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穿刺术详细操作步骤

腹腔穿刺术详细操作步骤

要点

1. 腹膜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从腹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其目的是明确腹水性质、减轻压迫症状或行治疗性穿刺。

2. 穿刺点一般选择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 cm、偏左或偏右1.5 cm处;侧卧位时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

3. 操作要点:①无菌操作。②大量腹水时采取迷路进针。③避免在手术瘢痕附近或肠襻明显处穿刺。④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⑤术后平卧,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

4. 抽液量:①诊断性腹穿50~100 ml。②首次放液不超过1000 ml。③以放液减轻腹内压力为目的者,速度宜慢,初次放腹水不宜超过3000 ml。

5. 并发症:①麻醉意外。②腹腔感染。③损伤周围脏器。④电解质紊乱。⑤肝性脑病。

一、适应证

1. 明确腹腔积液(peritoneal effusion)的性质,协助诊断。

2. 抽出适量腹水,以减轻腹水过多引起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3. 进行治疗性腹腔灌洗(peritoneal lavage)。如腹腔内注抗生素或化疗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等。

4. 注入一定量的空气

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度,促进肺空洞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artificial pneumoperitoneum)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二、禁忌证

1. 肝昏迷(hepaticcoma)先兆者;

2. 严重腹内胀气,肠梗阻肠管扩张显著者;

3. 大月份妊娠者,卵巢巨大囊肿者;

4. 躁动而不能合作者;

5. 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6. 包虫病(echinococcosis)。

三、术前准备

1. 医患沟通交流

交代检查的必要性,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测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2. 医生的准备

操作室消毒;核对患者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并将穿刺操作程序全过程复习一遍;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

3. 器械及物品准备

腹穿训练模型、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棉签、络合碘、胶布、2%利多卡因注射液、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必要时)、无菌试管数只(留取标本送常规、生化、培养、脱落细胞学等检查)、20 ml及50 ml注射器、500 ml生理盐水、弯盘、盛器、量杯、多头腹带、靠背椅等,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容器盛放抽出液。

4. 患者的准备

术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损伤膀胱。

四、操作方法和步骤

(一)模型的摆放

将模型以合适体位放置于操作台上,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二)患者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坐卧位或侧卧位、平卧位。尽量使患者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诊断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三)选择穿刺点并定位

左下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 cm、偏左或偏右1.5 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且容易愈合;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diagnostic puncture);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四)消毒、铺巾

1. 用络合碘常规进行穿刺点的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范围直径为15 cm。

2. 戴无菌手套。

3. 铺消毒孔巾。

(五)局部麻醉

1. 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2%利多卡因注射液逐层作局部麻醉。

2. 注入局麻药时先回抽,判断是否进入血管。

3. 回抽出腹水说明进入腹腔。

4. 拔出麻醉针头。

(六)穿刺抽液

1. 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

2. 右手持腹腔穿刺针并连接橡皮导管,导管的另一头接20 ml或50 ml注射器,或以血管钳钳夹。

3. 穿刺针以30°经麻醉处斜刺入皮肤进入皮下后,稍向周围移动穿刺针头,再刺入腹腔。

4. 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角度刺入。

5. 有突破感后提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回抽腹水证实进入腹腔。

6. 助手以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头,并夹持橡皮导管,操作者逐管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7. 穿刺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络合碘消毒针孔部位,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加压固定。

五、注意事项

(一)操作要点

1. 无菌操作。

2. 大量腹水时采取迷路进针。

3. 避免在手术瘢痕附近或肠襻明显处穿刺。

4. 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

5. 术后嘱患者平卧,并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

(二)抽液量

1. 诊断性腹穿50~100 ml。

2. 第一次放液一般不超过1000 ml。

3. 以放液减轻腹内压力为目的者,速度宜慢,初次放腹水不宜超过3000 ml。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

(三))观察患者反应

1. 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

如有无头晕、心悸、气促等。

2. 放液前后术后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检查腹部体征。

(四)警惕并发症

1. 麻醉意外。

2. 腹腔感染。

3. 损伤周围脏器。

4. 水电解质紊乱。

5. 肝性脑病。

六、不良反应的判断及处理

(一)麻醉意外

1. 判断

如患者在使用少量局麻药后出现荨麻疹、咽喉水肿、支气管痉挛、低血压及血管神经性水肿(angioneurotic edema),须考虑麻醉意外。

2. 处理

一旦发现须紧急处理,立即静注肾上腺素0.2~0.5 mg,然后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抗组胺药。

3. 预防

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可考虑在使用局麻药前做皮试。

(二)穿刺损伤

1. 判断

腹腔抽吸出血性液体,如该液体凝固,考虑为穿刺损伤。

2. 处理

立即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必要时予酚磺乙胺注射液、维生素K1等止血药物。

3. 预防

一般选取常规的穿刺点定位,必要时行B超引导下穿刺,发现有肝脾肿大或腹部包块的患者,穿刺前应先做腹部物理检查,于穿刺时务必避开,以免造成损伤和出血。

(三)腹水外漏

1. 判断

穿刺结束后有腹水从腹腔漏出,覆盖穿刺点的纱布变湿。

2. 处理

如有漏出可用蝶形胶布或火棉胶粘贴,予多头腹带加压包扎。

3. 预防

大量腹水的患者于穿刺时,穿刺针刺入皮下后可将皮肤稍作推移再刺入腹腔,使皮肤针道与腹壁、腹膜针孔错开(迷路进针),可防止拔针后腹水外漏。放液后拔出穿刺针,覆盖无菌纱布,以手指压迫数分钟,再用胶布固定。于穿刺后嘱患者卧床休息数小时,并使穿刺孔位于上方,以免腹水继续漏出。

(四)腹腔感染

1. 判断

如患者于穿刺后继发腹痛、发热症状,出现腹肌紧张、腹部压痛、反跳痛等阳性体征,或于穿刺后继发腹水白细胞数目大于500×106/L,或腹水中性粒细胞大于250×106/L,或腹水培养阳性,须考虑并发腹腔感染。

2. 处理

积极使用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类等抗生素。

3. 预防

严格无菌操作(aseptic technique),行穿刺操作时房间应注意保暖。

(五)休克

1. 判断

穿刺时或穿刺后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气促、恶心等症状,查体发现脉搏增快大于100次/分,血压低于90/60 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40 mmHg,或脉压差小于20 mmHg时,考虑休克。

2. 处理

如穿刺时出现休克应立即停止操作,予腹带加压包扎腹部,予以补液、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休克治疗(anti-shock treatment)。

3. 预防

放液速度不宜过快,如腹压高、流速过快,可用输液夹子控制放液速度。放液量不宜过多,初次放液量一般不宜超过1000 ml,以后每次放液量不超过3000 ml。大量腹水的肝硬化患者可在维持大剂量静脉输入白蛋白的基础上放液4000~6000 ml。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六)肝性脑病

1. 判断

肝硬化患者于腹穿后出现焦虑、激动、淡漠、睡眠倒错、健忘等,性格、行为举动异常,出现扑翼性震颤(flapping tremor)、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及语言不清、昏睡或昏迷等表现,考虑并发肝性脑病。

2. 处理

通过限制蛋白质饮食、口服乳果糖、灌肠与导泻等减少肠内氮源性毒物的生成与吸收,应用谷氨酸钠(钾)、精氨酸等药物降氨,补充支链氨基酸以减少或拮抗假神经递质,吸氧、脱水以防治脑水肿,及时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

3. 预防

放液不宜过多、过快,肝硬化患者可在维持大量静脉输入白蛋白的基础上大量放液,但须警惕发生低钾血症。积极复查E4A+CO2CP,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七)电解质紊乱

1. 判断

放腹水后应及时复查E4A+CO2CP,警惕有无并发低钠、低钾、低氯及代谢性碱中毒等情况。

2. 处理

参照血钾血钠的浓度适当补充。

3. 预防

控制放液量,补充相应电解质。

七、术后记录的书写(以腹腔穿刺抽腹水为例)

操作完成后,应及时记录操作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 患者体位;

2. 穿刺部位的选择及定位;

3. 消毒;

4. 麻醉及穿刺抽液过程描述(包括麻醉药品名称、药物浓度及用量、浸润麻醉范围、穿刺抽液具体步骤、抽出液的外观性状及抽液量,如需腹腔注药则包括药品名称及剂量);

5. 患者术中及术后一般情况;

6. 术后护理及医嘱(包括腹水标本的处理)。

腹膜腔穿刺术的局部解剖学复习

【穿刺点腹壁层次】

1. 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 cm,也有可能涉及腹直肌鞘前层、腹

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层腹膜,进入腹膜腔。

2. 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 侧卧位穿刺点层次

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相关重要解剖结构】

1. 腹膜(peritmneum)属于浆膜,由间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构成,覆盖于腹腔、盆腔壁的内面和脏器的外表,依其覆盖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层腹膜和脏层腹膜。腹膜具有分泌、吸收、保护、支持、修复等多种功能。

2. 腹膜腔(peritoneal cavity)是脏层腹膜与壁层腹膜互相延续、移行,共同围成不规则的潜在性腔隙。正常情况下,腹膜腔含少量腹膜产生的浆液(100~200 ml),起润滑和减少脏器间摩擦的作用。

3. 腹部前外侧壁的浅筋膜中的腹壁浅动脉起自股动脉,越过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处,走向脐部;而浅静脉在脐以上经过胸腹壁静脉回流入腋静脉,脐以下的浅静脉经过腹壁浅静脉汇入大隐静脉,再回流入股静脉,构成了上、下腔静脉系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4. 腹壁深层的动脉中,腹壁下动脉在腹股沟韧带处起自髂外动脉,行于腹壁横筋膜与壁层腹膜之间,经深环的内侧斜向内上穿腹横筋膜,上行于腹直肌和腹直肌鞘后层之间,在脐附近与腹壁上动脉相吻合,并与肋间动脉的终末支在腹直肌的外侧缘相吻合,其体表投影在腹股沟韧带中、内1/3交界点与脐的连线,故腹腔穿刺左下腹穿刺点宜在此线的外上方,不可偏内,以免损伤此动脉。而旋髂深动脉与腹部下动脉约在同一水平发自髂外动脉,行向外上方,达髂前上棘,穿腹横肌分布于腹部三扁肌、腰大肌、髂肌等,故左下腹穿刺点亦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腹腔穿刺术(abdominocentesis)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其目的是明确腹水性质,协助诊断,减轻腹腔内压力,缓解腹胀、气促等症状,或实施腹腔内灌注、腹水浓缩回输、人工气腹等治疗措施。

【小结】

腹膜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应掌握腹膜腔穿刺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需完善医患沟通交流、器械物品的准备。主要操作步骤包括模型的摆放、患者体位选择、穿刺点定位、消毒与铺巾、局部麻醉、穿刺抽液等;操作过程中强调无菌操作、迷路进针、术后护理等。并发症主要可能为麻醉意外、腹腔感染、损伤周围脏器、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

腹腔穿刺术详细操作步骤

要点 1. 腹膜腔穿刺术是借助穿刺针从腹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其目的是明确腹水性质、减轻压迫症状或行治疗性穿刺。 2. 穿刺点一般选择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 cm、偏左或偏右1.5 cm处;侧卧位时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 3. 操作要点:①无菌操作。②大量腹水时采取迷路进针。③避免在手术瘢痕附近或肠襻明显处穿刺。④若腹水流出不畅,可将穿刺针稍作移动或稍变换体位。⑤术后平卧,使穿刺针孔位于上方以防腹水漏出。 4. 抽液量:①诊断性腹穿50~100 ml。②首次放液不超过1000 ml。③以放液减轻腹内压力为目的者,速度宜慢,初次放腹水不宜超过3000 ml。 5. 并发症:①麻醉意外。②腹腔感染。③损伤周围脏器。④电解质紊乱。⑤肝性脑病。 一、适应证 1. 明确腹腔积液(peritoneal effusion)的性质,协助诊断。 2. 抽出适量腹水,以减轻腹水过多引起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3. 进行治疗性腹腔灌洗(peritoneal lavage)。如腹腔内注抗生素或化疗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等。 4. 注入一定量的空气 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度,促进肺空洞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artificial pneumoperitoneum)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二、禁忌证 1. 肝昏迷(hepaticcoma)先兆者; 2. 严重腹内胀气,肠梗阻肠管扩张显著者; 3. 大月份妊娠者,卵巢巨大囊肿者; 4. 躁动而不能合作者; 5. 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引起腹腔内广泛粘连者; 6. 包虫病(echinococcosis)。 三、术前准备 1. 医患沟通交流 交代检查的必要性,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签署知情同意书。术前测血小板和出凝血时间、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2. 医生的准备 操作室消毒;核对患者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并将穿刺操作程序全过程复习一遍;衣帽口罩穿戴整齐、清洁洗手。 3. 器械及物品准备 腹穿训练模型、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棉签、络合碘、胶布、2%利多卡因注射液、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必要时)、无菌试管数只(留取标本送常规、生化、培养、脱落细胞学等检查)、20 ml及50 ml注射器、500 ml生理盐水、弯盘、盛器、量杯、多头腹带、靠背椅等,另须准备较大容量的容器盛放抽出液。 4. 患者的准备 术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损伤膀胱。 四、操作方法和步骤 (一)模型的摆放 将模型以合适体位放置于操作台上,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腹腔穿刺术操作技术规范

腹腔穿刺术操作技术规范 【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1)腹腔感染(如膈下脓肿及积液,阑尾周围脓肿、肠间脓肿等)。 (2)腹部创伤时进行抽液协助诊断(如腹腔内出血、空腔脏器穿孔等)。 (3)晚期肿瘤病人腹穿以明确腹腔转移诊断(如穿刺抽腹水行脱落细胞学检 查等)。 2.治疗性穿刺 (1)腹腔灌洗或行人工气腹作为治疗手段。 (2)腹腔内注射药物(如化疗药物)。 (3)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可缓解症状。 【禁忌证】 1.严重腹内胀气。 2.大月份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如结核性腹膜炎)引起腹腔内广乏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者。 5.有出血倾向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穿刺前准备 (1)穿刺前导尿或排空尿液使膀胱空虚。 (2)体位一般采用平卧位或半卧位。 2.穿刺点选择一般常用的穿刺部位为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脐与耻骨联合之间。 3.穿刺用品准备

(1)皮肤消毒用品:碘伏,弯盘,消毒棉块和无菌纱布,医用镊子与止血钳,无菌注射器。 (2)10ml无菌注射器,穿刺针,如大量抽取腹腔积液时可备穿刺包。(3)无菌试管或小瓶。 (4)局麻药物。 4.术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等。 5.腹腔穿刺术 (1)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2)术者左手固定穿刺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穿刺腹壁,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腔积液,并留标本送检。 (3)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注射器(10-20ml)进行。 (4)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头后端连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止血钳固定针头,并协助夹闭胶管。亦可通过穿刺针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细管连接引流袋。 (5)将抽的腹腔液体注入容器中,记录并送检。 (6)术毕拔除穿刺针,穿刺点消毒纱布覆盖并胶布固定。 (7)大量放液后,需束以腹带并收紧,以防腹压骤减、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注意事项】 1.诊断性穿刺,针头不可过细,否则易得假阴性结果。 2.放腹水时速度不宜过快,初次放液量以1500~2000ml为宜。如在放腹水过程中病人出现脉搏快、血压下降等症状时应立即终止操作。 3.穿刺得到全血样液体时,应将血性液置于玻片上观察能否凝固,以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腹腔穿刺术 1、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并取得配合 2、用物准备:腹腔穿刺包、碘酒、乙醇、胶布、局部麻醉药(2%利多卡因10ml)、无菌手套2个。 操作步骤 1、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操作者准备用物,洗手、戴口罩、帽子 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病人,帮助病人取舒适的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 4、选择穿刺点,一般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联线的内2/3与外1/3交界处,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5、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3遍,直径大约15cm。 6、打开穿刺包,操作者戴无菌手套,检查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 7、铺无菌洞巾,麻醉,左手拇指与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局部浸润麻醉。注意先水平进针,打一直径约0.5cm的皮丘,自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局部浸润麻醉,麻醉过程中应边回抽边进针,回抽无血才能注射麻醉药。 8、穿刺: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8号或9号针头,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

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即可抽取腹水20~100ml,并将腹水置于消毒试管中送检化验, 9、穿刺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按压2-3分钟,局部碘伏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 10、帮助病人整理衣物,整理床单元。 11、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晕厥、休克等应立即终止放液,并予以输液、扩容等对症治疗。 2、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6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 ml,时间不少于2小时。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补充输注大量白蛋白的基础上,也可大量放液。 3、血性腹水留取标本后应停止放液。

腹腔穿刺术教案

腹腔穿刺术教案 一、操作部分: 一)术前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前,医生需要进行六部洗手法,并规范佩戴口罩和帽子。同时,医生需要准备好必要的物品,包括腹穿包、无菌手套、腹带、治疗盘、、试管、药品等。在准备患者时,医生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并发症,并取得患者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还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 二)操作方法和步骤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时,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体位,如坐位、半卧位或侧卧位。如果患者需要大量放腹水,医生需要先垫好腹带。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等选择适当的穿刺点并做好标记。常见的穿刺点包

括脐与髂前上棘中外1/3交点、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界处、脐与 耻骨连线中点上方等。 在进行腹腔穿刺术前,医生需要进行皮肤消毒,并确保消毒液自内向外涂抹三遍。医生还需要注意无菌原则,并铺好无菌巾。 如果在进行少量腹水的诊断性穿刺时,医生可以让患者先侧卧于拟穿刺侧3~5分钟,以保证穿刺的准确性。在进行腹 腔穿刺术时,如果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晕厥等症状,医生需要立即停止操作,让患者平卧位,并进行必要的对症治疗。如果需要,医生可以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 消毒时,范围直径应约15cm,需要进行两次以上的消毒,第二次使用碘酒消毒时应留有碘边,最后一次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全部脱碘。 在进行腹穿前,需要取出腹穿包并确认灭菌标识及有效期,同时戴上无菌手套。在检查穿刺包内器械时,要特别注意穿刺针是否通畅,并铺好消毒洞巾。

在进行局部麻醉时,需要核对麻药并使用5ml注射器抽取利多卡因3-5ml。针尖斜面向上,从穿刺点斜刺入皮内,注射至形成橘皮样隆起的皮丘(5mm),然后向下迷路穿刺法逐渐深入。在进入腹腔时,当针尖有落空感时为止,以判断皮肤至腹腔的距离。 在进行穿刺抽液时,需要检查带橡皮管的腹穿针针尖是否锐利、有无带钩、管腔是否通畅。在诊断性腹腔穿刺时,术者用左手拇指和示指绷紧并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接有17~18号长针头的20ml注射器经穿刺点自上向下迷路穿刺法刺入,穿刺针进入皮下后,把空针抽成负压再进针,当针尖有落空感时,表明已进入腹腔,抽液送检。 在进行大量放液时,可使用8号或9号针头,针座接一胶皮管,用血管钳夹闭胶皮管,从穿刺点自上向下迷路穿刺法刺入,进入腹腔后,腹水自然流出,以输液夹夹持胶皮管,调节放液速度。腹水放出后应计量,随着腹水的流出,将腹带自上而下逐渐束紧,以防腹压骤降而发生虚脱或休克。抽液后先夹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1.血压计、皮尺。 2.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3.2%利多卡因5mlX1支。 4.无菌手套两对。 5.一次性口包、帽子。 6.消毒物品:棉枝、碘伏。 7.消毒性止血钳一把。 8.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 9.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装剩余的腹水)。 11.腹围。 12.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次的消毒范围不要超越第一次的范围;带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 6.麻醉:自皮肤至腹膜壁层用2%利多卡因逐层做局部浸润麻醉。先在皮下打皮丘(直径5~10mm),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麻醉的重点在于皮肤与腹膜的麻醉。 7.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路径逐步刺入腹壁,待感到针尖抵抗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即可抽取和引流腹水。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无菌的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尖进行穿刺。大量放液时可用针尾连接橡皮管的8号或9号针头,助手用消毒血管钳固定针尖并夹持橡皮管(一次性腹穿包的橡皮管末端带有夹子,可代替止血钳来夹持橡皮管)。在放腹水时若流出不畅,

腹腔穿刺操作流程

腹腔穿刺操作流程 一操作前准备 1.检查并告知患者穿刺的目的,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尤其是局麻药利多卡因)并让患者及其代理人签字。 2.工作人员穿工作服、戴口罩及帽子、洗手。 3.患者准备:患者排空尿液,取合适体位,评估生命体征平稳。 4.准备用物:消毒包、腹腔穿刺包、手套、络合碘、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无菌手套、胶布、注射器、碘伏棉球、多头腹带。另备血压计、听诊器、卷尺。查看消毒日期。5.口述适应症:诊断:抽腹水进行实验室检查。治疗:①抽液减压。②腹腔内注射药物。禁忌症:1)肝性脑病先兆;2)电解质严重紊乱如低钾;3)结核性腹膜炎广泛黏连、包块;4)包虫病;5)巨大卵巢囊肿;6)有明显出血倾向;7)肠麻痹、腹部胀气明显者;8)躁动、不能合作者;9)妊娠中后期;10)膀胱充盈者; 二操作流程 1.体检:术前进行腹部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确认有腹水。 2.合适体位:患者取平卧、半卧、侧卧位,必要时也可坐在靠背椅上。 3.暴露穿刺部位,标记穿刺点:①左下腹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中,外 1/3 交点。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 1.0cm 偏左或右 1.5cm 处。③侧卧位脐水平线或腋前或腋中线交界处。④积液量少或包裹时,可在 B 超引导下定位。 4.术者打开穿刺包,戴无菌手套,检查手术器械(注意注射器乳头是否与穿刺针吻合,针头是否锐利)。 5.术者铺洞巾,用止血钳固定,助手协助术者打开注射器包装取 5ml\50ml 注射器;核对局麻药的名称、浓度、剂量。消毒安瓿,打开局麻药,术者抽取药物(注意针头不可触及安瓿瓶口)。 6.用局麻药在穿刺点处自皮肤至腹膜壁层分层行浸润性局麻(先在皮下打直径 5-10mm 皮丘,再沿皮下、肌肉、腹膜等逐层麻醉,注意推麻药前要回抽,了解是否在血管内,同时掌握深度)。 7.穿刺术:①诊断性穿刺:用 20-50ml 注射器和 7 号针尖经麻醉处直接进行穿刺。②腹腔放液:先垫好多头腹带,左手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刺入皮肤后,以 45-60 度角斜刺入皮下,再垂直缓慢刺入腹腔。突破腹膜后有落空感,即可抽液或引流腹水。大量放腹水者,一次不能超过 3000ml,需用多头腹带包扎以防腹压骤降。

腹腔穿刺置管术

腹腔穿刺置管术 腹腔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医疗技术,通常用于在腹腔内插入管道,以便引流液体或气体,或进行其他治疗操作。该术语通常用于描述 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的一种特定的穿刺技术和设备。 术前准备 在进行腹腔穿刺置管术之前,医生和护士需要进行仔细的术前 准备工作。这包括收集患者的详细病史,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 情况。此外,还需要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操作步骤 下面是一般腹腔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步骤: 1. 患者被安置在平躺位或半坐位,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2. 医生使用消毒剂清洁手术部位,并对需要穿刺的目标进行标记。 3. 医生使用穿刺针逐渐穿刺腹部皮肤、腹腔膜和腹腔腔隙。

4. 当腹腔腹腔腔隙内没有明显液体时,医生可以注入盐水或其 他液体来帮助识别腹腔腔隙。 5. 确认穿刺点后,医生会将导管插入穿刺针的内腔,并逐渐推 进到腹腔腔隙内。 6. 一旦导管达到所需位置,医生会固定导管并连接适当的引流 或治疗设备。 7. 完成手术后,医生会检查导管的正确位置,并观察患者的反 应和可能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和并发症 对于腹腔穿刺置管术,有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 - 医生和护士必须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知识,以确保操作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 - 术中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 并发症。 - 患者可能会出现穿刺点感染、出血、腹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需要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 进行操作前,必须评估患者的禁忌症和相对禁忌症。

- 孕妇、出血倾向患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者需要特别谨慎。 结论 腹腔穿刺置管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可用于引流液体或气体,并进行其他治疗操作。然而,该术式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治疗前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史和身体状况,并密切观察术后的反应和并发症。术中应注意维持良好的消毒措施,并遵循操作步骤,以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治疗效果。

腹穿操作规范 -

腹膜腔穿刺术 术前准备: 1、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穿刺的目的、必要性,签字同意后实施。 2、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3、放液前应测量体重、腹围、血压、脉博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 物品准备: (1)腹腔穿刺包、消毒剂、2%利多卡因,无菌棉签、无菌手套2个、洞巾、注射器、纱布、胶带。 操作步骤: 1、操作者着装整齐,带好口罩、帽子,洗手,携物品至床旁。 2、核对病人,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3、协助病人取仰卧位,解开衣服暴露腹部。 4、选择穿刺部位:一般取左下腹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 5、皮肤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局部皮肤2-3遍,直径大约15cm, 6、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左手拇指与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用2%利多卡因做自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局部麻醉,麻醉过程中应边回抽边进针,回抽无血才能注射麻醉药。 9、穿刺:检查穿刺针是否通畅,穿刺前夹闭穿刺针后的

橡皮管,术者以左手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皮肤后以45度斜刺入腹肌再垂直刺入腹腔,当针头阻力突然消失时,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膜腔,助手用无菌止血钳固定穿刺针,连接注射器,松开止血钳,抽吸腹水。 10、放液结束后拔出穿刺针,盖上消毒纱布,按压2-3分钟,防止渗漏,局部碘伏棉球消毒,换消毒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注意穿刺孔向上,复查腹围、脉搏、血压和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大量放液后需用多头腹带包扎腹部。11、整理用物,并详细记录腹水量、性质、颜色,及时送检。 [注意事项] 1、向病人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病人的顾虑,取得其合作。 2、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3、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如有头晕、恶心、心悸、气促、脉快、面色苍白、晕厥、休克等应立即终止放液,并予以输液、扩容等对症治疗。 4、腹腔放液不宜过快、过多,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宜超过3000ml-6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肝硬化患者一次放腹水一般不超过3000 ml,时间不少于2小时。过多放液可诱发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但在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腹腔窒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 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适应症】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以寻找病因; 2、对大量腹水病人,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以协助治疗。 4、注入空气(人工气腹)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操作方法】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穿刺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土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或连线的中去段)偏左或有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经层次不同穿刺点穿经层次的差别主要在肌层。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腹腔穿刺术操作规程 一、适应症 1.诊断方面:了解腹水性质,送检常规、生化、细菌及病理学检查。 2.治疗方面:缓解压迫症状、腹腔内注射药物及腹水浓缩回输术。 二、禁忌症 病情垂危,有严重出血倾向;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疑有卵巢囊肿、腹腔内广泛粘连及肝昏迷前期。 三、用品准备 清洁盘,胸腔穿刺包,腹带,安全针,塑料围裙及中单,水桶,无菌试管 4—6 支(留送常规、生化、细菌、酶学及病理细胞学检查标本)。备好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及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四、操作方法/步骤 1.嘱患者先排空尿液,扶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或取斜坡卧位,背部铺好腹带,腹下部系塑料围裙及中单。腹水量少者,则采取侧卧位。 2.穿刺点可选脐与耻骨联合中点(宜避开腹白线),或脐与髂前上棘联线的外 1/3 处(通常选择左侧)。 3.常规皮肤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局部麻醉达壁层腹膜。用穿刺针逐步刺入腹壁。待进入腹腔后,可先用注射器抽吸少许腹水于无菌试管中,以备送检。然后于针栓接一乳胶管,引腹水于容器内。 4.放液速度不宜过快,放液量不宜过多。放液中应由助手逐渐收紧腹带,不可突然放松,并密切观察患者面色、血压、脉搏、呼吸等。如发生晕厥、休克,应停止放液,安静平卧,并予输液、扩容等紧急措施。 5.放液完毕,取出穿刺针,局部涂以碘酊及乙醇,覆盖无菌纱布,以胶布固定,再缚腹带。缚腹带前应仔细检查腹部,如肝脾肿大情形及包块等。如针孔有腹水渗出,可涂火棉胶封闭。 6.如系诊断用腹腔穿刺,可用静脉注射针直接进行穿刺抽液,选择穿刺部位同前,毋需腹带。 五、注意事项 1.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昏迷或休克、水与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丢失等严重并发症、故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腹水不宜超过 3000ml,但有

腹腔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腹腔穿刺技术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腹腔穿刺技术操作流程,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1. 术前准备 - 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操作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 检查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 - 准备必要的手术器械与设备,包括穿刺针、局麻药物、无菌巩膜覆盖物等。 - 患者进行充分洗净腹部,并采取适当的防感染措施。 2. 手术操作流程 2.1 术者准备 - 术者需穿戴无菌手术衣、手术帽、口罩和手套,并进行手部消毒。

- 使用消毒剂擦拭操作区域,确保局部清洁。 2.2 局麻 - 选择适当的局麻方法,如皮下浸润麻醉或透皮经腹膜后麻醉。 -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合并症,计算和注射合适剂量的局 麻药物。 2.3 穿刺操作 - 使用无菌穿刺针进行腹腔穿刺,注意遵守无菌操作规范。 - 通过适当的定位技术,确定穿刺点位,通常选择在腹脐周围 区域。 - 用一手稳定穿刺点位,另一手握持穿刺针,迅速、准确地进 行穿刺。 - 监测穿刺进程,确保顺利进入腹腔,并避免可能的出血和脏 器损伤。 - 在穿刺后,应采取适当措施收集腹水样本并避免污染。 2.4 结束操作

- 将穿刺针或导管等材料取出,并进行轻轻的按压,以止血和 防止气体或腹水流出。 - 善后处理,如处理穿刺废弃物、患者的血液和腹水样本等。 - 为患者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观察并记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注意事项 - 术者应具备必要的解剖知识和丰富的手术经验,以减少操作 风险和并发症。 - 患者应事先被告知可能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穿刺针断裂等。 - 在操作过程中,术者应随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及时采 取必要的措施。 - 操作结束后,应对手术过程进行记录,包括穿刺技术、使用 的药物和材料等。 以上即为腹腔穿刺技术操作规程,望遵守操作流程并保障手术 质量和患者安全。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 (一)病人的准备: 1.术前先向患者解释将要进行的操作,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询问患者有无麻醉药过敏史,并签手术同意书。 3.术前复核病人的肝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二)器材的准备: 1.血压计、皮尺。 2.一次性胸腹腔穿刺包。 3.2%利多卡因5mlX1支。 4.无菌手套两对。 5.一次性口包、帽子。 6.消毒物品:棉枝、碘伏。 7.消毒性止血钳一把。 8.无菌方纱一块(用来打开利多卡因用)。 9.如要进行诊断性穿刺的,需要准备试管和空瓶(送腹水常规、生化及病理等用)。 10.容器(装剩余的腹水)。 11.腹围。 12.急救物品(输液装置、吸氧装置、肾上腺素、阿托品、可拉明、洛贝林、阿拉明等)。 (三)操作者的准备: 1.复习腹腔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其处理。。 2.吸收。 3.戴口包、帽子。 二、操作过程: 1.准备:先嘱患者排空尿液,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 2.体检:放液前应测量腹围、脉搏、血压,以观察病情变化。术前并行腹部体格检查,叩诊移动性浊音,已确认有腹水。 3.体位:扶患者坐在靠椅上,或平卧、半卧、稍左侧卧位。 4.穿刺点的选择:选择适宜穿刺点一般常选于左下腹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也有取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1cm,偏左或右1.5cm处,或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须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定位后需用龙胆紫标记。 5.消毒:将穿刺部位常规消毒,消毒2次,范围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直径15cm,第二

消化内科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消化内科腹腔穿刺术操作规范 腹腔窒刺术是借助穿刺针直接从腹前壁刺入腹膜腔的一项诊疗技术。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腹膜腔穿刺术。 【适应症】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实验,以寻找病因。 2、对大量腹水病人,可适当抽放腹水,以缓解胸闷、气短等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以协助治疗。 4、注入空气(人工气腹)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 【禁忌症】 1、广泛腹膜粘连者。 2、有肝性脑病先兆、包虫病及巨大卵巢囊肿者。 3、大量腹水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者禁忌大量放腹水。 4、精神异常或不能配合者。 【操作方法】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穿刺时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体位,如坐位、半坐卧位、平卧位、侧卧位,根据体位选择适宜穿刺点。 3.向病人解释一次放液量过多可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及诱发肝昏迷,因此要慎重。大量放液后需束以多头腹带,以防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而引起休克。放液前后遵医嘱测体重、量腹围,以便观察病情变化。 4.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1.穿刺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土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或连线的中去段)偏左或有1~2cm,此处 1

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3.穿经层次不同穿刺点穿经层次的差别主要在肌层。 (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4.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1)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剌点滑出。 (2)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3)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畅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4)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5000ml(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术指南

腹腔穿刺术操作指南 一、目的: ①明确腹腔积液的性质,找出病原,协助诊断。 ②适量的抽出腹水,以减轻病人腹腔内的压力,缓解腹胀、胸闷、气急,呼吸困难等症状,减少静脉回流阻力,改善血液循环。 ③向腹膜腔内注入药物。 ④注入广定量的空气(人工气扳)以增加腹压,使膈肌上升,间接压迫两肺,减小肺活动帽废,促进肺空洞的愈合,在肺结核空洞大出血时,人工气腹可作为一项止血措施。⑤施行腹水浓缩回输术。 ⑥诊断性(如腹部创伤时)或治疗性(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腹腔灌洗。 二、适应症: 1.腹水原因不明,或疑有内出血者。 2. 3.需腹腔内注药或腹水浓缩再输入者。 4.人工气腹。 四、方法: (一)术前指导: 1、穿刺前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腹穿一般无特殊不良反应。 2、在操作过程中若感头晕、恶心、心悸、呼吸困难,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二)术前准备 1、核对病人姓名,查阅病历、腹部平片及相关辅助检查资料 2、清洁双手(双手喷涂消毒液或洗手) 3、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大致过程,争取充分合作。 4、测血压、脉搏、量腹围、检查腹部体征 5、准备好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口罩、帽子、2%利多卡因、5ml 注射器、20ml 注射器、50ml 注射器、消毒用品、胶布、盛器、量杯、弯盘、500ml 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所需药品、无菌试管数只、多头腹带、靠背椅等。

6、戴好帽子、口罩。 (三)操作步骤 1、部位选择 (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 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刺术 消毒、铺巾 1.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 2.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 局部麻醉 1.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约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

腹腔穿刺术技能操作内容

腹腔穿刺术技能操作内容 【适应证】 1、抽取腹腔积液进行各种检查,以便寻找病因,协助临床诊断。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促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腹腔内注射药物,协助治疗疾病。 4、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5、进行诊断性穿刺。 【禁忌证】 1、严重肠胀气。 2、妊娠或巨大卵巢囊肿。 3、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性脑病先兆。 【准备工作】 器械准备:腹腔穿刺包、无菌手套、治疗盘(碘酒、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试管,盛放腹水的容器等,需做细菌培养者准备培养瓶。如需腹腔内给药,应准备好所需药品。 【操作方法】 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放液前测量腹围、脉搏、血压,并检查腹部体征,

以观察病情变化。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半卧位或坐位。 4、穿刺点: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②脐与耻骨联合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偏右1.5cm;③侧卧位可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相交处。少量或包裹性腹水,须B超指导下定位。 5、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自穿刺点皮肤向腹膜壁层用局部麻醉药逐层局部浸润麻醉。 6、术者左手固定穿刺处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逐步刺入腹壁,当针体抵抗感突然消失时即可抽取腹水,将腹水置于无菌试管中以备检查,并记录抽取的腹水量。诊断性穿刺可用20ml或50ml注射器和7号针头穿刺,直接抽足腹水送检。需腹腔内注药者,待抽腹水后将药液注入腹腔。 7、术毕拔针,覆盖无菌纱布,压迫片刻,胶布固定。如大量放液则需束多头腹带。 【注意事项】 1、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如发现头晕、恶心、心悸、脉速等应停止操作,做相应处理。 2、放液不宜过多、过快,一次不宜超过3000ml。 3、严格无菌操作,防止腹腔感染。 4、局部麻醉药一般使用2%利多卡因;如需使用普鲁卡因时,术前应皮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