:蒸馏。
4、气—气混合分离型:洗气。
二、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物理方法、适用范围及主要仪器名称过滤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分离烧杯、漏斗、滤纸、玻璃棒蒸发结晶溶液中溶质析出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烧杯蒸馏沸点不同的互溶液体混和物的分离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温度计升华固体与固体杂质的分离烧杯、酒精灯、石棉三、分离和提纯物质常用的化学方法1、气化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气体逸出而除去。
2、化水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转变为水而除去。
3、沉淀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转化为沉淀,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4、加热(高温)法:加热或高温混合物使杂质分解或变为气体)而除去。
5、溶解法: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某种试剂,使其中的杂质与该试剂反应生成易溶物质,再过滤从而达到除杂目的。
6、吸收法:将气体混合物通过洗气装置,杂质气体被装置内所盛装试剂吸收而除去。
四、物质分离和提纯应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不能引入新杂质。
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只增加不减少。
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节约试剂。
对多组分的混合物的分离提纯,一般要考虑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综合运用。
5、除杂试剂必须过量。
6、过量试剂必须除尽(去除过量试剂带入的新杂质时应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7、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五、常见物质的除杂试剂或方法: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CO CO2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CO2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2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Na2CO3NaHCO3加热混合物NaOH Na2CO3加入适量的石灰水,过滤CaO CaCO3高温煅烧Cu Fe 加盐酸或硫酸铜溶液,过滤;用磁铁吸引KCl MnO2溶解、过滤、蒸发NaCl Na2CO3加适量的盐酸或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FeCl2 CuCl2 加足量铁粉、过滤复习要点NaCl KNO3蒸发结晶,过滤KNO3NaCl 降温结晶,过滤H2HCl 通过碱溶液,再干燥六、分离与提纯的区别: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分开,要保留其中各种物质,且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关于初中化学中物质的除杂与分离1. 什么是除杂?初中化学中的除杂,是指从混合物中去除杂质,使目标物质单独存在。
混合物中的杂质往往会影响我们对目标物质的分析和应用。
2. 常见的除杂方法•漏斗法:适用于颗粒较大且密度差异较大的混合物。
•筛选法:适用于颗粒较小的混合物。
•磁选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磁性物质。
•离心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悬浮液的情况,可以通过离心来分离悬浮液和固体。
•沉淀法:适用于在混合物中加入化学试剂,形成不溶性沉淀,然后用其他方法去除。
3. 化学分离化学分离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目标物质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分离方法包括:•比重分离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的比重差异很大的情况。
•蒸馏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在沸点上有较大差异的情况。
•结晶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可溶性物质,通过结晶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纯化出来。
•水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需要水解的物质。
•氧化还原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存在具有氧化还原性的物质。
4. 物理分离物理分离是通过物理方法将目标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常见的物理分离方法包括:•蒸发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易挥发性物质的情况,将混合物加热使易挥发性物质蒸发,然后再重新凝结为纯净物质。
•溶解法:适用于混合物中含有溶性物质的情况,通过溶解可以将目标物质分离出来。
•洗涤法:适用于混合物中目标物质和杂质易于分离的情况,通过重复洗涤可以将目标物质从杂质中分离出来。
5. 总结初中化学中的物质除杂与分离是化学基础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和实验中,常常需要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单独的物质。
通过了解常见的化学分离和物理分离方法,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并达到分离纯化目的的最终目的。
物质的除杂(提纯)
一、基本原理:物质的除杂也叫物质的提纯是除去物质中混有的杂质的过程,除杂不要求一一恢复到样品,如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最后只要求得到铜粉,对铁则没有要求。
除杂时遵循的原则是:
不增: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不减:选用的试剂只能和杂质起反应,不能与欲提纯的主要成分反应;易分:和杂质起反应所生成的产物和主要成分容易分离开来。
最佳:即最好在除去杂质的同时能增加被提
二、基本方法:必须抓住要提纯物质与杂质之间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和联系,决定选用何种试剂或何种操作方法。
1、物理方法
①过滤法:适用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的分离. 例如:KCl(MnO2)
②结晶法:适用于分离可溶性混合物或除去可溶性杂质. 具体方法有两种:
一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物质的提纯。
二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称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物质的提纯。
例如:饱和NaCl溶液(KNO3) 饱和KNO3溶液(NaCl)
2、化学方法
通过发生化学反应将混合物分离或除去组分中的杂质,达到提纯目的的方法. 操作时应注意:所选的试剂一般应是只与杂质起反应,而不能与被分离或提纯的物质反应。
具体的方法有:
①气化法:通过加热或加入某种气化剂,使杂质转化为气体(气化剂通常为稀盐酸或稀硫酸). 如:KCl溶液(K2CO3),可选稀盐酸KCl(KClO3)可用加热法除去KClO3。
②沉淀法:在混合物中加入某种试剂,使其中一种以沉淀形式分离出去的方法. 使用该种方法一定要注意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如:NaCl溶液(Na2SO4),可用适量的BaCL2溶液除去Na2SO4。
③溶解法:用酸或碱把杂质转化成液体而除去. 如:Ag(Fe)粉
④转化法:通过反应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HNO3中混有少量的H2SO4;NaCl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⑤加热法:通过加热(高温)可将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的物质。
如:CaO中混有CaCO3;CuO中混有Cu。
⑥置换法:用活泼金属置换盐中的不活泼金属元素,而达到除杂的目的.
如:Zn(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AgNO3FeSO4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uSO4
⑦吸收法:常用来除去气体中的杂质. 选择适当的试剂与气体中的杂质反应即可达目的.
如:O2(H2O) CO(CO2)
三、常见离子除去的方法
OH-:加入H+,形成水。
加入Fe3+,Mg2+,Cu2+形成沉淀
CO32-:加入H+形成水和气体CO2加入Ca2+,Ba2+形成沉淀
SO42-:加入Ba2+形成沉淀Cl-:加入Ag+形成沉淀
Ca2+:加入CO32-形成沉淀Mg2+,Cu2+,Fe3+:加入OH-形成沉淀
Ba2+:加入SO42-,CO32-形成沉淀Ag+:加入Cl-形成沉淀
四、练习题
1.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A.把混合气体点燃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D.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2.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碳酸钠.为了除去碳酸钠,可加入适量()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 C.盐酸D.氢氧化钙溶液
3. (2008黄石)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用NaOH除去CO2中混有的HCl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
C.用水除去MnO2中混有的KCl
D.用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4、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5.(2008常州)选择恰当的试剂或方法除去括号
内的杂质。
(1)CaO(CaCO3) ;(2)Cu(Fe) ;
(3)NaCl(CuCl2) 。
(4)ZnSO4(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
(5)O2(水蒸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生石灰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盐酸
B、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2SO4,加入适量BaCl2溶液
C、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NaOH溶液
D、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Cu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
10.南通市濒江临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
(1)海水晒盐可获得粗盐,在实验室中,粗盐经过溶解、 、 可制得精盐。
(2)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 2、KCl 和MgSO 4等物质,右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
①设t1℃时MgCl 2、KCl 和MgSO 4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别为a 、b 、c ,则它
们的大小关系为 : 。
。
②将卤水加热到t2℃以上,根据溶解度曲线,首先析出的晶体是 。
(3)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提取Mg 的过程中,试剂A 可以选用_________,试剂B 选用_________,由无水MgCl 2制取Mg 的反应类型为 。
②分离出Mg(OH)2后的NaCl 溶液中还含有CaCl 2、Na 2SO 4等杂质,为了获得NaCl 溶液,在分离后的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 2溶液、Na 2CO 3溶液,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
实验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是为了除去 ;加入过量Na 2CO 3溶液的目的
1、下列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1 2
溶解度
A、除去CaO中的少量的CaCO3用稀盐酸
B、除去CO中的少量的CO 2用氢氧化钠溶液
C、除去CuSO4中的少量的铁粉用水溶解后过滤,再蒸发结晶。
D、除去CO2中的少量的SO2用烧碱溶液
2
3
4、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第一方案比第二方案更方便、合理的是
7、将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除去,所选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气体CO2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B NaOH溶液Na2CO3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
泡
C 炭粉CuO粉末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
D FeSO4溶液CuSO4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10、下表为各物质中所含有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
正确的组为
1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12、下列除杂的实验操作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O2(CO2)加足量熟石灰
B.NaOH溶液(石灰水)加适量纯碱溶液、过滤
C.CuO(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MnO2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3、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CaO中混有少量的CaCO3(加适量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铜(加适量烧碱溶液)C.CuO中混有少量的C粉(加热至高温) D.Cu粉中混有少量的Zn粉(加适量稀硫酸)
15
16、除去下表所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选试剂不正确
...的是
17、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
的是 1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19202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22、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2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24、
26、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A.氯化钙固体(碳酸钙):加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
B.氯化钠固体(碳酸钠):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铁粉(铜):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二氧化锰(氯化钾):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2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30、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1、B
2、BC
3、B
4、B 7、AC 8、AC 10、BC
11、A 12、B 13、BD 15、AC 16、BD 17、D 18、C 19、B
20、D 21、B 22、A 23、AC 24、D 25、C 26、BD 27、D 28、BD 29、BC 30、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