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 日月明
- 格式:ppt
- 大小:9.07 MB
- 文档页数:42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地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
3.备课: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引入相关话题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为学习课文《日月明》做铺垫。
2. 学习课文(10分钟)让学生跟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情感表达。
3.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并就课文中的问题展开讨论。
引导学生彼此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
4. 语文游戏(10分钟)通过语文游戏或互动小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情感体验(10分钟)让小组选择一个段落,对应自然中的一种景象进行情感体验,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6. 课堂总结(5分钟)对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强调关键点,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背诵本课课文中的关键句子。
2.家庭作业:让学生结合课文所述的景象,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他们在讨论自然景象的时候表现出了热情和积极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9《日月明》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朐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识字《日月明》,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技巧和基本笔画;
2.让学生了解《日月明》的意义和相关知识;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日月明》的书写;
2.理解《日月明》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日月明》;
2.黑板、彩笔;
3.识字教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复习
老师复习《日月明》前面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
第二步:新词导入
1.展示识字卡《日月明》,让学生观察认真。
2.请学生大声跟随老师朗读词语。
第三步:书写练习
1.通过黑板上展示词语的笔画,教授学生正确的书写技巧。
2.让学生试着在纸上模仿书写。
第四步:理解词义
1.老师向学生解释《日月明》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内涵。
2.老师引导学生联想词语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认知。
第五步:活动设计
1.分组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理解词语的意义。
2.让学生自由创作有关《日月明》的文章或诗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作业布置
1.布置《日月明》的书写作业,要求学生用心书写;
2.写一段关于《日月明》的读后感或感悟。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对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词语的重要性和应用;
2.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勤奋学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好《日月明》这个词语。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9《日月明》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文,使学生了解日月明的故事。
2.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其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培养其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意义。
2.引导学生表达与诠释故事中的意义和情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用图片或实物引入太阳和月亮的话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学习课文
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的模仿。
2.分析课文: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子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情感体验
1.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谈对日月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太阳或月亮,你会怎么做?
4. 创意活动
1.学生绘制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注重表达学生对自然界的情感和理解。
2.分享作品,相互欣赏和评价。
五、课后作业
1.复习课文,默写课文的关键内容。
2.家长帮助下,观察太阳和月亮的变化,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六、延伸阅读
可以推荐给学生有关太阳、月亮或星星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要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对自然界充满敬畏之心。
以上是关于《日月明》的教案,希望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设计和开展课堂教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日月明(教案)一、教学目的1.能听懂并正确朗读课文。
2.朴素地理解“日月明”的形象。
3.能发现日月明带给我们的影响和帮助。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听懂并正确朗读课文。
2.能朴素地理解“日月明”的形象。
难点1.理解日月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帮助。
2.表述自己对日月明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视频片段。
3.教学素材图片。
4.黑板、粉笔、橡皮、彩色笔。
5.相关书籍、资料。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引发学生对日月明的认知和好奇。
2.介绍日月明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步骤二:视频观看(10分钟)1.播放日月明的相关视频片段。
2.引导学生观看视频的时候,注意日月明的变化和影响。
3.注重学生对其外在形象以及内在意义的感受和理解。
步骤三:课文朗读(15分钟)1.老师慢速朗读日月明相关的课文。
2.安排学生跟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语调流畅。
3.分角色、分组朗读,增强学生语感和表现力。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分组进行讨论,探究日月明对生活的影响和能给我们带来的帮助。
2.强调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的思维方式。
步骤五:开展写作(20分钟)1.让学生就日月明的形象和意义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以语言互换的方式,进行小组交流展示。
3.强调表达自己思想的重要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步骤六:课堂作业(5分钟)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完成相关习题。
2.为下次课堂讨论,预备相关素材和材料。
五、教学策略1. 提供多元素教学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素材和信息,以豁然开朗的感受和体验,推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探究和接受。
2. 强调学生思维主动性通过引导、启示以及激发学生思考和注意,推动学生主动发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3. 教学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经验和体验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教案1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识字课文中的生字词:日、月、明。
2.能初步理解识字课文内容,感受日月明的美丽与神奇。
3.能用简单语言描述日月的特点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日、月、明”的正确读音。
2.识字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识字课文《日月明》的图片或PPT。
2.教具:卡片、贴纸等。
3.其他:音响设备、小奖品等。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关于日月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日月的基本形态和作用。
2. 学习生字词教师将生字词“日、月、明”分别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跟读几遍,注意正确的发音和书写。
3. 联想识字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与“日、月、明”相关的物品,帮助学生进行联想识字,加深印象。
4. 听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日月明》,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5.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轮流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6. 课文讲解教师解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日月的美丽与神奇之处,引导学生从中获取启发。
7. 课文问答教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8. 情感体验通过课文内容或相关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日月的美好,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
9. 学习总结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识字课文内容和学习重点,做简单的总结。
五、教学延伸1.让学生自行制作与日月相关的手工作品,增强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测,体验日月的变化。
3.播放相关动画或视频,深化学生对日月的理解。
六、作业1.背诵《日月明》识字课文。
2.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日月的特点和作用。
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了课堂活动?学生对日月的理解和感受是否比较准确?如何进一步引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以上是一年级上册《日月明》识字教案,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欢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