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心理与消极心理
- 格式:docx
- 大小:15.42 KB
- 文档页数:2
学生心理特征作为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
这些特征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特征和消极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来讨论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积极心理特征1. 学习动力强:积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对知识有强烈的渴望。
他们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主动地制定学习计划并努力实现。
2. 自我管理能力强:积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安排时间,有效地控制学习进度,避免拖延症和时间浪费。
3. 自信心强:积极心理特征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够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正确的认知,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否定和打击。
4. 适应能力强:积极心理特征的学生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他们具有开放的心态,能够接纳他人的观点和建议。
5. 抗压能力强:积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能够保持冷静和乐观的心态,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挫折和失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二、消极心理特征1. 学习动力低:消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动力,他们可能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缺乏认识。
2. 自我管理能力差:消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容易被外界的干扰和诱惑所影响,他们缺乏自律意识,难以合理安排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
3. 自卑心理重:消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有低估的倾向,他们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从而陷入自卑和自怜的情绪中。
4. 适应能力差:消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对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难以适应,他们可能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难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5. 抗压能力弱:消极心理特征的学生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他们可能选择逃避和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的心理特征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
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时,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特征,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特征的影响。
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什么是上进心和消极心态我国第一位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自幼勤奋好学,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在上进心的驱动下,他顽强学习,刻苦钻研,自学了大专全部课程,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后,他又凭着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多门课程,考取了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课程专业的博士生,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他就学完了四年的课程,提前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而且其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国这一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一、什么是上进心上进心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它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心理品质,也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有强烈的上进心。
例如为了追求真理、宣扬“日心说”而被罗马教廷活活烧死的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一生有两千多种发明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扼住命运喉咙、奏响生命最强音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我国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等等,都是一生有远大目标和强烈上进心的著名人物。
李时珍为了完成《本草纲目》这部杰出的医药著作,经过了27年的艰苦劳动,记载药物共1892种,对药物学、分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进心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和航标,有了它,人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上进心是人生的动力,有了它,人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
”二、上进心的特征(一)目标明确上进心必须同明确的目标联系起来,没有明确目标的上进心是虚幻的,不现实的。
例如一代伟人周恩来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
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不畏艰险,忍辱负重,鞠躬尽瘁,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力争上游上进心是一种不满足现状、永远进取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态要求人们不断超越自我,向更高的标准迈进。
例如在运动场上,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进则退”是客观规律。
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总结
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是两种不同的心态,它们对人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积极的心态是指那些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而消极的心态则是指那些消极腐败,悲
观失望的心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积极的心态和消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
1、积极的心态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勇气,让人对事情抱有信心,能更好地应对生活和
工作的挑战。
2、积极的心态能让人容忍和体谅周围的人,从而减少冲突和争吵。
3、积极的心态能引导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合理,锻炼身体等。
4、积极的心态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使得人们更有想法和创造力。
5、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能力。
6、积极的心态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总之,积极的心态能让人们充满自信和活力,积极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挑战,并充
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1、消极的心态会使人变得消极和迟钝,失去对事物的兴趣和关注,影响身心健康。
2、消极的心态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不是理解和和谐。
3、消极的心态会让人变得愤世嫉俗,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
4、消极的心态容易陷入一种自我放任的状态,使得人们缺乏目标和动力,懒惰无
为。
5、消极的心态会导致人们病态地看待问题,扭曲现实,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
总之,消极的心态会对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使得人们失去生活的意义和方向。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树立信心和勇气,发扬积极向上
的精神,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积极心理学三大内容1、积极情感体验2、积极人格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
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
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
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
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这种以消极取向的心理学模式,缺乏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与探讨,由此造成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巨大“空档”,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在这种背景之下,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转换为研究人类优点的新型科学,必须实现从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培养积极的心态,远离消极情绪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谈一谈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远离消极情绪。
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但是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积极的心态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积极的心态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和自信,面对困难时能够更加坚定和勇敢。
而消极的情绪则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甚至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因此,培养积极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呢?首先,我们要学会积极的思考。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它,要相信事情会变得更好。
同时,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感恩身边的人和事,感恩每一次收获和成长。
这样,我们就能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从而培养出积极的心态。
另外,我们还要学会远离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疲惫,甚至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我们要学会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心情愉快。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和朋友聊天等方式来放松自己,让自己远离消极情绪的困扰。
最后,让我们一起努力,培养积极的心态,远离消极情绪。
让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谢谢大家!。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
18_7g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名字。
一、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定义1.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发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善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2.消极心理学消极心理学感兴趣的不是人或人类社会,而是人或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
它假定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人。
它把人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只会对外界强化刺激做出反应的物,也即只有当你指出出并纠正了他的缺点或问题时,他才做出相应的反应—改正并取得发展。
另外消极心理学过分强调自己的矫正功能,习惯从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这一研究范式使许多心理学家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帮助其社会成员得到改变并生活幸福,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良好条件下的社会成员。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其工作重心常常只在少部分问题社会成员身上,而把心理学促使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发展并生活幸福的功能放在了一边。
二、积极和消极心理学产生的原因1.对当前人类社会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思的结果。
2.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困惑。
三、积极心理学于消极心理学的作用1.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
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是十大区别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使伟人不同于凡人。
积极的心态,可以产生超常思维,可以挖掘人身潜能,可以培养创造性,可以造就革命性,可以决定你的未来——成功、永远的成功。
反之,消极心态只会使你保守、自满、怀疑、恐惧、抱怨、指责,结局只有一个——失败、永远的失败。
一、心态(态度)对事业成功的影响在讲积极心态与消极心态的区别之前,有必要搞清楚什么是心态,心态和态度的联系与区别,心态对事业成功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心态——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大脑中的反映的一种心理状态。
态度——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外部表露。
例:参加培训课。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积极的思维方法:心态——课很重要;态度——我一定要去参加;行动——及时赶到会场;结果——收获很大。
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因果关系;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积极心态。
例:杞国无事忧天倾。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一个成功公式:成功=1%的天赋+99%的汗水。
天赋是上帝给你的资源,你愿不愿去开发,能不能开发好,是个心态问题。
汗水是付出,你愿不愿付出,不也是一个心态问题吗?至此,我们可不可以下这样一个定论:成功是因为心态,成功100%是因为心态。
如果大家认同这个定论,那么“态度决定你的一生”这句话的含义是不是一目了然了!直销业进入中国10年的实践,充分的验证了这个道理。
95年直销在中国开始运作。
国人看不懂的多,观望的多,议论的多。
但少数思维活跃、心态积极的人看到了机会,抓住了机会,立即投入行动,现在他们成功了。
98年中国政府整顿传销。
大多数人害怕了,疑惑了,退缩了,放弃了。
而少数心态积极的,用他们超常的思维看到了“危机——危难中的机会”,坚持下来了,现在他们成功了。
2006年,《打击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出台了。
直销业出现了“重新洗牌”的动乱局面。
很多人认为:直销太难我不行;挣钱太慢不想干;变来变去不能干的消极心态。
已建立的团队人员流失,已获得的收入逐渐减少。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
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
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
18_7g年;它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名字。
一、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定义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发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
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
的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善德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
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
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问题的人、普通人或
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生活
2.消极心理学
消极心理学感兴趣的不是人或人类社会,而是人或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
它假定每个人都是有问题的人。
它把人看作是一种被动的只会对外界强化刺激
做出反应的物,也即只有当你指出出并纠正了他的缺点或问题时,他才做出相
应的反应—改正并取得发展。
另外消极心理学过分强调自己的矫正功能,习惯
从问题入手来开展工作,这一研究范式使许多心理学家学会了如何在困境中帮
助其社会成员得到改变并生活幸福,但却不知道如何对待良好条件下的社会
成员。
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侧重于单一的修补功能,其工作重心常常只在少部分问题社会成员身上,而把心理学促使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发展并生活幸福的
功能放在了一边。
二、积极和消极心理学产生的原因
1.对当前人类社会愈演愈烈的种族和宗教冲突反思的结果。
2.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困惑。
三、积极心理学于消极心理学的作用
1.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方面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继承与超越
积极心理学反对大量地对人类负性情绪即消极情绪心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消
极心理学的研究,它和人本主义一样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控制和乐观等等,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性积极面。
记
得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马云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改变自己看世界的眼光,用
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
他说的这句话,带给我深刻的印象,同时,在慢慢地
理解这句话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这句话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个字,却字字有力
撞击在我心中,使我茅塞顿开。
细细的琢磨这是几个字,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懂得了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更懂得了如何去适应并生存在这个世界。
同时,
还教导我们许多对生活的感受,要求我们停止抱怨,积极生活,在面对困难的
时候我们要谨记“你可以选择为自己辩护,也可以选择推自己一把”这句话。
2.消极心理学
整个心理学界永远存在这样一个极对立面,积极和消极。
往往人常说,知足常乐,其实就是指人应该满足于自己所取得的,主观虽然想拥有更多,但始终还是要顺应客观。
这种情况下,人类始终还是要收敛,顺应环境,这就正好迎合了消极心理学的环境影响论,人类还是无法逃避消极所带来的影响,无论你主观上有多么的渴望。
而这个社会,人正好就是这种消极的制造者,但又是其受害者,人类总是在这种制造消极,又接受消极的循环中逡巡前进,在这种循环里,积极成了调整者,正因人的本性会追求那一丝短暂的积极面,人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在这种积极过后,人只会落入到另外一个消极当中,这整个过程可谓一个大消极
例如一位国王,所有东西应有尽有,天下所有人都围着他转,但是10个这样的人当中,有10个人都是不快乐的,人类不珍惜眼前的快乐是本性,这种情况下,环境虽然是积极的,但是却出现了极反效应,也就是说当所有条件都对你有利的时候,你反而容易失误。
当人处于十分积极的环境中时,人却出奇的不受环境的影响了,这时人的内心里压抑的消极就会释放出来,取代积极面,让人觉得事事不顺心,消极其实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当你失去消极的环境后,你的心理不自觉的会自我产生消极。
四、总结
若有一天这位国王失去了所有的东西,一夜之间堕为平民,他会反思自己为什么不珍惜当初那么好的环境,他可能会精神分裂,因为他无法接受自己所处的环境。
但他也有可能自力更生,过上快乐的生活,因为他在这种消极的环境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积极面,他会更加珍惜周围的事物,更加积极,这时他内心里的消极面就隐退下去了,积极占据了他的内心,这就是消极心理学中所倡导的,人需要适当的消极环境,才能驱使人去发现积极,追求积极。
例如在社会生活中,人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才能驱使他更加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