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程度较低(小范 围)的工业地域
特点:面积广,协作企 业多,生产规模大
特点:工业联系简单, 规模小,工厂少
钢铁工业城 石油城 汽车城
如面粉厂 制糖厂 糕点厂 糖果厂
三、工业分散
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 工厂之间不要求工业集聚 充分利用不同地区区位优势(市场、原料、劳力)
工业 分散
科学技术的进步 原料、动力等区位因素作用 减弱
。
科技 市场和 交通 等区位因素作用增强
近煤型
近铁型
临海型
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 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科学技术
交通运输技 术的进步, 巨型矿石运 输船的出现
提高了原料和 能源利用效率
使原料运输费用降 低,可以方便的利 用国外廉价优质的 原料
课程标准: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 发展特点;结合实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举例 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第一节 工业区位的选择 第二节 工业地域的形成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和新 工业区
一 工业联系
生产上的联系
工业联系
空间上的联系
导致
信息的联系
工业集聚
废气
土地、水源、能 源、技术、劳动 力、资金…
工厂
原料、零 部件…
废 水
废 部分再循环 渣
产品
工业生产成本:劳动力 运费 原料 技术等
1.工业区位:布局
厂商 经济效益
理想的工业区位
充足的原料、动力 质高价廉的劳动力 前景广阔的市场 便利的交通……
现实的工业区位
具有明显区位优势条件的地方
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取最高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