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上课用)
- 格式:ppt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64
整理和复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P63,完成教科书P65~66“练一练”第1、2、6、7、8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系统地整理和复习,明确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
2.在整理归纳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提升数感和符号意识。
3.经历将分散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过程,进一步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知识整理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初步掌握整理和复习的方法。
▶教学难点主动探索和发现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在第一单元我们已经了解过整理与复习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呢?【学情预设】可以请数学书来帮忙,按照学习的顺序找到学过的知识点。
师:同学们的这个方法真不错,整理就是把我们学过的知识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复习呢,就是让学过的知识在我们的头脑中排好队,再用它们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按大家说的方法一起来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与复习的方法,直接揭示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二、整理复习本单元内容师:请同学打开数学书,翻到第34页,这是本单元的开始,一直到66页,这是本单元的结束。
请同学们翻看这部分内容,找找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会说到“6、7、8、9、10的认识及组成”“1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解决问题”等。
师:回忆一下,在6~10的认识中,你学到了什么?都有哪些收获呢?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认识了6~10师:我们一起从0开始一起数一数吧,0、1、2、3、4、5、6、7、8、9、10。
师:还可以倒着数一数:10、9、8、7、6、5、4、3、2、1、0。
师:还学习了什么呢?【学情预设】我还学会了比较大小的方法。
师:当表示物体的多少时,确实可以比较数的大小,当表示物体的顺序时,就不能比较大小了。
4.6《比整理与复习1》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P48—P56。
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掌握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能理解两者之同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征,并能正确解答。
2.进一步理解比、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使学生懂得三者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決实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分求比值与化简比,会计算。
理解按比分配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笞此类问题。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流程:一、课前谈话,明确目标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整理复习。
同学们看,这是第四单元的电子教材,一共九页。
转眼间,第四单元《比》的学习已经接近尾声,这节整理复习课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同学们梳理这部分知识,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进行整理与复习吧!二、全面梳理,构建体系1.浏览教材,明确梳理方法。
首先请你快速浏览本单元知识部分,看看这单元的内容可以分为几部分,再结合以前的学习经验,想一想,可以怎样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这一单元内容较少,教材中没有归纳知识点的小标题。
那么如何快速在头脑中构建中完整的单元知识点框架呢?第一种:在前几节课的学习中,每节课都有独立的课题,这些课题也就是一节课知识学习的关键词,如果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应该随时在课本上已经有了标注,对你的梳理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希望大家以后可以随时记录,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种:独立分析。
将课本中杂乱的重要知识点一一罗列,再进行知识点的归纳与总结,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梳理作用。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知识梳理部分,将这一单元知识框架、知识点和你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呈现出来,用不同颜色笔分别记录,选择你喜欢的记录方式,尽量做到条理清晰,不重复、不遗漏。
(出示课件,预留学生独立整理时间约两分钟)2.汇报展示,构建知识框架。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课两次鸦片战争1、中国近代史起止时间是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可以说成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为何禁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开始禁烟。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广州虎门海滩(领导了虎门销烟)当众销毁收缴全部鸦片,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公斤。
意义:林则徐引导的禁烟运动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定决心,维护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尊严,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3、鸦片战争:1840年—1842年。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拓展海外市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
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1840年6月,英国侵略中固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是哪年签订的?有什么性质?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答: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1842年。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中国赔款2100万元给英国;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使中国开始慢慢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鸦片战争的影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7、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第13课时复习(1)教学内容:课本第87页复习的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能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二、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1)学生背乘法口诀。
(2)对口令,背口诀。
(3)完成复习第1题: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4)完成复习第2题:同桌互动完成。
三、乘除法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1)学生们独立完成。
(2)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学生完成第4题的填空,然后让学生说说通过计算发现了什么?3、完成第5题上面4行。
(1)学生独立完成。
(2)针对错误评讲。
(3)提问: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大概在香榭丽舍大街人行道上浏览了半个小时后,便到了集合上车的时间。
于是导游带我们去参观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位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北岸,是法国最著名的广场,18世纪由国王路易十五下令营建。
建造之初是为了向世人展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取名“路易十五广场”。
大革命时期,它被称为“革命广场”,被法国人民当作展示王权毁灭的舞台。
1795年改称“协和广场”,1840年重新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来到八角形的广场上,只见广场中央矗立着埃及方尖碑,是由埃及总督赠送给查理五世的。
方尖碑是由整块的粉红色花岗岩雕出来的,上面刻满了埃及象形文字,赞颂埃及法老的丰功伟绩。
广场的四周有8座雕像,象征着法国的8大城市。
广场给人大气、庄严的感觉。
法国巴黎不仅凯旋门、戴高乐广场、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给人震撼心灵的美的享受,而且它的所有的房屋、街道、店铺都给人以美的冲击,甚至每一个行人都会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