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1.74 MB
- 文档页数:40
浅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如何区分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都能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原材料,在生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但它们却存在着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时期不同: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通过基因工程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也属于基因重组引起的生物变异),是通过有性生殖的过程实现的;基因突变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既可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也可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可以遗传)。
②原因不同:基因重组是由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即随机重组)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即交换重组)而引起的;基因突变是由于复制过程中,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受到物理因素(如激光)、化学因素(如亚硝酸)或生物因素(如病毒)的作用而使基因内部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或排列顺序发生局部改变,从而改变了遗传信息,包括自然突变和人工诱变。
③结果不同:基因重组没有新基因的产生,只是原有基因重新组合,产生了新的基因型,从而使性状进行了重新组合;基因突变的基因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基因。
二、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吗众所周知,生物的性状是受基因控制的,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如以下7种情形:1、改变的碱基位于基因的内含子中。
一般情况下,内含乎是没有功能的,它不是mRNA的一部分,不能编码蛋白质,内含子的突变不直接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此种情形,一般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2、突变发生在无调节功能的非编码区中。
基因的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决定着基因是否表达为蛋白质,在这些片段发生基因突变,如果不影响其调控功能的发挥,蛋白质仍然正常合成,就不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3、同义突变。
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单个碱基置换可能只改变mRNA上的特定密码子,但不影响它所编码的氨基酸,一般也不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在遗传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类型和影响等方面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知识点。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分子中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它是遗传信息的突然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种。
1.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移突变。
(1)错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从而改变了密码子的编码,使得合成的蛋白质发生改变。
(2)无义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置换,使得原本编码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
(3)无移突变:在DNA分子中的某个位置上,由于碱基插入或缺失,使得密码子的序列发生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2. 染色体突变染色体突变是指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染色体缺失、染色体重复和染色体转座。
(1)染色体缺失: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缺失或丧失。
(2)染色体重复: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重复出现。
(3)染色体转座: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基因从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有性繁殖过程中。
1. 交叉互换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在交叉互换过程中,染色体上的相同部分被切割并重新连接,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2. 随机分离随机分离是指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父本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随机组合分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
基因重组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它是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机制。
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
1. 遗传疾病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和研究方向。
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而基因重组是指DNA片段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
本文将分别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机制以及在生物学研究和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发生变化,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和缺失突变等。
点突变是指单个核苷酸的改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可能会影响蛋白质的功能;无义突变导致氨基酸序列的提前终止,导致蛋白质缺失;同义突变则不改变氨基酸序列。
插入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插入额外的核苷酸,导致序列的改变;缺失突变是指DNA序列中丢失了一段核苷酸,导致序列的缺失。
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引起,包括自然突变、诱变剂诱导突变以及人工基因编辑技术等。
自然突变是指在自然环境中发生的突变事件,可以是正常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诱变剂诱导突变是指通过化学物质或辐射等外部因素诱导DNA序列的突变;人工基因编辑技术包括CRISPR/Cas9等工具,可以精确地对DNA序列进行编辑。
基因突变在生物学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基因突变,可以揭示基因与表型之间的关系,帮助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
此外,基因突变也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基因突变的积累和选择,物种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DNA片段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包括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是指来自同一染色体的两个DNA片段之间的重组,可以促进基因的重组和遗传多样性的产生;非同源重组是指来自不同染色体的DNA片段之间的重组,可以导致染色体的结构变化。
基因重组的机制包括交叉互换和非同源重组。
交叉互换是指同源染色体间的互换DNA片段,通过交叉互换,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片段可以重新组合,增加基因的多样性。
非同源重组是指来自不同染色体的DNA片段之间的重组,可以导致染色体的结构变化,例如染色体间的倒位、插入和删除等。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概述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基因组学研究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们是指生物体中发生的基因序列变化,可以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和多样性的产生。
本文将分别介绍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类型、机制和在生物进化和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一、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个体或群体中基因序列的改变。
它可以是由于DNA复制、染色体重组、突变诱发剂等因素导致的。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染色体水平,称为染色体突变,也可以发生在DNA水平,称为点突变。
基因突变包括基因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反转突变等多种类型。
基因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的改变,可能会导致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或者起始密码子的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点突变又可以细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等类型。
插入突变是指新的DNA序列插入到基因组中,并导致整个基因组的改变。
而缺失突变则是指部分DNA序列从基因组中丢失,也会导致整个基因组的改变。
反转突变是指DNA序列的逆转,导致DNA序列在基因组中的倒位。
基因突变的发生机制可以通过各种条件下的DNA复制错误、DNA损伤和DNA修复等过程来解释。
为了维持遗传信息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细胞具有多种修复机制,如错误配对修复、缺失修复和链切割修复等。
然而,当修复机制发生错误或者被不适当的刺激激活时,就可能产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为生物体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多样性基础,通过改变个体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可以促进物种的适应性进化。
此外,基因突变也是人类遗传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先天性疾病和癌症等。
基因工程领域借助基因突变的特性,可以进行基因编辑和基因改造,包括基因敲除、基因插入、基因修饰和基因定位等。
这些技术可以用于生物材料的生产、农业作物的改良和人类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二、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DNA分子在染色体水平上的重组。
它是基因组演化和生殖发育的重要过程。
基因重组可以是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称为同源重组;也可以是非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称为非同源重组。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导言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公开课,今天我们将探索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两个与遗传相关的重要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领域的基础知识,对于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性以及进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因突变1.1 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产生的变异,它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来源。
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特征发生变化,从而对进化产生影响。
1.2 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等等。
其中,点突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突变类型,它指的是DNA 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种碱基替代。
1.3 基因突变的影响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从而对生物体的表型产生影响。
有些突变可能对生物体有害,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有些突变则可能对生物体有益,增加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基因重组2.1 什么是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两个不同的DNA序列之间的互相交换和重组,它是生物体在繁殖过程中产生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2.2 基因重组的方式基因重组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包括交叉互换、杂交等等。
其中,交叉互换是最为常见的基因重组方式,它指的是染色体上的两段DNA序列之间的交换。
2.3 基因重组的意义基因重组可以增加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从而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基因重组还可以促进基因的再组合,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对生物的进化和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虽然都是与遗传相关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基因突变通常指的是一种单个DNA序列发生的变异,而基因重组则是指不同的DNA序列之间的交换和重组。
基因突变更多地与个体的突变和进化相关,而基因重组则更多地与种群的进化和适应相关。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机制和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和进化过程。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 简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基因突变指的是DNA序列的改变,可以导致基因的功能变化,进而对生物体的性状产生影响。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在DNA分子水平上,通过基因片段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从而增加了基因的多样性。
本文将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2. 基因突变2.1 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点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可以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由于碱基改变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无义突变是指由于点突变导致密码子变成终止密码子,使得蛋白质提前终止合成;同义突变是指点突变虽然改变了DNA序列,但由于遗传密码的冗余性,不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插入突变是指在DNA序列中插入了一个或多个碱基,导致整个序列移位,进而影响基因的编码能力。
•缺失突变是指DNA序列中丢失了一个或多个碱基,导致DNA序列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基因的编码能力。
•倒位突变是指DNA序列的一部分发生了翻转,导致DNA序列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基因的编码能力。
2.2 影响基因突变可以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变化,可能是有害的、无害的或有益的。
有害突变会导致基因功能的丧失或异常,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
无害突变是指突变对生物体没有显著影响,这种突变在进化中有可能积累起来,从而产生新的特征。
有益突变是指突变导致了基因的新功能,使得生物体能够适应环境的挑战,进而提高生存的机会。
3.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在DNA分子水平上,通过基因片段的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组合,从而增加了基因的多样性。
基因重组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同源重组和非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是指在相同染色体上的同源DNA片段之间的重组。
在生物体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可以通过互换DNA片段来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组组合。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1. 基因突变:小变化,大影响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这俩有意思的概念。
先说说基因突变吧。
这就像是在你平常的生活中,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摔了一跤,结果改变了你的一整天。
基因突变就是DNA序列的一个小小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环境因素、自然选择,或者就是纯粹的“运气不好”造成的。
你知道吗,有些突变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能让生物更适应环境。
就像有的人总能在考试前突击,结果考得比平时还好,这就是突变的魅力所在。
1.1 突变的类型好吧,突变可不止一种。
首先,有“点突变”,就像一颗调皮的小石子,可能改变了一个单词,导致你整个句子意思变了。
接着是“插入突变”,这个就像是在你最爱的披萨上加了个榴莲,哎呀,味道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最后是“缺失突变”,就是把某个重要的配料给忘了,披萨瞬间变得平淡无味。
每种突变的结果可都不一样,有的可能让你变得更强,有的可就让你变成“背景板”。
1.2 突变的影响而且,突变的影响真是五花八门。
有些突变对生物没什么影响,像“隐性”的存在,默默无闻;而有些则可能导致疾病,变成了人们心中的“隐患”。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些基因突变可能让你更容易得糖尿病或者癌症,但同样的突变也可能让你拥有超强的抗病能力,真是“有得必有失”啊!2. 基因重组:创意无限的拼图游戏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基因重组。
这就像是在拼图,突然发现你手里多了一块新的拼图,拼出来的画面比以前更加丰富多彩。
基因重组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两个亲本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就像你从爸爸那里继承了一双大脚,从妈妈那里得到了迷人的笑容,结果你就成了“超能选手”。
2.1 重组的过程说到重组,这过程可复杂了。
简单来说,就是在减数分裂的时候,亲本的基因交叉,像是跳了一场交谊舞,最终的结果就是全新的组合。
有些重组能让后代更具适应性,这就像是在“为未来打基础”。
想想看,这就像是家里的锅碗瓢盆,混合在一起,做出了一道新菜,味道更上一层楼。
高考生物学问点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基因突变的实例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⑴症状红细胞由正常的圆饼状变成镰刀型,导致红细胞不能顺当通过毛细血管聚集在一起,红细胞裂开(溶血),造成贫血。
⑵病因基因中的碱基替换。
干脆缘由:血红蛋白分子结构的变更根本缘由:限制血红蛋白分子合成的基因结构的变更2、基因突变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加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变更二、基因突变的缘由和特点1、基因突变的缘由:有内因和外因外因有: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碱基类似物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⑵自然突变(内因)2、基因突变的特点⑴普遍性⑵随机性⑶不定向性⑷低频性⑸多害少利性3、基因突变的时间有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4.基因突变的意义: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进化的原始材料三、基因重组1、基因重组的概念2、基因重组的类型随机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交换重组(四分体时期)3.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四分体时期)4.基因重组的意义四、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本质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变更,产生了新基因,也可以产生新基因型,出现了新的性状。
不同基因的重新组合,不产生新基因,而是产生新的基因型,使不同性状重新组合。
发生时间及缘由细胞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时,由于外界理化因素引起的碱基对的替换、增加或缺失。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中,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了自由组合;四分体时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
条件外界环境条件的变更和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有性生殖过程中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意义生物变异的根原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缘由。
发生可能突变频率低,但普遍存在。
有性生殖中特别普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础知识1、基因突变概念:DNA 分子中发生 ,而引起的 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 过程中,2、基因突变实例分析:镰状细胞贫血的直接原因是 异常,根本原因是发生了 ,碱基对由T A 替换成A T。
用光学显微镜 (能/不能)观察到红细胞形状的变化3、基因突变特点① :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② :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 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 分子的不同部位。
③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
④ :一个基因可以发生不同的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⑤遗传性:若发生在配子中, (能/不能)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 (能/不能)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 生殖遗传4、意义:①产生 的途径;② 的根本来源;③为 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5、基因突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育种6、癌细胞的特征:能够 增殖, 发生显著变化,细胞膜上的 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 显著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等等。
7、基因重组适用范围:主要是 生物的 生殖过程中。
8.基因重组类型(1) (时期), 而发生重组(2) (时期),位于 染色体上的 基因有时会随着 之间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同源染色体上的 重组以上有性生殖中的两种重组类型增加了 多样性,从而使子代产生了更多的(3)(4)9. 基因重组在育种上的应用10.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二倍体生物有以下几种细胞分裂图像,分析各细胞变异类型(1)(2)11、判断(1)镰状细胞贫血的根本原因是在组成血红蛋白分子的肽链上,发生了氨基酸的替换()(2)病毒、大肠杆菌及动、植物都可发生基因突变()(3)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一定传递给后代()(4)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5)诱变因素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并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6)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7)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8)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9)从结肠癌形成过程分析,任何一个抑癌基因突变即造成细胞癌变()(10)形成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相关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因此癌症常遗传给后代()(11)原核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而真核生物的受精过程中可进行基因重组()(1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13)一对等位基因不存在基因重组,一对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基因重组()(14)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是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15)二倍体生物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一定能发生互换( )(16)表观遗传引起性状的改变可以遗传( )(17)诱变育种可以提高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生物新物种。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指遗传信息中的突发性的改变,它可以产生新的遗传信息,并在后代中得以保留。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DNA序列的单个碱基或多个碱基上,导致遗传物质的改变,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和表型。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大类。
点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碱基替换、插入或缺失,导致DNA序列的改变。
点突变包括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等。
错义突变是指一个氨基酸被另一个氨基酸所取代,导致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无义突变是指在编码DNA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质的产生过程过早结束,从而产生缺陷蛋白质或完全失去蛋白质功能。
同义突变是指对蛋白质编码区中的一些核苷酸进行替换,但不影响氨基酸的导致的改变。
这种突变不会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功能。
染色体突变是基因序列中大片的DNA序列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等。
例如,染色体重复会导致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序列出现多次,这可能导致有害突变的积累。
染色体易位是指染色体上的一部分与另一个染色体上的一部分进行交换,可能导致致命的突变。
基因重组是指DNA序列的片段重新排序和重组的过程。
基因重组主要发生在有交换互補性的DNA分子之间。
基因重组可以是同源重组或非同源重组。
同源重组是指在染色体上的相同区域发生的DNA片段的交换。
这种重组有助于基因的修复和多样性的产生。
非同源重组是指不同染色体上或不同基因之间的DNA片段发生交换,这种重组一般不利于基因的保存和多样性的产生。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
基因突变为生物种群提供了遗传多样性基础,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和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一些有利的突变可以提高生物的适应性并传递给下一代。
基因重组则可以产生新的遗传组合,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种群的适应性。
此外,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在遗传工程和生物技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技术来改变生物的性状和功能,用于农业和医学等领域。
例如,转基因技术就是通过基因重组将植物或动物的基因导入到其他物种中,使其具有新的性状或功能,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或改善人类的健康。
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高中生物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知识点归纳基因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改变,它是生物遗传变异的基础。
而基因重组则是指DNA分子之间的片段重新组合,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这两个概念都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基因突变的类型:1. 点突变:指的是DNA序列中某个碱基的改变,包括替换、插入和缺失三种情况。
替换突变是指一个碱基被另一个取代,插入突变是指一个新的碱基被插入到DNA序列中,缺失突变则是指一个或多个碱基从DNA序列中缺失。
2. 突变的原因:突变可以由内源性因素例如DNA复制错误、DNA修复错误等导致,也可以由外源性因素例如辐射、化学物质等引起。
基因突变的影响:1. 突变对蛋白质的编码能力有影响:点突变可能导致密码子改变,进而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 突变对性状的影响:突变可能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影响性状的表现。
3. 突变对个体适应性的影响:突变在自然选择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利突变可能被保存下来,还有部分突变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基因重组的类型:1. 交互重组:指两条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相互交换,促使等位基因的组合发生改变。
2. 合成重组:指两条染色单体互相连续段的重组,形成新的染色体组合。
3. 基因转座:指基因从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非同源位点的过程。
它可以导致基因组结构的改变。
基因重组的影响:1.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基因重组可以导致新的基因组合出现,使得个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
2. 基因重组还是突变:基因重组不一定导致新的基因出现,有时只是导致现有基因的重新组合。
因此,基因重组和突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生物进化的影响:1. 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改变。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遗传变异的重要来源,它们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遗传学基础。
2. 突变和重组的存在使得物种能够积累适应新环境的遗传变异,并导致物种的多样性。
名词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3、自然突变:有些突变是自然发生的,这叫~。
4、诱发突变(人工诱变):有些突变是在人为条件下产生的,这叫~。
是指利用物理的、化学的因素来处理生物,使它发生基因突变。
5、不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不能进一步遗传给后代。
6、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所引起的变异。
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语句:1、基因突变①类型:包括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②特点:普遍性;随机性(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生物体的任何细胞。
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早,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多,突变发生的时期越晚,表现突变的部分越少。
);突变率低;多数有害;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发生突变,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
③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也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④原因:在一定的外界条件或者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使得DNA复制过程出现小小的差错,造成了基因中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改变,最终导致原来的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这种基因中包含的特定遗传信息的改变,就引起了生物性状的改变。
⑤实例:a、人类镰刀型贫血病的形成:控制血红蛋白的DNA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
b、正常山羊有时生下短腿“安康羊”、白化病、太空椒(利用宇宙空间强烈辐射而发生基因突变培育的新品种。
)。
⑥引起基因突变的因素:a、物理因素:主要是各种射线。
b、化学因素:主要是各种能与DNA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物质。
c、生物因素:主要是某些寄生在细胞内的病毒。
⑦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a、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各种射线(辐射诱变),激光(激光诱变);化学因素—秋水仙素等b、优点:提高突变率,变异性状稳定快,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公开课)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生物体遗传物质中的基因发生的变异。
基因是指控制生物体遗传特征的单位,它们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发生的改变,包括点突变和插入/缺失突变。
点突变点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
这种变异可能会导致基因的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特征。
点突变可分为三类: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无效突变。
错义突变: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为另一个氨基酸,从而改变了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无义突变: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为编码终止突变的密码子,从而导致蛋白质的提前终止。
无效突变:某个密码子被替换为另一个密码子,但不会改变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插入/缺失突变插入/缺失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个或多个碱基被插入或删除。
这种变异会改变基因的长度,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插入/缺失突变可能导致错义突变、移码突变和无意义突变。
错义突变:由于插入/缺失突变引起的碱基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移码突变:插入/缺失突变导致的碱基序列改变会使读取框架发生错位,进而改变蛋白质的合成。
无意义突变:插入/缺失突变导致蛋白质提前终止。
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中的基因片段在染色体上的重新组合。
在有性生殖中,基因重组是通过染色体的互换和重组来实现的。
这种重组过程称为留合作用。
基因重组是生物体进化和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机制。
通过基因重组,不同的基因片段可以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和变异,进一步扩大基因池,增加生物体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基因重组的重要意义在于促进基因的多样性和适应能力,从而推动物种的进化。
通过基因重组,新的基因组合可以产生新的特征和优势,有助于物种在环境中的生存和繁衍。
基因重组不仅发生在自然界中,也可以通过人工手段实现。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重组基因的原理,将不同物种的基因片段组合到一起,产生具有特定功能的转基因生物体,用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人类健康等方面。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体基因组的重要特征和机制。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讲义一、基因是什么在深入探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之前,咱们得先明白基因到底是个啥。
简单来说,基因就像是生命的“密码”,它存在于我们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中。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DNA 大家都知道吧,它就像一条长长的链条,而基因就是这条链条上的一个个特定的段落。
基因决定了我们的各种特征,比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卷直、身高,甚至还影响着我们的性格和容易得哪些疾病。
二、基因突变那基因突变又是怎么回事呢?基因突变啊,就是基因这个“密码”突然发生了改变。
基因突变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
比如说,辐射、化学物质、病毒感染,甚至有时候细胞自身在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出错,导致基因发生突变。
基因突变有不同的类型。
有的是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这叫点突变;有的是一段基因缺失了或者增加了,这叫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不一样。
有的突变可能没什么影响,就像打错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字,不影响整句话的意思;但有的突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引起疾病。
比如,镰状细胞贫血就是因为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得红细胞变成了镰刀状,影响了血液的运输功能。
基因突变也不一定都是坏事。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基因突变是产生新性状的重要来源。
如果一个突变让生物更适应环境,那么它就有可能被保留下来,逐渐在种群中扩散。
三、基因重组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可不一样,它不是基因本身发生了变化,而是基因的组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基因重组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自由组合。
在形成生殖细胞的时候,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会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这样就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配子,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另一种是在减数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这也会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
基因重组在生物的进化和繁殖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让后代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增加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