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0.50 KB
- 文档页数:8
气管插管术后护理常规一、气管插管术后护理1、固定好气管插管,用胶布及寸带牢固固定,固定气管插管的松紧适度以容纳一个手指为宜,以免人为造成气管狭窄。
2、每班测量插管距门齿的距离,以防插管滑脱。
3、注意防止牙垫脱出或滑落而将气管插管咬扁,牙垫移位时应重新更换胶布固定。
4、注意插管与头颈部的角度:防止气管插管打折,扭曲或阻塞。
5、保持气管插管通畅,及时有效地进行气管内吸引。
6、检查插管套囊是否漏气,插管套囊不宜充气过度,以免压迫气管粘膜而引起溃疡或坏死7、观察气道压力,排除痰液堵塞插管等引起压力升高,套囊漏气引起压力下降。
8、保持口腔清洁,重视口腔护理。
9、通过X光片查看插管深浅度。
10、定时查血气,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呼吸机各参数,11、气管插管超过24小时病情不允许拔管者,应行口腔护理。
二、气管插管拔除的程序1、备好1次性面罩雾化、吸痰用物等。
2、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2-3分钟。
3、充分吸痰,吸痰间歇用简易呼吸囊加压给氧,氧流量6-8ml。
4、解开固定气管插管的寸带和胶布。
5、将气管插管囊内气体抽出。
6、边吸痰边快速将气管插管拔出。
7、生理盐水清洁口腔,给1次性面罩雾化吸氧。
三、拔除气管插管后的护理1、吸氧:给予面罩雾化氧气吸入。
2、口腔护理。
3、严密监护:严密观察神志及自主呼吸、心率、血压、Sp0:的变化。
4、拔出气管插管后半小时复查血气。
5、体疗:每2小时翻身扣背1次,间断协助患者有效地排痰。
6、进食:拔管后一般禁食4-6小时,视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半流质饮食。
7、检查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等情况。
8、拔管后不宜用抑制呼吸或咳嗽反射的药物。
9、协助患者在床上做肢体活动。
气管插管的护理常规
1、环境准备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2、基础护理
定时更换固定的胶布并做好口腔护理,可跟进排痰措施。
对昏迷或肢体活动受限的病人要经常给予翻身及叩背,预防压疮的发生及阻塞性肺炎的发生。
3、营养支持
气管插管病人由于起到开放,需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0-3000ml。
4、气道湿化
人工气道患者,丧失水分较大,需跟进相应的气道湿化管理。
给予气道湿化,可雾化吸入后吸痰。
5、保持气道通畅
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及有效的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吸痰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人工气道通畅、吸痰时注意痰的颜色、量、性质及气味,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相应处理。
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s。
6、妥善固定
更换体位时,避免气管导管过度牵拉、扭曲,预防非计划性拔管。
注意固定导管,一般用两条胶布交叉固定气管插管,防止插管上下移动,损伤气管黏膜及脱出,在为病人翻身时,要注意保护好气管插管。
经常更换头部位置,以变换插管的压迫部位,减少局部损伤。
7、有效排痰
拔管前指导病人进行有效的咳嗽训练,积极预防肺部并发症。
8、拔管前后准备
拔出气管插管后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病人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9、跟进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
患者陷入昏迷,家属心情沉重,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家属适当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气管插管护理常规1、气管插管要牢固固定,每班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门齿距),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止导管脱出及下滑。
2、加强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以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①机械通气时应将呼吸机的湿化器打开,使吸入的气体温度保持在34-36℃,同时注意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②遵医嘱定时为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地色米松、沫舒坦、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等药物;③奇观内诸如或滴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5-10ml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3、插管后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清醒病人,尤其是小儿,对插管不宜耐受者,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是用镇静药物。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6、充气套囊的护理:气囊内压力应控制在既能有效封闭气道,又不使气管血液供给受到明显影响为宜;套囊充气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ml左右:气囊应2-4小时放气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7、预防下呼吸道感染:(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试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和无菌生理盐水。
(2)要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坠积、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3)正确的吸痰方法:①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应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查看胸片;②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前后吸入100%氧气1-2min,吸痰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至吸痰前水平,以达到预充氧的作用,可避免在细谈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③未用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后应用建议呼吸器予以膨肺;④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前,要关闭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⑤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后,打开负压,将吸痰管360°上提吸痰;⑥吸痰管在气管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90%,应立即停止吸痰;⑧气道吸痰后,应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
气管内插管护理常规
(一)目的
1.通过人工手段建立呼吸通道,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或为心搏、呼吸骤停者进行人工呼吸。
2.便于清除气管及支气管内的分泌物和给氧。
(二)护理要点
1.选用刺激性小、长度和粗细适宜的气管导管。
2.妥善固定插管,防止插管移位或脱出,固定时不宜过紧,防止管腔变形;经口气管插管者,固定时要用牙垫,以免管子弯折;每班应测量、记录气管插管与门齿的距离,并交班。
3.保持气管导管通畅,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吸痰前先充分吸氧,吸痰
动作轻柔迅速,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同时及时吸出口腔内分泌物,防止误吸。
4.保持口腔清洁,留置气管内插管12小时以上的病人,每天进行口腔护理2次。
5.加强气道的温、湿度化管理。
6.留置时间72小时以上或者小儿,应尽量改用经鼻气管插管,以防止喉头水肿。
7.气囊内注气3-5ml,如需长时间应用,应4-6小时做短时间气囊放气一次,、防止气管壁黏膜受压、缺血。
8.插管期间做好患者双上肢约束,并加强监护,防止患者意外自行拔管引发生重度喉头水肿或缺氧。
9.插管后患者失音,应通过手势或纸笔也患者交流,做好心理安慰。
10.气管内插管一般保留不超过3-5天,如需进一步治疗可改气管切开。
11.拔管时,备好吸氧装置,吸尽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气管内充分吸痰,提高吸入氧浓度4-6L/min解除寸带与胶布,置吸痰管达气管插管的最深处,气囊排气,边拔管边吸痰,同时鼓励患者咳痰。
12.拔管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口唇、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气管插管患者护理常规1、准备用物:床旁备氧气湿化瓶、吸氧管、负压吸引装置、吸痰盘(换药碗、镊子、弯盘)、一次性吸痰管、气管湿化液,必要时备抢救物品。
2、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温湿度适宜,撤除地毯,注意空气流通,避免刺激性气味。
3、保持气管插管的位置适当:(1)气管插管后应拍胸片,调节插管位置使之位于左右支气管分叉即隆突上1-2cm。
(2)记录插管外露长度:经口插管者应从门齿测量,经鼻插管者应从鼻孔测量。
(3)导管固定牢靠、避免移位:随时检查气管导管插入深度,避免导管移位,外露长度应每班测量并交班。
(4)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患者将导管咬变形。
4、防止导管脱出:(1)防止患者自行拔管:对神志清醒者应讲明插管意义、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对神志不清及躁动不安者,给予适当的肢体约束,必要时应用镇静剂。
(2)加强监护:注意观察患者体位变化及头部、四肢的活动度;注意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拉出气管导管。
5、保持患者头后仰位,以减轻导管对咽、喉的压迫。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痰粘稠时可随时滴入湿化液或遵医嘱行雾化吸入。
7、做好口腔护理:经口气管插管时,口腔护理应由2人配合进行,一人固定气管插管,另一人做口腔护理,每天更换固定牙垫、胶布或寸带,污染时及时更换。
做口腔护理前先吸净气管插管内的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分泌物。
操作结束,核对导管的位置,做好记录。
8、预防和控制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后应更换吸痰管,吸引器长管每天更换1次,吸痰盘每日更换1次。
遵医嘱留取气道分泌物做细菌培养。
必要时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房间定时做空气培养,每日空气消毒机消毒3次。
9、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检查导管有无阻塞。
10、定时翻身、叩背,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
11、加强皮肤、背部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压疮。
气管插管急救护理常规
1、气管插管急救护理:
(1)物品准备:开好氧气,接好人工呼吸机,选好气管导管、胶布、喉镜、牙垫、吸痰机和一切急救药品。
(2)病人准备:去枕平卧,肩垫高,头向后仰,清除口腔、呼吸道分泌物。
(3)协助插管者操作,插入导管后放入牙垫,用胶布将导管固定,接上人工呼吸机或呼吸囊。
2、气管插管后护理:
(1)注意呼吸机运转情况,呼吸机压力不应过大,能使胸部适当扩张
即可。
(2)吸气与呼气周期之比应为1:2,呼气期不能小于吸氧期,并要
注意通气量大小和压力。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4)定时观察呼吸频率,记录病员的意识、精神、体温、脉搏、血压
等情况,还必注意心律紊乱及心脏骤停等合并症的发生。
如有异
常需及时和医生联系。
(5)随时观察防止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和呼吸器意外脱开。
PEEP/CPAP:呼气末正压:《15
FIO2:吸氧浓度:40-60%
SIGH:叹气,每100次呼吸给一次叹气,潮气量为设置的1.5倍MANUD BREATH:手动呼吸
SILENCE/REST:消毒,复位。
第十节气管插管护理常规一、定义气管插管是指将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气管内的一种操作方法。
二、目的保持上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气道分泌物或异物,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及死腔,提高呼吸道气体交换频率,便于应用机械通气或加压给氧,便于气道湿化及气道内给药等。
在急诊病房常采用经口气管内插管。
三、适应症1、心搏骤停。
2、严重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经药物治疗无效。
3、各种原因引起的通气障碍。
4、患者的气道保护功能丧失,呼吸不能满足基础生理需求。
5、因诊断或治疗需要,在短期内要反复插入气管镜者。
6、各种全麻或静脉复合麻醉后需要呼吸支持者。
四、禁忌症气管插管没有绝对的禁忌症,但当存在下列情况时应谨慎:1、咽喉部烧灼伤、肿瘤、异物。
2、主动脉瘤压迫气管。
3、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难以从插管内清除。
4、颈椎骨折、脱位。
5、血液病。
五、操作方法1、评估(1)评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意识状态、呼吸、合作程度;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评估患者有无活动牙齿及义齿。
(3)患者体位:仰卧位,头后仰并与身体正中呈一直线。
2、操作前的准备(1)用物准备①气管插管用物:胶皮手套若干、7---8.5#气管插管(图一、二、三示)、管芯(图四示)、口导管护垫(图五示)、喉镜手柄(图六示)、喉镜叶片(图七示)、开口器、口咽通气道、5ml注射器、纱布两块。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图八②吸引用物:负压吸引器(中心负压)及吸引管、吸痰管、500ml生理盐水2瓶(冲洗吸痰管用,图八示)。
③其他:简易呼吸器、氧源及氧流量表、听诊器、心电监护仪。
(2)呼吸机准备:正确连接呼吸机管路,开机备用。
(3)药物准备:镇静剂(丙泊酚、咪达唑仑)和肌松剂;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
(4)患者准备:去床头床档,将床头移开距墙约60---80cm,给患者取平卧位,去枕后仰,必要时肩下垫小垫枕,开放静脉通路;取下活动性义齿;必要时保护性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