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规文件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75.50 KB
- 文档页数:2
竞赛题1、低层、多层、条式高层建筑与被遮挡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朝向为正南北向时,正向间距在新区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15)倍,旧区改建工程不小于南侧建筑高度的(1.1)倍。
2、点式高层建筑与被遮挡居住建筑的日照间距不小于该点式高层建筑高度的(0.7)倍,且南北向平行布置时的最小日照间距不得小于(28)M。
1、低层建筑与其北侧低层、多层居住建筑的最小日照间距不得小于(A)M,A 10MB 12MC 13MD 15M4、低层建筑与高层居住建筑的最小日照间距不得小于(C)M;A 10MB 12MC 13MD 15M5、多层建筑与其北侧居住建筑的最小日照间距不得小于(D)M。
A 10MB 12MC 13MD 15M6、居住建筑之间的侧向间距(一)低层建筑之间的侧向间距不得小于(B)M。
A 3MB 4MC 6MD 13M(二)低层与多层建筑之间、多层建筑与多层建筑之间的侧向间距不得小于(C)M。
A 3MB 4MC 6MD 13M(三)高层建筑与各种层数建筑之间的侧向间距不宜小于(C)M。
A 10MB 12MC 13MD 14M7、沿建筑基地边界布置的各类建筑,其离边界距离应当符合下列规定:(一)低层、多层建筑后退基地东、西边界不小于(A)M;A 3MB 4M C5M D 6M(二)后退基地南边界不小于(C)M;A 3MB 4MC 5MD 6M(三)高层建筑后退东、西、南边界均不小于(C)M。
A 5MB 6MC 7MD 8M8、沿城市高架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一)其沿高架道路主线边缘线的后退控制距离不得小于(D)M;A 10MB 15MC 20MD 30M(二)其沿高架道路匝道边缘线的后退控制距离不得小于(B)M。
A 10MB 15MC 20MD 30M9、建筑物后退各类边线,以建筑物最突出的外墙边线为准。
地上建筑后退道路红线和基地边界大于等于(B)M时,允许阳台、台阶、雨蓬等突出部分在后退距离1/6的范围内安排。
建筑工程施工文件规定一、总则1. 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的管理与使用,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制定本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的编制、审批、使用与归档。
3. 建筑工程施工文件包括但不限于施工许可证、施工图纸、技术资料、验收报告、质量检验记录、工程变更说明等。
4. 所有施工文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编制、审批和管理。
5.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建立并不断完善工程施工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施工文件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施工文件的编制与审批1. 施工单位应当在取得相应的施工许可证后,按照工程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图纸的编制。
同时应当编制技术资料和操作规程。
2. 施工图纸的编制应当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并向有关部门提交审批。
未经审批的图纸不得用于施工。
3. 技术资料和操作规程的编制应当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需经验收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文件的使用与归档1. 所有经审批的施工文件应当及时报备并存入施工文件档案库,确保施工现场能随时查阅。
2. 施工文件必须放置在指定的位置,严禁私自带离施工现场。
3. 施工文件的使用必须事先得到相关人员的审批,禁止私自修改、篡改文件。
4. 施工文件的归档管理应当按照工程管理系统的规定进行,保证施工文件的安全完整。
5. 施工文件的借阅与查阅应当由指定的人员进行,并做好借阅记录。
四、施工文件的管理责任1. 施工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部门,负责施工文件的编制、审批和管理。
2. 施工单位应当对所有人员进行施工文件管理的培训,确保每个人员对施工文件的使用和管理有清晰的认识。
3.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私自批准施工文件的变更,变更必须经过审批程序。
4. 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当对施工文件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确保文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施工文件的修改和变更1. 施工文件的修改和变更应当有充分的理由,并经专业人员审查和签字批准,方可进行。
2. 施工文件的修改和变更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做好相应的记录。
建筑工程资料2016年2月第一章工程管理资料1、工程概况表2、工程开工报告3、工程竣工报告4、工程停工报告5、工程复工报告6、施工进度计划分析7、项目大事记8、施工日志9、不合格项处置记录10、建设工程质量事故报告书第二章工程技术资料1、工程技术文件报审表2、技术交底记录3、图纸会审记录4、设计交底记录5、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第三章工程测量记录1、工程定位测量记录2、地基验槽记录3、楼层放线记录4、沉降观测记录5、单位工程垂直度观测记录第四章工程施工记录1、隐蔽工程记录表2、预检工程记录表3、施工通用记录表4、中间检查交接记录表5、地基处理记录6、地基钎探记录7、桩基施工记录8、混凝土施工记录9、混凝土养护测温记录10、砂浆配合比申请单11、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12、混凝土开盘鉴定13、预应力张拉记录14、预应力筋张拉记录15、有粘接应力结构灌浆记录16、建筑烟(风)道检查记录17、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安装调试记录第五章工程试验记录1、施工试验记录(通用)2、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3、防水工程试验检查记录4、设备单机试运转记录5、调试报告6、电气接地电阻测试记录7、电气器具通电安全检查记录v8、电气照明、动力试运行记录9、综合布线测试记录10、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11、光纤损耗测试记录12、视频系统末端测试记录13、管道灌水试验记录14、管道强度严密性试验记录15、管道通水记录16、管道吹(冲0洗()脱脂试验记录17、室内排水管道通球试验记录18、伸缩器安装记录表19、现场组装除尘器、空调机漏风检测记录20、风管漏风检测记录21、各房间室内风量测量记录22、管网风量平衡记录23、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记录表第六章施工验收记录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记录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工程检验质量检查记录表(通用)分部分项工程共划分为:一、地基与基础工程;二、主体结构;三、建筑装饰装修;四、建筑屋面;五、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六、建筑电气;七、智能建筑;八、通风与空调;九、电梯室外工程划分C.0.1 室外单位(子单位)工程和分部工程可按表C.0.1划分表C.0.1 室外工程划分工程概况表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立面图、建筑剖面图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城建档案馆和施工单位各保存一份工程开工报告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工程竣工报告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工程停工报告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工程复工报告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施工进度计划分析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项目大事记本表由施工单位填报,经监理单位审批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各存一份不合格项处置记录不合格项处置记录本表由下达方填写,整改方填报整改结果,双方各保存一份。
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的管理,促进市政工程维修工作的高效进行,保障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的管理工作,包括市政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公共设施的维修资料管理。
第三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是指市政工程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文件、记录等,记录了市政工程维修的具体情况和信息。
第四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管理应遵循便于查阅、保存完整、保密安全、方便使用的原则。
第五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管理工作由市政工程维修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定期进行检查评估。
第六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管理工作应当与市政工程维修工作相结合,相互支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维修资料的分类和归档第七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应当按照项目和工程的特点进行分类,分别进行归档管理。
第八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工方案、设计图纸、施工日志、检测报告、竣工验收资料等。
第九条维修资料归档应当按照项目的完工顺序,依次存放,确保资料的整齐有序。
第十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应当实行电子化管理,建立数据中心,进行网络化存储和备份,确保信息的安全。
第十一条维修资料归档应当设置专门的库房或文件柜,配备专人管理,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二条维修资料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维修资料进行盘点,确保所有资料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第三章维修资料的查阅和利用第十三条维修资料的查阅和利用应当遵循保密原则,仅限于有关维修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查看和使用。
第十四条维修资料的查阅和利用应当办理相关手续,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归还,严禁随意带出和传阅。
第十五条维修资料的利用应当与实际维修工作结合,为工程的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第十六条维修资料的利用应当及时更新,保持与实际工程进度和情况的一致性。
第十七条维修资料的利用应当根据需要进行复印或打印,但严禁涂改、篡改、删除原始资料。
第四章维修资料的保密和安全第十八条市政工程维修资料属于机密信息,应当严格保密,不得向外泄露。
总规、控规、修规、概念性规划之间的关系各规划关系图:各种类型的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五年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和指导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总规):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分区规划(分规):是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以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修建性详细规划(修规):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是城市详细规划的一种。
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和图纸(一)修建性详细规划文件为规划设计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3、用地布局;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6、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7、竖向规划;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般应包括以下各项:1)总用地面积;2)总建筑面积;3)住宅建筑总面积,平均层数;4)容积率、建筑密度;5)住宅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6)绿地率。
7)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二)修建性详细规划图包括:规划地区现状图、规划总平面图、各项专业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概念性规划(概规):介于发展规划和建设规划之间的一种新的提法,倾向于勾勒在最佳状态下能达到的理想蓝图。
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管理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市城市规划区。
第三条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的编制:1、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特殊情况可由我局直接组织编制。
2、建设项目用地在3公顷(含3 公顷)以上的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3 公顷以下的编制总平面规划。
3、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大型项目的规划方案应组织三家以上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设计方案竞选;编制总平面规划应进行方案比较。
4、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其成果的内容、深度、图示等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的要求。
第四条建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和深度:1、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文件及图纸包括:规划说明书、现状图、总平面规划图、道路系统规划图、绿地系统规划图、用地竖向规划图、工程管线规划及管网综合规划图等文件图纸。
2、总平面规划图中应明确下列有关内容:1)城市道路坐标、高程、红线宽度及分幅、转弯半径等;2)建设用地边界各拐点坐标,用地范围及相邻周边地貌地物;3)用地范围内主要道路控制点坐标、道路宽度及出入口的位置;(4)建筑物功能、编号、坐标及室内高程,各建筑物基底面积、层数及高度(列表);建筑间距,建筑物退让(离界或离线)距离;公共设施配套项目功能,设置的具体位置,用地界线等;7)绿地界线,绿地布局;室外场地各控制点坐标、设计高程;道路控制红线等各类控制线的具体位置;(10)各类用地平衡表和技术经济指标统计表(含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地上泊车数量、地下泊车数量、人口规模、总户数、居住建筑面积、居住人口毛密度、居住人口净密度等)。
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要求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修规)内容按《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要求二、修规文件和图纸1、规划设计说明书。
2、图纸:规划地区现状分析图、总平面布置图、各项专业规划图、智能监控系统规划图、竖向规划图,反映规划意图的透视图、建筑单体平面图等,比例1∕500—1∕2000。
三、规划说明书1、现状条件分析。
2、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
3、用地布局。
4、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要求。
5、道路和绿地系统规划。
6、工程管线规划。
7、竖向规划。
8、用地技术经济指标。
1) 用地面积2)建筑面积(分地上地下)、住宅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住宅建筑容积率、停车泊位(机∕非)等。
9、工程及投资估算(包括拆迁量)。
四、图纸1、规划位置图:标明在城市的位置及周边地区的关系。
2、规划现状图:标明自然地形地貌、道路、绿化、管线、建筑性质、层数等。
3、总平面布置图:在现状地形图基础上标明用地界线坐标、标明规划建筑、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河湖水面位置及范围,确定主要出入口方向、道路红线、建筑后退红线距离;与周边现状建筑物、规划建筑的相对关系和建筑间距,规划建筑层数、高度;建筑物功能定位坐标;有拆迁的需标明拆迁范围等。
4、道路交通规划:标明道路红线、横断面、道路交叉点坐标标高、道路坡度、道路转弯半径,停车场位置界线,交通出入口的位置、道路分级(人行、车道、消防车道)等。
5、竖向规划图:道路交叉点、变坡点、室外场地标高、各建筑物控制标高,台阶踏步、挡土墙位置,利用地形进行土方平衡。
6、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功能、范围、面积、选择树种。
7、空间景观节点控制规划。
8、工程规划:各项工程管线布置(管径、标高)及进出口、位置、进行负荷预测。
9、公共服务设施和市场公用配套规划:公厕、环卫设施、管理用房相关设施、污水处理、化粪池、雨水收集利用措施、变配电间等平面位置。
10、主要建筑、平面、立、剖面。
11、规划鸟瞰图、主要沿街立面效果图及主要景观节点图、夜景灯光效果图等。
评审修建性详细规划(4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评审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资料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修建性详细规划专家审查意见2009年12月11日上午,城乡建设规划局在酒店三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会。
参加会议的有区农工部、区建设局、村委会及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的相关领导和科室。
会议还邀请了等专家。
与会人员认真听取了规划设计单位——的汇报后,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讨论,大家认为该规划思路明确,内容详实,达到了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经过认真讨论,原则评审通过。
为使规划方案更趋完善,与会领导和专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意见和建议,如下:1、村委会办公楼规模适当扩大,居中布置,充分考虑多功能厅、餐厅、客房、会议室、医疗卫生中心、超市等各类服务设施的布置。
2、私家车均由住宅背面入户,并规划村庄专用公共停车场。
3、合理考虑主干道红线宽度,每户居民都设置独立的入户道路,路宽6米。
4、对村庄道路穿越铁路、高速公路的情况,应做具体的节点图设计。
5、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节能的要求,加强对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6、完善图纸表达,增加健身活动中心、环卫设施定位图,主要建筑平面尺寸、大样图;完善文字内容,增加建筑项目一览表。
7、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建设健康宜居的新农村,打造草滩地区样板村。
村民意见:1、根据村庄规模,适当缩小幼儿园及小学(三年级以下)规模。
2、中心广场应设置供村民使用的演义台。
3、村委会办公楼西侧布置老年公寓,充分考虑配套设施和活动场所。
4、在商业街上布置可容纳800人的会议室。
5、水源地可置于电厂附近。
6、村庄采取集中供暖。
暖气锅炉应置于村庄西南方向。
与会人员提出的其它合理性意见和建议,请在修改完善方案时予以一并考虑。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篇二大理洱源-金颐.香榭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意见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日,在洱源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一楼会议室召开了大理洱源-金颐.香榭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评审会,会议由洱源县住房与城乡建设局主持,洱源县国土局、环保局、园林局、人防办等各相关部门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