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认识小数
- 格式:ppt
- 大小:78.51 KB
- 文档页数:14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以及小数的应用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小数作为一个新的数域,对学生来说还有些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以及小数的应用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以及小数的应用。
2.难点:小数的意义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和应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小数卡片、小数计数器、实物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数字吗?它们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而引出小数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小数的概念,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
例如,0.5读作“零点五”,写作“0.5”。
同时,教师出示一些小数例子,让学生跟读和书写。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小数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将卡片上的小数按照大小进行排序,或者将卡片上的小数转换为实际物品(如水果、玩具等)。
《认识小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7—88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使学生会认、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是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发现的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合作交流。
3、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作业纸、小礼物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
我们一起去文具店里看一看。
观察这些商品的价格,看看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你能把这些商品价格按数的特点分类吗?(请一生到黑板上分类)师:像右边这样的数是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认识小数)二、自主探究,认识小数的意义。
1、认识小数零点几(联系长度单位,认识小数)(1)师:商店里的这张桌子宽和高分别是多少呢?我们来量一量。
(板书:4分米- 2 - 8分米)师: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出示米尺示意图)说明:10 1 可以写成0.4(介绍写法),读作:0.4(大家一起读一遍)学生读数。
追问:我们是根据什么写成0.4米的?(让学生集体说一说:10 1 可以写成0.4米)(2)提问:8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可以写成多少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了,看下面的长度,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完成作业一)师:通过这个练习,你发现了什么?交流得出:几分米等于十分之几米,也等于零点几米反过来:零点几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2、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的意义(1)从正方形中找小数(出示一个正方形)在我们的正方形中也能找到小数,你相信吗?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分,涂出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图中阴影部分呢?生1:可用101 表示生2:10 1 =0.1,用0.1表示生3:可写成0.1,也可表示成10 1 师:对了,101 也可以写成——0.1,0.1就表示——十分之一。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对小数的入门认识,为后续学习小数运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以及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他们对于小数这个概念可能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小数的读写和比较有一些困惑,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是由整数和分数发展而来的。
2.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能够正确地读写小数。
3.让学生学会小数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4.让学生能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2.小数的比较和近似数。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小数的读写和比较。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
2.准备小数的学习材料和小数卡片。
3.准备小数的读写和比较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情景和实例,如商品价格、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小数的概念。
提问:你们看到过小数吗?小数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小数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讲解小数的读写规则,如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演示小数的比较方法,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此类推。
标题:《认识小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知道小数点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小数的概念及读写方法。
2. 小数的加减运算。
3. 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概念,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加减运算。
2. 教学难点: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小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小数的概念: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白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点的位置及作用。
3. 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小数的读写方法。
4. 讲解小数的加减运算: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5.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小数,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读写小数,并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数的概念理解及小数的加减运算。
详细补充和说明: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是介于整数之间的数,可以表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小数点的位置是小数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隔开来。
例如,小数0.25中,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0,右边是小数部分25。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数,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小数的概念。
例如,可以拿一个苹果,将它切成四等份,每份就是苹果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可以表示为0.25,其中0是整数部分,25是小数部分。
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小数的含义。
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相对于整数的加减运算来说,需要考虑小数点的位置。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材分析】1、分析教材:《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这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小数,学好这部分内容,能为以后系统的学习小数的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材安排两个例题的小数认识,一个从测量长度的实际问题引入,另一个从几元几角生活实例展开讨论。
每一个例题的呈现都是从具体的生活情境出发,从而使学生更生动更具体也更自然的学习数学。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地位,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的现实意义,懂得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会认、会读、会写小数。
(3)、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商品的价格标签。
3、教学重难点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
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学生虽然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
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属于小数的概念不清。
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一)、1.课前游戏,诱发兴趣.师:同学们大家好!初次见面老师忍不住想给你们一份见面礼,咱们来抢红包吧!(屏显红包)但这个过程只有5秒钟,请同学们举起你的手指,跟老师倒数,咱们一起抢!师:你们抢到了多少钱呀这个数你们认识吗你们以前学过吗谁会读生:零点六元。
师:还要吗再来一次吧!(让学生倒数3秒后,屏显第二个红包)师:这是多少钱谁会读一起来试试生:哇!二十五点八元。
师:还要吗咱们再来最后一次吧!(让学生倒数3秒后,屏显第三个红包)师:哇!!!,恭喜你们!你们抢了……生:(孩子们非常开心)一百点八元。
师:恭喜你们!来!带上红包咱们去学习。
2、初识小数,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字吗 ------“数”师:对了,在我们数学课上,认识数是我们特别重要的任务。
《认识小数》说课稿安丰小学林永胜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下面是我对这节课内容的一些分析:一、说教材(一)、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第一节《认识小数》。
(二)、说教材分析: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既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又是一节转换思想的教学课。
是在学习了“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并学习小数的。
小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人民币、常用长度单位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而且是以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等常用单位的知识作为学习小数的形象支撑。
本单元认识小数都是结合元、角、分或常用的长度单位出现,以便于学生联系实际来初步认识小数的含义,有关小数的后续知识,在四下年级开始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米、分米、厘米、元、角、分”的经验为背景,通过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量桌面的长和宽、买文具及平常买小吃”让学生认识一位小数,并学会读小数,了解小数的组成部分和读法,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掌握小数的意义及读写法。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我制定以下目标:1、结合“量桌面、买文具”的具体情境,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认、读简单的小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1、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的意义。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
2、具体认识小数的特征。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3、学生能正确认、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的情境,理解小数,并会转换。
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与几元几角几分的相互改写;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与米、分米、厘米的相互改写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虽然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但还是好动、好奇心强。
苏教版市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市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小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知识的开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小数的比较等。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小数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是,小数作为一个新的数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能够运用小数进行简单的比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能正确地读写小数。
3.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比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小数点模型和小数卡片,用于学生操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让学生感受小数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数点模型操作,使用小数卡片进行小数的读写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小数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巩固学生对小数比较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小数的比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小数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2.掌握小数的排列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3.了解小数的应用场景,如计算零钱、时间等。
二、教学重点1.小数的概念和读法。
2.小数的排列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三、教学难点1.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小数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小数的概念1.引导学生找一元纸币和十元纸币进行比较,发现一元纸币是十元纸币的十分之一。
2.引导学生将一元纸币分成十份,每份为0.1元,即0.1元是一元的十分之一。
3.介绍小数的定义和特点,并让学生读几个小数的例子,如0.1、0.2、0.5等。
4.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的小数例子,让他们自己发现和读出。
2. 读写小数1.介绍小数的读法规则,如0.1读作“零点一”、0.25读作“零点二五”等。
2.给学生提供一些小数,让他们读出来,并通过游戏的方式加深记忆。
3.引导学生写一些带有小数的句子或算式。
3. 小数的大小比较1.介绍小数排列的顺序规则。
2.大小比较时可采用绝对值法或变形法,通过练习加深记忆。
3.给学生提供一些常见小数的大小比较,让他们分组讨论比较办法,并通过课堂展示加深理解。
4. 小数的应用1.介绍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计算零钱、比较时间等。
2.以实例为例,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小数来计算零钱和时间。
五、教学资源1.数学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2.生活中的小数例子。
3.教具:钞票、硬币等。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参与度。
2.给学生提供小数练习题,检验掌握情况。
3.观察学生在计算零钱、时间等场景中使用小数的能力。