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写作指导
- 格式:pdf
- 大小:913.36 K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指导全套第一单元学习扩写写作目标1.了解扩写的相关概念。
2.通过学习范例,领会扩写的意义,掌握扩写的方法。
3.能根据提供的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扩写。
回扣课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节选)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精| 彩| 点| 评诗人通过一系列意象,呈现出自己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抒发了对祖国的情感。
扩写此部分时,一定要突出“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等意象的内涵,把握住诗人的情感。
此外,还要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描绘。
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精| 彩| 点| 评诗中的“风景”,既指“你”看到的风景,又指“你”是“看风景的人”眼中最亮丽的风景。
根据“你”的那扇被“明月装饰了”的窗子,展开联想与想象,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一幅美丽迷人的月夜风光图,那桥、那水、那楼……那窗外的一切都溶在这迷蒙、缥缈的月色之中,显得那么神秘,那么奇妙,那么甜蜜,那么惬意。
写作探究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
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
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
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提示】1.阅读所给的材料,分析材料论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议论文扩写的要点在于补充论据。
仔细思考有哪些事例、名人名言等可以作为论据。
3.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在文章结构上,可以采用层层深入的结构,也可以设置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论证。
第二单元《观点要明确》写作满分范文引领一、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写作微指导】1.材料中提供的这些关于“好奇”的论述,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作用。
理解这些论述的观点,从中选出你感触深刻的语句,作为自己的观点。
然后思考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
2.列写作提纲可以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来安排。
尤其在“分析问题”部分,要根据选择的观点,选择典型的论据,如名人故事、名人警句等,注意材料的逻辑关系,不能重复。
最后解决问题时可以重申观点,也可以是观点的引申、升华等。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篇议论性文字。
【写作微指导】1.注意对论据进行具体分析、引申,使之能够支持你的观点等。
2.写作时要根据写作内容,适时调整写作提纲,进一步理顺写作思路,安排好层次。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①引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本论:列举鲁班发明锯木工具的事例,论证好奇心的作用。
②结论:引用名言,证明自己的观点。
③①列作文提纲,首先选定作文题目。
②本论部分结合论证方法明确论证的过程。
③明确结尾的方式和结论的意义。
【名师点评】本提纲整体符合提纲的编写要求。
先列出作文题目,即作者的观点,然后能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特点依次列出各部分的内容要点,整体思路清晰,结构完整。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在科学史上,有许多不平凡的人,但他们做的却是平凡的事。
他们之所以能在平凡的事中发现不平凡的真理,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好奇心。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①(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春秋时期著名的制作工匠鲁班从小就喜欢制作木具,有一次,他要制作一个大框架,需要一根很大的木材,所幸家中还存有一根大圆木,可他看着这根圆木,却不知如何将它截断。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指导+范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议论要言之有据写作实践要求:一、议论文文章中的论据,需要平时多积累。
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
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二、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自古就是一种美德。
欺诈、造假等不讲诚信的现象历来为人们所深恶痛绝。
请以“谈诚信”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此,你怎样看?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字。
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电子课本写作指导概要(有补充,电子课本见文后):1.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
用来证明观点的材料,就是论据。
论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使用材料时,首先要确保材料准确,经得出推敲。
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在写作时,要先确认事例是否真实,然后再使用;引用名言警句,要注意核对原文,保证引述准确。
3.使用材料还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
如果所用材料不能与观点相对应,就起不到支撑或证明观点的作用。
使用事实论据时,仅需通过概括叙述对支撑观点有用的事件,然后再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建立事例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从而证明观点。
使用道理论据时,要先找准这个论据支撑观点的逻辑联系,然后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
4.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要注意材料的丰富性。
比如可以用历史事件、生活事件、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等做道理论据,两者可以交替使用。
2020年秋《教师教学用书》写作指导一、选取材料,真实可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学生要能够“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论据是作者闻述或论证观点的根据,使用准确、恰当的论据,有助于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做到有理有据。
第五单元《论证要合理》写作实践满分范文引领写作实践一:论证观点《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
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
200 字左右。
提示:1. 可以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论证题目中的观点。
2. 要对所用的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简单的“观点+材料”写作实践二:缩写议论性文章写作实践二:写议论文俗话说:“知足常乐。
”有的人却说:“知足未必常乐。
”试围绕“知足与快乐”这一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在标题或者文章的开头,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3. 注意对运用的材料进行分析,突出材料对观点的支撑或证明作用。
写作实践三:写驳论文中国有句俗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影响。
对此,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驳论文。
不少于600 字。
提示:1. 梳理驳论的写法,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批驳,同时要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
2. 选择与观点一致的材料,最好有事实论据,也有道理论据。
3. 根据你的观点和材料列一个提纲,与同学交流,互相补充论据,在此基础上完成作文。
从学过的议论性文章里选择一篇,进行缩写。
知足就会常乐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样流逝,不留痕迹。
有人喜欢伤春悲秋,有人喜欢享受当下,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一切,明白知足方能常乐。
不知足常悲。
有句俗语说得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蛇吞象,受苦的还是自己,就像人如果只看到自己没有的,只会令自己郁闷,自寻烦恼。
追名逐利一直是很多人的梦想,他们原本是为了让自己更快乐,却在追寻的过程中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即使后来成功拥有了名和利,也是不快乐的,何苦呢?很多人为了名利放下亲情、友情,等到后来才明白这些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可是这些都已经消逝,再找不回来了,因此他们只能空悲叹。
不知足常悲,因此我们不要不知足,否则只会令自己后悔。
初中语文作文指导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试中的必考题目。
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首先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
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写作目的。
写作的目的可以是叙述、说明、议论或者描写等等。
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语言。
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在写作时,可以适当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
再次,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语言是作文的载体,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运用。
要尽量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和句子,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要有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作文的结构和布局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写出一篇通顺、连贯的文章,就要注意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衔接和过渡。
要让文章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一目了然。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文的指导方法主要包括明确写作目的、丰富想象力和联想能力、注意语言的表达以及合理的结构和布局。
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写出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文时能够多多注意这些方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统编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写作指导(附详解及佳作范文展示8篇)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习作:观点要明确单元写作要求:议论文写作要做到观点明确写作实践要求一、好奇。
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
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二、在第一题的基础上写一段议论性文字。
三、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大家认识不一。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不少于600字。
课本上写作指导文题:观点要明确议论性文章需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态度鲜明,不能含含糊糊,模校两可。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观点明确呢?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
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下面列举了一些表达议论观点的不同方式,请你根操提示,将相应的语句补充完整:1.......是......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品格。
青少年爱玩电子游戏是_______2.......要/应当/必须......人应当栽业、乐业。
人在困难面前必须__________3.......能够/将会......脸上常带微笑,能够让你更美丽。
勇敢面对困难,将会________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凸出来。
有的文章、题日就直接表明了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的文章,则在开篇处亮明观点,紧接着进行阐释、论证,如《敬业与乐业):还有的是在结尾处总结观点。
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提出观点,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没有一成不变的法则。
部编版语文九上第1单元《尝试创作诗歌》方法指导单元要求1.自主欣赏,把握诗歌意蕴,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体悟诗歌的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节奏美。
2.自由朗诵,学习朗诵技巧,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尝试创作,选择一个对象,写一首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激发想象力,学习用具体生动的形象传达内心的情感,尝试创作诗歌。
写作指导诗是心灵触动的音符,是情感流动的旋律。
诗是属于年轻人的。
每每读完一首好的现代诗后,相信许多同学都会有写作的冲动,想把心中的真情化成美丽的诗行。
那如何创作一首现代诗呢?一、要克服畏惧心理。
如果让同学们去创作一首格律诗,或根据词牌名填一首词,还真有难度。
因为格律诗也好,词也好,都有许多限制,一般人根本摸不着头脑。
但现代诗不一样,它形式自由,在平仄、押韵等方面没有严格的要求,想好一段文字,分行把它写出来,就有了现代诗的模样。
来看一个例子: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段文字以排比句的形式,抒发了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只争朝夕的进取之心。
只要把它一分行,立即就成了一首诗歌。
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你看,写现代诗是不是挺容易的?二、要善于模仿。
写诗最好从模仿开始。
因为通过仿写,我们不仅能观察到诗歌的外在特征,更能在对原作的深入解读中,把握作者的构思过程,了解诗歌写作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从而为独立创作新诗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如,模仿《乡愁》这首诗,肯定先要研究这首诗。
这首诗分四段,每一段都是四句,每一段的结构相同;认真诵读,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一种令人心痛的乡愁在字里行间奔涌;我们会明白,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绝不是随手而写的意象,它是诗人精心挑选用来寄寓情感的。
九年级语文文学鉴赏与写作技巧文学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以及对情感与思想的深刻剖析。
在九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不仅要学会欣赏文学作品,还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本文将从文学鉴赏和写作技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升写作能力。
一、文学鉴赏1.理解作品背景与主题在鉴赏一篇文学作品时,首先要了解其背景和主题。
了解作者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同时,抓住作品的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核心意义。
因此,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要善于分析并总结作品的背景和主题。
2.品味作品的艺术特色每个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品味这些特色是鉴赏作品的关键。
文学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语言艺术、形象描写、结构安排等方面。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运用、描写手法以及结构布局,来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和情感渗透。
同时,对于作品中的意象、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3.提升阅读与解读能力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我们不仅要了解作品的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寓意和隐喻。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同时,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还原和感受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写作技巧1.确定写作立意和主题在进行写作时,首先要确定自己的写作立意和主题。
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素材的选择和组织。
同时,要注意主题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并引发他们的思考。
2.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作时,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比如,可以通过拟人、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但是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修辞,以免造成生硬和做作的感觉。
3.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写作时,要注重文章结构的合理组织,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铺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