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报告范文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植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增强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野外调查和观察的能力,我们选择了植物多样性调查作为实习主题。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调查,掌握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特点,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2023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进行,地点为我国XX省XX市XX县。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实习内容(1)植物群落调查:观察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和分布特点。
(2)植物种类鉴定:学习植物形态学特征,识别不同科、属、种的植物。
(3)植物多样性评价:运用相关指标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
(4)植物保护意识培养:了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 实习方法(1)样方法:在调查区域随机选取若干样地,对样地内的植物进行详细记录。
(2)调查表法:根据植物形态特征制作调查表,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3)摄影法:拍摄植物图片,便于后续鉴定和分析。
(4)文献查阅法:查阅相关植物学资料,丰富植物知识。
四、实习过程与收获1. 实习过程(1)前期准备:了解实习目的、内容、方法,准备相关调查工具和资料。
(2)野外调查:分组进行植物群落调查,记录植物种类、数量、分布等信息。
(3)植物种类鉴定:根据调查记录,对植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科、属、种。
(4)数据整理与分析:将调查数据整理成表格,运用相关指标对植物多样性进行评价。
(5)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过程,分析实习成果。
2. 实习收获(1)掌握了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同地区植物群落的特点。
(2)提高了野外调查和观察的能力,学会了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植物多样性调查。
(3)丰富了植物学知识,提高了对植物保护的意识。
(4)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沟通协调能力。
五、实习结论与建议1. 结论本次实习使我们对植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掌握了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方法,提高了实践能力。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草本植物群落的调查与分析一、目的意义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1]。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1]。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而草本植物的分布与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的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对我们了解和保护草本植物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采样测定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重要值 = 相对多度 + 相对频度 + 相对盖度其中,相对多度 =某种的多度所有种的多度之和× 100% ;多度 =某种的个体数所有种的个体数之和相对频度 = 某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之和× 100% ;频度 =某种出现的样方数样方总数相对盖度 = 某种的盖度所有种的盖度之和× 100%Shannon – Weiner多样性指数H (bit)= –∑P i log e P i其中,P i——种i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 1 –Σ(N i / N)2其中,N i——种i的个体数;N ——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数。
三、结果与分析1、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优势种表1 两耳草 + 地毯草 + 天胡荽群落表种名总株数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重要值两耳草1416 25.22 9.88 33.16 68.26 地毯草897 15.98 11.05 24.4 49.43 天胡荽1054 18.77 9.3 9.5 37.57 黄花酢浆草505 9 5.81 7.59 22.4 水蜈蚣398 7.09 7.56 3.73 18.38 假俭草322 5.74 4.07 7.7 17.51 丰花草68 1.21 8.14 7.61 16.96 三点金267 4.76 7.56 3.71 15.94 堇菜113 2.01 8.14 1.02 11.17 纤毛鸭嘴草176 3.14 4.07 1.35 8.56 狗牙根100 1.78 4.65 1.09 7.52 崩大碗46 0.82 4.07 1.55 6.44 马唐147 2.62 2.9 0.49 6.01 雾水葛26 0.46 4.07 0.5 5.03 车前草21 0.37 1.74 1.92 4.03 铺地黍15 0.27 1.74 0.57 2.58 瓶尔小草31 0.55 1.16 0.64 2.35 蛇莓8 0.14 1.16 0.17 1.47 黄鹌菜 2 0.04 0.58 0.1 0.72 苦麦菜 1 0.02 0.58 0.1 0.7链荚豆 1 0.02 0.58 0.01 0.61根据样方调查结果可知,本次实验所调查的草本植物群落,共有草本植物12科21种,植物种类较多。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土壤地理学实习报告
土壤剖面的野外观察实验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1202
姓名懵懂
学号2012119010***
成绩
日期2014。
6
目录
一、实习目的 (1)
二、实习内容 (1)
一、实验工具 (1)
二、实习地简介 (1)
三、实习过程及步骤 (1)
(一)周边环境条件调查 (1)
(二)层间植物调查 (2)
(三)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3)
(四)外貌调查 (4)
三、实习路线 (4)
四、结果与分析 (5)
一、文家山植物群落总结分析 (5)
二、心得体会 (5)
参考文献 (6)
一、实验目的
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二、实习内容
(一)实验用具
铁锹,门塞尔比色卡,土壤坚实度计,10%盐酸溶液,pH混合指示剂,白瓷板、玻璃棒、pH标准比色卡,皮尺,剖面刀,铅笔、塑料袋,标签,纸盒,土壤剖面记载表,文件夹。
(二)选择土壤剖面点
(三)实验结果
孔隙颜色湿度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松
紧度
0—10cm 5YR3/1 潮湿砂土核状或粒状松海绵状孔隙10—20cm 5YR4/2 湿润粘壤土块状散蜂窝状孔隙20-30cm 5YR5/3 润壤土圆顶柱状散网眼状空隙30-50cm 5YR4/4 湿润砂质壤土小块状松蜂窝状孔隙
(四)结果与分析。
长沙市城区天然植物群落调查报告侯碧清刘克旺前言植物群落是植物在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一个集合体。
经过一定的发展过程演替而成,是植物群体发展的自然属性,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产生不同的群落类型,也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长沙市地处典型中亚热带、典型地带性植物群落是常绿阔叶林,是以各类常绿阔叶树种如槠栲类、樟楠等为优势种的植被类型。
这类植被对当地自然环境适应性最强,生物量最大,生态效益最好,群落结构最稳定,并能组成最佳的生态系统。
但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频率加快,对植物资源的破坏也随之日趋严重,致使原生植被不复存在或改观,被人工植物群落或次生群落取代。
加强对次生群落的保护,随着次生群落自身演替规律,组成群落植物种类的不断调整和发展,使其结构、外貌发生变化逐步向良性的方向演变,最终发展形成稳定性的地带性植物群落,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就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终极目的。
通过植物群落调查,就是探讨天然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群落演替等方面的规律,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其按照顺向演替方向发展。
园林绿化是建造人工群落的组成部分,如何实现园林绿化本土化、原生化和多样化,最关键问题是植物选择和植物配植。
建造一个优秀的人工植物群落(植物景观),必需按照天然群落的规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选用植物和植物间的合理配置,才能突出景观的稳定性、观赏性、地方性、多样性和提高生态效益。
因此,园林绿化工作事实上是一个仿造自然群落的过程,能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就能成功,否则,就功亏一匮。
一、自然环境概况长沙市为湖南省省会,位于湖南省东北部,东经112°53′~113°06′,北纬28°02′~28°16′,东临江西省铜鼓、宜春、萍乡三县,南接株洲、湘潭两市,西与益阳、娄底毗邻,北与岳阳接壤,东西长约233km,南北宽约90km。
长沙处于湘中丘陵与洞庭湖冲积平原过渡地带和湘浏盆地,滔滔湘江贯穿南北。
第1篇一、前言植物作为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食物、药物、材料等生活必需品,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深入了解本地植物资源,提高我们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植物调查实践活动。
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植物进行实地考察、记录和分析,全面了解该区域的植物种类、分布、生长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
二、调查方法1. 实地考察:我们选取了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徒步、骑自行车等方式对植物进行实地考察。
2. 记录与分析: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了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情况等信息,并利用专业植物鉴定工具进行鉴定。
3. 拍照记录:利用相机、手机等设备对植物进行拍照,以便后续分析。
4. 文献查阅:通过查阅相关植物学资料、书籍和互联网资源,对所调查植物进行补充了解。
三、调查结果1. 植物种类:本次调查共记录植物种类XX种,其中乔木XX种,灌木XX种,草本XX种,藤本XX种。
2. 分布特点: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种类分布较为均匀,但部分珍稀植物种类分布较为集中。
3. 生长状况:调查区域内的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大部分植物生长旺盛,叶色翠绿,花果繁多。
4. 生态环境:调查区域生态环境良好,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四、典型植物介绍1. 银杏(Ginkgo biloba L.):银杏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种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叶形独特,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2. 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Zucc.):红豆杉为红豆杉科红豆杉属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其树皮、枝叶、种子等部位含有多种生物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3. 金线莲(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unge):金线莲为兰科金线莲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血、润肺止咳等功效,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
公园的生物调查报告公园的生物调查报告公园是城市中绿色的宝藏,是人们放松身心、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场所。
然而,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公园内的生物资源,我们进行了一次生物调查。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调查结果进行详细介绍。
一、植物多样性调查在公园中,我们发现了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
首先,我们观察到了大量的乔木,包括松树、柳树和榆树等。
这些乔木为公园提供了宜人的阴凉环境,并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的花卉,如兰花、牡丹和郁金香等。
这些花卉不仅美丽,而且对于吸引蜜蜂和蝴蝶等传粉媒介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乔木和花卉,我们还发现了一大批草本植物。
这些草本植物包括了各种野花和草地植物,如紫花苜蓿、菊花和小麦草等。
这些植物为公园增添了色彩,也为鸟类和昆虫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
二、动物多样性调查在公园的生物调查中,动物多样性同样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我们观察到了许多鸟类的活动,如麻雀、知更鸟和喜鹊等。
这些鸟类在公园中筑巢、觅食,为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观赏体验。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候鸟,如白鹭和大雁等,它们在迁徙季节会选择在公园中歇脚补给。
除了鸟类,公园还是许多小型哺乳动物的栖息地。
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松鼠、野兔和刺猬等动物的踪迹。
这些小型哺乳动物在公园中繁衍生息,为生态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昆虫和爬行动物。
公园中的花丛和树木吸引了许多蝴蝶和蜜蜂。
我们还观察到了一些蜥蜴和蛇类。
这些昆虫和爬行动物在公园中构成了一个微观的生态系统。
三、生态保护建议通过对公园的生物调查,我们认识到了生物多样性对于公园的重要性。
为了保护和提升公园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植物保护:保护和繁育珍稀植物品种,增加植物多样性。
同时,加强对公园内乔木的修剪和养护,保持植物群落的健康。
2. 提供合适的栖息环境:增加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设置鸟巢和蝴蝶花园等,吸引更多的动物栖息和繁衍。
山西朔州的植物种类及分布调查报告一、引言山西朔州位于中国北方,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
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构成了这个地区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西朔州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方法、结果及分析,并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探讨。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山西朔州的植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
首先,我们对朔州市辖区范围内进行了野外实地考察。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详细记录并拍摄了各个地点出现的植物,并采集标本进行鉴定。
其次,我们还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调研。
通过阅读现有文献资料,我们进一步确认和补充了野外实地考察中所得到的数据。
最后,在调查过程中还结合使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并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相结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三、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山西朔州共有植物种类2000余种,涵盖了绝大部分植物门类。
其中,木本植物约占总数的40%,草本植物约占总数的60%。
这些植物中包括了许多珍稀、特有和受保护的植物。
在朔州市辖区范围内分布较为广泛的主要植被类型有草原、森林和湿地。
草原主要分布在市区周边地区和山间盆地,以禾本科为主要优势种类。
森林主要分布在山地和丘陵地带,以松科、柏科和杨科等为优势种类。
湿地则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湖泊周围,以芦苇等湿生植物为特色。
四、讨论与分析根据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进一步研究与分析发现,在朔州市范围内存在一些特殊生境类型,如高山草甸、沙漠绿洲等,在这些生境中具有独特的植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分布。
这些特殊生境为朔州的植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保护和繁衍条件。
另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植物群落的演替现象。
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一些原生植被逐渐被破坏和替代,导致一些特有种和珍稀种的减少。
这对朔州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济南南部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济南市是山东省的省会,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南部山区地势较高,森林覆盖率较高,是济南市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护区。
植物群落是一个包含多种植物物种的生态系统,在南部山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及特有性十分突出。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部山区的土地开垦及人类活动不断增加,植物群落所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也越来越大。
因此,对南部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研究旨在对济南南部山区植物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以期为南部山区植物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调查济南南部山区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度、不同土地类型的植物群落类型、物种组成、生长状况、数量分布等;(2)分析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固有度等参数,探讨植物群落结构和特点;(3)比较不同地域和不同海拔高度的植物群落特征和生态环境条件。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采用样线调查和样方法进行植物群落调查;(2)计算出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态固有度等生态学参数进行数据分析;(3)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土地利用等。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期将:(1)深入了解济南南部山区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2)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以保护和管理南部山区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为进一步开展南部山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和信息。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植物地理学实验项目名称班级与班级代码实验室名称专业任课教师学号姓名实验日期姓名实验报告成绩评语: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一、实验目的掌握群落物种多样性野外调查取样和计算的基本方法,分析物种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及与群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关系。
加深物种多样性对群落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1)调查一个样地内,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群落各数量指标(2)对植物群落进行多样性分析三、实验设备测绳、皮尺、卷尺、胸径尺、测距仪四、实验步骤(1)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合的样地(2)根据植物群落类型设定样方(3)调查群落内各数量指标(4)根据拟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多样性分析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乔木层样方面积:5*5m2 总盖度:30% 调查人:李伟玮日期:2020/6/18 序号物种胸径高度枝下高郁闭度1 木棉树0.8m 6.5m 2m <0.12 垂榕树0.3m 3m 2.5m 0.13 蒲葵树0.2m 3.5m 0.7m <0.1(二)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选择香农多样性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作为本调查的多样性指数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S=5P1=0.04 P2=0.13 P3=0.03 P4=0.15 P5=0.65 H=1.21 S=0.64 S=5P1=0.3P2=0.25P3=0.12P4=0.6P5=0.15H=6.27S=0.4606S=3P1=0.2P2=0.5P3=0.3H=1.029S=0.62六、结论与问题1.选择的样地的标准:①种类成分分布均匀;②结构完整,层次分明;③生境条件一致;④避免过渡地带;⑤明确观察范围2.确定样地后,要记录样地的基本情况,样地情况记录越详细,越有利于对生物多样性进行环境因子的分析3.设定样方时,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取样面积太大会耗费太多时间耗费人力;取样面积过小又不能完全反映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情况。
植物调查报告植物调查报告(集锦15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植物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植物调查报告1一、调查概况通过教师教学效果反馈分析,虽然初一初二生物成绩理想,但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灵活运用方面还稍有欠缺,就这个问题我于xx年4月份,对我校的学生就生物课学习方法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初中生的学习生物的学习发发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准确把握初中生对生物这一非主课的课程的一般学习方法,就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情况,对课堂教育作出改善,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同时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的改进需要提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预习复习情况;2、学生上课情况;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初一、初二共6个班进行调查共有310名学生进行了这次调查,接近理想的随机样本数量,使调查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更加可靠。
调查内容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这三个时候学生所采取的学习方法,并包括学生对现今生物课的看法和建议等几方面内容。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部分学生在生物的学习方法上依然存在着问题。
(一)课前预习情况1、上课的预习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多能在课前自觉预习,但是19%的学生则是在课前翻一下书,对这节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个大体的印象;而13%的学生是想起来就预习,12%的学生则是把预习当成是一种任务,老师要求就预习,若老师不要求就不预习;最后剩下4%的学生上课前不预习。
2、预习方法调查结果表明,33%的学生会找疑难点进行复习,而25%的学生则是选择找侧重点;18%的学生会先发现问题,然后就根据问题来预习课本内容找出解决的答案;8%的学生会对照参考资料进行预习;最后16%的学生看一遍书。
通过这些数据,侧面反映了学生不知道预习的目的,这就导致学生不知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这种情况使学生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进一步使课堂效果黯然失色,教学效果不明显。
植物学调查报告:探索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
简介:
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城市中植物多样性的探索性调查,对主要公共区域和街头进行了植物种类的统计。
我们对不同的场所进行分类,如公园、花园、街道和广场。
方法:
我们在不同的场所进行了植物的统计,记录了每种植物的名称以及其数量。
我们还对一些生境和生长条件进行了记录,如噪音水平、土壤和阳光照射,以及植物的高度和生长状况。
结果:
我们统计并记录了城市中大约50种植物,其中有巨型红树、针叶树、草本、花卉等等。
我们发现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植物组成。
公园和花园中的植物多样性更高,而街道和广场的植物种类数量较少。
我们还发现,植物的生长状况与它们的生境和生长环境密切相关。
在噪音水平较高的地方,植物生长状况不如在安静的地方,而土壤和阳光的条件也会影响植物的状况。
结论:
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仍然存在,并且在不同的场所有着不同的特点。
然而,城市环境对植物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以便更好地维护和管理城市中的植物多样性。
植物调查报告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为我们提供氧气、食物和药物,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我们进行了一次植物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我们的调查过程和发现。
调查地点我们选择了一个位于乡村的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地点。
该地区地势起伏,植被丰富,有森林、草地和湖泊等多种生态环境。
我们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了植物调查,以全面了解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植物调查。
首先,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记录了不同地点的植被类型和植物种类。
其次,我们使用了植物采集工具,采集了一些植物标本,并进行了详细的形态学观察和记录。
此外,我们还使用了无人机和卫星影像技术,对整个调查区域进行了植被覆盖度和植被结构的遥感监测。
调查结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丰富的植物资源。
在森林中,我们发现了多种乔木和灌木,包括橡树、松树、枫树等。
在草地上,我们观察到了各种野花和草本植物,如紫花苜蓿、翠菊、马兰等。
在湖泊周围,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水生植物,如睡莲、香蒲等。
通过遥感监测,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较高,植被结构复杂多样。
讨论与分析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不同生态环境中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森林中的乔木和灌木种类更为丰富,而草地上的野花和草本植物更加多样。
这表明不同生境对植物的生长和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珍稀濒危植物,这提示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需要进一步保护。
结论通过这次植物调查,我们对该地区的植物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我们发现了丰富的植物多样性和复杂的植被结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珍稀濒危植物。
这些调查结果将有助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植物资源利用。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植物资源,为人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关于植物调查的报告(10篇)植物调查的报告篇1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小组原来就非常喜爱大自然,宠爱植物,也特别想观看大自然中的植物,但由于没时间,所以始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
正好,今日老师让我们用一节课的时间观看植物并作调查报告。
一节课的时间,对我们来说太珍贵也太充实了,我们仔细地观看后,便有了以下结果。
二、调查方法。
实际观看三、调查结果。
〔1〕侧松柏。
侧松柏属常绿乔木,树高一般达20米,树干皮呈淡灰褐色,条样子纵裂。
它们一般为21根树枝,枝叶繁茂,叶子样子像圣诞树,又似手爪。
从下往上看,像森林,那点点缝隙像星星或雪花。
〔2〕不知名小树。
叶子前面呈灰褐色,后面呈浅红色,枝叶繁茂,有很多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如累累硕果,已暗香浮动。
有些花已开,似丝带,非常松软,上面滴着露珠点点。
从下往上看,似一片红的天空;从上往下看,层层叠叠、凹凸不一、错落有序。
扎根的土壤上,有落花落叶,纵使它们长得更茂密。
〔3〕豆科紫荆花。
外面呈粉红色,一朵朵串在枝头,像冰糖葫芦,曲线强硬,花朵是很多片小叶组合成的,好像小球。
这棵紫荆花为“山”字形,好像在诉说着祖国秀丽的大好河山。
〔4〕枇杷树。
枇杷树又叫卢桔,常绿小乔木,生长在暖和潮湿的绿荫中。
树形并不粗大,显得瘦直,分出的枝干与本树干不相上下,但最特殊的是树叶。
树叶犹如扇子,半径很长,树叶由笔直的“此地”的一根茎直通到“彼岸”,或多或少的纹路是供水的器官,如人的血管,关心根汲水到每片叶子和树枝。
枇杷树开出的花有黄色、白色的等,大多数叶子上都有花。
四、调查建议。
其实,我们对校内植物没有什么要求的,由于究竟花开花落是植物生命的轮回。
假如实在要提出点建议的话,我们就盼望用一些方法让落花落叶不掉在地上,例如:设一个大花坛。
植物调查的报告篇2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内坐落在秀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到达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闲逛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内,就会感到特殊的美好!那是在上八班级生物上册“依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同学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同学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熟悉,你能带我们去熟悉熟悉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一、实验题目草本群落调查与分析二、实验目的生物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内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植物种类不同,群落的类型和结构也不相同,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研究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状况。
同时掌握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和群落分析方法。
三、采集方法1、仪器和材料样方框(50cm×50cm),皮尺,卷尺2、测定方法(1)样地调查:采用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于2011年3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区网络学院门口的草坪上选好样地,在样地中每隔2m 设置1个50cm×50cm的样方,共计19个样方。
调查记录的内容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的植物名、株数、盖度、高度及物候相等。
(2)数据分析:本次实验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指数计算和群落划分的依据,而群落多样性的测度选用Simpson 多样性指数D 和Shannon –Weiner多样性指数H 。
四、实验材料皮尺、卷尺、25cm*25cm的铝合金取样框。
五、实验步骤在华南师范大学网络中心旁的草地上,采取东西走向每3米取一样方,每组取3个样方,且实验小组间距离为两米。
样方取好后即可统计草本群落中的物种数量,各自的盖度,频度等数据。
六、实验结果1、草本植物群落样方测定记录(1)物种组成根据调查统计,春季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共有草本植物15科24种。
其中,主要优势科是禾本科。
呈现出整体科数多,但种类稀少、单种科较多的分布特点。
表1 华师网络学院旁草坪草本植物的种类构成统计(取样地点:华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旁草坪记录时间:2012-5-10)科种科种禾本科8 车前草科 1菊科 2 大戟目 1伞形科 2 蝶形花 1炸酱草科 2 豆科 1秋海棠科 1 爵床科 1苋科 1 鳞毛蕨科 1玄参科 1 蔷薇科 1荨麻科 1(2)相对多度、相对盖度、相对频度、重要值相对多度。
第1篇一、引言植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保障生物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植物多样性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多样性现状,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我们开展了植物多样性研究实践。
本文将详细介绍本次实践的过程、结果及心得体会。
二、实践目的1. 了解植物多样性的概念、意义和现状;2. 掌握植物多样性的调查方法;3. 提高野外实践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实践内容1. 植物多样性基础知识学习在实践前,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参加学术讲座等方式,对植物多样性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学习。
主要内容包括:(1)植物多样性的定义及分类;(2)植物多样性的生态学意义;(3)植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措施。
2. 野外调查实践野外调查是植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环节。
我们选取了我国某典型地区作为调查地点,具体内容包括:(1)样地设置:在调查区域内随机选取样地,样地面积约为100平方米;(2)样地调查:对样地内的植物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植物名称、高度、冠幅、生长状况等;(3)植物群落结构分析:对样地内植物群落进行分层、分类、数量统计等分析;(4)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等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数。
3. 实验室分析将野外调查所得数据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主要步骤如下:(1)数据整理:对野外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植物名称、数量、频率等;(2)统计分析:运用SPSS等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数;(3)结果讨论:结合文献资料,对植物多样性现状进行讨论。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1. 植物多样性现状通过本次实践,我们发现在调查区域内,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共有20余种植物。
其中,草本植物占比较高,灌木和乔木种类相对较少。
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为2.35,Simpson指数为0.89,表明该区域植物多样性较高。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日益加深。
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品、建材等生活必需品,还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植物多样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植物资源的现状、问题及保护措施,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二、调查背景与目的1. 背景:近年来,我国植物资源流失严重,一些珍稀植物濒临灭绝。
为了提高公众对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们决定开展此次社会实践调查。
2. 目的:- 了解我国植物资源的现状及分布情况;- 分析植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探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 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参考意见。
三、调查方法与过程1. 调查方法:- 文献查阅:收集国内外关于植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实地考察:走访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农业科研机构等,实地了解植物资源状况;-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的调查;- 访谈:与植物学家、环保人士、政府部门人员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2. 调查过程:- 2023年1月至2月,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 2023年3月至4月,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多个地区;- 2023年5月至6月,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公众意见;- 2023年7月至8月,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 植物资源现状:- 我国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约占世界植物种类的10%;- 珍稀植物种类较多,如金丝楠木、水杉、银杏等;- 植物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北方地区相对较少。
2. 植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过度开发: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植物栖息地破坏;- 环境污染:大气、水体、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影响;-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植物生长周期、分布范围等发生变化;- 生物入侵:外来物种入侵导致本土植物资源减少。
小区植物物种丰富度调查与分析我对自己小区的植物物种进行了观察,拍照,及查阅资料等,由此对小区植物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下面是我的分析成果。
首先是小区各种植物的介绍:1.这是楼下的一株竹子,应该是一株凤尾竹,四季常青,株丛密集,竹干矮小,枝叶秀丽,凤尾竹为禾本科竹亚科凤尾竹属多年生木质化植物。
秆密丛生,矮细但空心;秆高1-3m,径0.5-1.0cm.,具叶小枝下垂,每小枝有叶9-13枚,叶片小型,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 3.3-6.5cm,宽0.4-0.7cm。
2.这是紫茉莉,俗称地雷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尽管称为紫茉莉,它其实有很多颜色主茎直立,高50~100cm,具膨大的节,多分枝而开展。
单叶对生,卵状或卵状三角形,全缘。
花顶生,总苞内仅1花,无花瓣。
花萼呈花瓣状,喇叭形,直径2.5cm左右。
花午后开次晨凋萎;不久即脱落。
瓣化花萼有紫红、粉红、红、黄、白等各种颜色,也有杂色。
有一株上开放两种花色的,常见的有红色加黄色;白色加粉色。
瘦果球形,黑色,具纵棱和网状纹理,形似地雷状。
3.这是楼下的腊梅,蜡梅科蜡梅属。
落叶灌木,常丛生。
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
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
冬季才会开花。
4.这是枇杷树,属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
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原产亚热带,各地广栽培。
喜阳,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常用于园林观赏;植物果实枇杷,具有治肺燥咳嗽功效。
5.榕树:大乔木,高达15-25米,胸径达50厘米,冠幅广展;老树常有锈褐色气根。
叶薄革质,狭椭圆形,长4-8厘米,宽3-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干后深褐色,有光泽,全缘,基生叶脉延长,侧脉3-10对;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小,披针形,长约8毫米。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报告范文
题目: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院(系):旅游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完成日期:
应化14组
20xx年10月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调查时间:20xx年9月
调查地点:四川农业大学校园及其周边地区(都江堰)
调查人员:xx
目的意义: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
通
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
调查内容:调查的植物包括青杠、银杏、香樟、紫荆、七叶树、红叶李、
构树、玉兰、荷花玉兰、紫薇、木槿、乌蔹莓、狗尾草、鸡矢藤、刺儿菜、茜草、刺槐、山枣、葎草、蒿草、灰绿藜、苦苣菜、曼陀罗、牵牛花、头状蓼、一年蓬等校园内及周边植物。
调查过程与方法
1.调查设计
调查前设计的物种记录表格如下:
注:(1)种名:发表或权威书籍上的中文名;(2)俗名:地方名;(3)拉丁学名:国际统一拼写标准;(4)特有性:中国特有N,省级特有P;(5)用途:材用、观赏、药用等;(6)利用情况:大量、少量、偶尔等;(7)分布:县级行政地名;(8)凭证:文献资料记载、标本记载、实地调查等。
2.任务分配
小组共4名成员。
其中,记录员:1名;照片采集:1人;标本采集:1人;样方划分及其状况测量:1人。
3.取样
本次调查前经过实地考察比较,分别选择在林岩山、校门外正北约一公里处、校园内荒地三处地区共计取三个样方。
其中,半山中的4个样方近期没有认为修整,而校外的样方这是位于野外,三个样方在一定程度上保持较好的原生态。
其中包含乔木群落、灌木群落以及草本群落,便于不同群落间的对比分析;植物种类丰富,群落层次区分均较明显,便于群落内部的比较爱和分析。
三次取样均以植物种类分布情况,采用面积扩大的方法适当划分取样,并尽量增加样方的多样性。
4、文献检索
根据在样方地采集的照片以及标本,回到学校内,通过图书馆的文献以及网络资源等方式,查询各个植物的科、种、属以及辨别特征等信息。
做好详细记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记录分析过程。
5、调查结果及分析样方16
样方分析:样方二中,因该地形为较大坡度的斜坡,南面路边有一高达近20米的土壤断面,光照受阻;再加上优势群刺槐生长茂密,遮挡住了斜坡上的大部分光照,致使草本群落生长受阻,种类和数量都受到影响;但常见杂草——葎草却能利用山坡脚下光照相对充足的区域,大量生长繁殖,可见其抗逆性及生命力之强,同时也有力地说明葎草的危害性。
样方二的物种组成及其对应的结构特征说明了系统的多样性及结构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环境地貌密切相关。
样方间的对比及分析
可以看出同一样方内包含不同科目的物种,而且不同样方间的物种基本不同,说明样方内和样方间均具有物种的多样性。
三个样方包含了丰富的物种,也包含了不同的生态地理环境。
样方一由于受到山林内人为修整的影响,使得草本植物相对较少;但地处开阔,人工种植的乔木群落疏密适中,故而垂直方向上结构层次分明,对光照的争夺并不明显,数量较少的草本群落生长同样十分旺盛;从整体来看,该样方物种相对较为丰富。
同为乔木群落的样方二虽位于野外,未受到人为因素的直接干扰,但却地形特殊,光照受到南面高处土壤断层的遮挡,同时生长茂
盛的乔木群落刺槐、构树夺取了大部分的光照,致使草本群落及灌木群落的生长受到影响,系统物种多样性相对较少。
样方三作为草本群落,本在垂直方向上缺少竞争,但应受到葎草对生长空间及生长资源的强势掠夺,造成整个系统生长极其不平衡,物种相对较少。
由此可见,不同地区有各自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而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与系统的环境地貌、光照、水份、土壤,群落结构组成、优势群的生长特性以及人为干扰等密切相关。
总结
本次调查,通过实地取样、考察、研究,对不同的植物群落作出了综合分析,找出了调查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学会了基本的植物调查及分析方法,为今后的植物相关调查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