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一、导入:作文,可以称得上语文天地里的半壁江山,它综合考查同学们的语文基本功、思想水平和书面表达能力,可以说是关乎我们语文中考成败的关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讨写作中的一个难题:“如何进行细节描写?”二、出示活动任务1、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捕捉美妙瞬间,感悟精彩生活。
三、聚焦中考:出示《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1、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2、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四:点击中考:回顾近两年的中考作文1、请以“感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6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2、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实情感,不得抄袭和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2017年济宁市中考语文作文过渡语:每年的中考作文都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而恰当的细节描写能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五、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这足以体现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魅力。
六、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出示例文(一):1今天晚上,爸爸妈妈不在家。
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很害怕,外面在打雷,刮着风。
我害怕极了。
我关掉电视,一个人躲进被窝,多么可怕的夜晚。
(二):今天,爸爸妈妈不在家。
以经典课文为蓝本促进作文教学——浅谈语文课堂上的写作指导摘要: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
但是教师的指导可不仅仅局限于每次的作文课上,更要体现在平时的课堂上。
语文教师要带领同学们遨游于各篇精美的经典课文当中,领略名家名篇的精妙之处。
提高同学们赏析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同时,还要适当要求学生了解甚至掌握各个名篇的写作技巧,并且学为己用。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共识,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们深知作文教学实属不易。
学生怕写,老师怕教。
很多同学对作文甚至产生畏惧心理,一提到写作就头疼。
并且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显得苍白无力,空洞乏味,毫无文艺性和审美性。
写作能力,俨然已经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瓶颈。
面对这样的情况,仅凭每周一次的作文课,或者是每月的两次习作,就想让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改观,不啻于异想天开。
笔者认为,作为语文教师,不仅仅局限于作文课堂上才讲授一些作文方法技巧。
在平时的课堂上也充分利用语文教材里的名家名篇,在课文理解赏析当中,让学生体悟到作者是如何拟定标题,选择材料,精妙构思,布局谋篇的。
那么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去暗示性的指导写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关键词:课堂教学;写作能力;掌握运用一、领悟拟题的高明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灵魂,有时甚至关系到一篇文章的成败。
那么平时课堂上如何指导同学们拟题呢?1.紧扣文章主要内容拟题。
标题往往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直接或间接的表现。
如大文豪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的标题,就直接点明了主要人物及主要事件,读者一看标题就会对内容有所了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标题本身就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与层次。
2.采用象征手法拟题七年级的课文《爸爸的花落了》这个标题就包含了两层意思,表层意义是爸爸种的夹竹桃凋谢了,深层意义便是爸爸离世了。
初中语文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摘要】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和作文教学俗称为语文课的三大板块内容。
作文担当着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尺度,作文的运用也是学生以后进行社会交际的重要语言手段。
作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占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高、中考中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谁忽视了作文教学,谁的语文教学注定就会是失败的教学。
根据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与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粗浅地谈一下我的想法。
【关键词】作文地位和作用观察书写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觉得无材料可写,不懂提炼文章中心”的问题。
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多写、擅写,学会搜集写作材料,提炼材料思想,实现文章内容的升华。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要教会学生运用一定的技巧。
一、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作为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最好的尺度,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
为了更好地实施作文教学,让教学环节得以更加完善,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弄清楚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的地位和作用。
只有弄清楚其地位和作用,明确其重要性以后,才能更好地指导具体实践。
作文教学的地位,一个词可以概括:举足轻重。
不仅因为它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并称语文教学的三大板快,更因为它是检验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标准,甚至是检验一个中国人母语把握能力的标准。
古人云文如其人,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举足轻重,作文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
从其作用上看,一般来说,作文教学有其近期作用和远期作用。
完整初中作文写作方法指导作文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初中阶段的作文考试内容绝大部分是记叙文和议论文两种形式,其中记叙文又占据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写好一篇作文不仅是需要技巧,还需要一定的做法和方法,下面将从作文的结构、写作流程和技巧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作文结构作文的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更好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而初中作文的结构主体包括:1.开头:包括题目、作文类型、作者的态度、写作的目的等。
2.主体:包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论点和举例、论述等。
3.结尾:总结文章内容、强调中心思想、恰当结语等。
二、写作流程1.审题切入:根据题目,分析题意,把握题目难点和重点,明确写作目标。
2.列举论点:列举与中心思想相关的所有论点和例子,并对其逐一加以分析,确定重点及其关系。
3.撰写大纲:结合所得的论点和例子,构建作文的大纲,并根据论点的重点和前后逻辑关系,排列大纲中各部分的先后顺序。
4.写作全文:在构建好大纲后,按照大纲中的要点逐一展开,将观点及其阐述进行详细的述说。
5.修改和润色:完成初稿后,对已经写好的文章进行检查和修改,修正文章中的语言和逻辑错误,润色语言表达,将文章更精简、更易读。
三、技巧方面1.语言简明扼要:尽可能的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写作,对于过多、复杂的修辞、词藻和句型等不要过分追求,以流畅自然为宜。
2.中心思想突出:在文章中应该明确中心思想,在全文中进行突出,以便读者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好的抓住作文的主旨。
3.论点举例贴切:举例子是支撑论点的重要方式,需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并观察是否满足叙述的要求。
4.文章结构严谨:结构的严谨和清晰,可以使文章的逻辑更加紧密,让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
5.语言优美动人:优美的语言可以增加文章的美感和感染力,使文章的阅读更加愉悦,阅读体验更加丰富。
6.注意篇幅和时间:在作文中需要充分考虑篇幅和时间的问题,不要使文章过长或追求纸面上的数量而牺牲语言的准确性。
初中语文写作教案【篇一: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初中作文课教学设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片段训练,学生能对一件事情做到具体叙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练习,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激发学习文学热情,陶冶学生心情。
教学重点:片段练习教学难点:通过片段练习,掌握如何使作文具体化的技巧方法教学设想:演示实验—练习—分析—片段练习—方法总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课堂导入: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到最可怕的是写作文,感到最难的也是写作文,胶尽脑汁而无处下笔,搜肠刮肚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语。
不由的发出感叹:“作文难啊,难于上晴天”。
其实作文难写吗?答案是肯定的!真那么难写吗?亦不然!因为在祖国的语言文字里,有黄河的不羁和刚强,有长江的奔放和潇洒,有泰山的威武,有草原的粗犷,有彩陶的古朴典雅,有花椒的芳香四溢。
有先秦的繁星明月: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庄子的逍遥游,是孔子的颠沛流利,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三百》,是魂兮归来的《楚词》,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生活的工具,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人类的文明。
有了这些,我们写作文怎么会难写呢?何愁写不好呢?这就要我们平时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写好读书笔记。
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解决作文中的一个难题:如何使作文具体化?二、活动一:(一)、教师演示:教师手拿一枚硬币,硬币从手中滑落,掉到讲桌上后又掉到地上。
1、要求:(1)、每一个同学仔细观察这种现象,然后用一句话描写这种现象。
(2)、同学之间交流、分享。
摘录例句:(1)、有一枚硬币从老师手中滑落,掉到了地上。
初一作文指导教案全集初中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节课一、导入:“积少成多,日积月累”1、XXX是一位作家,他的作品《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2、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留下了一个文坛佳话,XXX和XXX是其中的两位人物。
3、有一个地主请秀才替他写几个字,秀才写了一些字,但由于当时没有标点,地主看后大发雷霆。
秀才解释后,地主转怒为喜,摆宴席请秀才喝酒。
财主大发雷霆是因为秀才的字没有标点,而秀才让财主破涕为笑。
得出启示:文章需要反复推敲、修改,关键字句需要斟酌。
二、作文评改要求:1、评点:立意、选材、结构形式、写作手法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
2、润色:细节描写、结构形式上值得推敲之处进行修改。
三、例文导入:亲情就像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
发放例文,按要求读三遍,及时评点。
第二节课一、检阅第一遍的评改。
二、检阅第二遍的评改。
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
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点滴”、“琼浆玉液”这类选词非常精美。
“点滴”紧扣“小小”两字,“琼浆玉液”生动地写出这种关爱无比珍贵、万分甜蜜。
很小的时候,我有一个坏毛病:尿床,三天两头的尿床。
那时我寄托在外婆家,这下受累的就是我的外婆了,第一天才洗的床单,第二天就被我尿湿了,日复一日。
我知道外婆累了老了,因为她似乎没有力气打我了,高高地扬起手,却轻轻地“打”在我的身上,但她似乎还很健壮,因为我看到她在池塘边洗尿湿的床单时力气好像很大,而她三天两头的去,却没有说累,说苦。
这段话需要修改,因为它与文章主题没有关联。
我们需要删除这段话。
经过修改后:我是一只小小的碗,承载着亲人给我的点滴关爱。
我在记忆里搜索,每一滴的琼浆玉液,何时淌入了我的心窝,那么甜蜜。
这段文章需要明确细节描写,以便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形象。
例如,可以对外婆的茶壶、弟弟的动画片和XXX、父亲的泪珠等进行更加具体的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爱。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作文是学生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
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
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
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
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下面,本人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仿写”入手,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消除畏难情绪。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先仿写范文对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是非常有益的。
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便可训练学生从仿写句子、仿写片段到仿写范文,让学生从范文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的技巧和语言。
“仿”不能机械的模仿,不能照范文生搬硬套。
这是我们老师在作文教学时不希望看到的现象,但它确实存在。
老师在教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不能使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而要让他们有自己的思维特点。
例如,学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后,可让学生学习文中在写作中巧妙运用过渡句的特点,仿写了《从教室到西边》。
学习了《春》一课后,让学生学习了文章是怎样通过细心观察来描写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让他们仿写了《夏》。
实际上学生进行模范性写作训练时,创造思维之光就在其中闪耀。
他们的习作,正是张开的创造性思维的的双翅,慢慢地他们就能搏击长空。
我们常对学生讲:世上无难事,作文也是这样。
一开始不要怕写不好,只要勤练笔,熟能生巧。
世上哪一个作家、诗人都不是一开始就成为作家、诗人的。
有的投稿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能发表。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是从一人多高的草稿上站起来的。
有经验的老师通过办手抄报,编印本班学生优秀习作选,在班上放大张挂学生的好文章,指导、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等形式,让学生获得较多的“发表”自己文章的机会,满足其发表欲,这些也不失为一种激发作文兴趣的有效办法。
如何进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清华中学汪建华
作文难写,作文课难教,这是绝大多数中学生和中学语文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当今中学作文教学的客观现状。
作文教学一般从作文指导入手。
为了省时、高效、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在研究学生作文心理、分析学生知识差缺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几点做法。
首先,大量读写,学会积累。
很多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感到“没有东西写”“无话可说,言之无物”。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问题。
”叶圣陶老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意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竭。
”可见,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要指导学生学会积累作文材料。
教学时,我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通过大量的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快速作文的材料。
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看看报纸和电视新闻,了解、关心时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的重要事情和有关趣事,以备以后写作文时运用;要求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三篇课外读物,并要求学生分别用摘抄型、提纲型和感想型这三种方法做好读书笔记,为快速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
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勤练笔,每周进行一次小练笔训练,加强写作方法的巩固和写作素材的积累。
其次,注重横向与纵向的双向对比,让中学生在对比中产生成就感。
以前的语文教师注重作文的横向对比,忽视了中低层次的学生的心理感受,受表扬的每次都是那些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注重纵向对比评价,重视个体的进步性,要让学生跟自己以前的成绩相比较,让中低层次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兴奋,作出惊人的努力。
同时也证实了他们为超越自己所作出的努力。
再次,发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评赞。
语文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要通过认真发现,发掘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美点、智慧或其他某些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一种有利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独一无二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学生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们看见、理解和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
豪感的火花。
”发现学生身上的火花,发掘作文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有一个句子写得有特色,也值得特别指点出来加以肯定。
教师对学生给予赞同和赞许,既肯定了学生的长处,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并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只要我们用“放大镜”来寻找孩子们作文中的优点,给予他们良好的心理暗示,相信他们的作文水平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作文不光要引导学生会写文章,更要会改文章。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是教师的评语“评”出来的。
“文不厌改”,文章落成后,可冷却一段时间后再来审视其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对不理想的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文章的修改就是要努力消灭错别字以及错用的标点符号,逐步做到语言准确、规范、简明、扼要、连贯、得体。
为了达到上面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讲中外著名作家修改作文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修改作文的必要性。
如王安石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改了十多次才定下来;鲁迅毫不可惜地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列夫托尔斯泰为《生活的道路》所写的序言,竞有105种稿本……名家写作尚需再三修改,所以我们学生就更应该多加修改。
接下来给学生讲理论、举例子,分析名家对自己作品深思熟虑、字斟句酌的修改,以此说明作文修改的重要性以及作文修改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改什么,为什么改,怎么改。
如利用教材中《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最初用了20多个例子,但最后只选用了最为生动的三个例子。
事实告诉我们: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也会是突出的。
如分析《藤野先生》与《鲁迅稿选集》中相应几段的语言:
初稿: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但也缺不了“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定稿:……但花下也不缺了成群结队的人“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
初稿: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定稿: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上面的修改极大地增强了叙述性文学语言的鲜明性,给人深刻而清晰的印
象,“花下”与前面“樱花烂熳”合拍照应;“成群结队”道出了“清留学生”的醉生梦死;“用了缓慢而很能用顿挫的声调”栩栩如生地刻画出藤野先生的语态,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些文字又与篇末的“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相照应。
在学生理解了作文批改的重要性、修改方法之后,我就具体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的修改,教会学生作文修改中首先要注意立意,然后修改句子,可有可无的话不能要,最后看标点符号的应用是否准确。
如一位学生在看望生病同学后,写了一篇感人的文章,但在天气和环境描写中不能表现文章的主题,我给他讲后,他把天气改成下着小雨,好像带有一点寂寞和伤感,环境也突出医院的安静,写出后的文章突出了同学之间那纯真的感情。
作文教学应该打破旧模式,大胆改革,积极创新。
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激情,更需要解放思想。
因而,语文教师应着眼课堂教学,抓住课堂主阵地,还自由于学生,开放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能力,锻炼思维,在乐趣中增进知识,巩固基础;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创造性地进行写作训练,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