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社会经济大事件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3
2010年影响全球的中国财经大事件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开放,中国国力的日渐增强,中国的一举一动对于全球资本市场的影响也日益加深。
回顾刚刚走过的2010年,可以发现一件件关于中国的财经事件,已经开始影响着全球的资本市场。
中资企业IPO集资额2010年全球夺冠无悬念目前不管是内地A股还是香港股市,去年累计的IPO集资额都位居全球前三。
因此,2010年中资企业IPO集资额全球夺冠已成定局。
不仅如此,作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美国,其IPO市场2010年也已经成为中资企业的重要舞台。
去年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共计38家,筹资金额共计40亿美元。
就上市公司数量而言,中国公司已占到美国去年IPO公司总数的1/4。
增持日债减持美债大国风范尽显全球金融危机让市场看到了美国国债的风险,而美元的不断贬值也令美国国债成为了一桩越来越不划算的买卖。
自2009年以来,就不断传出中国减持美国国债的消息。
不过根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9068亿美元,仍然是美国最大债权国。
而随着日元2010年以来的不断升值,日元资产也成为中国分散外汇储备的热门标的。
日本财务省官员甚至表示担心,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可能会加速日元升值,对中国大幅增持日本国债的行为将给予密切关注。
人民币升值及加息预期吸引热钱涌入中国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将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泛滥,而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加大以及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均促使中国成为热钱进入的首选目标。
央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11月份我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3196亿元,较10月份的5190亿元下降38.42%,但仍处历史较高水平。
专家预测,随着2011年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热钱流入中国预计还将增加。
中国经济成亚洲主力亚洲经济成全球信心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相比起欧美地区犹豫不决的复苏进程,亚洲经济的迅速恢复无疑成为促进市场信心恢复的强心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发表的报告中多次表示,“亚洲正引领着全球经济复苏”。
2010年国内重大事件1、上海世界博览会成功举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5月1日至10月31日举行。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国际盛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注册类世界博览会,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184天时间里,来自246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参展方,通过展示、论坛、表演等形式,共同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
上海世博会参观人数达到7308万人次,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2、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6月29日,海协会与海基会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推进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经济往来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
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两岸关系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3、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实施新华社7月29日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纲要明确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提出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根据纲要,我国将推进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扩大教育开放。
4、隆重庆祝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9月6日举行。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在邓小平同志亲自关怀下,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随后又兴办海南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指出,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成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有力印证。
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发挥作用。
5、战胜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灾害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地震;8月7日23时40分,一场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甘肃舟曲……2010年,我国地震、洪涝、干旱、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0年中国10件年度大事件
1月7日铁道部首次对外发布消息称,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位居世界第一。
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根据修改后的选举法,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当地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烈的7.1级地震。
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举行,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启动,涉及约13亿人口,共有600多万普查人员参与。
11月17日第三十六届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发布,我国首次有两台超级计算机位列前三。
11月19日《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16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进一步为宏观经济政策定调。
一、翟凌和“兽兽门”事件。
模特圈爆出2010年第一个“艳照门”事件,女主角是来自超级模特、足球宝贝兽兽!视频男主角以及传播视频的是兽兽2007年所交的前任男友。
“兽兽”的不雅视频一日之内传遍网络,相关关键词在Google热榜上升最快的关键词列表的前10个里占了8个。
在百度指数中,相关关键字搜索量急速飙升,关注度一周之内涨了11倍。
“兽兽”原名为翟凌,生于1987年8月,身177cm,号称“中国第一女车模”。
北京新丝路模特公司模特,因为其靓丽的外形和高挑的身材获关注,在各大车展中赢得了好评。
点评分析:美女和性,永远是人类社会第一关注的话题。
在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兽兽门”被网络迅速传播,不足为奇。
无论是炒作包装,还是真实事件,都折射出当前社会大众心理对美女和性的关注。
二、罗玉凤和网络“凤姐”。
罗玉凤是重庆綦江人,曾在上海一个家乐福超市工作,月收入不过千余元。
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
凤姐语录:“我九岁博览群书,二十岁达到顶峰。
我现在都是看社会人文类的书,例如《知音》《故事会》……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没有人超过我。
” 此语出自一位名叫罗玉凤的姑娘之口。
她自称身高1米46、自称博览群书,在网上单征男友,条件是“必须为清华北大硕士、经济学毕业或者精通经济学、必须具备国际视野、身高1米76到1米83之间、越帅越好、东部沿海户籍、无生育史、年龄在25-28岁之间”。
如此征婚,罗玉凤上了不少电视节目,各种雷言囧语层出不穷,现在,网友称她为“凤姐”,并打出口号“信凤姐,得自信!”。
网友开始PS凤姐,凤姐从而更加走红!点评分析:小丑和笑话,是社会大众饭后菜余最热衷侃的话题。
现实社会,压力人人都很大,能够开怀一笑的时候几乎微乎其微。
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是渴望放松的。
网络“凤姐”的雷人和走红,正是抓住了社会大众渴望放松开怀一笑的心理。
同时,“信凤姐,得自信”,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建立自信、努力生存、苦中求乐,不无正面引导作用。
2010年大事件回顾2月17日 | 阅读原文 | 分享转载到QQ空间事件回顾1海南豇豆含禁用农药事件回放: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
毒豇豆事件在全国持续发酵,各地纷纷采取防控措施。
农产品检测方面有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前者只能检测农药总量是否超标,无法查出农药种类。
目前海南省农业厅已将豇豆生产基地、瓜菜收购点100%纳入监测范围,确保质量安全。
点评:没有哪个部门能够明确说明,我们每天吃进去多少残留的农药,哪些是高毒的。
毒豇豆事件更像一个警钟,敲给农民,敲给监管者,也敲给无法知道真相的消费者。
市场监管与检测技术只有同步到位才是真正有效的管理。
事件回顾2地沟油引发社会关注事件回放:3月18日,媒体报道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
自此,地沟油事件引发社会关注。
医学研究成果显示,长期摄入“地沟油”会对人体造成明显伤害,而“地沟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点评:在科研工作者看来,治理地沟油的难点在于,经过洗涤、蒸馏、脱色、脱臭等精炼过程后,单从外观和感官上,很难区分地沟油和普通油。
专业人士认为,地沟油的治理并非检测手段或制定相关标准所能决定的,关键还在于政府管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还得先管好自己的嘴巴。
事件回顾3张悟本被拉下“神坛"事件回放:2010年2月初,凭借某电视台的一档养生节目,“中国食疗第一人”张悟本几乎是一夜蹿红。
然而,在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张悟本涉嫌学历造假后,卫生部也否认了张悟本为“卫生部首批高级营养专家”。
随后,“悟本堂”停业并遭到有关部门的强行拆除,在一片质疑声中,其著作也在各大书店纷纷下架。
张悟本被拉下“神坛”,从“中国食疗第一人”跌落为伪科学的代言人。
点评:这几年,伪养生专家走红,伪养生书籍畅销,伪养生理论盛行。
原因在于医院看病难、看病贵。
2010年3季度国内外都发生了哪些大事件一、国际
7月15日,美国“联合国军司令部”与朝鲜人民军驻板门店代表部举行大校会谈。
这是韩国“天安”号事件后,美朝军方首次对坐。
9月21日~23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和第65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议等。
9月14日,第65届联合国大会在约联合国总部召开。
9月28日,朝鲜劳动党代表会议在平壤举行。
二、国内
7月1日,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7月1日,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功能核心区行政区划的请示。
7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五大黑帮“保护伞”——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在重庆被执行死刑。
7月8日,据新华社报道,甘肃、青海、吉林等省再现三聚氰胺超标奶粉。
7月8日~7月11日,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东举行。
7月11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数据。
9月25日,据中国政府网报道,《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迸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下发,要求建立三聚氰胺销售实名登记等
制度,防止三聚氰胺产品及其废料流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加工企业。
9月底,国家多个部委出台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程实:全球经济2012回顾与2013展望华股财经2012年11月22日 09:36:23往事不堪回首来日复苏多忧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岁匆匆而不返。
转眼年关将近,又到了往古知今、瞻前顾后的当口。
回眸过去,神秘玛雅的末日诅咒始终萦绕在2012的上空,我们也许曾一度忐忑惶恐,但从未真正心怀敬畏,对复苏的盲目自负、对风险的后知后觉、对合作的置若罔闻掺杂在一起,最终催生出一个令人失望的2012。
展望未来,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广泛分布在2013的全年,我们也许不会再盲目乐观,但更需要摆脱迷茫彷徨,对趋势的理性认识、对风险的全面感知、对过去的明镜察行结合在一起,也许能够带来一个与众不同的2013.全球经济2012回顾:傲慢与偏见回顾2012年全球经济,太多的反复见证了主流共识的浅薄,太多的颠覆见证了主流共识的失落,由表及里,“傲慢与偏见”构成了2012年经济精神的核心关键词。
傲慢和偏见,均源于对经济理论的教条理解、对所谓共识的盲目笃信、对真实力量的深层不屑、对有形之手的依赖推崇、对透支增长的不变情节、对微观崛起的普遍轻视和对改变发生的内心胆怯。
这种傲慢,表现为对经济周期力量的将信将疑、对双重危机影响的明显低估;这种偏见,表现为对趋势理解的路径依赖、对结构变化的认知不足。
傲慢和偏见,不可避免地导致市场应对相对滞后、宏观调控反应迟钝、政策协作普遍匮乏,并最终使得2012年全球经济在普遍失速的下行通道中呈现出以下令人无奈的趋势特征。
其一,实体经济的自由落体超出预期。
遗憾的是,2012年全球经济的运行质量明显劣于2012年到来之前市场的主流预期,2011年10月,IMF预测全球经济将于2012年实现4%的增长,并达到73.74万亿美元的规模,通胀率则仅为3.66%;在经历了一年的坎坷与喧嚣之后,2012年10月,IMF将2012年全球GDP增速和规模预估调降至3.28%和71.28万亿美元,通胀预估则调升至4%。
增长速度放缓、通胀压力上升,2012年全球经济在“滞涨”的不归路上迈出了令人吃惊又令人失望的一步。
中国近十年大事年表
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政府庆祝活动宣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年,中国的高铁网络日益完善,2106年被联合国冠以“年度运输奖”;
2012年,习近平正式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实行新政府,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新模式;
2013年,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GDP增长到56.9万亿元,比上年的三倍;
2014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东西结合、融合发展”的双轮驱动力量;
2015年,中国加快互联网和新能源汽车的开发与推广,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2016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倡议和中欧班列取得重大成就,彰显中国国际地位;
2017年,“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2018年,中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国企化”;
2019年,中国推出一系列贡献降低有色金属生产成本的政策,支撑中国实体经济发展。
近十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进步,在经济社会发展、交通建设、金融服务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树立了作为平等国际伙伴而受到尊重的形象。
中国一直在不断努力,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发。
经济大事件经济大事件是指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
这些事件通常与宏观经济的变化、政治决策和国际关系有关。
以下是几个近年来发生的重要经济大事件。
1. 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个事件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崩溃,并引发了世界经济的衰退。
该事件揭示了金融市场中的风险和杠杆的问题,并促使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恢复经济。
2. 2010年希腊债务危机:这个事件爆发于希腊两万亿欧元的债务危机,导致了欧元区的金融和信贷紧缩。
希腊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洲央行寻求援助,其他欧洲国家也提供了贷款和救助计划。
这个事件使欧盟成员国意识到了经济一体化的风险和挑战。
3. 2014年油价暴跌:油价从2014年6月的每桶110美元跌至2016年1月的每桶约30美元。
这个事件的原因包括全球原油供需失衡、美国页岩油产量的增加以及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的产量保持高位等。
油价暴跌对石油生产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4. 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关税,并引发了一场全面的贸易战。
这场贸易战导致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税争端,对全球供应链和经济增长产生了严重影响。
不仅中美两国遭受了损失,其他国家也受到了贸易摩擦的冲击。
这些经济大事件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们揭示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和相互依赖关系,促使各国加强经济政策的协调和监管,以应对共同面临的挑战。
这些事件也提醒我们经济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风险和合理规划,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月1月1日——中国与东盟FTA(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外交人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供电监管办法》开始实施。
1月1日——西班牙接任瑞典成为新一届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
1月1日——俄罗斯“汉语年”拉开帷幕。
1月1日——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勒基马瓦特区一个村庄内的排球场遭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至少造成115人死亡,另有100多人受伤。
1月2日——一艘悬挂新加坡国旗的化学品船在亚丁湾海域被海盗劫持,船上有5名中国船员。
这是索马里海盗在2010年劫持的第一艘船。
1月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1月4日——象限仪座流星雨。
1月4日——阿联酋的“迪拜塔”正式竣工启用,同时改名为“哈利法塔”。
该塔高828米,是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高建筑物。
1月4日——河北武安一钢铁公司煤气管道工程发生特大煤气泄漏事故,造成21人遇难,9人受伤。
1月4日——美国3D史诗科幻电影《阿凡达》在中国正式上映。
1月5日——湖南省湘潭县谭家山镇立胜煤矿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5人遇难、9人失踪。
1月6日——美国国防部批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实施布什政府2008年10月宣布的对台军售计划,将向台湾出售爱国者导弹。
中国随后表示强烈反对。
1月8日——乘车前往安哥拉准备参加非洲国家杯的多哥足球队在卡宾达遭武装组织“卡宾达解放阵线”袭击,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
多哥队因此退出本届非洲国家杯。
1月9日至10日——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
全国约有140万人报考,招生规模约为46.5万,报考人数创历年新高。
1月10日一一克罗地亚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
1月10日一一法国主要反对党社会党前第一书记弗朗索瓦·奥朗德说,他准备参加将于2012年举行的下一届法国总统选举。
2010大事记国内:1、上海世博会开幕2010年第41届世界博览会。
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开幕式于4月30日在世博文化中心举行)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2、党中央、政府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5月17日至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3、2020年我国进入人才强国行列5月25日至26日,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培养造就青年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到2010年我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6月6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颁布。
4、海峡两岸经济合作迈入新纪元6月29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领导人第五次会谈,并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5、三网融合试点“开闸”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北的12各地区入围,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就此启动。
6、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7、甘肃舟曲县特大泥石流灾害8月7日晚,甘肃省舟曲县因强降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8、中国政府强烈谴责劫持香港游客事件8月23日,21名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被劫持,游客多人受伤,8人遇难,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向菲方交涉,强烈谴责歹徒的暴行。
9、中国与南非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我国载人潜水艇“蛟龙号”突破3700米水深11、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人民调解法12、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活动13、庆祝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14、9月16日,两岸在台湾海峡完成联合搜救演练,演练主题:保障两岸三通,共建平安海峡15、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征三号丙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把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网易版国际大事件(组图)2010-12-13 01:14:00来源: 东南商报(宁波)跟贴0 条手机看新闻11月23日,韩国西部延坪岛上硝烟滚滚。
“维基揭秘网”创建者阿桑奇已向英国警方自首一名柬埔寨妇女在遇难亲人的遗体旁哭泣受困智利矿工被成功营救时近岁末,又到一年“盘点”时。
回望2010年的世界,天灾人祸似乎仍是人类挥之不去的阴影。
从年初的海地地震,到年尾的金边踩踏,世人经历了太多的泪水和悲伤。
而创造奇迹的智利大营救,让我们看到了人类面对困境的坚强、乐观以及对生命的不离不弃。
也正是这种直面不幸的勇气,激励着世人不断向前。
回望2010年的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波谲云诡。
朝韩炮击声犹绕耳,半岛局势令人瞩目;维基揭秘大抛猛料,频频引发轩然大波;欧洲财政纷纷紧缩,金融危机阴影犹存……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2010年全球最引人关注的十大热点新闻事件。
1.朝鲜半岛局势今年3月26日,韩国“天安”舰在韩西部海域爆炸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
韩国一直指责此事是朝鲜发射的鱼雷所为,朝方则予以否认。
自此事之后,朝鲜半岛氛围便难以变得轻松。
11月23日,朝鲜和韩国发生互射炮弹事件,韩国称延坪岛上4人因朝方炮击死亡,朝方则表示之所以开炮,是韩国在射击训练时炮弹落入了朝方海域。
韩朝炮击发生后,韩美立即在黄海举行了大规模的海上联合军演。
对此,中国表态称,希望有关各方共同努力,尽快重启六方会谈。
2.“维基揭秘”爆料作为一家专门“爆料”政府秘密和敏感文件的网站,2010年无疑是“维基揭秘”网站声名大噪的一年。
年中,该网站先后将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中保存的逾47.7万份秘密文件公之于众,犹如丢下两颗重磅炸弹,在国际社会引发轩然大波。
今年11月,“维基揭秘”又将超过20万份美国外交加密文件对外公布,更是激起多国“9·11”式的外交风暴。
3.也门成反恐新前线2009年的圣诞节,一名恐怖分子穆塔拉布试图在飞美航班降落在底特律之前,引爆藏在内裤里的炸弹,但没成功。
2010中国重大事件记1、舟曲特大泥石流2010年8月7日夜22点左右,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
致1364人遇难401人失踪;舟曲5公里长、500米宽区域被夷为平地。
国务院决定,2010年8月15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停止公共娱乐活动2、青海玉树地震,青海省玉树县2010年4月14日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震中位于县城附近。
截止4月25日下午17时玉树地震造成2220人遇难,失踪70人。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2010年4月20日国务院决定,2010年4月21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3、王家岭矿难,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左右,中煤集团一建公司63处碟子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公司王家岭矿(在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境内,为中煤集团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组建的华晋煤业公司所属)北翼盘区101回风顺槽发生透水事故,初步判断为小窑老空水。
事故造成153人被困。
经全力抢险,115人获救,另有38名矿工遇难。
4、2010年3月起,国家粮食储备与经济实力因素干旱预警与应急管理技术落后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人口及社会经济发展超出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历史上的旱灾情况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2010年发生于中国西南五省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
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
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亩,待播耕地缺水缺墒2526万亩;有2425万人、15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1]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西南受旱五省(区、市)累计投入抗旱资金41.1亿元,投入劳力2526万人,投入抗旱机动设备114万台套、运水车38万辆次,保障了当前1939万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水。
2010年中国产业十大事件2010年,中国商业第二个黄金30年的序幕,是金融海啸后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高增长的一年,盘点总结十大事件,不仅是为了留下2010年即将离去的背影,更是这些事件可能影响2011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商业史。
以下排列并无主次及时间先后之分:1、国美控制权大战:一个艰难的决定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事件点评:表面上是黄光裕与陈晓,实际上是创始人与投资人、管理团队的三角博弈,陈晓的“黄光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讲话固然过于自信,黄光裕“家公司”的心态在国美已经社会化的情况下也不合时宜。
据媒体报道,双方均动用了大手笔(据称1000万元级)的公关费用进行股东拉票,这也创下了中国公司权力争夺史上的第一次。
股东投票结果,说明股民对于管理层与创始人地位之间做出了折中的选择,这个结果将国美争夺导入理性的董事会争夺之中,最新的结果是黄宏燕、邹晓春增补进入国美董事会。
无论如何,国美控制权之争,都是中国公司股权争夺史上一次难得一见的奇观。
早前的达娃之争、未来的阿里巴巴与雅虎的股权之争,都是巨型企业的控制权争夺,国美给出了竞争的一种非典型形态。
2、吉利收购沃尔沃:美梦成真关键词:企业家价值事件点评:吉利收购沃尔沃是一桩中国商业并不能理解的交易:福特将巨资购买的沃尔沃整体出售给吉利,是中国民营企业第一次真正的“中并外”:将品牌、产品、技术、渠道完整收购,而且是汽车行业的“贫民娶了贵族”。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核心,我们认为是李书福作为企业家价值的最大限度的释放。
福特显然很难说是认可吉利集团,而是被汽车疯子李书福的企业家精神所打动。
尽管整合之路漫长,但是沃尔沃变成“中国品牌”这一事实,为中国企业家乃至中国民营资本的跨国并购开了个好头。
3、电子阅读元年:仍然在博弈关键词:电子阅读产业链之争事件点评:电子阅读包括两大新势力:一派是以E-ink技术为核心的电子书阵营;一派是以ipad为代表的MID(移动互联网终端)阵营。
但是,不管是电子书阵营还是MID阵营,都正在从终端设备的竞争转入产业链竞争:不仅是内容竞争,还包括客户端、程序软件(APP)的竞争。
2010年国内大事件总汇1月15日:日环食。
21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日环食。
1月15日——山西省灵石煤矿有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造成4人遇难。
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德保县一辆货车翻下山崖,造成7人死亡、13人受伤。
1月16日——在建的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广东云安县境内一隧道因塌方、泥石流冲击,造成5人死亡、4人受伤、1人被埋失踪。
1月16日——广东省深圳市一家台资企业发生火灾,造成21人受伤。
1月17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1月17日——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人员的灵柩由包机从太子港启程运送回国。
1月19日——中国公安部批准在海地地震中遇难的8名中国维和警察(朱晓平、郭宝山、王树林、李晓明、赵化宇、李钦、钟荐勤、和志虹)为烈士;同时,为悼念8名遇难中国维和警察,中国公安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下半旗志哀。
当日,8名中国维和警察的灵柩回到北京。
1月19日——山西长治至太原的高速公路上发生多车连环相撞的特大交通事故,造成9人死亡、28人受伤。
1月20日——福建东山岛海域发生船舶碰撞事故,一东山渔船及船上12人失踪。
1月22日——湖南省慈利县三合口乡麦湾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人遇难,5人受伤。
1月24日——河北省满城县突发山火绵延10公里,影响京昆高速公路。
1月30日——广州南站(广州新客站)正式启用,是武广快线的南端起点站。
2月4日一一在美国诞生的两只中国大熊猫泰山和美兰从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乘坐专机,在美国民众依依惜别中踏上回乡之旅。
2月6日——郑西高铁正式开通,把郑州到西安的时间缩短到两小时。
2月7日——广州第一条BRT快速公交系统—中山大道BRT开通。
2月10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东亚四强赛中以3:0大胜韩国队,结束了在国际A级赛事中32年不胜韩国队的历史。
经济大事件经济大事件是指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通常包括全球经济、国家经济和行业经济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这些事件常常引发市场波动,影响投资者信心和经济发展趋势。
以下是一些影响经济的重要事件。
1. 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近年来最严重的经济大事件之一。
由于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导致全球股市的崩盘、金融机构的倒闭,引发持续的经济衰退。
2. 贸易战:近年来,贸易战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
中美贸易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造成重大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
3. 原油价格暴跌:2014年至2016年的原油价格暴跌是近年来全球经济的重大事件。
由于石油供应过剩和需求疲软,原油价格从每桶100美元以上跌至30美元以下,对全球能源行业和产油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
4.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增长放缓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
2015年中国股市暴跌、人民币贬值以及制造业下行等问题引发了全球经济的担忧。
5.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从2010年开始爆发,在欧洲造成了严重的金融紧张局势和经济衰退。
希腊、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的财政危机引发了对欧元区的担忧。
6. 英国脱欧: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脱欧引发了全球市场的震荡。
这一事件对英国经济、欧洲经济以及全球金融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
7. 新冠疫情:自2020年开始爆发的新冠疫情是21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大事件之一。
疫情引发了全球大范围的封锁和经济活动的停滞,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冲击。
8. 美联储加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加息通常被视为全球经济的重要事件。
加息可能导致全球资金流动性紧张,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造成冲击。
9. 全球通货紧缩:全球通货紧缩是指全球经济环境下货币供应量大幅缩减,导致货币获取困难和通货膨胀抑制。
这可能导致经济活动放缓,投资下降。
10. 中美经济关系: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和贸易关系的变化也是重要的经济大事件。
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经济合作或合作停滞等问题都会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2011年中国国内大事件总汇》《2010年中国国内大事件总汇》中国最著名博客女王干群精美作品编号2011091303 - 干群皇太后的日志- 网易博客2011年,“十二五”规划将吹响实施的号角,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为世人瞩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望取得新突破,一系列民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2011年,中国将牢牢把握机遇,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中国共产党将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迎来90岁生日。
在这一年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向百年大党更进了一步。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正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开创党的建设新局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的前进号角已经吹响,新的伟大征程已经开启。
2011年,全党全国将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再接再厉、同心协力、锐意进取,扎扎实实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全国人代会审查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的重要议程之一是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国内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复杂形势的背景下,中国在这个非同寻常的“开局之年”如何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备受瞩目。
尽管存在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对我国“十二五”时期和未来一个时期历史方位和外部环境作出的科学判断。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中国谋划的“十二五”时期的战略思路。
2010年中国大事记2月12日第21届冬季奥运会在温哥华成功开幕。
2月28日温哥华冬季奥运会成功闭幕。
历时16天,中国代表团以五枚金牌的成绩位列金牌榜第七位,奖牌总数列第八位。
3月中国西南地区遭受了60年来最为严重的特大干旱。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地,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占全国的84%。
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当日早晨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39人,失踪195人。
5月1日上海世博会成功开幕,是历来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规模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的。
5月5~11日江南大部、华南东部出现大范围持续强降水天气过程,造成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省局地发生洪涝灾害。
7月16~18日中国煤矿事故,全国煤矿连续发生了5起较大以上事故,共造成59人死亡。
7月7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重庆五大黑帮“保护伞”——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在重庆被执行死刑。
7月17日辽宁省大连湾发生漏油事故。
8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501人遇难、264人失踪。
8月23日香港一旅游团客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劫持,造成8名香港游客死亡、7人受伤。
9月7日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岛海域先后与两艘日本巡逻船相撞。
9月17日前足协主席谢亚龙因涉嫌受贿和泄露国家机密被警方批捕。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61华诞。
10月31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闭幕。
历时184天。
11月12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
11月15日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大火导致53人遇难。
12月12~19日第16届亚运残奥会在中国广州举行。
2010社会经济大事件
1.“十二五”规划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
过。
发展规划: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2.股指期货开户 2010年2月22日,股指期货正式受理客户开立股指期货交易编码申请,
通俗称之为开户。
开户门槛设为50万,交易保证金最低标准为12%
3.存款准备金上调 2010年11月29日起,央行将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
率0.5个百分点。
4. 存款利率上调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0年10月20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
款基准利率的决定。
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31%提高到5.56%;
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据此相应调整。
上调后活期存款利率 0.36% 一年期存款利率 2.5%
5.G20韩国首尔峰会
主题:跨越危机携手成长时间:2010年11月11日~12日
四大议题:汇率纠纷问题、全球金融安全网问题、国际金融组织改革问题、发展问题二十国集团简介:二十国集团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以及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韩国、印度尼西亚、印度、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等19个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组成。
这些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世界的85%,人口则将近世界总人口的2/3。
6.上海世博会(Expo2010)
中国2010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
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
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创造了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记录。
7.2010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
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
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
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
欧盟(European Union)、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以及于2002年11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 and 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协议是世界上三大区域经济合作区,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自由贸易区。
92010年广州亚运会
2010年广州亚运会暨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是中国第二个取得亚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北京曾于1990年举办第11届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将设42项比赛项目,是亚运会历史上比赛项目最多的一届。
广州还将在亚运会后举办第十届残疾人亚运会。
广州亚运会的主题: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14年9月18日至10月4日在韩国仁川举行。
10金砖四国
“金砖四国”来源于英文BRICs一词,是指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国,因这四个国家的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的“BRICs”一词,其发音与英文中的“砖块”(bricks)一词非常相似,故被称为“金砖四国”。
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和“咖啡王国”;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1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将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进行。
中国人口普查为每十年进行一次。
新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为1953年7月1日。
12 第2套住房贷款
2010年9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通知明确,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含)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 。
13新人民币贷款利率
14劳动法相关知识汇总
(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5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容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规定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现美元-黄金本位制。
(3)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4)调节国际收支。
16新企业所得税法
两税合并将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 小规模纳税人13%
企业所得税:25%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