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伊索寓言》全国优质课一等奖杨朗
- 格式:ppt
- 大小:1005.00 KB
- 文档页数:18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一等奖这是寓言四则教案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寓言四则教案设计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
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1、诵读法。
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
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
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2、能分主角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资料;分主角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新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小时候,我们都听说过《狼来了》的故事,谁能告诉我,狼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板书:狼)谁能告诉老师,羊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呢(板书:羊)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顺的小羊碰到一块儿会发生什么事呢(板书:和)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二、学习课文1、课件演示,范读全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初步熟悉课文的资料。
然后让学生简单说说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2、指名读全文,学生边听边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书:想吃)狼想吃小羊,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能换成别的词吗?就是说,还能够说成怎样想吃小羊?狼这么想吃小羊,他会怎样想呢?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课件演示。
从狼的样貌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十分想吃小羊。
狼是个专做坏事、十分残忍的家伙,他打算怎样吃小羊呢?3、小声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
什么叫找碴儿?故意找碴儿是什么意思?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注意读出狼说话的语气)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问句)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三自然段,同桌互相讨论讨论。
课件出示当时的状况,让学生观察清楚羊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狼在上游,即使小羊把水弄脏也根本流不到狼那儿去;而且,小羊先到,狼后到,可见狼是故意找碴儿。
指导朗读。
4、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碴儿?读读第四自然段。
狼对小羊的谈话有道理吗?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读读第五自然段。
抓住几个关键字理解:去年、听说等,而且小羊去年还没有生下来。
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1、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字词。
2、理解寓言含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正确地把握人生态度,对待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1、理解寓言含义。
2、学习精美的表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教学理念】多角度解析寓言。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课前三分钟演讲二、导入新课1、“寓言知多少”──调查学生对寓言的了解和积累。
2、寓言的特点(课件展示)──学生概述,老师总结。
3、引出课题──《白兔与月亮》。
(课件展示。
)三、简介(课件展示。
)四、熟悉课文1、范读课文。
2、学生朗读。
3、字词检查。
(课件展示。
)五、复述课文1、概括复述要点。
(课件展示。
)2、抽生复述。
(男女各一名。
)六、分析脉络,总结寓意(课件展示。
)七、体验与反思(课件展示。
)八、知识延伸(课件展示。
)九、小结全文(课件展示。
)十、作业布置(课件展示。
)【简介】周国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2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
国内著名的尼采哲学研究专家,出版各类著作二十余种,其中《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人与永恒》、《爱与孤独》等在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2、三年级语文《寓言二则》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学习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学习《拔苗助长》,理解寓意,懂得按事物自身规律办事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自己的想法、做法必须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教学难点:了解拔苗助长的过程,理解寓意教具:课文朗读带生字卡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引导教学、朗读教学法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拔苗助长)同学们从课题中能理解哪些内容?学生自由交流讨论,师相机解释:拔高禾苗,帮助禾苗长高。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象的魅力新人教版1.请用一句话来评价《伊索寓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作者是________,他的国籍是________。
3.根据要求,写出《伊索寓言》中的相关故事。
(1)影射当时社会现实。
①揭露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蛮横,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穷人对为富不仁者的不满,例如:《_______________》。
(2)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智慧。
①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例如:《_______________》。
②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例如:《_______________》。
③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例如:《_______________》。
(3)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
①嘲笑吹牛皮说大话,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讽刺好逸恶劳,例如:《_______________》。
③批评贪得无厌,例如:《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源于____________又高于____________,既带有____________,又闪烁着____________,是《伊索寓言》的魅力所在。
《伊索寓言》一等奖说课稿《《伊索寓言》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伊索寓言》一等奖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知识是教不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语用经验,培养语感,练就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伊索寓言》中的寓言故事有很多,《伊索寓言》也不是唯一的一本可以用来做教学例子的寓言故事集,所以每位老师应该明白,教材无非是给了我们两则学习寓言的例子,我们所要做的,便是引导学生从对这两个例子的学习中,认识寓言、了解寓言并指导学生进行寓言创作,实现语用经验的传递、语感的迁移。
寓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赫》、《蚊》两个故事,情节都很简单,而且篇幅短小,很适宜初一阶段的学生学习。
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赫》采用白描的手法,讲了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问自己身价的故事,这是寓言的身体,而它的灵魂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所以,这则寓言身体与灵魂俱在。
《蚊》也有着类似的结构,只是情节要比前者复杂一些,但学生通过阅读是可以理解的。
《赫》共两段,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故事充分展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想象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了解自身价值,这是故事的起因和开端。
第二层想象赫耳墨斯询问雕像者,他从宙斯问到赫拉,私下认为自己的价值应该更高一些,这是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故事短小,构思精巧。
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结局出人意料,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伊索寓言》导读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伊索寓言》导读课教学设计文本解读《伊索寓言》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之一。
这个单元以“寓言故事”为主题,旨在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了解寓言的内涵和道理。
在“快乐读书吧”的引导下,学生们将逐步深入了解寓言,领略其鲜明的文本特征和独特的魅力。
通过阅读《伊索寓言》,学生们将开启一段探索寓言世界的奇妙旅程,发现生活中的智慧和启示。
《伊索寓言》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寓言集,通过动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人生感悟。
这些故事大多篇幅短小,通俗易懂,每一则寓言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需要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和思考。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社会和自然等方面的规律,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乌鸦喝水》《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等经典故事,以其深刻的寓意,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内心。
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这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世界。
2.感悟寓言故事的特点,通过预测、分析角色和情节、讨论和分享等阅读方法,领略寓言故事的魅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4.做到自主规划阅读并根据阅读要求做好记录。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逐步深入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和隐含寓意,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2.让学生从寓言中汲取智慧和哲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一)看图片,猜故事1.师:同学们,老师提议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叫做看图猜故事。
你们知道这三幅图对应的分别是什么故事吗?(出示《龟兔赛跑》《乌鸦喝水》《狐狸与乌鸦》三幅插图)生回答。
师:很好,同学们都猜对了。
这些故事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
二)根据寓意,说故事1.师出示寓意2.师: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两则寓意分别对应什么故事吗?预设生:《鹿角和鹿腿》和《北风和太阳》.师:你们真是太棒了!你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敏锐的观察力成功地猜出了这些寓意对应的经典故事,并且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通过作者对童年时读书生活的回忆,反映了旧式教育的一些弊端,同时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 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深入理解文章。
3. 学生能够通过文章,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地位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精读等,深入理解文章。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PPT、课文打印稿、红色马克笔、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童年生活的短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二、自主学习(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使用红色马克笔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四、课堂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如鲁迅先生的观点和情感等。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五、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以关键词和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突出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作业设计:(1)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鲁迅先生对童年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3)鲁迅先生对中国旧式教育有哪些批评?2. 以“我的童年”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如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文学地位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
《伊索寓言》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1 .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总结读寓言故事的方法。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2 .激发学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读书的愉悦。
1.子细阅读《伊索寓言》,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2 .领悟寓言故事中所蕴含的的道理。
朗读讲故事交流感悟读书笔记一、激趣导入。
让学生讲述自己读过的寓言故事,从而引出《寓言故事》。
二、学生交流、展示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 世纪的古希腊寓言作家。
一个丑陋无比、智慧无穷的寓言大师。
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
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和散文的形式发表,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其中《农夫和蛇》、《狼和小羊》、《狐狸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被释奴隶伊索所编,搜集有古希腊民间讽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 余篇。
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主要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
它已成为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三、归纳《伊索寓言》的特点。
1 、教师出示几篇寓言故事的名称,学生根据名称讲故事或者表演;2 、教师带领孩子边小结,边板书:《伊索寓言》的特点主人公:以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照结构特点:先讲故事,再点明寓意。
四、品读作品,掌握方法。
(多媒体展示)怎样品读寓言呢?1.品析形象2.了解手法3.归纳寓意(一)读《乌龟和鹰》与《鹰与屎壳郎》,品析形象。
1)讲述故事,分析形象。
乌龟和鹰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
鹰劝告他,说他根本不能飞行。
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飞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
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故事说明,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势必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